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新时期农业科技投入战略研究 on &D in on &D in 中文摘要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低而且投入效益不高 ,与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整个农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本项研究运用农业科研的福利分配理论、农业科技投入促进技术进步理论、以及农业科技投入的政府公共选择理论对国家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从国情出发,分析了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理论和 现实需求 ,分析了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 。 运用系统分析 、 案例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的 方法 ,对农业科技投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项研究在指出农业科技投入显著不足的同时,还 指出农业科技投入 存在着投入结构不合理、投入方式不科学、投入机制不健全、科研体制老化等问题 。 因此 ,致使农业科技投入效率偏低、农业科技成果产出不尽人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率 低等问题长期存在 。 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 中国农业科技投入战略的选择及战略架构 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 一是提出了农业科技投入战略目标 :确 保稳定的投入支持, 调整投入结构、 明确 投入重点、形成合理的 投入 布局、 实现较高的投入效率 ,实现整体跨越。 战略任务 是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研水平、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 二是选择了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重点 :大力发展新兴育种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节水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及成套装备技术、关键应用技术等。 三是改革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 包括政府投入、金融和资本市场、企业与民间投入;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 建立农业基础科研体系、农业应用技术 研发体系、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中介体系等。 四是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机制 :建立刚性的投入机制、高效的管理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竞争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和严格的监督机制。 五是提出农业科技投入的支持政策系统 :建议 采取改变财政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水平; 对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 ; 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以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 对农业产业化给予信贷优惠政策 ; 引导国内外企业投资农业研究与推广等 政策 。 这个新时期农业科技投入战略的选择及战略架构 ,是在系统总结和分析 过去长期改革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 ,有些重要的战略观点已经为实践证实是切实可行的 ,可以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科学论证 . 关键词 : 中国 农业科技 投入战略 &D is at a is It as as It on as a is of of of &D, of of s of &D to &D of &D to is By &D is &D is of a of It in of &D a of be a On it a on of &D in of &D to a to a to is to &T a of to of &D, to of of &D to to &D to a to a of &T, to &D to a a a to &D to in to &D to to to to to to in of &D in is on of of of of of to be be by &D I 目 录 引 言 . 1 第一章 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与问题 . 1 一、国内外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对比 . 1 (一)政府投入 . 1 (二)非政府投资 . 2 二、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 (一)农业科技投资总体增长缓慢 . 4 (二)科研机构专业布局不尽合理 . 4 (三)人才队伍有待于优化 . 5 (四)农业科研能力储备不足 . 6 (五)资金投入结构存在偏差 . 7 (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 . 9 (七)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 10 第二章 未来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投入的需求分析 . 121 一、农业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 121 (一)农业发展状况 . 121 (二)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114 (三) 来的挑战 . 117 二、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 . 17 (一)总体趋势 . 118 (二)重点领域 . 120 三、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 . 21 (一)农业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 . 21 (二)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 . 25 四、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重点领域 . 27 (一)总体趋势 . 27 (二)重点领域 . 26 五 、农业科技投入需求分析 . 29 (一)农业科技投入规模 . 28 (二)农业科技投入结构 . 31 三)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 . 31 (四)农业科技投入来源 . 32 (五)农业科技投入方向 . 33 第三章 国家农业科技投入战略调整实证分析 . 34 一、调整农业科研 投入方式 . 34 (一)加强了重大项目的投入强度 . 34 (二)加强了 对 优秀科研团体的投入强度 . 34 (三)加强了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强度 . 35 二、调整投入方向 . 35 (一 )面向国际前沿技术 . 35 (二)面向“三农” . 36 (三)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 36 三、调整管理方式 . 39 (一)强化资源整合 . 39 (二)吸引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 . 40 (三)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 41 案例一、 主要农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 42 案例 二、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 . 46 案例 三、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 . 50 第四章 农业科技投入战略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与重点 . 55 一、农业科技投入战略提出的依据 . 55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源于农业发展的需求 . 55 (二)农业科研特点要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 57 (三)农业科技革命要求加 大农业科技投入 . 57 二、指导思想 . 58 三、战略目标 . 58 (一)确保稳定的投入支持 . 58 (二)形成合理的投入布局 . 59 (三)实现较高的投入效率 . 59 四、战略任务 . 59 (一)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 . 59 (二)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 59 三)全面提升农业科研水平 . 60 (四)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 60 五、战略重点 . 60 (一)新兴育种技术 . 60 (二) 农业生物技术 .三)农业节水技术 . 61 (四)设施农业技术 . 62 (五)农业信息技术 . 62 (六)、农业机械及成套装备技术 . 62 (七)关键应用技术 . 63 第五章 农业科技投入战略体系 . 64 一、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 64 (一)政府投入 . 64 (二)金融和资本市场 . 65 (三)企业与民间投入 . 66 二、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66 (一)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成功经验 . 66 (二)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 67 (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 67 第六章 农业科技投入战略机制 . 72 一、刚性的投入机制 . 72 (一)建立独立的预算渠道 . 72 (二)利用“绿箱政策”增加投入 . 72 资料来源 :陈锡文 . 73 (三)工程经费预留一定比例 . 73 二、高效的管理机制 . 73 (一)实行科学化、法制化管理 . 74 (二)创新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 74 (三)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信用管理机制 . 74 三、有效的激励机制 . 74 (一)市场激励 . 75 (二)政府政策激励 . 75 、合理的竞争机制 . 75 (一)课题竞争 . 76 (二)承担主体竞争 . 76 (三)人才竞争 . 76 五、科学的评价机制 . 77 六、严格的监督机制 . 77 (一)国外科技经费监督管理的经验 . 78 (二)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监督管理体系探讨 . 79 第七章 政策与建议 . 79 一、改变财政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投入 . 79 二、利用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改善投入结构 . 80 三、对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 . 80 四、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 . 80 五、对农业产业化给予信贷优惠政策 . 81 六、引导国内外企业投资农业研究与推广 . 82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82 一、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 82 二、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无法适应农业科技发展 . 83 三、我国农业及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要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 . 84 四、国家相关农业科技计划的调整,为新时期农业科技投入战略的制定提供良好的依据 . 85 五、根据对上述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分析,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战略. 85 六、有关政策与建议 . 86 引用文献 . 87 参考文献 . 88 致 谢 . 96 作者简历 V 表格目录 表 120世纪 90年代中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研究投资强度 . 122个 私人)投资占农业研究总投资的比重 3 表 1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学位学历状况 . 1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学位学历状况 . 3项目经费来源 . 3 按作物种类分取得的科技成果 . 3各类作物试验、示范面积及增产增收情况 . 3 项目经费来源 . 3 专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 . 3 专项产生的经济效益 . 3项目经费来源 . 3专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 . 3 专项产生的经 济效益 .形目录 图 0技术路线图 12004 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按管理系统分组情况 . 1农业科研投入分领域变化情况 7 图 1国家财政支出用于支农及用于农业科研的资金对比 8 图 2我国耕地面积变化趋势 14 图 22003 年不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22003 年不同产业科技投入产业结构占全国科技总投入比例 29 图 3项目实际到位经费各项来源比例 . 3项目实际到位经费各项来源比例 . 3项目实际到位经费各项来源 . 3总经费与国拨经费支出比例比较 . 6府部分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对比 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引言 1 引 言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2 年,中国加入 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作为世贸组织的一名新成员,我国在有着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21世纪,我国农 业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主要表现在: (一)更大的人口和资源环境压力 在 21 世纪前半叶,我国农业必将面对比 20 世纪更加严峻的资源压力。一是今后 30年还将新增加 3 亿人口,耕地将减少至少 1 亿亩左右,国内粮食需求压力巨大。预计今后 30年要净增加近 2亿吨粮食生产能力,才能够满足至少 7亿吨粮食消费量的需要,为此,粮食单产要提高 60%以上。二是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加剧,使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水资源问题成为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重大课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现灌溉技术革命已迫在眉 睫。三是农业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受到严重威胁,尤其土地沙化、沙尘暴危害、水土流失、环境污染、食物安全等问题相当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和长期的艰巨任务。 (二)面临着解决“三农”等突出问题的挑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要下很大力气来解决“三农”问题。新阶段,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对我国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拓宽农民就业渠道。要提高农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必然要依靠科技进 步,因此,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面临着 国际市场竞争 的挑战 加入 国农业发展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挑战。我国传统的粮棉等农产品由于品质较低、标准化程度差、国内市场 价格 高于国际市场等 因素 而面临市场萎缩的挑战,迫切需要通过科技进步,迅速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水果、畜牧业等劳动密集 型 产业虽然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也普遍存在品种单调、加工粗放、卫生安全等问题,需要依靠科技加以解决。我国在食品安全、农产品检疫、农业技术标准化以及绿色食品开发等国际贸易中 十分重要的技术 领域 研究比较薄弱,急需加强,以适应农业国际化的新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引言 2 (四)面临着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上如拜尔、杜邦和梦三都等著名企业先后调整技术开发方向,投入巨资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而且将其进军的主要目标转向拥有世界最大农产品市场的中国。然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则更低,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需要 。 因此,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中国的农业 高端产 品 市场将可能被世界高新技术列强瓜分。由此可见,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并实现产业化,是 21世纪中国农业科技的重大优先发展战略。 (五)面临着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挑战 面对新时期我国农业对农业科技工作提出的前所未有的重大需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也存在许多新问题,不能适应新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贵港市港北区应急管理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甘肃省高考政治试题(含答案解析)
- REITs融资模式下HM养老地产风险评价研究
- 锂离子电池散热系统结构设计及冷却性能研究
- 同伴评价促进高中生学习投入的策略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 企业其他补助管理办法
- 常化及冷轧工艺对含Bi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性能的影响
- 人员加班管理暂行办法
- 企业负面清单管理办法
- 企业对外贷款管理办法
- 地下结构工程课件
- 中途测试、完井课件
- 戴维商务统计学第7版英文版教学课件BSFC7e-CH00
- 散户别跑:庄家洗盘模式全解析
- 天然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市政工程标准化施工手册
- 公路工程标准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及格式(交通运输部2018版)
- CBCC中国建筑色卡千色卡色号
- 2023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GB/T 12167-2006带电作业用铝合金紧线卡线器
- GB 20208-2006烟花爆竹礼花弹发射炮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