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绝句)》word版教案1【精品教案】_第1页
《(望庐山瀑布)(绝句)》word版教案1【精品教案】_第2页
《(望庐山瀑布)(绝句)》word版教案1【精品教案】_第3页
《(望庐山瀑布)(绝句)》word版教案1【精品教案】_第4页
《(望庐山瀑布)(绝句)》word版教案1【精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庐山瀑布)(绝句)word版教案1【精品教案】 17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具 1、生字卡片、课件或插图,适合读诗配乐的音乐资料。 2、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背古诗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出示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 引出课题。 板书:古诗两首。 齐读课题。 3、自由读古诗望庐山瀑布、绝句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4、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绝句引导学生初读诗句,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合作交流 1、检查学生对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紫川瀑炉 (2)同位互读。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2、同伴练读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交流读诗收获。 三、品读领悟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自由读诗,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 (1)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生动,说具体。 2、启发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3、组织学生扮演诗人,借助教师准备的挂图,进行角色换位,体会诗句的含义和情感。 4、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绝句的作者是谁?(杜甫)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他吗?(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 他写的诗风格多样,意境广阔,情感深沉,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 2、自由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挂图,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4、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的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白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万里之外东吴的航船。 ) (2)有感情的把自己的感悟读出来。 5、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你觉得美吗?说说你的体会。 (黄、翠、白、青描绘出了明丽的色彩。 千秋雪表现出时间的永恒。 万里船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 ) 6、此诗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悟吧!(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读背诗句。 如自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指画面读等,实现美读成诵的学习目标。 ) 7、指导生字的书写。 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书写。 四、巩固延伸 1、背诵古诗并抄写古诗。 2、搜集李白、杜甫的诗。 五、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雄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壮观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动态)借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静态)抒情 六、资料共享词语解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 3、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 4、前川山前面的河水。 5、.银河天河。 6、.九天天空最高处。 7、黄鹂黄莺。 鹭鹭鸶。 8、西岭泛指岷山。 岷山在成都西,冬夏积雪,千年不化。 含从窗中远看西岭白雪,所以用“含”。 9、东吴指今江苏、浙江一带。 教学反思 18、雷雨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插图及雷声录音。 2、有条件的可课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3、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说说你们自己的亲身经历。 那么今天课文中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我们学习第18课雷雨。 相机板书课题雷雨 2、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并多读几遍。 二、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压、乱、垂、虹 (2)同位互读、自读。 (3)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 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和同学交流。 4、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 6、交流读书收获。 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领悟 1、指名接读课文,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 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 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6、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 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7、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8、练习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越越。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了,()也()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 9、指导书写。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四、拓展延伸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 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 3、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18雷雨雷雨前天空黑沉沉蜘蛛逃走蝉一声也不叫雷雨中越来越越越雷雨后太阳出来挂彩虹蜘蛛又坐在网上蝉又叫起教学反思 19、最大的“书”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具生字卡片、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自主识字 1、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 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2、齐读课题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二、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 如“册”“质”“岩”“印”的读音,“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3、指名接读课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4、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三、品读领悟 1、针对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2、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 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 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 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3、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4、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埋、陆、铁、底、趴、岩、册、宝、刨、痕、质”。 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 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19最大的“书”一层一层的(岩石)有字雨痕、波痕、矿物无穷的宝藏有图画树叶、贝壳、小鱼教学反思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和指南针等相关用具。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1、故事引入教师讲故事一群小朋友到郊处去野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渐渐地他们找不到集合的地点了-迷路了,大家非常着急。 你们想办法帮助他们吗?(组织学生交流,相机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自由朗读诗歌,画出生字词并想办法认识, 二、合作交流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 (2)同位互读互认 (3)指名读小老师教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2、利用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多形式识记生字并进行扩词练习。 3、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5、交流初读的体会。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请把你了解的和你同桌交流交流。 三、品读领悟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说说这小节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理解“慌张”的意思并找出意思相近的词。 (2)指导朗读,体会语气。 (前两句用叮嘱的语气,后两句用肯定的语气。 )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自由读课文第二至第五小节到文中找答案。 (1)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大树辨别方向? 3、指导朗读背诵。 4、学习最后一小节。 (1)朗读这一节,比较并找出与第一节的异同点。 (2)怎样才能找到天然的指南针呢?在书上画出来并读读。 (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 (3)背诵这一节。 5、展示朗读,尝试背诵。 6、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比赛。 、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2、试着把自己你了解的天然指南针续写进诗歌里。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字形,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上下结构忠、导、盏;左右结构积、稠、稀、针、碰、慌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让学生观察、体会,从中领悟写字的规律。 3、学生书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并给与指导。 板书设计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自然界的时候位置指什么方向太阳中午在南边树影指北方北极星黑夜在北边指北树的枝叶稠指南稀指北积雪雪化得快指南雪化得慢指北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五教材分析我的发现这项训练包含两组句子,它们的共同点是每组句子的文字都相同,但标点不同。 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朗读、体会出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 进而认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朗读体会,并挖掘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感,在探究与发现中,体验祖国语言的丰富。 日积月累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我会连、读读背背”三项内容。 其中“读读认认”安排了认识十个生字的任务。 每组中有一个熟字,一个新字,采用了换偏旁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记。 是对学生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的一次巩固。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 这是在本组课文教学内容基础上对“热爱自然,了解自然”这一单元主题进行的深化。 教学目的 1、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学生的语言积累,用“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标点分别说一句话。 2、引导学生朗读,区分体会,自主学习。 3、让学生在交际中,真正表达。 在交流中使“说”的内容更具体,更准确。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体会标点的作用。 2、体会构字规律,认识生字。 对节气有初步的认识。 3、通过交际的形式练说,体现说写结合,提高说与写的能力。 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2、交流方法,提高识字效果。 3、出示“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 4、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学生的语言积累,用三种标点分别说一句话,小组内互相交流。 5、出示教材中的两组句子,让学生自主观察,朗读,比比谁读得好。 6、共同讨论,每组中的两个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7、小组游戏练习一生说句子,一生点标点。 比比哪组说得准确。 日积月累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我会连、读读背背”三项内容。 其中“读读认认”安排了认识十个生字的任务。 每组中有一个熟字,一个新字,采用了换偏旁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记。 是对学生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的一次巩固。 由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 引导学生独立识字,增进乐趣,体会方法,发展能力。 “我会连”是两组“词语搭配”练习。 由于涉及的词语都是学生熟知的,因此,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