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计学会科研课题申请任务书.doc_第1页
上海会计学会科研课题申请任务书.doc_第2页
上海会计学会科研课题申请任务书.doc_第3页
上海会计学会科研课题申请任务书.doc_第4页
上海会计学会科研课题申请任务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会计学会科研课题申请任务书课 题 名 称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章雁 预 定 起 讫 日 期 2008.92009.9 申请日期 2008.8 课题负责人 章雁 评议日期 评议负责人 审批日期 审 批 人 申请结项日期 成果鉴定日期 2006年1月修订课题名称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课题负责人 章雁性别 男民族 汉族出生年月 1975.12工作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行政职务专业职务副教授最后学历 研究生最后学位 博士研究专长财务与管理会计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大道1550号邮政编码 200135联系电话题组成员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人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组内分工余思勤男1956.11教授应用统计研究生博士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部财务竞争力模型与预测李丹女1969.4副教授财务会计研究生博士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会计规范体系影响肖康元男1962.6副教授财务管理研究生硕士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贾晓霞女1976.10副教授企业管理研究生博士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竞争力评价方法课题设计论证:本栏可以填写:1.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注明资料来源)、选题的意义和价值;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及其创新之处;3.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及其主要参考文献;4.本课题分章节的研究提纲。(如本栏不够填写可另附A4纸)1.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价值1.1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财务竞争力的研究领域或方向的提出,最早源于竞争财务的研究。冯巧根博士在2001年发表了系列论文:“竞争财务管理及其理论结构探讨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竞争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企业竞争财务运作的三个层次”、“简评竞争财务的发展规律”等。冯巧根认为,财务是环境的产物,竞争财务面对企业制造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自己的行为与策略。换言之,竞争财务就是在这种环境的变迁中产生的一种适应竞争、努力谋求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之后,诸多学者展开了以竞争财务、财务竞争、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的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还未取得系统和深入的成果,结合新会计规范体系来论述的更为鲜见。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共性研究层面,或者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战略、财务模式等做出初步探讨,如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郭晓明,2004);竞争财务模式(姚世刚,2005);财务竞争力和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王艳辉,2005);企业动态财务战略管理框架(祝涛,2006);财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周普,2006);财务战略体系、财务能力体系、财务制度体系以及执行文化体系(郝成林,2006);财务生存力、财务发展力和财务潜力(朱晓,2007)。具体分类代表性研究成果或已有规范如下:(1)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财务能力的界定和本质的探讨。例如冯巧根(2003)、张星文(2004)、王艳辉(2005)、陈晶璞(2005)、欧谨豪(2006)、朱晓(2007)。(2)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国外研究如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提出的平衡计分卡(1990);而国内规范包括新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995)、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1999)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1999、2002)、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06)。(3)企业(财务)竞争力因素分析及评价方法。例如Feurer,Rainer(1994)、Samson,Danny(1998)、金碚(2003)、许广义(2004)、刘忠敏(2005)、陈玉和(2007)、Tsung-Yu,Gin-Shuh Liang(2001)、Harilaos NPsaraftis(2004)、宫菲菲(2005)、刘斌(2006)、匡海波(2007)。(4)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财务通则与新公司法及其对上市公司或企业的影响研究。例如上官健(2006)、李建良(2006)、黄卉(2007)、王丽华(2007)、杨薇(2007)、王琳(2007)、张建刚(2007)、刘春喆(2007)。鉴于上述研究现状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研究方向应向以下两方面拓展:其一,研究新会计规范体系对上市公司财务行为、财务业绩的影响;其二,上市公司如何运用新会计规范体系来提升自身的财务竞争力,这既有制度导向层面,又有战略与策略层面,需要有机结合起来。1.2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价值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活动、资源配置和资金流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球性贸易和运输链正在逐步形成,资本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国际化愈加凸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深化,上市公司已然构成彰显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功能也正与时俱进。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总量规模与市值仍然偏小,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尚待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质量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国相继出台执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新公司法、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财务通则、企业所得税法、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等,这些新的会计规范体系构成了上市公司会计行为、财务行为、纳税行为、法律行为的制度构架。新会计规范体系对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塑造具有制度的规制效应。财务竞争力的彰显离不开制度环境的影响,而上市公司通过财务行为等又会对会计规范做出能动反应。从而,我们将制度外在因素与企业内在驱动置于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系统之中,通过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及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揭示出财务竞争力表现差异的成因,并为会计规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企业财务行为的因势利导提供量化的手段。鉴于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处于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从而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尤为关键。为此,在经济一体化与会计规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成为了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为体现国家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政策,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本课题在施行新会计规范体系和上市公司面临新发展的背景下,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基本理论框架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完整地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的概念结构与理论架构,科学地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并就实施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决策方法。上述,将对于上市公司提高财务能力,应对资本国际化和战略全球化,从容融入“后WTO时代”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及其创新之处2.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可以用以下框架图表示: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三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联动研究第四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系统理论研究第六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实证研究第五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第七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动态管理研究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一章“绪论”,主要明确研究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背景、研究将采用的方法、研究的逻辑结构、内容框架以及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第二章“文献综述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对新会计规范体系(包括: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财务通则、新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内部控制等)、企业财务竞争力和企业财务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动态进行归纳总结,对新会计规范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相关研究等已经取得的成果予以评述,得出在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与方面。第三章“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联动研究”,基于新会计准则体系、新通则、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背景,阐述了新会计规范体系的特色与创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波动的会计规则因素识别、新会计规范体系的实施效应、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相关性,以及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机制与新会计规范体系的关联性等。第四章“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系统理论研究”,明确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定位及其考察维度,界定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内涵,深入阐述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机理,指出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边界,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剖析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并就新会计规范体系下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系统的环境因素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研究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激励机制与创新机制。本章建立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的系统理论体系,构筑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系统的外部环境与内在驱动的关联解析模式。第五章“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指出了适应于新会计规范体系的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指标设计原则与指标分类,结合国内外综合指标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评析,提出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模式,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筛选方法,对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评析,明确了用于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深入探讨了客观赋权法与主观赋权法在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具体运用程序。第六章“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运用上一章建立的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集了新会计规范体系执行前后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鉴于港口航运业近年来资本经营成果斐然,而如何实施好新会计规范体系事关国家基础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战略的施行,故以港口航运类上市公司为例)的相关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财务竞争力的规则性差异与个体性差异。第七章“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动态管理研究”,在前述几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动态管理的概念,具体从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预测模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财务竞争力分析、上市公司兼并的企业财务竞争力分析、基于实物期权的上市公司分阶段投资决策、上市公司的动态财务竞争战略等方面展开研究。第八章“总结与展望”,主要针对前述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系统理论研究、评价研究、实证研究、动态管理研究等做出总结。同时阐述了本课题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及其将来的研究领域与方向。2.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其创新之处2.2.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本课题通过系统研究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理论、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动态财务竞争力的管理,主要体现如下观点:(1)企业财务行为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随着新会计规范体系的构建,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关键因素既有国家政策导向层面,又有企业应对选择层面,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特质研究与新会计规范体系的面上研究需要运用组织行为理论等进行耦合联动分析,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在新会计规范体系之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形成、发展不仅与财务指标(因素)密切相关,还与非财务指标(因素)有关,非财务指标甚至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力;不仅与企业自身财务行为相联,还与外部会计规范相关。财务竞争力的识别、评价及其管理需要与上市公司现代财务经营的发展相结合。(3)新会计规范体系下的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动态财务竞争力研究框架不应局限于会计规范体系的共性作用面,还应将行业发展、经济周期等纳入其中。在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演进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资产组合、投融资行为、股利分配等应该形成一个系统决策方法体系。2.2.2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本课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识别了新会计规范体系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波动的会计规则因素,明确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相关性。(2)建立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的系统理论体系,提出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维度与原则,较为全面地建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系统的外部环境与内在驱动的关联解析模式。(3)就新会计规范体系执行前后的港口航运类上市公司的企业财务竞争力,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揭示财务竞争力的规则性差异与个体性差异,为企业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以及行业发展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4)明确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动态管理的内涵、现代财务经营的财务决策及其财务竞争力分析,丰富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战略与策略管理,并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会计规范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3.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及其主要参考文献3.1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上述研究内容所体现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从以下阐述中表明这些研究内容能够构成一个逻辑合理、结构严谨、循序渐进、有理有据的科学论述体系。第三章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置于新会计规范体系的背景下,是整个研究框架的起点,是将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研究根植于“科学发展观”的土壤中,使得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具有时代意义。本章将最新的会计规范(新准则、新通则和新公司法等)对上市公司财务规则的普遍共性要求与上市公司特有的财务行为和财务结果相结合,是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特质研究与新会计规范体系的一般研究进行耦合联动论述。从而,本章所体现的研究视角具有新颖性。第四章是所能达到理论研究深度(“内在”机理)的重要体现。本章主要运用理论演绎推进的方法,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在新会计规范体系的背景下的属性进行层层分解,从作用机理到概念模型,从一般定性到初步定量,揭示出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相对于一般企业财务竞争力所具有的共性与特性层面(制度规制与行为偏好),为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打好逻辑延展的基石。第五章是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将系统要素细分为评价因素,再将评价因素分解为评价指标,能够深入剖析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强弱。本章主要按两条研究线索展开,一是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了系统要素评价因素评价指标的层次关系;二是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方法。该章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外在”度量,是一个从理论分析的模糊性到方法实施的操作性的发掘过程,完成了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可视化”的研究目标。第六章是对第五章所建立的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运用。通过对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规范体系前后(系列数据作为窗口)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筛选,以及各项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践检验,为样本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该章提供了方法论检验的有效途径,并为新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证依据。 第七章是在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系统理论研究、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时间”这一决策变量,界定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动态管理的内涵,并就动态管理的决策方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可见,上述五章的内容在逻辑关系、研究脉理上是前后相承、逐层推进的,以新会计规范体系为主线,表现为从理论研究到运用研究,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企业个体到企业群体,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本课题需要综合运用会计学、财务学、管理学、竞争力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相关领域的学科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结合我国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配合,总结研究得出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一般发展规律,力争在理论方面有所创新,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价值管理与风险管理,以适应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及“后WTO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利益相关者决策有所裨益。3.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1 郑春瑛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分析财会研究2007,52 冯巧根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管理:一种理财新思路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53 王艳辉、郭晓明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财务核心竞争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84 欧谨豪、刘雪辉财务新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J金融经济,2006,125 郝成林、齐荣光、郭江山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36 周普、陈兴述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97 郭晓明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新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08 姚世刚基于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财务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5,29 黎精明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实证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210 陈晶璞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J燕山大学学报,2005,911 李晓、李娜、余玉苗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及其运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712 张星文企业财务能力诊断的探讨J经济论坛,2004,913 黄国良、钟晓东、丁长军企业财务能力提升问题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3,1114 罗宏、陈燕财务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性J当代财经,2003,1215 朱翠兰、曾亦武论股份公司财务能力的分析J湖南经济,2001,316 王小朋、朱开悉、郑槐淼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与计量初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7 李玲玲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与运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8 宫菲菲、丁建飞、石勇航运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水运管理2005,1119 黄卉新会计准则对我国航运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当代经济2007,820 匡海波中国港口上市公司综合效率研究科研管理2007,521Tsung-Yu, Gin-Shuh LiangApplication of a Fuzzy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odel for Shipping Company Performance Evaluation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 2001, Vol. 28, No. 422Barclay , M. J . ,and C.W. Smith , 1995a , The Maturity Structure of Corporate Debt , Journal of Finance 5023Maksimovic , Vojislav , and Sheridan Titman , 1991 , Financial Policy and Reputation for Product Quality ,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 24Kovenock , Dan and Gordon Phillips , 1997 , Capital Structure and Product Market Behavior : An Examination of Plant Exit and Investment De2cisions ,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3 , Vol . 1025Hovakimian , A. , T. Opler , and S. Titman , 2001 , The Debt-Equity Choice ,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sysis 3626Dasgupta , Sudipto ,Sheridan Titman ,1998 , Pricing Strategy and Financial Policy ,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127Bolton , Patrick and David S. Scharfstein ,1990 , A Theory of Predation Based on Agency Problems in Financial Contracting , American Econom2ic Review 8028Smith , C. W. , and R.L.Watts , 1992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y Set and Corporate Financing , Dividend and Compensation Polices , Jour2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2 29Opler , Timothy and Sheridan Titman ,1994 , Financial Distres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 Journal of Finance 4930Graham , John R. ,Campbell R. Harvey , 2001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 Evidence from the Field , 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 604. 本课题分章节的研究提纲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状况 第二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简述 第三节 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研究背景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一节 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财务能力研究综述第二节 企业财务竞争力与业绩评价指标研究综述第三节 企业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综述第四节 新会计准则体系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第五节 新企业财务通则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第六节 新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第七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财务行为、财务结果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方向第三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联动研究第一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的特色与创新第二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的实施效应第三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与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相关性第四节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波动的会计规则因素识别第五节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资产组合与新会计规范体系的关联性第六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机制第七节 上市公司财务行为与新会计规范体系的博弈第四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系统理论研究第一节 资本市场与财务竞争态势第二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维度第三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机理分析第四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系统论第五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模型研究第六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系统的环境因素第七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动力机制第五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第一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第二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与分类第三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筛选第四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第六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实证研究第一节 港口类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实证分析第二节 航运类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实证分析第三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执行前后港航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规则差异分析第四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制度完善的建议第五节 港航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培育途径第七章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动态管理研究第一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预测模型第二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财务竞争力分析第三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兼并的财务竞争力分析第四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的财务竞争力分析第五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股利决策的财务竞争力分析第六节 新会计规范体系下上市公司的动态财务竞争战略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一节 总结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本栏可以填写:1.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曾完成的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被引用、转载、获奖或被采纳的情况);2.完成本课题是否有时间保证,是否具备资料设备等条件。(如本栏不够填写可另附A4纸)1. 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曾完成的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1.1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1 “远洋运输企业运输收入会计政策研究”,金桥新世纪中国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新华出版社 2002年3月;2 “基于FIP模式与熵权法的国际航运企业业绩评价实证研究”,中国交通会计学会沿海港航专业委员会,2007年11月;3 “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9月;4 “基于企业竞争力分析的企业兼并博弈模型”,统计与决策2006年11月;5 “论上市公司适度派现政策的选择”,商业研究2005年4月;6 “新企业财务通则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联动解析”,商业会计2008年2月;7 “我国交通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6月;8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choice on the regional risk of investment project of multinationals”,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6年8月;9 “基于Multi-Agent的系统评价集成框架研究”,科研管理2005年4月;10 “会计标准与我国新会计准则运行评价”,会计之友2007年4月;11 实证会计理论与资本市场,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12国际航运业投融资决策环境及其评估研究研究报告,交通部科技项目 2003年5月;13 项目区域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研究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05年6月;14 交通行业物流企业成本费用归集研究研究报告,交通部科技项目 2005年1月;15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实证研究研究报告,上海市教委项目 2006年12月2008年12月。1.2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1 论文“远洋运输企业运输收入会计政策研究”荣获首届新世纪中国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论文三等奖;2 论文“基于FIP模式与熵权法的国际航运企业业绩评价实证研究”荣获2007年度中国交通会计学会沿海港航专业委员会论文二等奖;3 论文“我国交通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荣获2004年度上海海事大学NYK三等奖;4 论文“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choice on the regional risk of investment project of multinationals”被ISTP数据库收录 2006年8月;5 研究报告国际航运业投融资决策环境及其评估研究荣获交通部200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6 研究报告项目区域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荣获2005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