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雪教案5篇【精品教案】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通过朗读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毛主席有一首词叫沁园春雪(课前板书课题),意境开阔,大气磅礴,蒋介石看到以后非常生气,在国民党内外征集诗词,并要求他的御用文人们日夜埋头写作,要写出一首词在气势和意境上超过毛泽东,然而终其一生都没有如愿。 那么,沁园春雪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二、作者简介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共和国的缔造者,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沁园春雪是他的代表作。 (翻) 三、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屏幕上的字音,并结合注释疏通词意。 有困难吗?(“风骚”作何解?) 2、刚才同学们自由朗读了这首词,你喜欢这首词吗?老师也非常喜欢这首词,想为大家朗读,可以吗?教师范读(配乐范读诗歌)(激发学生) 3、请同学们谈谈你听读的感受。 (这首词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很有气势)同学们也想试一试?要读出气势。 (学生齐读)过渡老师听到的是雄壮之音,感到的是豪放之情,可见这是一首壮词(板书壮词)。 那么,这首词到底壮在何处呢?(学生答)壮在上阕的写景,壮在下阕的抒怀。 (板书写景抒怀)(翻) 四、感悟意象,探究情怀 1、那么,景物如何之壮美?请同学们在上阕中选取你所喜欢的景物,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文字加以描绘。 (评学生是否写出了和读出了壮美)举例(如果学生写的还可以就不必重复,也不必求全)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大地冰封凝然而安静;天空雪飘轻盈而灵动。 (引导朗读词句)在这白雪皑皑的世界,雄壮的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天地之间。 昔日波涛汹涌的黄河顿时被冰雪覆盖。 (引导朗读词句)群山与天相接,在白雪的覆盖下显得愈发地高大巍峨,又如一条条银蛇舞动,高原上的山丘起伏连绵,似一头头白象在奔跑,它们是要和老天一争高下。 (引导朗读词句)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须,等到之意。 现在是晴日吗?不是。 是大雪纷飞。 由此可见,这是作者的美好的想象。 应读出陶醉和向往之情。 )综合同学们所描绘的画面,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展现在诗人面前的和浮现在诗人心中的是怎样的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景啊!(板书壮丽的雪景)(翻) 2、1000多年前的柳宗元也曾描写过浑莽雪飞的世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 孤寂死灭,了无生气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一个郁闷苦恼高洁清寒的诗人。 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带到词句千万里江山,长城大河)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 他的感情充满喜悦,他的精神豪迈奋发,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翻) 3、雪景是壮丽的,那么情怀又是如何地壮美呢?(齐读下阕)1(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回答,先引到评论帝王)这五位帝王是英雄吗?是,理由有三一从史实来看(学生稍微阐述),二从“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见,三从“惜”字(美中不足)可见。 可惜啊,惋惜啊,他们又有着共同的缺陷-只知武功,缺少文治,缺少文学才华。 (文采、风骚都指文学才华;弯弓射大雕代指武功)(“略输”“稍逊”“只识”可见对成吉思汗的否定大于前者,几乎是一种不屑的口气。 )(引导学生朗读,从惋惜到不屑的语气)2那么谁才是真正的时代英雄呢?风流人物呢?(翻)联系写作和发表背景谈谈对风流人物的理解。 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作于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长征的壮举,成功实现战略转移,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愈加猖獗,华北告急;国民党政府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发表背景这首词发表于1945年8月,中国人民刚刚取得抗战的胜利,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为和平作积极的努力。 其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雪。 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如果学生说是毛泽东,先予以肯定,然后结合注释加以引导。 注释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功业,成立新中国,创造新的历史。 )毛泽东当然是风流人物,而且是风流人物中的风流人物。 这是人民的幸福,也是作为对手的蒋介石的悲哀。 蒋先生可能也会仰天长叹既生蒋,何生毛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翻)这真是“历代帝王竞自由,可叹赳赳欠风流。 试问英雄今何在?且看孺子占鳌头。 胸怀天下,胸怀革命,胸怀人民,多么博大壮阔的胸怀啊!(板书壮阔的胸怀) 4、景是壮丽的雪景,怀是壮阔的胸怀,这就是毛主席的壮词,借壮丽之景抒写伟人壮阔的胸怀。 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啊!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朗读诗词来感受主席伟大的形象和主席诗词无穷的魅力。 (翻)(时间允许,一生读,然后作评。 最后齐读。 展现我们盐中学子的风采) 六、总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流。 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同样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 君不见,奥运国旗赛场飘,神七飞天尽逍遥;世博在即世瞩目,花开万朵显妖娆。 (翻)在缅怀伟人的同时,让我们齐诵主席的诗句,唱响时代的最强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下课时翻页板书沁园春雪壮词写景壮丽的雪景抒怀壮阔的胸怀沁园春?雪教学设计贵州都匀市墨冲中学王有莲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依据以上理论,再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目标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理解关键词语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难点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的,这是作者的立意所在,这点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与学法第 一、诵读法,诗歌的理解在于朗读,常说“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将诵读作为主线贯穿全过程采用初读、听读、分组朗诵、全班朗诵、个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的内涵,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感情。 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第 二、提问法,提问是教学中永远不会过时的教学方法。 按照“切入-顺承-深化-引伸”的顺序,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受到启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练习法。 设计两道反馈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的。 第 四、分组讨论法。 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参与活动。 采用自由讨论指定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全班分为若干组,确定发言代表,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教材导入新课先在投影仪上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再播放音频沁园春?雪,由“滋润着春天的麦苗,迎春的花叶”的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板书课题沁园春?雪简介背景用投影展示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听读,检查学生课前自读情况。 针对学生易错字音,进行正音教学。 听读全词播放自己制作的flash朗读课件,通过优美画面,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形象之美,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二、组织学生研讨探究1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北国雪景图板书“景”)2作者欣赏北国雪景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千米高的塬上)3登高就能远眺,词的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望)。 4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具体的景物?(长城、大河、山脉、高原)5(讲析了“长城”“大河”两句后)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使用比喻、拟人修辞,化静为动)6上述感受全是作者看到的吗?其中带有很大的什么成份?(不全是)(联想、想象)虚实相依7除此以外,作者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在雪中想象雪后红日当空,白雪交映的壮丽景色)8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江山如此多娇)(用投影仪展示课本插图,板书“江山多娇”)9显然这是一个承上句,总括上阕,有没有启下句总起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0这说明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板书“评古代帝王”)11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雄才大略,战功赫赫)12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介?(惜)(板书“惜”)13.(概括惜字用词讲究分寸的表达作用后)词中还有几个类似的作用的字,大家找找。 (略、稍、只)14.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评古为颂今)(板书颂)15歌颂今天的哪种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16那么主旨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板书“主旨”)17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真正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应看今天的人民大众)18词上阕写景下阕评古颂今,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前者是基础,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娇才会引无数英雄折腰,评古颂今就很自然) 三、巩固与迁移展示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雪全词,引导学生欣赏毛泽东书法豪放磅礴,挥洒遒劲风格,同时再一次感受毛泽东诗词的壮美风格,以此点燃学生形象思维的火点,使学生形象思维燃起熊熊烈火。 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屏幕投出)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能概括上阕内容的句子是“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能概括全词内容的句子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大河上下”的意思不是黄河的上面下面,而是黄河的上游下游。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说必须在天睛时,才能看到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的景色。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望”的内容是“与天公试比高”。 “惜”的人物是“秦皇汉”、“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这首词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 词的下阕论今是为了评古,而评古今人物又是为了写景。 全词主要是表现作者的爱国热情。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综合了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舞”“驰”“银”“蜡”写得有声有色,把群山、高原写活了。 布置作业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 附板书设计本课教学,PPT课件,运用所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因此很多地方用投影展示了。 板书设计也就在投影过程中逐步展示出来沁园春雪毛泽东景江山多娇(望)评古代帝王(惜)颂人民大众(主旨)反思尽管对教材作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处理、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在理解词句的误差(从练习反馈得出);部分学生在想象写作时显示出想象能力的不足,这些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逐步培养。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赵俊峰教学设想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 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 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 这里有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 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似排山倒海,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全体人民。 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 教学目的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教学方法1.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2.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2检查字音沁qn数风流人物sh折腰zh思汗hn今朝zho 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5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讨论并归纳“惜秦皇汉武射大雕”6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7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讨论并归纳“惜”。 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8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先分组讨论,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 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方面就差一些。 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 还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 9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有,“俱往矣今朝”。 10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讨论并归纳“江山如此多娇折腰。 11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承上启下的作用。 12、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 13、背诵比赛沁园春雪诗意充沛,有声有色。 全诗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认真朗读品味,会给人留下淳美的艺术享受。 下面我们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熟课文。 14、总结全文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 15、布置作业背诵全诗,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板书设计沁园春雪毛泽东上阙写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下阕议论、抒情论古英雄的不足赞当代革命英雄课后反思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 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 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 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 由于引导得当,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沁园春雪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 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下阕可分几层。 分三层。 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 “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 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 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梳理、总结、扩展 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 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2、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 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一、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胸怀、思想感情。 四、教学程序1导入由毛主席的嗜好导入。 板书课题。 教法、学法激发好奇心,形成期待心理。 2明确任务学生归纳学习任务,教师帮助确定。 投影出示。 3导学过程A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 2.学生边听边想。 (1)从气魄上,整首词给你怎样的印象?找出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词语。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雄伟的景物,最能反映北国风貌。 (2)内容。 将上下阕内容各用一个字概括。 板书上阕物江山下阕人英雄江山和英雄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引)江山为何令英雄崇敬?面对大好河山,英雄是何姿态?师生分析上阕绘雪景之娇,纵横千万里,下阕论古今英雄,上下五千年。 因此 (3)表达方式上阕描写下阕议论抒情 (3)讲解过渡句的作用教法、学法教师范读,学生听、思考,教师放映宇航员拍摄的长城、山脉照片,精讲点拨,感知形象。 B.文章又如何描写?怎样议论?1指名读上阕。 (1)毛主席不仅会写诗作词,还会画画。 他大笔一挥,展示给我们几幅画面?明确三幅。 一位同学读原句,另三名同学说说想到的画面。 提问主席是怎样用笔的?回答先总写,再具体写,后小结。 先实写,后虚写。 板书体现。 女生齐读上阕。 教法、学乏体味意境。 (2)质疑“望”的位置在哪里?何以有这样的气魄? (3)你怎么看出后三句是虚写?从“望”到“看”,视觉上有变化吗?2读下阕。 (1)诗人评说历史人物,贯穿一个“惜”字。 “惜”从何来? (2)谁是风流人物?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插入对毛主席其人、时代背景的介绍。 男生齐读下阕。 出示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配乐,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教师讲述。 探索感情。 C.深化拓展现在,你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有新的感受吗?举例深入体会。 D.比较体验沁园春.长沙哪一句最震撼人心?出示题板。 E.总结鉴赏诗词的思路。 F.再品词的意境。 放录音。 作业。 总体回顾,发散思维。 展开联想,鼓励求异你由雪想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总实上阕物江山分描写总虚沁园春雪评古议论下阕人英雄赞今抒情抱歉为什么板书总是在发帖时移位呢?请给予帮助。 知识目标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学媒体录音机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背景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
- 2025自主解除租赁合同
- 第四单元建立网站第13课一、创建站点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机械厂废渣处置管理办法
- 7.1酸及其性质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 7.3 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第一节 光的折射定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粤教版2019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说课稿-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定州市安全员培训课件
-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交河中学等校联测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
- GB/T 29178-2012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指南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结肠息肉课件培训课件
- 饮食营养与健康课件
- Unit 4 Reading and Thinking 学案-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广告及宣传印刷品制作服务方案
-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框图流程图
- 医共体成员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制度
- 如何建立高效学习小组
-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