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赵革萍-阅读探究题备考指导教案(赵革萍)_第1页
高三-语文-赵革萍-阅读探究题备考指导教案(赵革萍)_第2页
高三-语文-赵革萍-阅读探究题备考指导教案(赵革萍)_第3页
高三-语文-赵革萍-阅读探究题备考指导教案(赵革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0526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备考指导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探究题备考指导广州培英中学 赵革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审清题目考点指向,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命题的角度;能力目标:正确解答探究题,掌握相对规范的探究题答题格式;力求清晰、全面、精炼、准确;情感目标: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解答探究题,力求清晰、全面、精炼、准确【教学设想】 2007年的高考是实施新课标后的第一次高考,这一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命题“探究题”。这种题型一出现,就显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检测功能,于是,2008、2009、2010,很多套高考语文试卷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这种新型的“探究题”。 什么是“探究题”呢?顾名思义,就是依据文本去探讨问题,发掘其意蕴,进而得出某种结论或自己的见解的一种新题型。这种新题型不仅可以检测出考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和创造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考生们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考试应该检测考生的一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纯记忆知识的检测上。 我班学生在这一块暴露了很多问题,自以为写得不错,结果却与答案相去甚远,普遍感到不知从哪些方面作答。本节课,想领学生一起把做过的试卷做一个梳理,研究探究题命题的规律,给学生指明一个相对规范的答题格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做探究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评讲、总结、练习【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默写检查二、导入新课:展示一模、二模探究题学生的平均分三、明确教学目标:见上面【教学目标】四、回顾经典题型 1、2007年广东卷21题: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2、2008年广州一模21题: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3、2009广东卷21题;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4、2011广州一模21题:从全文看,作者写“大自然在反抗”的意图是什么?(6分5、2011广州二模21题: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范敬宜,却用了较大的篇幅写白岩松,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请简述理由。6、2011语文月刊A卷21题:本文标题“他把奉献当做人生最大的乐趣”点明了这篇通讯的主题,结合全文,联系实际,探探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五、师生共同总结探究题命题的角度从分析探讨的角度设题,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从写作意图的角度设题,挖掘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写作意图。从选材布局的角度设题,对文章的材料、结构安排、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六、正确解答探究题一)、分析综合类探究题 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方式: 1)观点结合文本分析 问题提问:“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结合文本,谈谈XX成功的原因”例如: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08年一模)答案示例:我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天赋和后天的影响都十分重要。 (观点明确得1分)邓肯之所以能成为“现代舞之母”,不仅因为她具有非凡的舞蹈天赋6岁自创舞蹈,开办舞蹈学校,且大受欢迎, (分析其中的“天赋”2分)而且环境对她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自由、不受拘束的家庭,培养了她追求本真、自由的个性(或“受母亲叛逆性格的影响,使她敢于挑战传统的舞蹈形式”;或“从小受母亲的艺术熏陶”),促使她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分析其中的“后天的影响”3分)(2)观点结合文本分析结合现实分析 问题提问:“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例如:2011语文月刊A卷21题:本文标题“他把奉献当做人生最大的乐趣”点明了这篇通讯的主题,结合全文,联系实际,探探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师生互动:展示学生答案,师生共同分析,指出存在不足。答案示例:这一主题揭示奉献就是杨教授人生价值的体现。(观点句1分)杨教授倾心科教,60年痴心不改,而且他淡泊名利,安守清贫,晚年身患绝症时,却还倾囊助学,恩泽后人。可以说杨教授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奉献让杨教授乐在其中。(联系文本3分)当今社会,还有许许多多像杨教授那样的人,把奉献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学家钱学森莫不如此。(联系现实2分)(3)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利)原因分析另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弊)原因分析 问题提问:“对于某个观点,你如何评价”“谈谈你对某个观点的看法”。 这种分析过程注意要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其好的一面,又要提出自己中肯的看法,有利有弊,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例如:“我不想输”,“一定要赢”,可以说是丁俊晖的人生宣言。请结合本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6分) 答案示例:正是这种“我不想输”,“一定要赢”,使丁俊晖能够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最终赢得“桌球神童”的美誉。(结合文本分析有利的一面3分)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输赢”,也会影响心态(如受到批评会哭,连打八次球就是进不了中袋也会哭),甚至影响成长。(分析文本分析有弊的一面3分)二)写作意图类的探究题 例如:2011年广州一模大自然在反抗第21题:从全文看,作者写“大自然在反抗”的意图是什么?(6分)(1)指出人类使用化学药物控制虫害的做法破坏了大自然平衡,导致自然灾害日趋严重。(2)表明反对人类使用化学药物来控制虫害这一做法的态度。(3)表达对人类至今仍未意识到过多干预大自然最终会导致更大灾难的忧虑。总结答题方向:文章主题、作者观点态度、现实教育启发意义学生训练: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教师巡回辅导师生讨论后展示答案示例向读者介绍了民国时期一位颇有个性的知识分子。表达了作者对刘文典的钦佩与赞颂之情对当今已难觅像刘文典这样的知识分子发出慨叹。分。答对一点得分,答对三点得分。意思对即可。三)选材结构类探究题研究 例如:2011年广州二模2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范敬宜,却用了较大的篇幅写白岩松,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请简述理由。(6分)示例一:好。理由:(1)这样写突出了范敬宜的新闻观对白岩松的影响,表现了他们作为记者的共同点(锐意创新,尊重新闻规律)。(2)突出了新闻人的群体形象。(3)打破了人物通讯写作的常规,使行文富于变化。总结答题方向:主题需要、形象塑造、文体布局要求示例二:不好。理由:(1)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主要人物是范敬宜。应该选择能集中表现范敬宜形象特征的典型材料,不应该用较大的篇幅写白岩松。(2)用大篇幅写白岩松,容易喧宾夺主,无法突出范敬宜的形象。 其他经典题型:2011年韶关一模邓亚萍升职记:这则新闻是报道邓亚萍升职过程的,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追述她的苦读经历?(4分)答案示例:说明邓亚萍在职位转换之前,她已成功地完成了由运动员向大学生的“转型”。说明邓亚萍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她的求学经历为她日后升职打下坚实的基础。补充她的求学经历,使她的形象更为丰满,也让读者对她了解得更加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