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世界史教案世界近代史(下) 教案 民族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历史行政学院 2011级世界史 李亚男 11060108004 民族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民族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使同学们对民族主义有更深的了解认识,重点关注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难点: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综合分析法、讲述法 教具:多媒体、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民族主义概念及形成 民族主义产生于18、19世纪之交,它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利保持和发扬自己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且在政治上建立统一的民族主权国家。直到中世纪晚期一些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才使民族意识逐渐有所强化。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使民族主义真正产生。大革命中“国民”概念的提出,鲁索“人民主权”学说在某种程度上的实践,逐渐形成了民族自决的观念。在全体法国人民都卷入政治斗争的环境中,开始懂得了决定自己民族命运的道理。拿破仑以战争的方式将法国这种“民族国家”的形象传给了欧洲,唤醒或激起了各地区的民族意识。而拿破仑的扩张主义和军事占领又使民族独立的意识强烈发展起来。于是,既有保守主义因素,又有自由主义成分的民族主义学说形成了。 二、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谈到民族主义,马上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雅各宾党人“祖国在危机中”的号召和马赛曲,以及费希特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这时民族主义起到了凝聚民族意识,集中民族力量的作用。对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的确立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发挥了极大作用。放眼东方,从中国的戊戌诸君子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土耳其的“青年土耳其党”到凯末尔主义;从埃及的阿拉比起义到纳赛尔政变。还有印度的甘地主义,尼赫鲁主义和印度尼西亚苏加诺的“纳沙贡”。东方的革命者将发端于欧美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本民族精神传统相结合,发起了反抗殖民统治和掠夺的民族主义运动,同时将民族主义传向全世界。但是民族主义自他产生之日起就有其内在结构上的对世界和谐,和平发展的潜在破坏性。 民族主义天然的与民族和民族国家两个概念相联系,而引发国际关系变动的具体承担者正是民族及由其建立的民族国家。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他们的具体含义。而这三个名词的定义恰恰又是历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所争论不休的。埃内斯特格尔纳的观点是:“一言以蔽之,民族主义是一种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它要求族体的疆界不得超过政治的边界。尤其是在一个国度里,族体的疆界不得将掌权者与其它人分开。”民族的定义更难,约瑟夫斯大林的概念大致可 以令人信服:民族是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思想意识的人类共同体。至于国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经典定义为:国家是社会中掌握着合理使用暴力的垄断权力的那个机构,是维持秩序的专业分工和集中体现。而黑格尔则认为民族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是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是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 民族,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存在着内部逻辑上的关联。民族国家是民族利益的政治保护者,是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而民族主义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理念,是没有祖国的民族建立民族国家的思想旗帜。而民族国家以民族主义为国家政策的决策准则。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在面对内外挑战中发挥作用。无论这种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国际关系方面,民族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要求本民族最大限度地向内聚合的思想,按此原则指导下建立的民族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可避免的要求要将其行政边界覆盖所有本民族的天然生活地域。对于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来说,则要求涉及本民族利益的权力掌握在本族人手中,无论实际效果如何,这个民族有本族利益可以得到最优化实现的信心和“踏实感”。在民族国家的理念全球传播的历史条件下,少数民族会在自己占有相对优势的地域进行建立民族国家的努力。可是有历史变迁演化而来的现实本身向这种民族主义提出了难题。首先,人类在并不是按照民族主义纲领所描绘的那样集中居住于一片地域,而是与其它民族交错杂居,分散于大片地区之中的,在各民族国家皆以民族边界于政治边界相一致的方针来确定本国疆界时,难免会把其它民族划入自己的国内,这无疑会与被统治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产生尖锐的冲突。而民族主义国家作为民族利益的保护者,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不会轻言放弃同族裔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因为这是与本国民族利益相悖的。奥匈帝国解体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对的里雅斯特地区的争夺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北爱尔兰的归属更是一大现实国际难题。少数民族面对的处境相似,如果允许他们以民族分布于国家疆界从多民族国家脱离,那么生活在其境内的其它民族就成了少数民族,他们无疑也拥有要求独立建国的权利,如果这些少数民族在国外还有同族的分布甚至民族国家的存在,那么少数族裔问题会演化成为国家间关系问题。前南内部的种种流血冲突和两次车臣战争正是少数民族民族主义的困境和冲突的集中体现。从现实层面来看,民族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对其本意的背离和扭曲,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对所有民族自由和独立的热爱是此时民族主义的内核。可是在具体实践中民族主义的自由和民主的色彩在逐步消退,民族沙文主义,民族扩张主义在不断抬头。民族主义激发起来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化为对于本民族理念的过度抬高和对本民族利益的过份夸大。在理念上正如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所说的:“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力和利益都漠不关心,除非与他们自己有同样的名称,将同样的语言;而且民族情绪远远的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任何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这种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结合被拉来解释社会领域的达尔文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相结合,产生了种族主义,成为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来源。在实践中,民族主义与暴力和侵略战争相联系,从拿破仑到俾斯麦,从威廉二世到希特勒,他们都是篡夺民族统一的意志作为对外扩张的借口。 三、德国民族主义 德意志民族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唯一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早前 的普鲁士民族、德意志联邦也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过重大影响。而明确表达民族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正是德国的哲学家费希特。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一文,明确提出,成为一个民族的根本,在于民族精神。费希特说,不可磨灭的德意志精神是优于法兰西或其他西欧精神的。他反对崇拜法兰西文化,主张弘扬德意志民族文化,懂得德意志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使德意志民族成为其它民族的榜样。此后,民族主义很快成为遍及欧洲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处于俄国、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压迫下的各民族,以及处在政治上四分五裂下的各民族(如德意志、意大利),都纷纷举起了民族主义的旗帜。 德意志民族直到十七世纪初,仍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四分五裂。各民族不团结,各自为政,互相斗争,倾轧不已。 拿破仑在普鲁士的掠夺政策和强力压迫,导致了反对拿破仑的民族运动的形成。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深深地吸引了德意志各邦的爱国志士。爱国者们纷纷云集普鲁士,著文演说。在奥地利反法战争失败后,普鲁士被德意志资产阶级视作民族复兴的唯一希望。自由进步精神及民族复兴的广泛传播引起了普鲁士民族独立运动的空前高涨。普鲁士民族运动势不可挡,普王在哈登贝格再三劝喻下,终于勉强决定由政府领导进行一场民族解放战争。1813年3月16日,普鲁士正式对法国宣战,由普鲁士发起的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终于揭开了序幕。起初,普鲁士在德意志境内并没有得到什么有力的帮助。普鲁士对德意志诸侯的号召书只得到梅克伦堡公爵的积极响应。各地的反拿破仑的起义,都没有统一的组织。八月,秋季战役开始,英国瑞典参加了反法联军。奥地利经过各方会谈后,于8月11日对法宣战并加入联军。不久,法军处于联军的包围之中,法军在莱比锡陷入困境,17日开始了著名的莱比锡民族大会战,萨克森军和符藤姆贝格军在战斗中倒戈投向联军,致使法军大败,一直后撤到莱茵河。19日联军占领莱比锡,莱茵河联邦随即瓦解。此后,战争很快打到了法国境内。到1813年底,莱茵河右岸的德意志领土基本上获得解放。到1814年,在联军优势兵力的猛攻下,法军马尔蒙部队于3月30日投降,31日普王和俄皇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至此,拿破仑在德意志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统治终于被推翻了。 解放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为民族统一创造了首要条件。民族统一思想首先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广泛的传播。这一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民族主义的胜利,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打败了拿破仑的侵略,解放了许多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削弱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实力,使其瓦解。国际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主宰欧洲的局面结束了。 德国完全的统一是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是普鲁士统一德国和俾斯麦帝国走上世界强权之路的时代,也是普鲁士精神在全德意志兰取得胜利的时代。普鲁士的德意志的社会经济、政治、精神和文化领域,都处在“统一”这一时代的历史任务之下,都打上了俾斯麦的烙印。俾斯麦用武力最终解决德意志兰自宗教改革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民族统一任务,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从而成为德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俾斯麦的霸权企图,最终同德意志的进步事业统一,结合在一起,起了进步的作用。德意志统一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的,即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普法战争。俾斯麦在三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乃是他利用德意志的民族运动和民族情绪,贯彻他的普鲁士精神。俾斯麦力图掌握民族运动的领导权,把民族运动的矛头指向其他中小邦诸侯,指向奥地利和阻碍统一的西方强权。俾斯麦所领导的“民族运动”,一方面在德意志起着革命的作用:摧毁了1815年以来存在于德意 志联邦的全部旧有关系;另一方面包藏着霸权和拯救的内核,因而在建造德意志统一中保留着不少旧的残余。 此时的德国民族主义也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实现了统一,为德国的发展扫除了一系列障碍,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德国的实力大大增强,而法国衰落下去,欧洲格局随之骤变。 到了一战后,魏玛政府软弱无能,引起人民的不满,纳粹党借机谋取了政权,纳粹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当初阿道夫希特勒入德国工人党时,仅仅是一个具有55人的党,希特勒获得的是一张编有“555号”的德国工人党党证,这就是希特勒进入政界的起点。希特勒拿着那个标着555号的党证哭笑不得,他知道德国工人党的党证是从501号开始编号的,也就是说德国工人党只有55个人,但为了夸大声势却标成了555号。希特勒就是从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成为党魁,成为国家元首。啤酒馆暴动后,他被警察逮捕了,被关押在兰德斯堡监狱。就是在这个监狱,希特勒完成了他的举世名著我的奋斗,起初这本书叫四年以来对谎言、愚蠢和胆怯所进行的斗争。这本书中希特勒大肆宣扬民族主义,表达对犹太人的憎恨,认为日耳曼民族是优越于其他一切民族之上的民族。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希特勒在20岁刚出头的时候在维也纳就形成了反动的思想。当他在24岁的那一年,离开奥地利去德国的时候,他心目中充满了德国民族主义的狂热,充满了对马克思主义、民主主义和犹太人的深深的仇恨,并且坚信上帝选择了雅利安人、特别是日耳曼人做主宰种族。1928年,希特勒又口述了第二本书,该书着重重申了以种族、生存空间、战争为主线的纳粹外交政策,继续宣扬我的奋斗一书中的民族主义,发誓要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为足够的生存空间而奋斗。为了吸引选民、扩大声势,纳粹利用民族主义进行宣传,建立各种各样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群众组织,如“民族社会主义文化斗争大同盟”,“民族社会主义公务员联合会”等,后来又有“民族社会主义教师协会”,“德意志民族主义法律家协会”,“民族主义者医师协会”。声势最大的是“民族社会主义大学生协会”,这个组织特别鼓动德国大学生团体在学校展开反犹太活动,掀起民族主义狂潮,德国大学里充斥着反犹太的污浊空气。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和他的法西斯民族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在德国的上台,典范性地说明了社会危机、极端民族主义与国际暴力冲突的因果关系。希特勒的成功,也在于他明确地利用和表达了在此期间德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产阶层的不满和向往,民族主义的宣传正好吸引了这些人。首先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和仇恨。这个和约对德国是有欠公正的。把一切责任推给德国,又进行了严厉的制裁,让德国人难以接受。这更是德国民族主义者不可接受的,由此产生了一种狂热的民族复仇主义思想。 正是这些民族主义宣传,吸引了大量的支持者,也蛊惑了人心,大量的群众成为纳粹狂热分子。对世界的直接影响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一度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成为欧洲的霸主,德国主导着欧洲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20世纪以来民族主义的状况及其影响 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民族主义三次浪潮的冲击。第一次浪潮发生于一战后,这一时期它一方面表现为欧美列强积极参与世界霸权的争夺,为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而发动战争;另一方面表现为弱小的民族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第二次浪潮发生于20世纪50-70年代,一方面是变相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国扩张主义;另一方面是反抗的小民族主义。第三层次浪潮发生在80-90年代,广泛地表现为 中东、西亚、南部非洲和前苏东地区的民族战争和宗教冲突。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复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因素,文化多元主义的勃兴为民族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现代化过程中的逆反心理,也会引发民族主义浪潮上涨。政治因素,一是以苏东地区为代表的,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的结果,使这些国家出现了大批以争取民族分离为目标的地区性政党,它们以民族主义为政治斗争工具,从党派分歧走向了国家分裂;二是有关国家民族政策的错误。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民族主义兴起的关键因素。国际因素,一是国际格局的变化为民族主义的兴起创造了契机;二是历史上大国强权干涉和殖民政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也对民族主义的兴起有重大作用,经济全球化收益不对称性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现代民族主义的主要根源;经济全球化波动性的经济运行态势激发了现代民族主义的产生,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梯度差型架构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又一诱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民族利益的排他性和非从属性成为冷战后民族主义复兴的诱因。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冲突,也是冷战后民族主义回归传统的重要原因。外部势力的介入也助长了民族主义的重新泛滥。 当代民族主义具有宗教性,一方面宗教成为民族主义兴起发展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宗教旗帜成为民族主义进行扩张的招牌。它具有许多特点,首先,具有历史性,它首先是一个历史问题,产生和发展都具有历史因素;其次具有时代性,它的变异和发展受现实因素的影响;第三具有阶级性,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任何一种民族主义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第四,具有全民性。 这一时期,尤其是冷战以来的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破坏了国际战略环境的稳定。首先,从战略格局上看,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民族危机和民族冲突,使原有的长期稳定的战略格局被打破,导致严重的地区混乱局势,如前苏东地区因民族主义兴起而产生民族危机,造成原有的战略力量平衡消失,使得该地区成为世界战略环境中最难以预测,也最具动荡的不安全地带之一,并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民族矛盾的跨国界性质以及与领土争端的相互交错,使得民族问题引起的国家间冲突的危险有增无减,国家间的关系因民族问题而日趋紧张,如前南斯拉夫(包括现在的南联盟),由于国内长期的塞阿两族矛盾等原因,使之一直与邻国阿尔巴尼亚关系紧张,再次,民族问题引起国家间武装冲突的危险性增加,尤其是加剧了原有的国际冲突。如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冲突不断,不仅爆发了四次中东战争,而且至今这一地区仍是世界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二、影响了有关国家经济的发展。由民族主义引发的民族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民族危机割断了长期的正常的经济联系,使国家统一的市场被打破。各民族地区之间相互封锁、割据,违背了现代社会社会化、国际化的原则,加剧了整体经济的困难局面。其次,民族危机使当事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缺乏一个良好的内部的社会条件,对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发展旅游产生了极大苦难。而且,战争本身給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更加恶化了经济发展局势。再次,有关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因民族危机而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经费扩充军备,使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进一步减少,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乏力。最后,因民族危机而引发的民族冲突会产生大批难民和失业者,使有关国家动荡不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及额外负担。 三、为大国干涉别国内政提供了借口。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经常利用民族问题,积极插手民族矛盾的解决,为自己的战略目的服务,一方面,打 着民主人权人道的幌子,以经济援助为诱饵,迫使东欧国家承认各自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立,以达到利用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以民族分裂瓦解东欧的目的,从而实现北约进一步东扩,遏制俄罗斯咽喉的目的;另一方面,美国和西方在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战略地区,借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来建立听从自己命令的政权,以图控制战略要地,争取战略优势,刚刚结束的科索沃战争就是美国和北约利用他过内部的民族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典型范例。 四、对相关国家的领土主权构成严重威胁。极端民族主义带来的民族分裂运动使得国际法主体主权国家的数量增加。民族分裂主义违背了国家主权原则,使得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一次显现出来。民族分离主义把长期共同生活在同一国度里的民族间密切相连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关系骤然割断,对于原主权国家来说,意味着战略要地的丧失,原先国内的地域关系变为国际关系。这增加了主权国家发展战略的难度与复杂程度。 五、与当前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相背离。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化、知识经济化、金融国际化把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融合到一起,但民族主义却以其鲜明的个性化、情绪化的特点,与全球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由此产生的难民潮、军备竞赛等后果,直接冲击着现存的国际关系,影响国际力量的平衡。当今的民族主义对现行国际关系准则的不认同、不合作态度,及本身发展的不定型,这成为冷战后国际新秩序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总之,冷战后世界范围民族主义的再度兴起,已不再具有当年民族独立运动时期反殖民主义的进步色彩,而是日益走向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误区。由此而引发的民族危机、民族冲突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六、冷战结束前后世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在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解体的基础上,一大批新独立的国家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联合国已接纳它们为会员国,这不仅重新该画了世界政治地图,也充实和丰富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新独立民族国家内外政策的走向,已经和正在对国际关系产生着重大影响,与之相邻的国家必须接受现实,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整个国际社会也必须正视这种民族国家重新调整所产生的冲击波。当代民族主义是重新塑造国际关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苏联东欧地区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造成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分崩离析,世界上唯一能同美国全面抗衡的力量不复存在,两极格局因此瓦解,社会主义阵营消失,国际关系发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国际政治格局进入一超多强时代。冷战结束后,虽然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始终力图控制原苏联东欧地区,他们加强对独联体的控制,反对北约东扩,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改变了一味追求西方的作法,把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作为外交活动的基本原则,开始推行大国外交,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力量对比失衡仍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在国际关系史上民族主义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它伴随着民族的存在而存在,只要各民族之间有差异存在,民族主义就会有生存的基础;只要民族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主体,民族主义就会深刻影响国家关系的发展演变。由于民族主义在国际关系中是一把威力巨大的双刃剑,“善御之则自强,不善御之则自伤”。我们必须正视民族主义的存在,公正地为每一个民族提供充分发展的条件,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抑制狭隘民族主义,使各民族在和平共处中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最后,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关于21世纪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1)民族主义已经走向终结。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20世纪末,民族国家的整合已经基本完成;西欧民族主义 衰落已经成为现实;全球化将加深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相互依赖,最终导致非国际化。(2)民族主义浪潮越来越削弱。理由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民族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独立的东西越来越少,许多国家反对霸权和强权,要求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使民族主义激化的条件减弱。(3)民族主义浪潮呈强势发展,并超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潮。20世纪90年代初的民族主义浪潮掀起后,许多学者惊呼民族问题已经和环境污染、资源分配、核扩散等问题一样成为威胁21世纪的最严重的问题。指出21世纪民族主义将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存在,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不合理,为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由于民族国家间的边界冲突、宗教矛盾以及民族国家内部的斗争引起的局部战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有发展之势。据统计,“1993年全世界共爆发62起局部战争,到199年底则上升为七十起,其中绝大部分都与民族主义有隐然或显然的关系”。这正是民族主义生长的土壤。从最近国际形势发展看,21世纪民族主义不仅没有终结,而且还会继续发展。至于发展态势,不能笼统的概括为强势或弱势,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民族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民族的认同、归属、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它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自然形成的。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主义;只要世界上还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民族主义就会继续发展。全球化并不等于非国家化,只要国家存在,民族就不会消亡,有些学者提出,全球化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随着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的加深,国家主权必然受到削弱,而最终的结果是非国家化。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忽视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以民族利益为最重的国家仍是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全球化中的许多国际规则要以国家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国家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到目前为止,世界政治体系中还没有任何一个行为体可以取代主权国家的地位。对国家而言,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它对内是多元的,对外是一体的。例如,我们称美国为美利坚民族,法国为法兰西民族,中国为中华民族等等。从这一角度讲,国家又是民族利益的体现者和维护者。总之,在21世纪,已经跨越国界并呈现出国际化、普遍化和扩大化发展趋势的民族主义思潮,必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并对国际政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民族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必须能够正确把握民族主义的概念,了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及20世纪以来民族主义的概况,分析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掌握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作业布置: 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主义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写一篇小论文(20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形成 1、产生于18、19世纪之交 2、拿破仑战争 二、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三、德国民族主义 1、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形成系统理论 2、莱比锡民族之战,民族解放战争 3、俾斯麦三次王朝战争 4、希特勒纳粹德国时期 四、20世纪以来民族主义的状况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三次浪潮 2、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破坏了国际战略环境的稳定。 (2)影响了有关国家经济的发展。 (3)为大国干涉别国内政提供了借口。 (4)对相关国家的领土主权构成严重威胁。 (5)与当前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相背离。 (6)冷战结束前后世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学历史教案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 (500字) 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3000字)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working mode, the selection of a number of municipal strengthening group to build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basic level organizations advanced model.(seven) the manual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published and League branch of manual work, to promote the use of two manuals in the citys organizations at various levels. The county committee, directly under the group (work)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grassroots League and group (total) using branch ratio shall not be less than 70%.Three,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groups leadership and team building(a) to strengthen the leagues leadership at all levels of construction. Continue to do a good job of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adres management opinions implementation. To promote the group counties (autonomous counties, cities) Commission and city directly under the group (workers) appointed to carry out the Five team building activities. Improve the League Association Department working mechanism. Conscientiously fulfill the duties of CO, combined with the city group directly under (the) Committee of the general election and the adjustment, actively jointly with the unit where the party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good group leadership selection with the work. Do a good job i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ssistant committee leadership and leading cadres of the annual assessment work, adhere to and improve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alk system group To weave individual conversation and collective convers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mmittees of all levels,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system of central group learning, the system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e system of important issues and the reporting system.(two) to strengthen 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to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ssroots cadres training project and opinions on carr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2031年中国三维数字化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 木材制作合同协议书
- 广告设计创意培训学员试题及答案
- 2026-2031年中国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预测咨询报告
- 铺面卖买定金合同范本
- 木地板装修合同协议
- 防护栏生产合同协议书
- 2026-2031全球及中国固体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基于杠杆原理的翼型气动补偿高速受电弓关键技术研究
- 模板租赁专卖合同范本
- 专八翻译历年真题与答案
- 预备党员转正流程PPT
- 创业基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大众汽车整车开发流程
- 山西晋城关帝庙石雕建筑特征考察
- 日用百货购销合同标准范本
- GB/T 11406-2001工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企业注销登记书
- 文言文专题复习 课件(共26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心脏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估-课件
- 宣传报道稿件常见问题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