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6、蒲柳人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6、蒲柳人家.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6、蒲柳人家.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6、蒲柳人家.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6、蒲柳人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2、过程与方法: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2、题解蒲柳人家: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指代普通贫苦农家。二、作者简介刘绍棠(19361997) 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 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词。 擀(gn) 剜(wn) 腌赞( z) 到气(do) 唿(h)哨 咯(k)吧 呱(g)呱坠地 荣膺( yng):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隐匿(n)隐藏、躲起来。 一气呵成: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zhn):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影影绰绰(chu):模模糊糊,不真切。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2、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何满子 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 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3、还涉及到哪几个人物?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 纤夫和船老板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何满子的父亲、母亲、书铺掌柜(姥爷) 老秀才 在通州潞河中学念书的周檎 4、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1936年5、将文章分为两部分,怎样分?原文为两节:第一节写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开头到“一点也没有写字的兴致”);第二节写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到完)。四、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1、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故事。年龄: 六岁外貌:个光葫芦 头,天灵盖上留着个 木梳背儿。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故事:上学不安分,芦苇中跟奶奶捉迷藏,心疼爷爷,想哄爷爷开心,被拴在葡萄架立柱上,觉得失去了自由,委屈又憋闷。好动顽劣,聪慧灵秀; 好学好问,伶俐可爱; 疼爱爷爷,有爱憎立场.2、阅读“一丈青大娘”(1)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2)写一丈青大娘“一双大脚”有什么文化内涵?单单是表现她脚大吗?旧时封建礼法要求女子裹脚,而不裹脚者,一般是有反叛精神,不受封建礼法约束的人。这和她“一丈青”的外号是一致的。一丈青原是水浒传中扈三娘的绰号。她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双刀神出鬼没,更有用绳套的绝技,阵前用绳套捉人十分厉害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方圆二三十里,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是个英雄豪杰。因而得此雅号外貌: 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 身强力壮,样样在行语言: “站住!”“都给我穿上裤子!” “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小祖宗儿!” 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口苦心甜,溺爱孙儿动作: 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一阵风冲下河坡手戳着他们的鼻子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挥舞起来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风风火火,干净利落,英姿飒爽3、阅读“何大学问”(1)何大学问的经历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 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 改了行,给牲口贩子赶马(2)为什么叫“何大学问”?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编起故事来,有技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3)课文开头写: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 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做?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把满腔怒火发泄到他身上。爷爷何大学问外貌: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性格:像关公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行动:他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神态:但是,这一趟回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语言:“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给何满子讲五代残唐的故事。 一个朴实的农民的爱国情感为孙儿请老师 与孙儿同享天伦之乐 孙子带吃零食 疼爱孙儿的慈祥的爷爷4、文章主题:这篇小说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5、为什么说这篇小说具有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首先,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值追求。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水浒传中宋江、吴用、李逵外号叫做“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 7、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号称“何大学问”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篇小说塑造人物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这是刘绍棠的创作风格。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8、小说最后写道: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这个“救命星”是谁呢?后文写的是什么事?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欲知后事如何,请看蒲柳人家原文五、研讨与练习一、如果你读过水浒传,你就会明白宋江、吴用、李逵为什么外号叫做“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在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为什么号称“何大学问”?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爷爷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像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作者采用了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来刻画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二、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段加以体会。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段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突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用词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兼,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4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这段话中,“名讳”等是书面语,“叫得山响”等是民间口语,二者的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板书设计蒲柳人家 刘绍棠“一丈青大娘”: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口苦心甜 溺爱孙儿 民族作风“何大学问”: 民族气派 侠肝义胆 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教学反思】 蒲柳人家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的文章,语言富有特色,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但文章的篇幅较长,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我打破常规,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把教学重点放在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抓住小说的语言、动作、外貌、外号等进行分析,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由于抓住人物描写方法去探讨,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辅导材料 蒲柳人家 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烟囱(cng) 蓬蒿(ho) 到了儿(lio)B勒令(l) 隐匿(n) 坍塌(tn)C戏谑(xu) 害臊(so) 荣膺(yng)D剜肉(wn) 礼聘(pn) 驿道(y)2用短线把相对应的项连接起来。出人头地途中休息临时休息打尖 用命令方式人做某事熏陶超出一般人勒令长期接触的人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等逐渐产生的影响3选词填空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他们只当耳旁风。(斥责辱骂断喝)一阵风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奔下冲下跑出)何满子的爷爷,已不可考。(姓名名讳大号)二、巩固题 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者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干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夜深人静睡不着觉的时候,也常常感到阵阵悲凉。自家祖宗八辈儿,穷得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都是睁眼瞎。自个儿跳跶了大半辈子,已经年过花甲,不过挣下三间泥棚茅舍,八亩河滩洼地;虽然被人尊称大学问,可从没进过学堂一天,斗大的字认不得三筐,而且只会念不会写。儿子天生文质,也只念了三年私塾,就不得不到书铺学徒。看来,何家要出个真正大学问,只有指望孙子何满子了。可是,掂量一下自己这点财力,供他念完小学,已经是鼓着肚子充胖;而中学大学的门槛九丈九尺高,没有白花花的银洋砌台阶,怎么能高攀得上?自己已经老迈年高,砸碎了骨头也榨不出几两油来;难道孙儿到头来也要落得个赶马或是学徒的命运?4选文选自小说_,作者是_。5选文第1段中的第1句的作用是_。6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那么他是不是真有大学问?(用原文回答)答:_7“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这里的“真”应如何理解?答:_8请概括选段的语言特点_三、提高题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