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港南疆港区南部路桥工程 桥梁工程施工图总说明桥 梁 工 程 施 工 图 总 说 明8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桥梁面积25300平米,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梁20313平米,变截面钢梁1813平米,变截面悬浇梁3176平米。桥梁工程包含A-1线桥,图纸中简称A线桥;A-c线桥图纸中简称C线桥;A-d线桥图纸中简称D线桥。桥梁上跨现状铁路4处,上跨规划铁路3处,跨越皮带长廊及油管各一处。施工时,需要上报详细施工组织设计,铁路部门、皮带长廊及油管产权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二、 设计依据1、“天津港南疆港区南部路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年11月)2、“天津港南疆港区南部路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3、“天津港南疆港区南部路桥工程初步设计委托书”(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4、施工图审查意见。三、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 技术规范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部分未作废条款)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勘察规范(JTG C10-2007)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工程砼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2-9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G/T F81-01-2004)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TJ63-2006)道桥用防水涂料(JC/T 975-2005)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14-2003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试行)JJG14-2000天津市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规程(GB/T29-165-2006)2. 技术标准(1) 设计基准期:100年。(2) 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3) 荷载标准:在公路-I级荷载标准基础上另增加一列特殊荷载(75吨三轴车按10米间距布置)与之同步运营。标准桥宽车道数桥宽(m)公路-I级特殊荷载18.1031 9.2511载重75吨特种荷载车辆排列(4) 桥面宽度:四车道:基本桥宽为18.1米,桥面布置为:0.5米(防撞护栏)+8.25米(机动车道)0.6米(隔离墩)8.2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护栏)。两车道:0.5m护栏+0.5m路缘带+3.75m行车道+3.50m行车道+0.5m路缘带+0.5m护栏=9.25m(5) 抗震设计抗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抗震烈度为度,IV类场地。(6) 净空要求铁路净空8.5米上跨道路净空5米四、 主要材料及规格C40以上混凝土宜采用不低于42.5硅酸盐水泥浇筑,所用砂、石料、水的技术质量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TJ63-2006)有关条文规定。混凝土细骨料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1. 混凝土:(1) 沥青砼:表层为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C,底层为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规格及配比同路段面层沥青砼。(2) 桥面铺装层:C40防水混凝土。铺装层内设一层冷轧带肋钢筋网片1110x10cm布置。(1)和(2)之间需做防水层。(3)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C50混凝土,后浇段采用微膨混凝土。(4) 系梁: C30混凝土(5) 墩柱采用C30混凝土(C30防腐混凝土并达到F300)(6) 钻孔灌注桩:C30水下防腐混凝土(7) 搭板: C30混凝土2. 预应力钢筋:采用s15.20mm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3. 普通钢筋:(1) :R235钢筋;(2) :HRB335钢筋;4. 钢纤维:钢锭铣销型钢纤维5. 钢梁:Q345qD五、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 地形地貌本区海岸带的滩涂及浅海地处渤海湾西北部,海河和蓟运河的尾闾,受海浪和河流交汇作用,以及受沿岸各种地质构造、地貌构造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影响,此地域是一个由多种成因的地貌类型组合的地带。根据海岸带调查,本海区海岸带属于华北拗陷中的渤海拗陷中心,基地构造复杂,主要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而呈现一系列的隆起拗陷。本地区以堆积地貌为基本特征,物质成份以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粉砂等细颗粒物质为主,地貌形成年代新,其中大部分在距今50006000年(全新世中、晚期)以来形成、发育、演化、定型的,其主要地貌类型具有明显的弧形带分布的特点。本区海岸表现出的另一地貌特征是:岸滩坡度平缓(i=1/10001/2000),潮间带宽度大,泥沙运移的主要形态是悬移质。1958年以前,海河口未修建挡潮闸,天津新港所在的海区为河口滨海区,河流动力与海洋动力同时起作用;1958年修建挡潮闸后,天津新港海区实质上已变成海岸区,海洋动力起主导作用,波浪掀沙,潮流输沙是塑造水下地形的主要动力。本工程路线基本为东西走向,大部分为吹填区域,局部未达到预定吹填标高。2. 地质天津新港地区地层分布较有规律,上部为近代海相沉积,下部为三角洲相沉积。南疆规划发展港区上、下部约以14m为界,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三层:第一层为灰褐色淤泥和淤泥质土,含有机质、碎贝壳,夹薄层亚砂土,呈流塑软塑状,属高压缩性软土。分布于海底至14m范围。第二层为灰、黄褐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可塑,中压缩性。分布标高1421m。第三层以灰、灰褐色粉砂层为主,土质均匀密实,平均标贯击数大于50击,分布标高2160m,是区内良好地基持力层。3. 气候本区域主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暖适中,冬季寒冷少雪。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2.2度(天津站)12度(塘沽站),最高气温39.6度(天津站)39.9度(塘沽站),最低气温22.9度(天津站)18.30度(塘沽站)。降雨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779.5毫米(天津站)1909.6毫米(塘沽站)。据19511980年天津和塘沽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569.9毫米(天津站)602.9毫米(塘沽站),年最大降水量976.2毫米(天津站)1083.5毫米(塘沽站),最小降水量269.5毫米(天津站)278.4毫米(塘沽站),汛期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2。主导风向风速:区域年平均风速为4.5米/秒,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和东风。多年各月最大风速为24.0米/秒,出现在一月份。日照: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14309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970,东部沿海日照时数最多,汉沽盐场日照时数最多可达3090小时,5月份的日照百分率高达73,为全年之冠。5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1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夏季的7、8月份白昼时间最长,但因云雨较多,日照时数反而较少。全市太阳总辐射量为50245652兆焦耳/米2 (120135千卡/厘米2)。分布趋势由海岸向内陆递减,汉沽、塘沽沿海一带总辐射量最大,宝坻最小。全年中5月份总辐射最大。冻结: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本场区标准冻土深度0.60m。冻结期平均为130天,霜冻期可达187天。海啸和风暴潮:2002年出现风暴潮增水超过0.5m有24次,其中超过1.0m的有8次,最大增水出现在2月8日,增水1.34m,因未与天文大潮遭遇,最高潮位仅为3.34m。2003年是近年来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一年,10月11日天津近岸海域受东北911级大风和天文大潮的共同影响,出现了特大温带风暴潮,最高水位5.33m。最近一次是在2007年3月4日,天津海域发生较大风暴潮,塘沽地区最高潮位达到4.7米,汉沽最高潮位达到4.35米。由于及时启动防潮应急预案,风暴潮未造成灾害,滨海地区无人员、财产损失。4. 水文潮汐:本区潮汐类型为不规划半日潮型,其(HO1+HK1)/HM2=0.53。基准面关系:新港理论最低潮面与大沽零点及当地平均海平面的关系如下图:2.56m1.00m当地平均海平面大沽零点新港理论最低潮面潮位特征值:根据19631999年实测资料统计(以新港理论最低潮面起算,下同):历年最高高潮位5.81m (1992年9月1日)历年最低低潮位-1.03m(1968年11月10日)(注:1957年12月18日出现最低低潮位-1.08m)年平均高潮位3.74m年雨季平均高潮位 4.06m年平均低潮位1.34m年平均海平面2.56m年平均潮差2.40m海流:受潮汐和径流影响,近年河流径流较少,该区域海流主要表现为潮流性质。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4.30m设计低水位0.50m极端高水位5.88m极端低水位-1.29m波浪:本区外海常浪向ENE和E,频率分别为9.68%和9.53%,强浪向ENE,该向H4%1.5m的波高频率为1.35%,T7.0s的频率仅为0.33%,各方向H4%1.6m的波高频率为5.06%,H4%2.0m的波高频率为2.24%。天津港南疆港区在防波堤掩护之内,外海波浪对港内影响很小。海流:本海区海流基本属于往复流,涨潮主流向NW、落潮主流向SE。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最大流速发生在大潮表层涨潮时。由岸边向外海随着水深增加,最大流速逐渐增大。港内潮流流向顺着航道,流速小于0.18m/s。5. 本工程地质资料工程地质概况:本场区现已吹填完成,土层分布依据时代特征、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分为7大层,自上而下分层描述。 淤泥(吹填土)层底标高0.72-2.39米,灰色及灰黑色,饱和,无层理,夹有淤泥质粉质粘土透镜体,含有机质,见少量碎贝壳,流塑状态,高压缩性,欠固结连续分布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2m)海相沉积土层,层底标高-2.40-6.51米,灰色,饱和,无层理,见少量碎贝壳,主要为淤质粉质粘土,其次为粉质粘土与淤泥质粘土,局部见淤泥。为软塑流塑状态,高压缩性欠固结连续分布土层。淤泥(Q42m)海相沉积土层,层底标高-7.41-9.49米,灰色,饱和,无层理,均匀淤泥。流塑状态,高压缩性,欠固结连续分布土层。淤泥质粘土(Q42m)海相沉积土层,层底标高-12.22-13.47米,灰色,饱和,无层理,见少量碎贝壳,软塑流塑状态,高压缩性,欠固结连续分布土层。粉质粘土(Q41al)灰色,灰黄色,夹有粉土透镜体,平均标贯击数9.50击,为可塑状态,中压缩性正常固结连续分布土层。层顶部约1.0米厚多贝壳。粉土(Q41al)灰色均匀粉土,中密密实,平均标贯击数34.43击。粉砂(Q3eal)灰色均匀粉砂,密实极密实,平均标贯击数58.88击。6. 地震基本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工程所处位置其抗震设防强度为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拟建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 g。7. 环境类别:属于类环境类别。六、 桥梁工程设计1. 总体设计A-1线桥,即A线桥,桥梁标准宽度18.1米,中间有硬分隔,结束点结B线、C线桥。上跨南港路,净空5米;上跨港区铁路,净空8.5米,墩边到轨中最小距离4.5米;上跨朔黄铁路,跨径70米,净空8.5米,采用悬臂法施工;上跨皮带长廊,净空2米;上跨油管,管中到承台边最小距离3.6米。A线桥跨径及梁高一览表联号跨径(m)梁高(m)附注14x452.223x452.232x272.2442+70+422.85.2变截面混凝土箱梁,悬臂施工52x262.2639+40+392.2A-c线桥,即C线桥,桥梁标准宽度9.25米。C线桥跨径及梁高一览表联号跨径(m)梁高(m)附注133+40+332.2233+39+52+39+331.74.02变截面钢梁34x402.243x402.253x402.2A-d线桥,即D线桥,桥梁标准宽度9.25米。D线桥跨径及梁高一览表联号跨径(m)梁高(m)附注13x402.223x402.233x402.2433+2x40+332.2A线桥横坡一览表里程(m)左横坡()右横坡()A-1K0+000.0000.015-0.015A-1K0+421.1450.015-0.015A-1K0+463.343-0.015-0.015A-1K0+470.376-0.02-0.02A-1K0+624.518-0.02-0.02A-1K0+631.551-0.015-0.015A-1K0+673.7490.015-0.015A-1K0+885.8050.015-0.015A线桥梁部分段为双向坡,需要把箱梁做成折线型,保证桥面铺装等厚。开口断需要参考道路开口竖向设计来确定桥面高程。C线桥横坡一览表里程(m)左横坡()A-cK0+000.000-0.015A-cK0+164.442-0.015A-cK0+206.1090.02A-cK0+258.6900.02A-cK0+300.357-0.015A-cK0+823.871-0.015D线桥横坡一览表里程(m)左横坡()A-dK0+000.000-0.015A-dK0+313.250-0.015A-dK0+355.917-0.02A-dK0+536.874-0.02A-dK0+585.474-0.015A-dK0+651.463-0.015各联施工次序线位联号跨径(m)次序A-114x4523x4532x27442+70+4252x26639+40+39A-c133+40+33233+39+52+39+3334x4043x4053x40A-d13x4023x4033x40433+2x40+332. 桩基础桩基础嵌入承台内10厘米,最大桩长68米,最大桩径1.8米。桩基应设置桩基超声波检测管,设置范围为桩长大于40m的桩基,其数量按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G/T F81-01-2004 第3.1.3规定,检测桩数不应小于50,要求逐桩检测。3. 承台承台顶高程不得随意调整,调整前需要与设计联系,认可后方可调整。A5和A6墩承台置于南港路下面,承台埋置深度较深,防止因沉降不均造成车辆行驶不舒适,容易跳车。C17和D1墩柱较矮,需要深埋承台才能保证整个墩帽外露。4. 墩柱A线采用矩形墩柱,导直角。C线和D线中墩墩柱采用花瓶墩柱,连接墩采用矩形墩柱导直角,墩顶设置钢箍,连接墩墩间距5米。水位波动区的墩柱混凝土抗冻要求不低于F250级。在墩柱施工前,请核对墩柱顶高程,如与施工图有差别请与设计联系。盆式橡胶支座均带有地脚螺栓,墩柱施工时注意预埋。5. 桥台桥台施工次序,先施工桥台,做上部结构,台后填土,反开槽施工搭板。桥梁对台后填土要求:容重不大于12kN/m3,内摩擦角不小于35,分层进行填土,密实度不小于96%。台后填二灰,即石灰和粉煤灰,质量比为1:9。需现场拌合实验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基础中心线距离分跨中心线0.55m,施工放线时注意位置关系。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需要在梁端张拉预应力,因此桥台背墙(厚0.4米)需要在箱梁封锚厚再施工。6. 支座支座必须水平放置,注意一般支座与滑动支座的区分,滑动支座的四氟板上设有不锈钢板,支座用钢板、不锈钢板的技术指标,规格应满足公路桥梁板式支座(JT/T4-2004)的规定,不锈钢板与钢板连接可采用亚弧焊或环氧树脂粘接,粘接度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支座应符合交通部技术标准,并采用交通部交通工程检测中心确认的合格标准。盆式橡胶支座的滑动方向布置请参见下表结构一览表,无要求的滑动方向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板式橡胶支座必须满足规范JT/T4-2004,盆式支座除了满足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GPZ(KZ)公路盆式抗震支座技术要求:、竖向承载力:支座竖向承载力允许超载10。、水平承载力:固定支座各方向和单向活动支座非滑移方向的水平承载力可承受支座设计承载力的20,单向活动支座和双向活动支座当位移量达到最大值后,限位措施可承受的水平承载力为支座竖向设计承载力的20。、摩擦系数:单向活动抗震支座设计摩擦系数最小取值0.03。、转角:支座转动角度0.02rad。、位移:单向活动抗震支座其非活动方向的位移量为3mm。、滑动支座最大滑动量为100mm。JQGZ减震球形钢支座技术要求:、竖向承载力:支座竖向承载力允许超载10。、水平承载力:固定支座各方向的水平承载力可承受支座设计承载力的30。、摩擦系数:单向活动抗震支座设计摩擦系数最小取值0.03。、转角:支座转动角度0.02rad。、取消支座的竖向抗拉功能。、支座各个方向的弹簧刚度系数为竖向承载力的1.2倍。7. 附属结构(1) 桥面防水桥面防水层材料如果采用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技术要求及质量检测标准应道桥用防水涂料(JC/T 975-2005)标准要求,并应满足以下要求:a)拥有桥面防水材料必备的资质证书;b)必须是桥梁桥面防水材料且具有市级科研证书;c)必须具有天津市市政工程局新材料推动小组的认定书;d)桥面防水材料应满足下表的要求:项目指标1固体含量a)/% =502表干时间a)/h =43实干时间a)/h =1.008断裂延伸率/% =8009盐处理拉伸强度保持率/% =8010断裂延伸率/% =80011低温柔度/C:低于-20C无裂纹12质量增加/%213热老化拉伸强度保持率/% =8014断裂延伸率/% =60015低温柔度/C:低于-20C无裂纹16加热伸缩率/% =0.61950C剪切强度a)/MPa =0.22050C粘接强度a)/MPa =0.0521热碾压后抗渗性0.1 MPa,30 min不透水22接缝变形能力10000次循环无破坏(2) 桥面钢筋网桥面钢筋网采用一层11冷轧带肋钢筋焊网,材料CRB550,采用标准为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14-2003。(3) 防撞护栏在跨越铁路范围内,采用SS级加强型防撞护栏,长度368米,高度1.3米。(4) 沥青混凝土铺装本桥沥青混凝土铺装采用两层结构,即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加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结构,材料必须满足公路工程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7-1996)的要求。在施工期间,为了防止弯桥倾覆,不允许在弯桥上布满车辆,也不能以车队的形式经过匝道桥。施工阶段运料车应停在路段上,经过匝道桥时应单车通行,并行使在桥梁结构中心线上,严格避免靠外弧侧行使。(5) 伸缩缝桥梁伸缩装置安装时,应完成桥面铺装后按设计尺寸反开槽进行安装,并回填C50钢纤维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加入45kg铣销型钢纤维,其技术标准应符合铣销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标准)(DBJ08-59-97)。伸缩装置附近护栏,待伸缩装置安装后,再进行浇筑。伸缩装置应在工厂整体按设计制造完成,不允许到现场拼装,不明之处与设计联系解决。为保证质量,伸缩装置应符合交通部技术标准,并采用交通部交通工程检测中心确认合格的产品。七、 结构防腐耐久性设计1、 工程环境类别为类,属于滨海环境、除冰盐环境。2、 耐久性要求A、水泥中氯离子含量应尽可能低,混凝土拌和料中因各种原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集料、外加剂和拌和水等)引入的水溶氯离子总量: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应不超过胶凝材料重的0.1;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应不超过胶凝材料重0.06。混凝土中的总含碱量一般不宜超过3kg/m3。B、由于存在SO42-腐蚀,因此要求水泥中C3A含量不应超过5,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不宜超过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宜超过1.5。宜采用C2S(硅酸二钙)含量较高而水化热较低的硅酸盐类水泥品种。C、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数DF值取70。D、对于氯盐腐蚀环境下混凝土构件,其混凝土28d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值应小于4x10-12m2/s。E、对于有抗冻要求部位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拌和时掺加引气剂(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中不掺加引气剂)。选用的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应有良好的气泡稳定性,符合国家标准(GB 8076)中有关快冻试验检测的要求,并能出示合格数据和在类似的工程施工方法中成功应用的证明。F、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kg/m3)C300.55280-400C350.5300-400C500.32380-4503、 由于受到各种腐蚀条件的影响,因此要求施工前应对拟采用的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劳动合同范本2篇
- 瓶式氧气吸入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农业碳汇项目融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2025年智能农业种植风险防控与绿色生产方案报告
- 球团厂安全规程培训
- 安全教训培训工作通报课件
- 房屋室内拆除工程方案(3篇)
- 以不变的精神面对变化的时代
- 比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 洁净室区甲醛熏蒸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4.1 整式(第1课时 单项式) 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2024)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考试完整题库
- 招聘诚信承诺书
- 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及验收规程
- 2024小红书无货源精细化铺货实战课程
-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
- 学生实习家长知情同意书(完美版)
- 涉警网络负面舆情应对与处置策略
- 《英国政党制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