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千克和克 全单元教材按 导入一教学千克一教学克一实践活动 的线索编写。 1. 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凝聚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 物体有多重 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 ( 上册 ) 教材第二单元 比一比 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第 35 页照片中有两袋食品,问学生 哪一袋重一些 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 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从而激起学生学习 千克 的愿望,把学习注意集中到 千克 上来。 2. 教学千克 的活动多样。 第一,让学生知道 千克 。教材一方面告诉学生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 指针指着数字 1 ,表示重 1 千克 。在讲千克时不仅介绍了符号 kg ,还介绍了千克又叫 公斤 。符号 kg 在 想想做做 中多次使用, 公斤 只是介绍,练习中不使用。 第二,让学生感知 1 千克。教材要求学生称出 1 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 ; 称出 1 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 ; 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 1 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 1 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儿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 第三,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 1 袋盐水鸭重 lkg 、 1 袋大米 5kg 、电梯可载重 l000kg 。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些蔬菜、瓜果有多重。还在 你知道吗 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 3. 教学 克 的方法有特色。 首先让学生建立直感 1 克是很轻的。教材用天平称出 10 克黄豆,让学生看到 10 克黄豆只有几十粒,感到 1 克是很轻的。这是对 1 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 1 克究竟有多重 的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体验 1 克有多重。教材告诉学生 1 个 2 分硬币大约重 1 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 1 克。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 1 克的印象,教材还通过 1 根羽毛比 1 克轻 、 1 把直尺比 1 克重 凸现 1 克。 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 1 千克 =1000 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学生通过称盐的活动,不仅能得到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 1 千克与 1 克各有多重。 4.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第 42 页第 4 题里 1 个大面包重 190 克, 4 个小面包每个重 70 克,求这 5 介面包一共重多少克 ; 第 5 题告诉学生三袋点心各重多少克,让他们求其中两袋食品相差多重。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进行了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练。 第 43 页第 6 题在求出 1 号杯里有水 60 克后,通过观察与比较,说一说 2 号、 3 号杯里大约各有多少克水。这里结合计算进行估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估计习惯和能力。 5. 以千克为内容安排实践活动。 第 44 页称一称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称 1 千克水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其中苹果、橘子、西红柿和黄瓜是常见水果,几乎各地都能看到。表格里留了两个空格,让学生另选其他水果,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水果。这一段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会 1 千克有多重。第二段称体重。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教材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通过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 大约重 23 千克 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分小组开展称体重活动。 第一课时 认识千克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教学目的:1、通过难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秤,知道秤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的单位千克,活动体验1千克大约有多重,使学生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与数学联系着。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质量观念,知道千克的符号为“kg”; 2、了解用秤(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交流、实验等能力;了解、体验身边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千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质量概念教具准备:台秤、电子秤、书、两个同样大小的盒子(一个是空的)、1KG物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如何判断物体的轻重。1、同时出示一本厚的书和一本薄的书。老师问:这两件谁重呀?为什么?学生回答。板书:用眼看一看(观察)2、出示两个差不多大的盒子,一个里面装有物品,一个里面是空的。老师问:这下又是谁重了?为什么?学生说。这时大家出现了两种答案,并有争论。关键是在于这两样东西差不多大,关靠眼睛看不出谁重谁轻。谁能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快速的判断出到底谁重呢?(用手掂一掂)让学生上台用手掂一掂。(两名)板书:用手掂一掂3、刚才两名同学用手掂出了它重一些,那么它到底有多重呢?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学生说:(用秤称一称)板书:用秤称一称二、认识秤1、谁能说说你见过了哪些秤,大概是用来称什么的?指导学生观察29页例题图。老师简单地介绍各种秤的名称以及用途。再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而且最为方便的是那一种秤呢?学生说:台秤。2、出示台秤,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老师说:大家观察一下,看看这个台秤,都有些什么组成的?(有学生说道:上边有“kg”这两个字母。)三、认识千克1.老师说:既然大家观察那么认真,发现了那么多东西。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个新的单位“千克”,请大家看小黑板上的内容。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内容是“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 作单位。 可以用符号 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完成小黑板。 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并要求记住。 老师补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把“1千克”称为“1公斤”。2、出示一个1千克重的物体。师说:现在我们来称一样东西,请大家认真观察。把铅块放在台秤上边。(学生观察)师问:台秤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说:指针指到“1”了.师问:指针指到1,说明了什么?学生说:说明了它重1千克。 (板书 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吗?(让学生上台指一指)(1名)四、课堂练习(想想做做)1、书本第30页第一题师说: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图中的内容,再完成题目。(学生做题)师问:第一幅图中盐水鸭有多重?学生答:1千克。师说;第二幅呢?学生说:5千克。师说:大家再仔细看看,看看谁有新发现?(净含量)师问:什么是净含量?(让学生说)2、出示电梯图。P31(2)这是贴在电梯里的一个标志,谁能说说这个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要把它贴在电梯里?(有一个1000kg)这说明了什么?(电梯最大能载重1000kg,千万不能超载,否则会发生危险!)出示卡车图。在这辆卡车上面有没有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千克?(5000Kg)这个5000Kg的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这辆汽车的最大载重量是5000Kg)渗透法制教育:同学们,我要运6000kg的高粱去卖,而且这辆车的货箱又能装得下,我就开着这辆车拉6000kg的高粱去卖,可以吗?介绍道路交通管理法,知道超载是危险的,是违法的。注意:有学生把“1000kg”和“5000kg”说成是“1千克”和“5千克”。应要纠正,并强调“kg”是千克的符号,千克时一个完整的单位名词,不可拆分。3、P30(3)说出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 这一题要提醒学生:称不同重量的东西可以用不同种类的适合的秤。五、实践活动(一)称大米1、老师先示范。2、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然后分别拎一拎,感觉一下1千克的重量,最后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感觉?(二)称书本和文具 1、先整本整本书称 2、不够时可以再加上一些文具,直到称够1千克的东西 3、观察,1千克的东西有多少.(三)估计物体的重量1、出示1千克的枣子、2千克的香蕉、3千克的苹果,分别用袋子装好。2、让学生上台拎一拎,估计重量,然后老师称一称。六、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啊?你有哪些收获?(出示课题)七、课外作业练习册【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认识克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3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教学重难点:体会1克有多重。教具准备:2分硬币、各类标有克作单位的包装袋、直尺、羽毛、黄豆、橡皮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 二、新课学习: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请举例。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3一把直尺呢?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橙子:150克 哈密瓜:1250克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三、巩固练习:1、试一试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盒大约重多少克?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3、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 4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2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9000克=( )千克 7千克=( )克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四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物和相应重量的连线以及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巩固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体验这些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一、估计:出示书上的图片,(梨、公鸡、鸡蛋、猪)先让学生进行估计,每样物品大概有多重?然后进行连线练习。 二、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铅球重4( ) 篮球重650( ) 乒乓球重( ) 杠铃重50( )三、填“”、“”或“=”。 800克( )4千克 3千克( )3000克2千克( )1500克 7000克( )9千克 三、 算一算:出示一袋重为190克的面包,再出示4个一袋的面包,每个重为70克,想一想这5个面包一共是多少克?四、 比一比:出示一袋牛奶馒头,净含量为400克,一袋素菜包,净含量为420克,一袋三鲜馄饨,净含量为600克。(1)一袋三鲜馄饨比一袋牛奶馒头重多少克?(2)一袋牛奶馒头比一袋素菜包轻多少克?(3)你还能提哪些问题?五、 想一想:一个空杯重240克,1号杯重300克,(1)1号杯里的水重多少克?(2)你能估计出2、3号杯里的水各重多少克吗?六、 实践活动:到食品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千克。(请大家利用休息日到商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七、 思考题:每个菠萝都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的几倍?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八、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九、 作业: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十、 教学后记:称一称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通3、通过计算和称量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教学过程:一、调查汇报 同学们,我们已经一起认识了千克和克,上节课让你们到商店调查那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千克做单位的,各是多少,谁来说一说?二、实践操作1、猜一猜 今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什么?老师也带来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袋子让学生猜一猜)打开袋子验证。想知道一些什么吗?(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千克苹果?)想知道有多少个苹果怎么办?(数一数)想知道有多少千克苹果怎么办?(称一称)2、动手实践 (1)教师称苹果的重量。你们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1千克)我们一起数一数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教练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度银行岗位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应急安全培训宣传口号课件
- 2024年执业药师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抗病毒药物在秋季腹泻治疗中应用现状
- 做庙合同(标准版)
- 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第3版)教案-第4章 VHDL设计入门
- 2025年黄石市阳新县招聘急需紧缺专业高学历人才(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题库带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消费者购买决策因素研究报告
- 《法国美食文化课件》
- DLT 5035-2016 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 课件2.新药的发现研究
- 销售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药房员工销售培训
- 盾构施工安全管理
-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 2025中国农业银行贷款合同
- 青少年脊柱侧弯预防
- 2025年静脉输液考试题及答案2024
- 体育单招核心-1700-单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