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答题格式、虚词、句式】.doc_第1页
高中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答题格式、虚词、句式】.doc_第2页
高中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答题格式、虚词、句式】.doc_第3页
高中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答题格式、虚词、句式】.doc_第4页
高中文言文必备基础知识【答题格式、虚词、句式】.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了解古今变化文言虚词的古今变化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1)有的消失了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2)少数沿用下来 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于是还在沿用(3)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助词“矣”已被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了”(“呢”、“啊”)所代替。(4)有的已被别的词所代替 如:无能为也矣 “也”是语气助词 ,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而现代汉语的 “ 也 ”是表示重复的副词。2、关注代词 代词在虚词中比较特殊 ,因为它毕竟有比较实在的意思 ,容易被选来命题。3. 辨明意义用法 意义是指词义,主要是指某个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 用法包含内容较多,词性、在句中表示的各种关系 、词语在句中担当的成分 、词类活用、“之”字取消谓短语的独立性 、“之”字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一些虚词作为发语词等等,均属用法的范畴。4、注意特殊情况文言虚词中的特殊情况主要指以下几类:(1) 兼词。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如:投诸渤海之尾 “诸”是“之”和“于”的合音。(2) 虚词连用。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 ,语气的重点落在最后一个“矣”上 (3) 双音单音。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是两个词,“因”解为“于是”,“为”解为“写”连词关系例句译并列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又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而且、并且承接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就、接着,或不译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但是、却假设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如果、假如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连接状语,可不译代词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你的复音虚词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限止语气,罢了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对表动作、行为的替代公为我献之。(鸿门宴)替、给表动作、行为的时间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当、等到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序)为着、为了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因为、由于表被动关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被语气助词疑问句末,表诘问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呢动词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孰为汝多智乎?(两小儿辩日)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根据具体情况翻译:修建、变成、作、表判断、认为、创作等四个“宁可”1.宁可将文言文的意思理解得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2.宁可将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理解为两个单音节的词。3.宁可将看起来像虚词的词理解为实词。4.宁可将这个词理解为动词。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斧斤以时入山林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不表示意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之”用法举例1.作动词 辍耕之垄上2.作代词指示代词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人称代词(代指人或者事) 公从之。子犯请击之。3.作助词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是寡人之过也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用作提宾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用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补足音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以用法举例(1) 介词,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 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 (3) 介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 (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阙秦以利晋 (5) 连词,表目的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而”用法举例:(1) 连词,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2) 连词,表修饰 夜缒而出 (3) 连词,表转折 朝济而夕设版焉“焉”用法举例:(1) 语气助词,表陈述 子亦有不利焉 (2) 疑问代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3) 兼词,于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一、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一狼洞其中 策之不以其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天雨墙坏 腰白玉之环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名词作状语A.表比喻 其一犬坐于前。 天下云集响应。B.表工具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表态度 人皆得隶使之。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D.表依据 失期,法皆斩。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E.表处所 卒廷见相如。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F.表方位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既东封郑G.表时间频率等 夜缒而出 良庖岁更刀,割也。(每年)三、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主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如:既东封郑四、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含有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意思,只包括名词的意动和形容词的意动两种。1.判断句一般形式 1.亚父者,范增也。 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3.粟者,民之所种。 4.此,用武之国。有标志的 1.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梁父即楚将项燕。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有判断词的 1.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2.不知木兰是女郎。 2.被动句有标志的 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无标志的 王之蔽甚矣 帝感其诚3.省略句省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省谓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宾语 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兄弟)。省介宾 若舍郑以(郑)为东道主。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4.倒装句(1) 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翻译:字字落实,一一对应直译:古代的人没有我欺骗意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微斯人,吾谁与归?直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谁同一道呢?意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4.倒装句(2)状语后置句咨臣以当世之事 翻译:字字落实,一一对应直译:咨询我用当今的时事意译:用当今的时事咨询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它无礼对晋国/因为它对郑国无礼状语后置多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4.倒装句(3)定语后置句马之千里者村中少年好事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4.倒装句(4)主谓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厉害呀,你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