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课例《欢乐的泼水节》贺桃红_第1页
典型课例《欢乐的泼水节》贺桃红_第2页
典型课例《欢乐的泼水节》贺桃红_第3页
典型课例《欢乐的泼水节》贺桃红_第4页
典型课例《欢乐的泼水节》贺桃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 在 其 中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青阳县实验小学 贺桃红教材分析:欢乐的泼水节这一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学情分析:这一次是借班上课,农村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对这方面的积累非常少,只有极少数学生家里有条件,可找到有关泼水节的资料,能提前了解一点相关的知识。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设计理念:运用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杨再隋教授说过:“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过程,教师要适时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体验课文的情感因素并与之共鸣,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设计思路:抓住小朋友喜欢过节的心理,运用多媒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已有经验,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设一定的条件。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让学生仿如身临其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脑中出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教学方法: 以趣激趣,以情激趣,以读为主,结合画面,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泼水节的欢乐。【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准确地认读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地书写“幸、泼、桶、祥”这4个生字。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一、读题设疑,激发兴趣1、提前板书好课题。齐读课题。2、强调“泼”是个生字,要读准字音“p”(板书)。出示图片,指名说巧记生字方法,齐说儿歌“水泼长发泼泼泼”。【设计意图:本课生字较多,读完课题即学习第一个生字,随机分散学习生字,避免枯燥。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泼”字由“三点水旁”和“发”字构成,儿歌帮助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同时就理解了字义。】3、读了课题,你的小脑袋里冒出了哪些问题?(指名回答)就题设疑启发学生:什么叫“泼水节”?人们互相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针对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既是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阅读究其根本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为了激发学生读书、探究的兴趣,其中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快把书翻到112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地将课文读一遍。2、读完课文,知道了泼水节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吗?(板书:傣族)想不想到傣族人民的家乡去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师配乐讲述:看,这里有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火红的凤凰花,有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有美丽的孔雀,大象和孔雀被傣族人民视为吉祥物,还有那宁静的村寨,这个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叫 “西双版纳”, 指名认读,齐读。)知道西双版纳在我国的哪个省吗?(出示地图,云南省,距离咱们安徽有点远。)【设计意图:学生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浅显的认识,但还停留在字面上的认识,课件图片的出示就把学生带入了遥远的傣族村寨,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3、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高大的凤凰树开花了,火红的一片,美不美呀?快叫出它们的名字吧!(出示图片,指名认读“凤凰花”,齐读。)4、凤凰花开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出示第一自然段,请2名同学读,适时向学生介绍: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就像我们的春节一样,每年只有一次,文中有一个词叫“一年一度”(课件上“一年一度”变红)。傣族人民对这个盛大的节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可以从文中哪个词体会到?(“迎”,课件上“迎”变红)引导学生读出高兴与期待的感情。【设计意图:展示图片与认读生字词同时进行,使词语音形义的学习有机结合,避免了枯燥,强化了效果。】三、闯关识字,读通句子1、看同学们读的时候笑眯眯的,一定都想去参加泼水节了。傣族姑娘送来了请柬。不过,小朋友们只有闯过两关才能拿到这张请柬哟!有信心吗?【设计意图:抓住小朋友喜欢过节,热衷游戏闯关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2、学生自己认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3、第一关:读准字音。(1)第一排:凤凰、幸福、吉祥、水桶。(有拼音,指名当小老师带读,齐读。指名说特点:大多是后鼻音,再齐读)(2)第二排:互相、意味、瓢。(指名当小老师带读,出示实物葫芦瓢,了解古时候的“水瓢”是用成熟的匏(po)瓜果实对半剖开后做的,匏瓜在古文中常指所有的葫芦。)【设计意图:现在的瓢大多数是塑料做的,即使是农村孩子,仍然有少数孩子没有看过“葫芦瓢”,因此实物葫芦瓢的出示,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人造字的初衷,理解为什么“瓢”字是“瓜字旁”。】(3)第三排:不肯离去(4)开火车读。(5)去掉拼音,认读生字:点击水滴,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认读。4、第二关:读通句子。(1)句子就藏在课文中,同学们先自由地将课文读一遍,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读好了就坐端正。(2)出示第一个句子:(指名读,齐读)(3)出示第二个句子:(指名读)(介绍“象脚鼓”,出示图片)再请一名同学读句子。(4)指名分段读课文。(5)祝贺闯关成功,出示“请柬”。四、精读第二自然段1、拿着请柬,我们来到了大街上,会看到怎样的一幅情景呢?请小朋友们拿起书,将第二自然段读两遍。第一遍大声朗读,第二遍默读,数一数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然后和黑板上一样用笔在书上标上序号。2、这五句话写出了泼水节欢乐的场景。(出示图片)老师有疑问:人们互相泼水,身上都湿透了,为什么还那么高兴呢?相机引出重点句(“清水是怎么能不高兴呢!),指名读。相机学习生词“吉祥如意”,重点学习生字“祥”(示字旁,上面的“二”代表天上,下面三竖笔,分别代表日、月、星。示,上天显现某种徵相,向人垂示吉凶祸福。人们观看天象,可以考察时世的变化。示是神祗的事。现在的示字旁的字一般都跟神灵有关,古时候人们以为是神灵保佑自己吉祥如意的)。认读“吉祥如意”。【设计意图:看图质疑,引读重点句,随文识字,学习重点词,通过揭示“祥”字“示字旁”的字理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祥”字及带有“示字旁”的字的含义。】3、参加泼水节要做哪些准备活动呢?学习第一、二句。指名读,相机学习生字“桶”。再指名读第一句,强调“早早”。“早早”一词反映了人们欢乐、急切、盼望已久的心情。谁再来读一读?还有人比你来得更早。指名读第二句,强调“早已”。这一句写水,是准备了“清水”,还要“滴上香水”、“撒上花瓣”,说明泼的水很讲究。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水泼到身上会怎么样?再读“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齐读第一、二句。4、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出示第三、四句,指名读。5、书上有一幅插图描绘了这种激动人心的欢乐场面,指名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里写了两种泼水的方式,一种是“灌”(用什么灌?瓢),一种是“泼”(用什么泼?盆)参加泼水的有哪些人?他们怎么样?再齐读这两句话。6、我们也去参加泼水节吧!欣赏泼水节的实况录像,让学生模拟泼水。【设计意图:因民族差异,泼水节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较陌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观看泼水节的实况录像,创设与课文相符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的感知,寓教于乐,学生乐在其中。】7、想象说话:如果让你泼一盆水,你想把这吉祥如意的水泼给谁呢,祝他(她)什么?(出示填空题,请几名同学回答)【设计意图:想象说话的设计把学生从文中的遥远的傣族泼水节拉回到现实中来,设想自己想把这吉祥如意的水泼给谁,并祝他(她)什么?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生的回答往往会给你带来惊喜。】8、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的欢乐场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欢乐的心情把这段课文齐读一遍。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通过你们的朗读,要让听课的老师都能感受到泼水节的欢乐,都想去参加泼水节了。9、学到这里,小朋友们知道:什么叫“泼水节”?人们互相泼水表示什么意思?(相机板书:泼水 祝福)【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让学生图文结合播放课件,通过动作表演等不同的形式,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泼水节的欢乐和意义。学习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不断充实,使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五、指导写字1、下面,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师指导并板演生字写法,强调要注意的地方。(1)重点指导学习“幸”字。将“幸”与“辛”作比较,指名说二者的区别,自己怎样记住这个字。读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短辛苦,长幸福。”这个字横画很多,长短不一样,要写好,师板演,生书空。(2)指导写“桶”字:师板演,生书空,强调木字旁的一捺变成一点。(3)师板演“泼”字,生书空,强调“发”中的一撇要长一点。(4)师板演“祥”字,生书空,强调示字旁只有一点。2、生自己读帖、描红,师巡视,纠正姿势,表扬写得好的同学。3、展示写得好的字。【设计意图:学习生字仍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在给生字找朋友、说说怎样记、怎样写美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来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