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一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第1讲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一 梭伦改革1 背景 1 政治危机 贵族的专权与剥削 使 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 新兴的 不满贵族统治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社会矛盾 2 经济要求 工商业的发展要求平息矛盾 结束动荡 3 直接原因 使政治形势异常紧张 4 前提条件 公元前594年 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平民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萨拉米危机 2 措施 1 经济领域 颁布 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鼓励发展工商业 提倡学习手工技艺 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2 政治领域 确立 公民按财产多寡来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创设 提高公民大会地位 组建民众法庭 解负令 财产等级制度 四百人会议 3 特点 1 目的 消除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2 措施 带有 折中 色彩 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3 结果 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又带有历史局限性 二 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1 梭伦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 稳定了小农经济 确保了雅典公民在经济上的独立 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使雅典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形成 2 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的措施 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 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 3 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巩固了贵族奴隶主 工商业奴隶主 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4 设立四百人会议等政治改革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 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5 梭伦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 梭伦的价值观及其在改革中创立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各种制度 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1 雅典实行 解负令 后 是否就意味着废除了奴隶制 提示 并没有废除奴隶制 解负令 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 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 另一方面使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原来的债务奴隶 平民 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的雅典公民 但非债务奴隶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 奴隶制在社会中仍然存在 并未废除 问题2 什么是贵族政治 提示 公元前7世纪 希腊君主制被贵族集体当政取代 确立起雅典的贵族政治 贵族制是一种贵族集体领导的制度 必须实行平等协商 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 废除了世袭制和终身制 问题3 怎样理解改革的背景 提示 1 必要性即为什么要改革 往往是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面临危机和矛盾 因此改革的本质是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的调整 其直接目的是要解决危机和矛盾 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 2 可能性即改革的条件 往往和改革者素质相关 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铁农具和牛耕 土地私有制 封建专制统治 百家争鸣局 面 法家学说 四 商鞅变法1 措施 1 经济 废井田 开阡陌 以法律形式承认 允许土地买卖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国家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 2 军事 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 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土地私有 奖励军功 3 政治 实行什伍 连坐制度 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废除 废除分封制 普遍 4 社会习俗 塞私门之请 禁止父子兄弟共居 推行 分异 令 世卿世禄制 推行县制 2 特点 1 核心内容是鼓励 农战 和厉行 法治 2 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3 是战国时期最彻底 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 变法措施最全面 为期最长久的改革 4 影响最为深远 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3 历史作用 1 政治上 世卿世禄制向 转变 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军功地主成为秦统治阶级的支柱 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 军事上 提高了秦军战斗力 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3 经济上 从根本上确立了 激发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赐爵制度 土地私有制 4 局限性 1 商鞅变法轻视教化 鼓吹 为秦的暴政埋下了祸根 2 商鞅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特别是 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 3 商鞅变法并未与旧的制度 文化 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保留有奴隶制的残余 4 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轻罪重罚 连坐法 重农抑商 问题1 怎样理解春秋战国时期 前770 前221年 的历史特征 提示 1 大动荡 战争频繁 诸侯争霸 民族融合 2 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奴隶制 井田制 宗法制 分封制 日益瓦解 封建制度 封建土地私有制 中央集权制 逐步确立 3 大发展 经济 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问题2 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引起阶级关系变化 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 经济基础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问题3 比较春秋改革与战国变法的不同点 提示 1 春秋改革特点 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税制改革 未改变社会性质 仍然是奴隶制国家 2 战国变法特点 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 更加彻底 根本任务是废除世卿世禄制 分封制和井田制 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问题4 如何认识商鞅变法的性质 提示 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体现 1 废除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2 废除井田 奖励耕织 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从法律上肯定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 3 建立县制 废除了分封制 打破了原来的封疆界限 剥夺了奴隶主贵族对地方的控制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背景 秦国商鞅变法 实力强大 统一全国 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准备了条件 2 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 一些诸侯国设郡县 秦国商鞅变法 秦统一后 推广到全国 3 法家思想 秦国奉行法家思想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重农抑商 集权等措施都是法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主题1梭伦改革 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 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 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 压制它 使它平静 材料二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 他们的荣誉不减损 也不加多 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 也一样 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我拿着一只大盾 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材料三我制定法律 无分贵贱 一视同仁 探究1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梭伦的哪些政治主张 提示 政治主张 对贵族的限制 平衡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提高平民的地位 要求缩小贫富差距 节制财富集中 制定法律管理国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探究2 以上材料体现梭伦改革具有什么色彩 提示 具有明显的 折中 色彩 探究3 梭伦为何要 保护两方 一视同仁 呢 提示 调和矛盾 减轻改革阻力 一 梭伦改革的四大特点1 中庸性 折中性 从改革的必要性来看 梭伦要着力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 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 另一方面确认财产等级制度 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2 革命性改革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体上改变了雅典的社会结构 触及土地占有和打破贵族专权 3 民主性改革开创了城邦民主政治体制 4 全面性废除债务奴隶制 实行财产等级制 重组国家权力机构 发展农工商业等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措施 二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基1 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的废除 使雅典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小农经济得以长期保存和不断发展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2 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使平民成为国家政权的主宰 贵族逐步处于劣势 这使国家权力下移趋势不可逆转 3 国家机构改革 尤其是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恢复 使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实行法治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和决定国家大事的城邦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4 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促进了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为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5 发展对外贸易 就必须大力发展海军 保障海上安全 这就必然要提高充当海军的第四等级公民的社会地位 主题2商鞅变法 材料一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深刻地指出 是 社会的转变 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群花怒放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 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那时的思想学术 无论是南派 北派 都富有独创精神 探究1 郭沫若为什么认为 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分析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 提示 1 出现百家争鸣 2 原因 经济 井田制崩溃 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政治 分封制瓦解 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阶级关系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 私学兴起 学在官府 到 学在民间 根本原因 社会转型期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材料二 商鞅 为 替 田开 去掉 阡陌封疆 而赋税平 平均 平 治理 斗桶 权衡 丈尺 居 经过 五年 秦人富强 材料三戮力 勉力 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 懒惰 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 官奴婢 均引自 史记 商君列传 探究2 材料反映的商鞅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措施有哪些 提示 1 发展农业 废除井田制 开阡陌封疆 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 2 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土地买卖 3 鼓励耕织 生产粟帛多的 可免除徭役 因懒惰而贫穷的要罚为官奴 互动探究 史记 记载 秦孝公死后 太子即位 守旧贵族诬告商鞅 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提示 评价标准 一场变法或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 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 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1 成功说 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 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提高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失败说 商鞅之死使变法半途而废 而商鞅变法的内容尽管很多 其实只限于一个领域 即农耕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实施的变法也不是实质性的改变 只是在结构上做些增减损益而已 再加上重农抑商 贻患无穷 一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1 时代大变革 1 经济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井田制逐渐瓦解 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 政治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进行社会变革 魏 楚等国进行变法 兼并战争频繁 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 各国都面临着政治 经济制度的重建 3 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 出现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 2 秦国处在变革的十字路口社会政治 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化必然导致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在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时代 各诸侯国内部新旧贵族的斗争直接推动着各国不断前进 不甘落后的秦国必然要奋起直追 这就是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二 商鞅变法的四大特点1 变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 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废井田 开阡陌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土地等措施就使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2 任何变法都包括废除旧制度 实行新制度两个方面 商鞅在变法中取消了秦国旧贵族的一些特权 如 世卿世禄制 因而遭到旧贵族的嫉恨 但他所实行的新制度 如奖励耕织 承认土地私有等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3 商鞅是法家的著名代表 他在变法中全面贯彻了法家的治国主张 比较明显的有 燔诗书而明法令 普遍推行县制等 这些措施已经带有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的特征 也体现了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 4 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积极倡导者 这一政策在当时顺应了诸侯兼并混战的客观形势 有利于积累实力 但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既直接约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轻视商业的传统观念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力之一 三 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改革的借鉴意义1 改革是经济发展 国家富强 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只有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国家才会有光明前途 2 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 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 会付出沉重代价 必须坚持不懈 国家才会有光明和前途 3 改革应该重视选拔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4 改革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作保障 强化以法治国 5 改革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 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 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 黑土 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 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 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 而现在已经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 也有的是因故出卖 我都使他们解放 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利 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 也不给他们太多 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 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 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 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1 材料一 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 3 根据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梭伦改革 解析 第 1 题根据材料一 二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出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 解负令 和 财产等级制度 第 2 题从材料二中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 等内容可以看出梭伦改革中 中庸 的原则 第 3 题结合所学内容 注意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归纳即可 答案 1 内容 颁布 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2 不偏不倚 公平公正 一视同仁的原则 3 评述 积极性 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 扩大了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的民主 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2 2012 厦门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 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 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 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 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 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亚里士多德 雅典政制 材料二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 终于 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 他的名字叫梭伦 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 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 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最重要的是 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 哦 我今天公务繁忙 或 天正在下雨 我最好呆在家里 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 参加市政会议 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 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 梭伦又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 1 题 实际上考查了 解负令 颁布的背景和作用 再现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第 2 题 把握中庸的特点 不偏不倚 既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权利又保护了贵族的权利 第 3 题 再现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 1 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 颁布 解负令 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 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 限制土地兼并 巩固了城邦体制 为民主政治奠基 2 颁布 解负令 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 组建 四百人会议 和民众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保护贵族特权 3 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3 2012 南通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 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 官奴婢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 而赋税平 平斗桶 权衡 丈尺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 获楚 魏之师 举地千里 至今治强 谏逐客书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 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 而贫者食糟糠 有国强者兼州域 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主要列举了哪些规定 试加以概括提炼 逐条列出 2 材料二 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3 材料三中 王制遂灭 僭差亡度 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作者对此态度如何 你如何评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 题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 第 2 题对比材料二 三 分析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回答其评价的共同点 第 3 题根据材料中 坏井田 开阡陌 等内容可知 王制遂灭 指的是奴隶制度被废除 再结合材料内容可知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关于评价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制定连坐法 奖励军功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废除 世卿世禄制 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推行县制 废除井田制 统一度量衡 2 都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 3 事实 王制遂灭 指奴隶制度被废除 作者持否定态度 评价 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 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 发展了生产力 是历史的进步 4 2012 西安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商鞅变法的目的 是要将秦国的血统贵族体制 改造成早在秦孝公父祖辈已在局部实施的军功贵族体制 所以他取消的贵族特权 只是秦国传统那种凭借 龙生龙 凤生凤 的血亲关系就生而富贵的寄生性世袭特权 而代之以军功 明尊卑爵秩等级 的特权体制 朱维铮 重考商鞅变法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 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体现了这一核心观点 这一措施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概括能力 第 1 题从图片中 废井田 开阡陌 奖励耕织 可直接归纳出措施 影响要结合措施内容进行分析 第 2 题观点要从材料二中归纳提炼 措施要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来回答 影响要结合前一问的措施来分析作答 第 3 题要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 内容及步骤等方面分析归纳 答案 1 废除井田制 确立土地私有制 奖励耕织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历史潮流 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观点 商鞅变法用军功贵族体制取代了血统贵族体制 措施 废除 世卿世禄制 实行 军功爵制 社会结构 传统贵族没落 军功地主崛起 社会风气 礼崩乐坏进一步加速 尚武的社会风气形成 3 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改革措施全面 改革能分步推进 5 2012 福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94年 雅典梭伦改革颁布 解负令 取消公私债务 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 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 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 保护新兴工商业者的政策措施 他将人民按财产多少分为四个等级 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权利 克利斯提尼改革将全国划为十个地区 其重新划分选区的目的在于抽掉一些贵族势力的基础 以便让多数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来 材料二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 设立军功爵制度 按照爵位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 经济特权 包括占有耕地 住宅 奴隶 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 立法将工商业者沦为奴隶 推行什伍连坐制度 还规定轻罪重罚 禁止儒家学说传播 1 根据材料一 二 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2 结合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分析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实行不同政策的原因 解析 第 1 题分析两个改革对待奴隶的不同政策及对待工商业发展的不同政策等 第 2 题从当时的社会矛盾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 1 异 梭伦改革禁止把公民沦为奴隶 而商鞅变法将工商业者沦为奴隶 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 商鞅则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 梭伦改革按财产分享不同的政治权利 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 梭伦改革扩大了民主的基础 商鞅变法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同 打击旧贵族势力 改革涉及经济 政治等各方面 2 战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 商鞅变法措施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 梭伦时期雅典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 梭伦改革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 巩固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基础 一 选择题1 公元前594年 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 力图要解决的主要社会矛盾是 a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 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 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d 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梭伦改革是在雅典社会贵族与平民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展开的 故选a 2 公元前8 公元前6世纪 雅典出现了许多 六一汉 这种现象是 a 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b 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c 城邦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 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解析 选b 六一汉 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 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 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 这种现象的出现 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3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梭伦的贡献在于 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 梭伦做出的 贡献 不包括 a 废除奴隶制b 实行财产等级制c 创立四百人会议d 组建民众法庭 解析 选a 梭伦颁布 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 指的是废除平民所欠债务 保障平民的人身自由 而不是原来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 雅典还是奴隶制国家 故a是错误的 4 恩格斯在评论梭伦改革时说 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 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 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a 颁布 解负令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 创立 四百人会议 d 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 选b 注意材料中的 旧的血缘亲属团体 遭到排斥 及 氏族制度 失败 等关键词语 财产等级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 5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 优良的改革家 是因为他 a 推翻了君主制 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 实行改革 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 确立了 陶片放逐法 最终确立民主制 解析 选b 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 梭伦改革 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克利斯梯尼改革 进一步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里克利改革 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梭伦改革 确立了财产等级制度 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动摇了贵族特权 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6 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这些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b 导致地主阶级的兴起c 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 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运用排除法 战国时期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井田制开始瓦解 地主阶级逐渐兴起 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 周王室的统治日渐衰微 故选c 7 世人对秦国人有着 薄恩礼 好生分 的印象 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 奖励军功b 奖励耕织c 焚烧诗书d 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a b c不涉及人际关系 d加剧了人们交际关系的紧张 导致 薄恩礼 好生分 8 2013 汕头模拟 下列关于右边漫画中政策的表述有误的是 a 是商鞅变法时首倡的b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使之迟迟难以瓦解c 是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基本国策d 保护了小农的利益 有利于整个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选d 重农抑商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而到了封建社会后期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9 2012 哈尔滨模拟 秦惠文王即位后 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 客栈主人不敢收留 说 商君定有法律 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 谁就要连坐的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 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 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 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解析 选a 故事体现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人民遵纪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云南省宣威市得禄乡中心学校招聘编制外学龄前教育有关辅助人员(9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天津市武清区高村镇学府道学校招聘派遣制合同教师3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施工设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华市医疗保障中心招聘编外用工人员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西安经开第二小学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成都市武侯区簇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招聘编外专业技术人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设备检验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艾灸技术试题及答案
- 遗赠扶养协议范本模板简版
- 2025年河北保定阜平职教中心公开招聘教师21名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关于湿疹的课件
- 2025年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 《爱的五种能力》
- 石膏固定病人护理常规
- 2025至2030中国管道运输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麻醉科临床操作技术规范
- 术后谵妄护理查房
- 绿地香港招标管理制度
- 2025年新疆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DNA纳米导线-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