职业化典范,做苏轼一样的金牌好员工(胡既白).docx_第1页
职业化典范,做苏轼一样的金牌好员工(胡既白).docx_第2页
职业化典范,做苏轼一样的金牌好员工(胡既白).docx_第3页
职业化典范,做苏轼一样的金牌好员工(胡既白).docx_第4页
职业化典范,做苏轼一样的金牌好员工(胡既白).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胡既白: 职业化典范,做苏轼一样的金牌好员工认识既白的朋友,都知道既白是个“东坡肘子”,我粉苏轼多年了。近日,常常白日穿梭于讲台、书吧,为企业员工讲述员工职业素养,鼓舞壮志,砥砺士气。晚间,常倚灯夜读东坡。通览东坡先生一生仕途纵横、诗歌怀抱,联系到日间讲授的课程,恍然间,突然觉得先生职业素养可谓整古烁今,真乃大宋朝一等一的金牌好员工。各位看官,且莫笑我牵强,且听我娓娓道来。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苏轼吧,苏轼,字子瞻,大家所熟知的苏东坡,东坡其实是他的号,而且这个号是在他40多岁的时候,在我们湖北黄冈取的,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冈黄州之后,因为没什么俸禄,所以说找了一块地,带着一家老小上山垦荒,垦了一块荒地,他媳妇儿说,先生,你给这个地取个名字吧,苏轼说,这个地就叫东坡吧,而我以后就叫东坡居士了,所以,自此以后,他就自称苏东坡,其实是有一点自嘲的味道。苏轼四川眉山人,1037到1101年,距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代表宋朝文学的最高峰,没有之一。不光是宋朝,其实把苏轼放到中国文学史上,他都是举足轻重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苏轼这个人是个正儿八经的多面手。我经常会惊叹,一个人怎么可以在几个领域里面都做得这么出色。首先来看看,大家最为熟知的,写诗词,这个就不用说,中国宋词文化第一人,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十年生死两茫茫,莫听穿林雨打声,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气磅礴的能写,温情如水的也能行,绝对宋词的最高水平。看散文,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八大家,像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传世名篇非常多。唐宋两朝几千年,选八个人,他是其中之一,而且比其他人毫不逊色。看书画,苏轼书法非常厉害,他在我们湖北写的寒食帖是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唐朝怀素和尚的自叙帖,像米芾这些大书法家都尊他为师,奠定了他宋朝书法第一人的地位。在画画方面,他开启了中国文人画的先河,独开一派不简单。在政治方面,他做得官,比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范缜这些人小,但是他每到一个地方政绩都非常棒。除此以外,还知道他擅音乐,擅长厨艺,不过大家现在所熟知的东坡肉、东坡肘子,听说不是他自己做的,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做的。大家看一下,这个人太厉害了,简直是个超人,搞什么都能搞成第一,非常了不起。好简单介绍完了苏轼以后。我们就来点一点今天的体。为什么苏轼是大宋朝一等一的金牌好员工。可能有人说这个有些牵强,但是各位当你没仔细的看苏轼的一生,他的一些做法、一些品行操守,拿到现在职场上来看的话,确实是个一等一的金牌好员工,属于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人力资源里面,有一个模型。分别用四种动物代表企业里面的人。德才兼备的是马,为什么,千里马嘛。有德无才的是牛,牛很忠诚,憨厚,但是行动很迟缓。有才无德的是狗,狗很机灵,很聪明,但是怎样?喜欢咬人。无德无才的是什么?是猪,蠢猪嘛,好吃懒做,无德无才。按照这个来进行比对的话,苏轼绝对属于什么,属于马,是千里马。那么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乐观心态,任何时候都保持积极工作态度在职场之中,职场人如不能改变环境,就当改变自己的心态,永远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磨难。就如同航行在大海之中的帆船,风来风走,不随我心流转,但我可以调整帆的方向,御风而行,积极的心态一直是职场人飞得更高的加速器。苏轼二十一岁科举殿试,高中榜眼,名动京师。年轻时官运亨通,做凤翔签判,做杭州通判,后任徐州、密州等地的太守,已经是省部级大员了,还任职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也就是现在组织部部长,国防部部长,官职鼎盛时做到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替皇帝草拟圣旨,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职位,已经是副国级的干部了。但是到了中晚年,因为与数任首相政见不和,大家都知道苏东坡和王朝云对话的那个小故事吧,有一次苏东坡在外面喝酒回来,就拍着肚子问家里的两个侍女,我这肚子里面是什么,第一个侍女就说:先生,你这是一肚子学问。第二个侍女就说:先生,你这是一肚子知识。苏轼听了不是很满意,就问他的小妾,也就是后来他的第三任夫人王朝云,王朝云就笑着说:先生,你这是一肚子不合时宜。确实,苏轼这一辈子,经常跟皇帝、跟朝廷的大臣闹别扭,这个原因是什么,我们后面会讲到,所以苏轼是被一路被贬官,以垂暮之年担任儋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地区民兵副队长,也就一个副处级干部了,儋州就是现在的海南岛,在宋朝,当时海南还是蛮荒的未开化之地,贬到儋州基本上是有去无回,被传是比直接杀头处死只轻一级的处罚了,算是一撸到底。但是尽管仕途败坏到了极致,苏轼却是兴致不改,在黄州,被罚俸禄,无以用度,他就率一家老小上山开荒、耕种,就算是职场最不得意的时候,诗歌之中从不见衰败之象,文章越写越好,每到一个岗位,且都尽职尽责,政绩斐然。大家看赤壁怀古,这哪儿像被领导降职,雪藏以后的人所写出来的文章。在现代职场当中,谁要是从副总被降职到副主管,一定撂挑子说:老子不干了。职场之中最大的耻辱莫过于被降职 ,记得亚科卡曾撰写过一本叫拯救沉船的自传,写道其曾是福特公司的总裁,后因为与福特公司董事长小福特交恶,被其从总裁降职到一个一线基层小员工,亚科卡以此为终身最大的耻辱,这也导致其后期入职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将克莱斯勒做成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对福特形成重大威胁,以此给了小福特一个响亮的耳光。 职场之中,多少人嘴里喊着: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能上不能下,别说是降职,就是普通的岗位调动,还挑肥拣瘦,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至上,而不是从全局考虑,真正的以一种阳光、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每一个挑战。洛克菲勒曾言: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当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是一种苦役。消极的人总是抱怨所短,积极的人总是善用所长。优秀的职场人士有“唯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而得之而为声,目遇之即成色”的胸怀,自然就没有放不下的块垒!所以说,我觉得苏轼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现在职场人学习,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在朝廷是一天,在外放也是一天,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你给我个副总,我能干得风声水,你给个小主管我做,我也能做得有模有样。二、敢于主动出击,创新性的解决问题在职场当中,企业最害怕的是“麻烦制造者”,最喜欢的是“问题终结者”,有创新思维,遇到事儿不怕事儿,积极主动出击的员工才是老板最喜欢的好员工。凡事请示领导的员工其本质不是尊重领导,而是懒于思考,甚至于说不想承担责任,遇到事儿做错了,两手一摊,说“这事儿是领导决定的”,自己就可以万事大吉。苏轼做凤翔签判时,创造性的建官户存解决流民问题,稳固凤翔不失于西夏“鹞子军”之手,为朝廷保得一方平安。在杭州任职期间,苏轼清挖西湖淤泥,筑建西湖苏堤,既改善了西湖的水质,又增加了西湖的灌溉作用,且形成了一道崭新的人文景观,可谓是一事多用,至今几百年过去了,西湖仍在发挥它的作用。在密州任职太守的时候,匪患四起,民不聊生,苏轼见状,大怒,虽是一名读书人,他披坚执锐,亲自率军剿匪,展现了其“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一面,平定一方匪患。在黄州任副团练之时,苏轼见黄州当地乡风多有遗弃甚至杀害婴儿的恶俗,因此收养被人遗弃的婴儿,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孤儿院。在海南儋州的时候,苏轼教会当地的乡民用牛耕田,打井吃水,还开办了海南第一个私塾,是将中原文明传到海南岛的第一人,他的学生后来成为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纵观苏轼一生的仕途生涯,不管是得意,还是失意,始终积极主动,从来不抱怨,遇到事儿不怕事儿,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且做事颇具创新意识,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职场人士,应该学习苏轼的这种创新意识,不做问题的“二传手”,而是做问题的“终结者”。积极思考,放开手脚,大胆开干,不重形式,重实干。古语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职场中,不可畏首畏尾,只有敢于亮剑,才能成为举世无双的剑客。大家看亮剑里面的李云龙,虽然是个泥腿子,但是,他打起仗来不拘一格,虽然他没读过什么孙子兵法,但是,其实他对这些兵法的虚虚实实比谁用得都溜,打起仗来手法很新颖,让敌人摸不着头脑。而且在战场上,总能玩出新花样,这就是创造力。其实,在职场中,这种积极创新、主动出击的敢进重不重要,非常重要。大家看小米公司,说雷军开始出来创业的时候,让黎万强做营销,刚开始,黎万强,做了一套推广方案,要花1000万,雷军说:能不能不花钱,就把事儿给办了。黎万强就惊呆了,但是回去以后,想办法,怎么样既能有效果,又不花钱呢?做新媒体呗。所以,你看小米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窗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媒体。在微博上策划活动,进行口碑式传播。在论坛上配置核心铁粉用户,再由铁粉培训二级粉丝,二级粉丝影响四级粉丝。一年下来,也搞定了几百万粉丝。五年下来,我们看下一下,中国还有几个品牌有小米一样的品牌号召力。这个就是创新,就是主动出击。大家看苏轼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借鉴。企业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所以这必然导致了很多老板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所以不要死脑筋,作为现代的职场人应该多动动脑子。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承认,相对于70后、80后,90后的员工就有更多的优势。脑子活泛,能玩出新花样。三、强烈的责任感,但与同事“和而不同”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责任感是一名职场人士的最为宝贵的品质。能够为了公司的利益据理力争,就算是得罪人也在所不惜。企业最怕的是“和稀泥”的“哇哈哈”,遇到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不敢出面制止,甚至于用公司利益交换个人利益,损公肥私。苏轼一生刚正不阿,凡于朝政、百姓不利之事,必强烈抨击,即使对方是朋友也在所不惜。苏轼与王安石都是文学大家,而且是颇有深交的知音良友。及至王安石变法,其中青苗法、均输法等变法虽然都是先进的制度法则,但是因为与国情实际不是完全符合,滋生了不少问题。苏轼见状,大声疾呼,甚至于与王安石分庭抗争,并因此和王安石闹翻,最终被贬官外放。王安石罢相之后,司马光当政,司马光是大名鼎鼎的史学家,与苏轼也是亦师亦友,交情很深,司马光还多次在朝廷上为苏轼辩护。但是司马光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守旧派,在他上台后,一下子废除了王安石的所有变法,苏轼认为王安石的变法虽然不甚完整,但是只是失之操切,有漏洞,况且新法已经推行几十年,骤然废止,可能会引起天下大乱,因此,苏轼再次谏言司马光,让其不要对新法一竿子打死。这又触怒司马光,导致苏轼与司马光闹翻,又被贬官外放。纵观苏轼的仕途,只要是对朝廷、百姓不利的事情,就算是朋友做的,他也奋起力争。但是颇为难得的是,苏轼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批评、指正朋友施政的得失,但是,不会因此而攻击自己的朋友。王安石罢相后,因变法被人辱骂,老景凄凉,尽管苏轼与他在早年有颇多政治上的冲突,王安石甚至贬了苏轼的官,但是苏轼从不内心记恨王安石,后来苏轼回朝,还专门绕道到江宁,去拜访老来赋闲在家的王安石,两位大文豪相逢一笑泯恩仇,可以说是把“君子和而不同”诠释得淋漓精致。还有一个章惇,这个人跟苏轼是同榜的进士,也很有才华。后来也是因为一些政治上的主张,和苏轼闹得不和,章惇就痛下杀手,一直贬苏轼,大家知道越是知心的朋友,他下的杀手,往往对你的伤害就更大。这个章惇就说,你不是叫子瞻嘛,就把你贬到儋州去嘛,儋州的澹字里面也有个詹嘛,你不是有文化么?就把你掉到一个最没有文化的地方去吧。尽管如此,到晚年的时候,章惇也被贬了,苏轼还是写信宽恕了章惇,章惇看了苏轼的书信是老泪纵横啊。职场之中,辩论、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理不争不明”,员工如果对于老板、同事的举措从无非议,那可以断定的是,他已经完全不在乎公司的利益。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一定不会视公司利益如无物,而一个智慧的管理者会容忍下属发表不同的意见,因为这是避免“出轨”的唯一办法。所有表面一团和气的企业,背地里都在捅互相的刀子,因为为什么。企业里面,各部门的利益纠缠,怎么可能没有分歧,没有误会,表面上不说的, 肯定都在私下里面说了,这个是企业文化的大忌。而大多数表面上讲得很开,开会的时候,甚至于互相拍桌子的团队,相反,是坦诚相见的,大家都推心置腹嘛,不藏着掖着,各抒己见嘛。在会议讨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法,叫什么?六顶思考帽。在一个团队里面,应该有不同的角色分工,这其中,必须要包含提不同意见的人,提方案的缺陷的人,不然就没有办法控制风险。古代皇帝,身边会有言官,什么叫言官,就是帮皇帝分析问题的,有人提出了一个政策主张,那么言官们,就七嘴八舌的去分析这个政策是好还是不好。在企业里面,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言官呢?还是说,你说一句话,身边的人就噤若寒蝉呢。其实很多的时候,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为什么要有反对者?其实反对者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组织一些错误的政策执行。而在于,往往每一项举措,都有利有弊,如果一出一个方案。所有人都不反对,那么经常有一些问题会被隐藏起来,方案真正执行起来后,再暴漏出来就麻烦了。但是如果作为领导,你身边有一个像“苏轼”一样的这样的喜欢思考,又喜欢唱反调的人,那么即使他的建议你最终没有采纳,还是推行了这些方案,但是,至少你在执行前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你知道了这个方案的弊端之所在,你也知道在后期执行的过程中尽量去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既然职场争论在所难免?那职场当中如何避免因争执而伤害团队精神呢。那么必须要有“和而不同”的企业文化,职场人必须公私分明,大家达成共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