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之道教案 自然之道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先恐后、企图、愚不可及、气喘吁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什么才是“自然之道”,从中受到启示。 3、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4、丰富见闻,产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什么才是“自然之道”,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播放沙滩风光的图片,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品味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做到朗朗上口、通顺流利。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集中练读。 3、教师引导反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采用范读和齐读等方式,哪里读不好或哪里有困难,就多读哪里,必要时老师带着读,一定要读得正确流利。 4、多媒体出示七个要求会认的生字,让学生在文中画出相关词语。 5、你觉得哪些生字、词语你掌握得比较好?向大家介绍经验,或者给大家提个醒。 6、理解词语,想象画面。 (1)出示第一组词语巢穴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嘲鸫用尖嘴啄企图抽一组学生读词语。 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说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2)出示第二组词语焦急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指名读,思考这些词语是描写谁的?带着表情读一读这些词语。 (3)出示第三组词语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齐读词语,说一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话。 (4)出示第四组词语补救气喘吁吁饱餐一顿响彻云霄悲叹愚不可及指名读,齐读。 7、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这段话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 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结果让食肉鸟()。 “我们”()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三、掌握方法,了解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尝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伴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让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 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我们”虽然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 第二课时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听写词语侦察欲出又止鱼贯而出口中之食若无其事极不情愿愚不可及悲叹 2、学生齐读词语。 3、请同学们根据这些词语,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我们不仅可以用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像这样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来概括主要内容。 5、教师引导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深入地阅读自然之道这篇课文,希望大家从作者深入细致的描述中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 二、品析词句,感悟人文之道 1、教师引问请你从文中找出描写小绿龟命运的句子,梳理故事的主线。 2、请一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 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 3、教师导学小绿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心。 请画出描写“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句子。 4、教师组织学生进入角色,分组学习。 选择其中一个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他们当时不同的感情及其变化。 5、教师引读“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进而到震惊与后悔;向导由心平气和进而到悲叹。 采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重点理解向导的言行,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只幼龟探头侦察,突然被一只嘲鸫咬啄时,向导对焦急的作者及其同伴说的话,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御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向导的话也点明了课文的主题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 (2)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3)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悲叹”比“感叹”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突出了向导伤心难过的心情。 ) 6、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对比,换位思考。 向导与作者及同伴们对太平洋绿龟习性的了解情况,以及对自然规律的不同认识,使他们在这件事情上的做法与感悟不同。 大家交流阅读感受,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主要是结合具体语境交流。 ) 7、教师找准辩题切入点,激起争辩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伤害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同? 三、探究学习,理解自然之道 1、“我们”的原意是“救龟”,结果却“害了海龟”。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或他的同伴,你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 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写下来吧。 2、谈启示,续结尾本文在选作课文的时候,略有改动,主要是省略了结尾的一句话。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加上一句什么样的结尾?预设生1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生2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 生3当人自作聪明时,就可能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聪明反被聪明误。 3、教师揭示原文结尾。 引问与自己加的结尾进行对照,你又能受到什么启发? 4、小结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四、拓展延伸,启动综合性学习 1、激趣。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人们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自然惩罚的事例?小组讨论交流。 (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里的小鱼难在鱼缸里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过渡其实“自然之道”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去观察思考,想不想去探究,愿不愿去实践。 2、选题。 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确定某一活动方式观察大自然探究发现(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动手实验、进行小发明等。 3、分工。 依据自主的原则,组织教学,落实小组分工与活动安排。 4、活动。 根据活动计划,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青冈县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东莞市谢岗镇政府第一食堂招聘厨师长、副厨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泉州德化阳山铁矿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劳务派遣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广西南宁市峙村河水库管理所编制外工作人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湘电集团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近代物理研究所部分研究室负责人竞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贵州铜仁市司法局选聘行政执法人民监督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西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3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东学校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海水鱼类增殖放流记录表格、人工标志、增殖放流验收报告
- 建筑工地节前停工安全检查表
- 动态心电图培训课件
- 微商培训的课件目录
- FZ/T 07025-2022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 德国国家概况
- 内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5744《食品加工与保藏(专)》真题
- 整本书读写《一颗遗失的扣子》(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各单元作文范文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