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_第1页
地籍测量(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_第2页
地籍测量(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_第3页
地籍测量(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_第4页
地籍测量(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3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Landuseinvestigationandmonitoring 3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3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3 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3 4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2 3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Landuseclassificationonpresentstatus 3 1 1土地分类体系 3 1 2我国土地调查分类回顾 3 1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 3 3 1 1土地分类体系 Landclassificationsystem 4 3 1 2我国土地调查分类回顾 ReviewonlandinvestigationclassificationinChina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镇土地分类全国土地分类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 5 1984年 我国颁布的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中制定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 采用两级分类 其中一级类分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及未利用土地8类 二级类分46类 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就是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从1984年颁布开始 一直沿用到2001年12月 一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教材47页 6 4 牧草地41 天然草地42 改良草地43 人工草地5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1 城镇52 农村居民点53 独立工矿用地54 盐田55 特殊用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 个一级类 个二级类 8 未利用土地81 荒草地82 盐碱地83 沼泽地84 沙地85 裸土地86 裸岩 石砾地87 田坎88 其它 1 耕地11 灌溉水田12 望天田13 水浇地14 旱地15 菜地2 园地21 果园22 桑园23 茶园24 橡胶园25 其他园地3 林地31 有林地32 灌木林地33 疏林地34 未成林造林地35 迹地36 苗圃 6 交通用地61 铁路62 公路63 农村道路64 民用机场65 港口 码头 7 水域71 河流水面72 湖泊水面73 水库水面74 坑塘水面75 苇地76 滩涂77 沟渠78 水工建筑物79 冰川及永久积雪 7 1989年9月 我国颁布的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中制定了 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 城镇土地分类主要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 将城镇土地分为商业金融业用地 工业 仓储用地 市政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住宅用地 交通用地 特殊用地 水域用地 农用地及其他用地10个一级类 24个二级类 城镇土地分类用于城镇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变更调查 从1989年发布开始 一直沿用到2001年12月 二 城镇土地分类 8 10个一级类 24个二级类 40 公共建筑用地41 文 体 娱42 机关 宣传43 科研 设计44 教育45 医卫50 住宅用地60 交通用地61 铁路62 民用机场63 港口 码头64 其他交通 70 特殊用地71 军事设施72 涉外73 宗教74 监狱80 水域用地90 农用地91 水田92 菜地93 旱地94 园地00其他用地 城镇土地分类 1989 10 商业金融业用地11 商业服务业12 旅游业13 金融保险业20 工业仓储用地21 工业22 仓储30 市政用地31 市政公用设施32 绿化 9 全国土地分类 试行 采用三级分类 其中一级分为农用地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类 也就是 土地管理法 的三大类 二级分为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住宅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15类 三级为分71类 三 全国土地分类 教材50页 10 11 四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家标准 GB T21010 2007 完全相同 以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家标准为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采用土地综合分类方法 根据土地的利用现状和覆盖特征 对城乡用地进行统一分类 12 3 1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 Thesecondnationallandinvestigation 分类的依据和原则分类的基本框架地类的具体含义 1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为主 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 覆盖特征 利用方式 土地用途 经营特点及管理特性等因素分类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 继承性原则 分类依据和原则 Reasonandprinciple 14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采用二级分类体系 一级类12个 二级类57个各省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 可在全国统一的二级分类基础上 根据从属关系续分三级类 并进行编码排列 但不能打乱全国统一的编码排序及其所代表的地类及含义 分类基本框架 Fundamentalframework 15 分类基本框架 一级类设定 依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 考虑到农 林 水 交通等有关部门需求 设定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特点 考虑到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的需求 设定 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住宅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特殊用地 为了保证地类的完整性 对上述一级类中未包含的地类 设定 其他土地 16 二级类是依据自然属性 覆盖特征 用途和经营目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 对一级类进行具体细化 分类基本框架 二级类设定 17 耕地 01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包括熟地 新开发 复垦 整理地 休闲地 含轮歇地 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 含蔬菜 为主 间有零星果树 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 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 1 0米 北方宽度 2 0米固定的沟 渠 路和地坎 埂 临时种植药材 草皮 花卉 苗木等的耕地 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18 水田 011 指用于种植水稻 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水生 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19 水浇地 012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 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 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 20 旱地 013 指无灌溉设施 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的耕地 包括没有灌溉设施 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 21 22 园地 02 指种植以采集果 叶 根 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 覆盖度大于50 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 的土地 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23 园地果园茶园其他园地 果园 021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果园 果园 24 茶园 022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25 其它园地 023 指种植桑树 橡胶 可可 咖啡 油棕 胡椒 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26 27 林地 03 指生长乔木 竹类 灌木的土地 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 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 铁路 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 以及河流 沟渠的护堤林 28 有林地 031 指树木郁闭度 0 2的乔木林地 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 有林地 有林地 29 灌木林地 032 指灌木覆盖度 40 的林地 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 灌木林地 30 其他林地 033 包括疏林地 指树木郁闭度 0 1 0 2的林地 未成林地 迹地 苗圃等林地 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 31 迹地 迹地 森林采伐 火烧后 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 32 33 草地 04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34 牧草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 天然牧草地 041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 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35 人工牧草地 042 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牧草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 36 人工草场 37 其他草地 043 指树木郁闭度 0 1 表层为土质 生长草本植物为主 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 牧草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 人工草场 其他草地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农村道路 104 指公路用地以外的南方宽度 1 0米 北方宽度 2 0米的村间 田间道路 含机耕道 农村道路 农村道路 48 49 坑塘水面 114 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 10万立方米的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面积 坑塘水面 坑塘水面 坑塘水面 50 51 沟渠 117 指人工修建 南方宽度 1 0米 北方宽度 2 0米用于引 排 灌的渠道 包括渠槽 渠堤 取土坑 护堤林 支渠 干渠 52 53 田坎 123 主要指耕地中南方宽 1 0米 北方宽 2 0米的地坎 田坎 54 农村土地调查中 由于调查比例尺所限 城镇等建设用地内部调查将无法全面使用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标准 为了适应农村土地调查需要 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标准中的有关建设用地 铁路 公路等建设用地以外的建设用地 归并为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并在其下划分城市 建制镇 村庄 采矿用地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个二级地类 55 56 57 地类认定的基本原则 按照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的地类含义来确定用地类型地类认定应保持唯一性地物在空间上垂直交叠时 按最上层的地物确定用地类型地物在空间上水平交叉时 按主要的地物确定用地类型 58 举例 耕地的认定 59 60 下列土地确认为耕地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新增耕地不同耕作制度 种植和收获农作物为主的土地被临时占用的耕地受灾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耕地被人为撂荒的耕地 61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耕地 已开始实质性建设 以施工人员进入 工棚已修建 塔吊等建筑设备已到位 地基已开挖等为标志 下同 的耕地江 河 湖 水库等常水位线以下耕地路 渠 堤 堰等种植农作物的边坡 斜坡地在耕地上 建造保护设施 工厂化种植农作物等的土地 如长期固定的日光温室 大型温室等农民庭院中种植的农作物 如蔬菜等的土地撂荒耕作制地区 已撂荒的耕地受灾 耕作层被破坏 无法恢复耕种的耕地由于工程需要 改善生存环境等因素 农民整建制或部分移民造成荒芜的耕地 62 水田的认定 常年种植水稻 茭白 菱角 莲藕 荷花 荸荠 马蹄 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因气候干旱或缺水 暂时改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实行水稻等水生农作物和旱生农作物轮种的 如水稻和小麦 油菜 蚕豆等轮种 耕地 63 水浇地的认定 一般年景能够保证灌溉的耕地种植蔬菜的耕地非工厂化的简易温室 塑料大棚 用于培育蔬菜秧苗 栽培蔬菜 以及种植草皮 花卉等的耕地 64 旱地的认定 除水田 水浇地以外的耕地 65 3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Landuseinvestigation 3 2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和目的 3 2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成果 3 2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 66 3 2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和目的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 以县为单位 以图斑为基本单元 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查清各类用地的面积 分布 利用和权属状况 又称土地数量调查 单一地类地块 以及被行政界线 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 67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Objective aim goal 1 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的政策服务 2 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 为建立土地登记 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4 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本数据 5 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68 3 2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成果 一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1 查清土地权属界线和各级行政管辖界线 2 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 3 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区辖 汇总出土地总面积及各地类的面积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建设 69 一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4 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县 乡两级 土地权属界线图 县 乡两级 5 对土地利用状况作出科学评价 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土地利用经验教训 提出确权意见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70 二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成果 外业调查手簿土地权属界线图县 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各类土地统计表格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其他归档资料 71 土地利用现状标准分幅图 72 土地统计台帐 土地调查报告 73 外业调绘阶段 建设土地利用数据库 内业整饰 成果验收与归档 准备阶段 1 准备阶段2 室内预判阶段3 外业调绘阶段4 内业阶段5 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室内预判阶段 3 2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 74 一 准备阶段 调查申请 组织准备 资料准备 物质准备 技术培训 75 76 城镇地籍图 77 78 遥感资料 航片 卫片 其它资料收集 专业调查资料 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权属证明文件 飞地 79 二 室内预判阶段 通过人机交互和目视判读方式 分析和提取土地利用地类界及地类属性 行政和权属界及线状地物等要素 按规定进行矢量化和输入属性 为开展野外调查提供必要的工作底图和外业调查记录表 80 城镇 河流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判读标志 SPOT 5影像 航片 SPOT 5与航片融合 81 城镇区域室内预判图 82 丘陵地区室内预判图 83 三 外业调绘阶段 84 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地类调绘 线状地物调绘 零星地物调绘 飞地调绘 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田坎系数测定 外业调查手簿填写 外业调绘阶段工作内容 外业调绘 85 中印国界界桩 行政境界线 包括国界线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地 市 州 县 市 以及乡 镇 界线 1 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1 国界线 86 2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界线 3 地 市 界线 4 县 市 界线 5 乡 镇 界线 87 土地权属界线 指村 大队 农 林 牧 渔场界 居民地外的厂矿 机关 部队 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所有权界和使用权界 1 村界 2 争议界 88 境界线 权属界线 标示要求 以线状地物为界的 线状地物双线时 界线与线状地物的中心线相重合 线状地物单线时 则在线状地物两侧隔段跳绘 当界线以线状地物一侧为界时 应在线状地物相应的一侧移位0 2mm标绘 对于有争议的界线段 按实地的线段标绘未定界符号 89 2 地类调绘 1 图斑 指被境界 土地权属界 线状地物 地类界封闭而形成一个具有相同地类的地块 表示方法 90 2 最小上图图斑面积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对最小上图面积规定如下表 已作废 9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规定 最小上图图斑面积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 0mm2 耕地 园地为6 0mm2 林地 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 0mm2 92 3 线状地物调绘 1 线状地物包括河流 铁路 公路 管道用地 农村道路 林带 沟渠和田坎等 2 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 按图斑调查 93 3 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 调绘中心线 用单线符号表示 称为单线线状地物 以下未作特殊说明的线状地物指单线线状地物 并按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 精确至0 1m 当宽度变化大于20 时 应分段量测宽度 4 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 田坎不调绘 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 不参与面积计算 94 5 线状地物量测方法 河流 沟 渠 95 铁路 公路 农村道路 96 6 线状地物编号要求为读图和记录方便 线状地物以村或基本调查单元为单位 对权属性质 地类 宽度进行编号 线状地物采用分数形式进行注记 分子表示宽度 分母表示地类编号 如 97 注意事项 调绘农村道路时 图上标示不进村 道路与双线河流 沟渠相交时 图上标示道路要断开 有桥梁的以桥梁符号表示 调绘河流 铁路 公路通过城镇 居民点时 图上标示不能间断 98 4 零星地类 零星地类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 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 指小于最小上图标准的地类图斑 零星地物可不调查 对零星地物较多地区 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具体调查方法 开展调查 零星地类的调查是以耕地为重点 如对耕地中的零星坟地 林地中的小块耕地 耕地中的单家独院等且实地面积 100m 0 15亩 最小上图标准的地块进行调查 99 飞地 也称插花地 指属外行政区划并脱离其辖区范围而孤独飞入本辖区内的地块 飞地的调绘属于境界调绘的重要内容之一 表示方法 5 飞地的调绘 1 注明每块飞地的权属单位 如果是同一个乡的两个村之间的 只注 村 不同乡的两个村之间的 注 乡 村 不同县的两个村则注 县 乡 村 其余类推 2 飞地中的各种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都需调绘 100 6 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由于个别或者部分地物发生变化 与航片或卫片上的影像不符 需要通过补测的办法将变化的情况标绘到航片或卫片等外业调绘材料上 使之与实地保持一致 1 调绘 101 2 补测 最常用的补测方法有 简易补测法 仪器补测法等 a 简易补测法 皮尺丈量法 不用动用仪器 仅借助于卷尺 标杆等工具测定补测对象的外部特征点的位置 并标绘在图上 包括 比较法 截距法 正交法 线交会法等 比较法 根据实际地物位置关系通过目估内插确定新增地物位置的测定方法 截距法 也叫直角坐标法 支距法 沿线状地物在实地量测补测点到明显地物点间距离以确定补测点位置的方法 102 正交法 根据补测地物点与已知地物点的纵横距离确定补测点位置的方法 线交汇法 利用两个或三个地物点 分别量测地物点到新增地物的距离 以确定补测点位置的测定方法 b 仪器补测法 是借助于平板仪 经纬仪或其他仪器运用图解或解析方法测定补测对象的外部特征的位置 并标绘在图上 103 将新增地物草图标绘在外业调查手簿上 按实地补测数据 计算新增地物面积 补测点与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的误差应在下列范围内 a 平原 丘陵地区不得超过图上0 5mm b 山区不得超过图上1 0mm 3 补测要求 104 7 田坎系数 田坎系数指耕地图斑中田坎面积占耕地图斑的面积比例 只在1 10000调查区中才允许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 a 坡度 2 耕地中 北方宽度大于2m 南方宽度大于1m的田坎 不允许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 应按实际田坎数量逐条面积量算 扣除 b 坡度 2 耕地中 北方宽度大于2m 南方宽度大于1m的田坎 允许用田坎系数逐图斑扣除田坎面积 105 田坎系数测算方法 田坎系数计算Ki S坎i S点i 100 其中S坎i 样点田坎总面积 S点i 样点总面积 106 8 外业调查手簿填写 临时图斑号 序号 为外业调查使用的图 表临时标记 正式图斑号 序号 是外业结束后 按照以村为单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排序编排代码 临时与正式图斑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线状地物 地类名称根据调查结果填写 宽度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 零星地类的地类代码和地类名称 长 宽及面积根据调查结果填写 其权属性质一般与图斑权属相同 补测栏专门填写新增图斑几何数据和图形 107 108 内业整饰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 图件输出 面积量算汇总 编写调查报告 四 内业阶段 109 本节小结 110 3 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Landuseordinaryinvestigation Tasks 111 一 变更调查的任务 Tasksofordinaryinvestigation 1 基础延续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延续 2 更新资料 是变更调查的核心任务 3 纠错改错 在实际使用或监察中发现错误 改正也是变更调查的任务 4 补遗工作 调查中难免存在遗漏的情况 变更调查肩负着补遗的任务 112 二 变更调查的内容 Contents 1 地类的变化 2 图斑的变化 3 权属的变迁 4 行政境界调整 5 飞地 争议地的调整 6 单位更名的变化 113 三 变更调查的特点 Character 1 不同 Difference 现状调查是一种普遍的性的调查 在此之前没有进行过此类调查或很久以前进行过 通过这次调查建立起土地资料档案 是一次基础性的调查 变更调查则是对已有土地资料进行更新为目的的调查 2 联系 Connection 现状调查是整个土地资源调查的开端 变更调查是进一步的延续 开展变更调查是更新上一次调查成果 实现土地资源数据的现势性 同步性的一项工作 114 四 变更调查程序 Procedure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与基础性调查一样 以县为单位进行 整个变更调查过程可以划分为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基础变更调查和从县到省乃至国家逐级统计汇总两部分 基层开展土地变更调查的作业程序与基础性调查基本相同 115 五 变更调查主要技术环节 Mainlytechnologicalaspects 1 发现变化对象 findingchangedobjects 大多数地方采用二阶段作业方式 第一阶段将调查工作日常化 第二阶段将调查发现工作集中化 2 变更之判定 conclude 实地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种类和原因各式各样 对于发生了变化需要做出一个判断 即所调查的变化是否属于变更调查的对象 116 3 变更单元 Changedunits 变更单元是一个图斑或者一群图斑 其内部发生变化且变化是整体性的 是无法分割的 从形态上讲 变更单元外围是原有图斑未发生变动部分界线的连线 4 图斑编号 Number 图斑加支号的办法 延续编号的办法 117 5 平衡 Balance 土地变更单元是变更调查的基本作业范围 也是平衡工作的基本范围 一个变更单元内变更前总面积与其变更后的总面积必须相等 在对土地统计台帐做变更时 在形成新的土地统计薄时 也需按各自内在关系 维护平衡关系 而且变更调查最终以编制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 即平衡表 而告终 118 六 现代测绘技术在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航空摄影飞机上安设一台GPS信号接收机 并用一定方式将它与航摄仪相连接 以此实时地获取摄影瞬间的相机快门启开脉冲 在航摄飞机对地摄影的同时 既测定GPS信号接收天线的实时在航点位 又精确而自动地 记录 每一个摄影时元 经过测后数据处理 解算出在WGS 84坐标系中的摄站三维坐标 进而按要求变换成所摄测区的实用坐标 然后将其作为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的附加观测值 参与空中三角测量的联合解算 119 2 GIS与数字摄影测量集成技术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 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 土地权属数据库和航空影像数据库 栅格 等 把土地利用现状线划图形与影像数据叠加 采用自动分析或人工分析技术 可自动或半自动地判定和提取地类变更区域 并输出正射影像图 含线划 用于外业调绘和修测 再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测制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权属图 并建立更新数据库 实现面积的自动量算和汇总 120 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Landusedynamicmonitoring Aims 121 自然环境的演变 如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植被演替 自然灾害 荒漠化 崩滑 泥石流等 等造成土地资源质量下降和数量减少 地面塌陷 崩塌 土地荒漠化 122 人类的经济活动 如农业结构调整 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 土地交易 违法用地等使土地利用的类型 权属 利用结构等发生了变化 违法占用耕地 土地整理 土地开发 123 一 监测目的 Objectives 1 复核土地变更调查数据 2 为配合土地执法检查提供技术支持 3 为监测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发展的状况提供资料 4 检查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情况 5 检查年度土地利用执行情况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信息持续收集调查 开展系统分析的科学管理手段和工作 124 二 监测方法 Methods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目前由变更调查 遥感监测 统计报表制度 专项调查及土地信息系统等构成 遥感监测是指采用遥感技术手段 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实施宏观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实地土地利用发生的变化 并做出相应的分析 125 三 传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Problems Disadvantageslieinconventional traditionalmethods 1 不能主动监测变化 2 测量方法落后且人为干扰大 3 变更数据获取速度慢 存在多次清绘误差累积 4 一旦发现变化 原来的图件即失去现实性 5 土地利用图斑多为不规则多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