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课程意识指导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庄浪县柳梁中学 王艳丽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就本文而论,把教学重点放在介绍端午节和认识鸭蛋上,这只是在教教材。现代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混淆了“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这样两个概念。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教”。所以笔者尝试从课程角度去备课,让课堂承担起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教学设计方面重点这样考虑:第一、依托文本,提炼课程内容。教学应避免简单常规化的对端午习俗和鸭蛋特点的总结归纳。何况读到作者的那份独特感受并不等于学生有真实的深刻体验,所以笔者适时创设多种情境,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试图把培养家国情怀和发展参与、实践能力这样的课程内容落到实处。第二、多种对话,解读点面结合。语文学习是多边对话过程,笔者设计了多重由浅入深的对话环节,从文本到作者再到编者,处处彰显读者意识,扩展文本张力,在拓展迁引中使学生深刻反思。教学目标:1、定位品读视角,品味其人其文的情质。2、调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传统文化的分量,丰富人生底蕴。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我们先看一段评论,你觉得此人怎么样? (投影)在家里,父亲一点“地位”都没有,和孩子完全平等,我们都叫他“老头儿”。我们楼里一个开电梯的小姑娘被一住户打了,父亲十分生气,认为应该让打人者道歉,这事最后没了结果,因为打人者是一个不讲理的愣小子,没有人去惹他。父亲把这事写进了散文胡同文化里,表明自己的态度。父亲做菜是责任,也是乐趣。我们喜欢吃什么,他都知道,看着我们吃他做的菜,他常常会露出一种满足的表情。他的美食家的声誉,是从他谈吃的文章中得来的。其实他更感兴趣的是美食背后的风俗习惯和地理人文等文化现象。他的三个子女汪朗、汪明、汪朝曾合著了一本书:老头儿汪曾祺。2、你能再展示一些作者的相关资料吗?二、对话文本,感受情趣品读课文,说说作者用怎样的视角在写端午风俗和鸭蛋?结合文句感受作者的情趣?明确:依循文路,三个层次:端午风俗、家乡鸭蛋、端午鸭蛋。作者用儿童视角在回忆温暖难忘的童年,虽然那是物质贫乏的年代。即使文章第二部分是以成人眼光讲鸭蛋,那也正好说明了有些味道是刻骨铭心的,也印证着一个人的阳光心态。 (投影)汪曾祺: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过渡:作者的讲述带给我们温馨的感觉,大家是否也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或节日的快乐要分享呢? 交流总结,对比品味。 (投影)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却吃那些素馅的饺子。 肖复兴(读出了什么?)三、对话作者,体会情结写此文汪老已60多岁了,这么多年他为什么割舍不下鸭蛋?这是怎样的鸭蛋呢?得出汪老文字“平淡而有味”的特点。(细读2至6段,先个别答,再视情况组织讨论)教师迁引:(1)把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情感寄托在此物上,通过描写此物得以表露,这种借物抒情的诗文我们学过很多,举例说说。 (投影) 如式说:我记得_的_借助_,抒发了_或我记得_写的诗句_,借助_,抒发了_。(2)采访稿展播提示:把你以“我记忆中的节日”为主题的课外采访稿小组交流,把有趣味和有含义的文字推举出来,可从特殊神态、细节动作、典型语言等方面评选。 (投影)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欢乐的年。时光实在是令人感到恐慌,日子像流水一样一天天滑了过去。 莫言(读出了什么?)(3)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作者忘不了鸭蛋的缘由吧! (投影)质细油多,高邮鸭蛋,声名扬天下,_。总结:个人的心态,其实是人类普遍的心理。人的内心总有些东西导引着行走方向。童年生活中富含岁月的情趣,平凡生活中饱含人生的味道。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 四、对话编者,揣摩编排先看两则材料,再说说想法。 (投影)材料一:从我国起源的端午节在一千多年前就传到了韩国,1967年,“江陵端午祭”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发扬。后经过二十几年的充分准备,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材料二:外来文化“入侵”,洋节盛行。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被国人盲目崇拜,其热爱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辩论:在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该不该开展“传统文化保卫战”,如果“保卫”,提出建议。 (学生小组讨论)(投影) 汪曾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冯骥才:“今天是抓住传统的最后机会。”温家宝总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句话: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五、教者小结本文我们分三步进行学习,从分享作者珍藏的那份似淡非淡的趣,到理解他根植心底的情,再到对传统文化的探讨,这是一次从文里走向文外的旅行。一种能达成共识的不能忘记的幸福和快乐里总有文化的根,就像端午的鸭蛋带给作者暖暖的回忆一样。一个没有精神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而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所以保护传统,传承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有底蕴的中国人。【教学反思】 本文充满轻松快乐的气息,它是能让人心态保鲜的催化剂,含有太多作者的情愫。怎样让学生从理解作者的那份乐趣到关照自己生活中的可爱之处,再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精神构建的重要性,是我教学思考的点。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NSS 004-2020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手术期营养诊疗规范
- 2025重庆綦江区三江街道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宿州灵璧师范学校秋季学期公开招聘教师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浙江金华市兰溪市市属国企人才引进招聘1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及教学助理招聘11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天然气管道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面向江投集团内部招聘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海市崇明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公开招聘非在编人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泉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人才引进招聘2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有机农业赢销之道
- 阅读的魅力与价值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毕节威宁自治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真题
- GB/T 15234-2025塑料平托盘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GB/T 4170-2006塑料注射模零件技术条件
- GB/T 12363-2021锻件功能分类
- 水调歌头-公开课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 《番茄工作法图解》课件
- 报价单模板及范文(通用十二篇)
- 蒂森克虏伯电梯MC2-C调试介绍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作业纸(大组教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