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搭接技术.doc_第1页
钢丝绳搭接技术.doc_第2页
钢丝绳搭接技术.doc_第3页
钢丝绳搭接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架空乘人装置用牵引钢丝绳的选型及插接工艺1 牵引钢丝绳的选型 1.1 牵引钢丝绳应选用重要用途钢丝绳,且为线接触、右同向捻带纤维芯的股式结构的表面无油绳芯少油的光面钢丝绳,在有腐蚀和潮湿的环境中,最好选用镀锌钢丝绳。一般选用619S+FC型,有弯道时则选用626WS+FC型。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1200倍。1.2 钢丝绳在绕行驱动轮和尾轮时,在离轮边不大于2米处,必须设置托压绳轮,以保证钢丝绳平稳运行。安 全 警 告钢丝绳在绕行驱动轮和尾轮时,必须在轮衬槽中运行。否则,将会造成轮衬磨损过快和钢丝绳自旋难以消除。钢丝绳在经过所有托绳轮时,必须将托绳轮轮衬槽中心线与钢丝绳中心线重合,特别是在变坡点时,必须平滑圆弧经过,以保证各组双托轮受力均匀。否则,会造成掉绳和加快轮衬磨损,以及钢丝绳自旋难以消除,而造成架空乘人装置损坏和人身安全伤害。架空乘人装置用牵引钢丝绳,不能使用交互捻钢丝绳,虽然交互捻钢丝绳容易消除自旋,但会使钢丝绳容易产生断丝、冒头和接头松动,降低钢丝绳使用寿命,而造成架空乘人装置损坏和人身安全伤害。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拉动紧急停车拉线停车,并立即报告主管部门。1.3 张紧钢丝绳 张紧钢丝绳应选用线接触,同向捻带纤维芯挠性好,特别耐弯曲的股式结构钢丝绳,在有腐蚀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使用时,建议使用镀锌钢丝绳,一般选用637和661钢丝绳,其安全系数不小于6。2 钢丝绳安装2.1 钢丝绳的放绳方法 放钢丝绳时,必须保证不得让钢丝绳发生扭曲变形,更不能让钢丝绳呈螺旋状扭转,否则,钢丝绳将会在运行时产生自旋现象,并无法消除。 先将整卷钢丝绳平放在能旋转的支架上,然后将绳头固定在上端机头处的横梁上,拉着钢丝绳中部渐渐往下拉至机尾,整个过程必须通过钢丝绳卷筒的旋转来放绳。安 全 警 告在斜巷上方的平巷往下放绳时,一定要给钢丝绳卷筒加装可靠的制动装置,一般用大型木板或枕木直接压刹,以防止钢丝绳卷筒旋转过快而使钢丝绳扭曲变形,从而发生架空乘人装置损坏或人身安全伤害。2.2 插接钢丝绳2.2.1 插接前必须用葫芦将钢丝绳预张拉后,确定钢丝绳实际所需长度,预张拉的方法是:将尾轮置于导轨的最前端,在机头处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拉葫芦固定,再用葫芦收绳至拉紧状态,然后确定钢丝绳的实际需要长度,采用不变径接法(长接法),插接长度为钢丝绳直径的10001200倍。如不将钢丝绳预张拉,将会导致尾轮导轨长度不够的后患。 如果受现场条件限制,导轨长度不够长时,采用下述方法将钢丝绳预张紧,可以使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不会再伸长或伸长量很小:接绳前将钢丝绳的两端头分别用葫芦拉紧,葫芦的拉紧力不得超过钢丝绳的破断拉力的六分之一(因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6),要达到运行时基本不伸长或伸长量很小,则每次拉紧时间为20小时以上,拉紧天数在二天以上。注意固定钢丝绳端头的绳卡不能太紧或太松,若太紧则容易损伤钢丝绳,太松则卡不紧。钢丝绳的实际长度确定后,按下述方法插接钢丝绳:2.2.2 如图60所示,将甲乙两端各以距绳端600倍D(D为钢丝绳直径)处用软铁丝扎住;2.2.3 将两端接头部分的绳股分开用麻线将各股的钢丝绳头缠住,割掉麻芯,每端各錾掉3股,然后正对交叉;2.2.4 将两头靠拢拉紧,去掉事先捆扎的铁丝箍,以甲(乙)端留下的3股分别代替乙(甲)端被錾断的3股,注意各对应股的纹路即捻向不能弄错,甲(乙)端留下的3股分别向前捻进,同时乙(甲)端被錾断的3股分别向后退散,向前捻进时,必须用力将绳股压入股沟内,保持捻距不变,互相捻进的钢丝绳长度称为摩擦长度,各钢丝股的摩擦长度须保持一致;2.2.5 将后退和捻进的甲、乙两端各股索头留下75d,多余的錾掉,如图61所示,共有12个股索头,6处插接头;2.2.6 在将各接头处的股索头插入钢丝绳中心时,应将接头处将要插入钢丝绳中的股索,分别从钢丝绳中穿过,让两股绳压住要插入绳芯中的股索,如图62所示甲端的第一个接头;2.2.7 将要插入钢丝绳中的股索头调直,并将錾下的绳芯纤维缠于其上,以填补钢丝绳中心缝隙,但缠上纤维后,其直径不能太粗,否则股索插入后,会造成钢丝绳股间缝隙过大,插头容易从缝隙中冒出来,缠上纤维后,股索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股索直径=钢丝绳直径(D)0.36对于直径30mm以上的,上式中系数可取至0.380.4以上。具体数值可根据经验而定,股索缠纤维后,两端用电工胶带胶牢。直径参考值钢丝绳直径182022242628缠纤维后股索直径6.57.288.89.610.52.2.8 将股索插入钢丝绳中后,其端头与纤维芯或与另一插接头相对的股索端头之间必须要留有一定间距,以防止钢丝绳运转伸长后,两相对的端头相碰,发生冒头现象,此间距大小可根据股索插入前调直的程度而定,一般留1540mm左右。2.2.9 用钢钎(钢钎大小宜与单股索大小相当)将股索头绞入钢丝绳中时,钢钎的插法见图63。安 全 警 告插接钢丝绳时,一定要两人以上配合进行,防止捻进股索时股索头甩动伤人!2.3 钢丝绳空载运行 钢丝绳插接好后,为了加强接头的牢固程度以及消除自旋应力,应让钢丝绳空载运行72小时,具体方法是让钢丝绳初步拉紧后,按下述步骤让钢丝绳空载运行:2.3.1 重锤加至100kg时,让钢丝绳正、反方向各运行二小时以上;2.3.2 重锤加至150kg时,让钢丝绳正、反方向各运行二小时以上;2.3.3 重锤加到200kg时,让钢丝绳正、反方向各运行二小时以上;2.3.4 依次逐步增加重锤(注意:每增加一块重锤52kg,钢丝绳承受拉力208kg),在68小时内,让钢丝绳受拉力约34吨,每加一次重锤,让钢丝绳正、反方向各运行二小时以上。2.3.5 当钢丝绳内应力基本消除,自旋不是很明显时,让钢丝绳正方向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保证空载累计运行72小时)。2.3.6 最后根据实际运行需要,确定重锤重量。2.4 钢丝绳的插接长度为钢丝绳直径的10001200倍,插接后的接头处直径增粗量不超过10%。2.5 钢丝绳安装后应空转72小时,以消除钢丝绳的内应力,使其扭力基本平衡后,才能使用乘人器。3 乘人器安装3.1 固定抱索器和吊椅的安装安装固定抱索器时,必须使用专用扭矩扳手,根据线路坡度的大小,按下表所示的参考扭矩值,将抱索器固定在钢丝绳上。坡度()参考扭矩值(N m)15151520 17.52025 22.525303035 37.53.2 抱索器锁紧在钢丝绳上后,不允许产生任何情况下的滑动,抱索器的抗滑力不得小于重车总载荷(1100N)在最大坡度时下滑力的2倍。3.3 为延长绳索的使用寿命,应不定期地移动抱索器的夹紧位置(向运行方向移动),移动距离不得小于400mm。移动位置的间隔时间按下列公式计算:=0.56 LV公式中: 移动位置的间隔时间,单位为小时(h); L 线路斜长,单位为m; V 运行速度,单位为m/s 。 当线路长度大于400m时,移动位置的间隔时间相应缩短至200小时左右。3.4 钢丝绳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直径会减小,长度会伸长。因此,应及时调整重锤高度,使其时刻保持悬挂状态。(一般在试车运行8小时调整一次,此后每周应重新检查和调整)。同时调整抱索器的夹紧力。3.5 架空乘人装置运行了一段时间后,驱动轮、迂回轮、托绳轮的衬垫磨损到一定程度(余厚不小于三分之一),必须及时更换,否则,抱索器及吊椅在经过时产生跳动和摆动甚至掉绳。4 调试4.1 人工试车在断电状态下,打开电力液压块式制动器,对驱动系统试车,首先人工盘动驱动轮数圈,无异常情况后,再进行电动点动试车。4.2 空载试运行4.2.1 在确认电动机、制动器、减速机、驱动轮、悬挂的钢丝绳、迂回轮、尾部张紧机构能正常使用消除了钢丝绳内应力后,即可进行空载试运行。4.2.2 吊椅安装必须遵循的安装程序是:从机头的下行侧和机尾的上行侧同时各安装4把空吊椅,间距为1米,先以慢速点动直至设计运行速度进行空载试运行,保证吊椅不向内外翻转,空载试运行时间为4小时;然后以相同的运行方式,分别以4倍、2倍和1倍的设计吊椅间距全线安装吊椅进行试运行,每次间距的运行时间为不少于2小时。且每次保证吊椅不向内外翻转后,才进行下一个倍数安装。安装时,必须在停车状态下,上行侧和下行侧同时按倍数安装全部吊椅。安 全 警 告安装吊椅时必须在停车状态下,自下向上和同时自上向下依次进行安装。若在一头点动架空乘人装置依次安装吊椅,将会导致钢丝绳自旋加快,内应力无法平衡而使吊椅向内外翻转,造成掉绳或人身安全伤害!4.3 重载试运行 重载试运行时,采取安装砂袋方法模拟乘坐人员的有效载荷,进行重载试运行,重载试运行载荷按设计值的1/2、2/3和额定有效载荷分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