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因材施教」?_第1页
何謂「因材施教」?_第2页
何謂「因材施教」?_第3页
何謂「因材施教」?_第4页
何謂「因材施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何謂因材施教?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於他的著作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Restoring the Character Ethic)中曾引用教育家李維斯(R. H. Reeves)的著名寓言動物學校(The Animal School)的一段內容:有一天,動物們決定設立學校,教育下一代應付未來的挑戰。校方訂定的課程包括飛行、跑步、游泳及爬樹等本領,為方便管理,所有動物一律要修全部課程。鴨子游泳技術一流,飛行課的成績也不錯,可是跑步就無技可施。為了補救,只好課餘加強練習,甚至放棄游泳課來練跑。到最後磨壞了腳掌,游泳成績也變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績,只有鴨子自己深感不值。兔子在跑步課上名列前茅,可是對游泳一籌莫展,甚至精神崩潰。松鼠爬樹最拿手,可是飛行課的老師一定要牠自地面起飛,不准從樹頂下降,弄得牠神經緊張,肌肉抽搐。最後爬樹得丙,跑步更只有丁等。老鷹是個問題兒童,必須嚴加管教。在爬樹課上,牠第一個到達樹頂,可是堅持用最拿手的方式,不理會老師的要求。到學期結束時,一條怪異的鰻魚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強能飛能跑能爬的成績,反而獲得平均最高分,還代表畢業班致詞。另一方面,地鼠為抗議學校未把掘土打洞列為必修課,而集體抵制。牠們先把子女交給作學徒,然後與土撥鼠合作另設學校。(註1)柯維引用上述故事,是要指出尊重個別差異對有效溝通及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同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正是現今世代教育方向應有的新思維(paradigm)。然而,上述觀點同時亦引伸出一些相關性問題:究竟因材施教的真正涵意是甚麼?作為教育工作者是否清楚對因材施教的涵意有確切的認識和理解?根據辭源的解釋,材與才兩字本身意義相通,意思是資質或品質,如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禮記中庸又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孟子告子上不過,材或才亦有另一個意思,就是才能或才幹,而通常以才這字形容有才能或有才華及才德的人,如才人、才子、才士,如故才人能令其行可尊,不能使人必法己。王充論衡書解 (註2)筆者認為資質或品質本身應是價值中立,視乎相對甚麼來決定?例如,有些人相對於某些專業的運動員來說,他們缺乏運動的資質,因為他們沒有運動員所擁有的運動天賦才能。此外,資質亦可有高低之分,同樣視乎相對於甚麼標準?例如,相對於奧運選手,某人的運動資質較他們低;然而相對於高中生,某人的運動資質較他們高。相反,才能這字在本體上不應屬相對性,而是用來形容及確定一個人擁有某方面公認的天賦才幹,例如有以下兩句說話:有些人有運動的才能。另一句是:有些人有運動的資質。這兩句說話看似相同,其實前者清楚地確認那人是一個天生出色的運動員,而後者只是形容那人有潛質成為出色的運動員,或相對於甚麼人來說而已。中國傳統實踐教育的其中一個方法乃是因材施教,按照漢語成語詞典的解釋,因材施教的意思是依照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朱熹注引程頤曰:子游能養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義而式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註3) 可是,如果我們對才或材這字的理解有所偏差,將會導致完全截然不同的教育取向。以上述動物學校的寓言為例,文中各種動物都有著各自在某方面的天賦才能,例如:鴨子是游泳的能手,游泳是牠的天賦才能;松鼠的本領是爬樹,亦是牠獨有的本領或才能。可是,我們知道並不是每一種動物都擁有全面的天賦才能,正如鴨子的爬樹資質相對於松鼠來說,就有明顯的差異。也许有朝一日鴨子可以排除萬難,訓練到擁有爬樹的本領,但肯定鴨子相對松鼠來說,鴨子爬樹的資質較松鼠低,因為鴨子的才能不是爬樹,而是游泳;同樣,相對鷹來說,松鼠的飛行資質較牠少,因為松鼠的才能是爬樹而不是飛行。同樣,套用學生的場景來看,我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天賦才能,卻並不是在各方面都有著相同的資質,視乎相對甚麼來說。例如,有些學生明顯在數理方面有著獨特的天賦才能,相對缺乏這才能的人,他們對邏輯及運算的資質較他們為高;可是,對於藝術、歌唱及體育方面的才能,則明顯缺乏,相對具有這方面才能的人,他們較為缺乏具備當藝術家、歌唱家及運動家的資質。如果上述的推論正確,因材施教的真正涵意究竟是因著學生的資質而施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幫助他們學習?抑或在於因著學生獨有的才能而施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發揮所長和學習?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如果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沒有顧及學生有何才能,而只是以劃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在各方面的成績,期望按著他們在各科目上的資質而施予不同的教學法,無怪乎會令教師頭痛,學生的才能不能發揮,卻被逼與其他同學的才能相比較,自然容易被標籤為比其他學生的資質低,這豈不就是我們所認識的拔尖補底?可是,我們卻要反問,這一種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否真的能夠幫助學生發揮所長,使他們有自信地主動學習,運用他的天賦才能?為何有些學生永遠會被斷定為沒有資質?是相對甚麼來說?是相對他本身的才能?抑或是相對別人的才能?無可否認,古今中外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因材施教都具有高度的關注,那麼我們真的要重新思考有沒有錯誤理解因材施教的真正涵意?更要重新積極地調校我們的教育哲學思維,對因材施教的基本哲學及實踐上作適切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幫助他們發揮和運用天賦才能,實踐全人教育的理想,肯定學生們自身的價值,而並非單單針對他們資質,將他們與別人的才能作比較而進行施教。註釋: 1. 柯維著,顧淑馨譯:與成功有約(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28頁。2. 吳澤炎等編:辭源:修訂本(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4年),頁1206、1516頁。3. 西北師範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