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易错题集锦.doc_第1页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锦.doc_第2页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锦.doc_第3页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锦.doc_第4页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专题一 阿伏伽德罗常数 【易错题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C1mol 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 错解分析错选C,认为在Na2O2固体中,含有Na+和O- 两种离子,1molNa2O2固体中含有2molNa+和2molO- ,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 NA 。 正确解答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A错;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其1.7g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1.7g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数目为0.9NA,B对;Na2O2固体中,含有的是Na+和O22-两种离子,1mol固体中含有3mol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 NA,C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L不是0.1mol,D错。规律小结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的主要考查点有: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物质的组成;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等,在解题时要抓住其中的易错点,准确解答。 【易错题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L 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W W W K S 5 U . C O M,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错解分析选B或D。认为羟基-OH中有8NA个电子或10NA个电子;22.4L乙烯是1mol,1mol乙烯C-H键数为4mol。 正确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如下知识点考查22.4L/mol的正确使用;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等内容。A项,无论NH4+水解与否,根据元素守恒;B项,1mol羟基中有9NA个电子;C项,在该反应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5NA个电子;D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Vm不为22.4L/mol。综上分析得知,本题选A项。规律小结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涉及的指示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专题二 氧化还原反应 【易错题1】取17.4 g MnO2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mol)共热制取氯气(假设HCl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MnO2作催化剂 B、盐酸未完全反应C、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 D、反应产生2.24L氯气(标况)错解分析选C、D。根据该反应中量的关系:MnO24HCl可知,该反应中MnO2过量,因此HCl完全反应。又因该反应中只有一半的HCl作还原剂(另一半为起到酸的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0.2mol),得到2.24L的氯气。错误原因:静态考虑反应问题,忽略盐酸浓度变化引起还原性变化的事实。正确解答随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对应的还原性逐渐减弱,直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被停止。因此该反应过程中,虽然MnO2过量,盐酸也不可能完全反应,同样的,收集到的气体也不可能是2.24L。但是不论如何,参与反应的盐酸一定有一半被氧化(对应的量一定少于0.2mol)。因此正确选项为C。规律小结许多物质的氧化(还原)性会受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在一些具体的反应中表现出来。例如,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能够发生反应,随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氧化性逐渐减弱,最终反应将停止;若参加反应的金属为Zn等活泼金属,则当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转化为稀硫酸)时,又会有H2产生。又如,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反应生成NO2,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氧化性将有所减弱。当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反应产物变为NO。在解此类问题时,必须要打破常规,“动态”地考虑反应进行问题。这类问题也常在化学计算中出现。)【易错题2】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A、0.224L B、0.336L C、0.448L D、0.672L错解分析由于2Br -+ Cl2=Br2 + 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选A。错误原因: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氧化性)越强的物质(或微粒)优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解答由于Fe2+还原性比Br -强,当往FeBr2中通入氯气,发生的反应依次为:1)Cl2+2Fe2+=2Cl -+2Fe3+;2)Cl2+2Br -=2Cl -+Br2。因此溶液反应中反应的情况应该是:Fe2+被完全氧化并有50% Br 被氧化。根据电子得失关系,Fe2+、Br离子失去的电子总数(0.02mol+0.02mol=0.04mol)等于Cl2得到的电子总数。由于每个Cl2在反应中得到2个电子,因此Cl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其体积为0.448L。本题正确答案为C。规律小结分析多种离子共存的溶液体系的电解问题时,必须考虑离子反应次序对于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的离子,电解过程中一般优先放电。专题三 离子反应【易错题1】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 C.K+ Na+Cl- AlO2- D.K+ NH4+ SO42- NO3- 错解分析错选C。认为隐含条件条件“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标示溶液显酸性,AlO2-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错在把隐含信息理解错了。正确解答首先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即溶液为强酸性或强碱性;再者要注意到题目中加着重号的两字“一定”能共存.A中Al3+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C中AlO2-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D中NH4+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所以只能选B.规律小结离子共存是常见题型,同学们必须掌握做离子共存题的方法.在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应注意“五看”:一看题干的限制条件.一般加入指示剂显什么颜色,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pH值等于几或pH值大于7、小于7、等于7;溶液是否为无色.二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是阴阳离子结合,如果是弱酸如:H2CO3 、H2S、H2SO3、H2SiO3、HF、HClO、CH3COOH等,弱碱如NH3H2O,难溶物如Fe(OH)3、Al(OH)3、Cu(OH)2、Mg(OH)2、AgCl、BaSO4、CaCO3等.难电离的物质如H2O 等,则不能大量共存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3-、HS-、HSO3-、H2PO4- 、HPO42-)与H+和OH-均不能大量共存.三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一般在酸性条件下,MnO4-、NO3-、ClO-可氧化S2-、I-、Br-、SO32-、Fe2+等;Fe3+可氧化S2-、I-,而不能大量共存.四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 络合反应.如果溶液中含Fe3+和SCN-,二者不能大量共存,会形成络离子.五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双水解反应.如果溶液中含有可水解的阴离子如AlO2-、S2-、CO32-、HCO3-等,又含有可水解的阳离子如Fe3+、Al3+、Zn2+、NH4+等,则会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易错题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Cl2=Fe3+2Cl-B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 Fe3+3NH3.H2O=Fe(OH)3+3NH4+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 Ca(HCO3)2+2H+=Ca2+2H2O+2CO2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 =3Cl-+ClO3-+H2O错解分析写离子方程式时,只注意原子守恒,如A选项。对物质间的反应条件把握不好,D项中Cl2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 Cl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才生成NaCl和NaClO3。正确解答A项电荷不守恒;C项实质上是H+与HCO3-的反应;D项不符合反应事实。正确选项为B。规律小结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看 、 、必要的条件是否正确齐全。3.看表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4.看电荷是否守恒。5.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6.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来源:学&科&网Z&X&X&K7.看是否符合题设的要求,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专题四 化学能与电能【易错题1】右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II为电解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 Na2S4+3NaBr。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4Na4e-=4Na+B当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mLC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D闭合K后,a电极上有气体产生错解分析错选C或D,错选C认为b极发生了2Cl-2e=Cl2,Cl2+ H2O=HCl+HClO,错选D是认为a极发生了2H2O2e=H22OH。对于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不清析,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H22OH,活波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首先失去电子。正确解答电源的正极:Br3-+2 e=3Br- ,电源的负极 2 S22-2 e= S42-,内电路为Na+移动导电。由题意可知b极(阴极):2H2O-2e= H22OH,a极(阳极):Cu-2 e= Cu2+,所以C,D均错误。对于B项当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说明有内电路通过了0.01 mol的电荷,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也就为0.01 mol。结合b极反应,产生的气体就为0.005 mol,体积为112 mL。只有B正确。规律小结解答电化学的信息类题,要仔细审题,把题目中有限的提示运用到所学的知识点上解答,同时要习惯性的写出陌生的复杂电极反应式。 【易错题2】将含有0.400molCuSO4和0.200molK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19.2g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5.60L B6.72L C4.48L D3.36L错解分析选B。电解产物的有关计算,不仅要考虑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由此来决定电解的产物,还要考虑离子的物质的量多少,当某种离子消耗完,一定会引起产物的变化。本题的思维定势是阴极产物为0.300mol铜,转移了0.600mol的电子,阳极产物必然是0.300mol的氯气,标况下的体积为6.72L,得出选项B的错误结论。正确解答电路中的确转移了0.600mol的电子,但溶液中仅有0.200mol的氯离子,其放电析出0.100mol的氯气。阳极放电的下一个产物应是氢氧根离子失电子转化成氧气,其量为0.400mol的电子转移,产生0.100mol的氧气。因此在阳极最终生成0.200mol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4.48L。只有C正确。规律小结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计算包括两极产物的定量计算、溶液pH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的计算、根据电荷量求产物的量与根据产物的量求电荷量等的计算。不论哪类计算,均可概括为下列三种方法:1.守恒法:用于串联电路、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荷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2.总反应法: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比例式计算。3.关系式法算:借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易错题1】除去SO2中少量的SO3,应选用(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Na2SO3溶液C98.3%的浓H2SO4 DNaOH溶液错解分析错选A,虽然NaHCO3能除去SO3,但同时还生成CO2气体,违反了不增不减原则。正确解答A、B、D项与SO3、SO2都反应了。若将B项改为饱和NaHSO3溶液,只与杂质SO3反应,同时生成了所需保留的SO2,则符合题意。C项学生不易想到,联想工业制硫酸的最后一步SO3的吸收就是用98.3%的浓H2SO4,防止酸雾生成导致吸收不充分。而SO2在浓H2SO4中溶解是极小的,达到了除杂不引杂的目的,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规律小结做此类除杂题,要掌握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增新杂质),不减(不减少所要保留物质),不繁(操作不繁琐)。序号甲乙丙CO2SO2石灰水HClCO2石灰水CO2SO2Ba(N03)2NO2S02BaCl2CO2NH3CaCl2【易错题2】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A B C D来源:学,科,网Z,X,X,K错解分析审题不细未注意到丙过量。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到位。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一排查,同时要掌握NO2的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此时有BaSO4沉淀生成。正确解答对于,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和CaSO3沉淀生成。 对于,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沉淀生成。对于,CO2气体与Ba(N03)2不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对于,NO2和SO2混合后,SO2将被NO2氧化成SO3,通入BaCl2溶液后有BaSO4沉淀生成。对于,当NH3过量时溶液中Ca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aCl2+H2O=CaCO3 +2NH4C1;当NH3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CO2+CaCl2+2H2O=Ca(HCO3)2+2NH4C1。答案为D。规律小结做此类题,最重要的就是审题要仔细,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要掌握到位,解题时要一一排查,逐一确认。专题六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易错题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xC(g) 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2,反应开始2 min内,v(B)0.1 mol/(Lmin)B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C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C),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来源:Zxxk.ComD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错解分析错选A或C,错选A,当 x2时,v(B)=(0.3-0.1)/2=0.1 mol/(Lmin);错选C,若增大c(C),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错选A是没有看清楚图,纵轴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而反应速率的公式中分子是浓度的变化;错选C是模糊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增加并不意味着物质的量分数增加。正确解答本题主要涉及化学平衡图象的识别和判断,图1是浓度-时间图,图2为速率-时间图,A中,当 x2时,v(B)=(0.3-0.1)/2/2=0.05 mol/(Lmin),B中此反应H0,降温平衡正向移动。C中结合图2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B的物质量增大,但是总的物质的量也在增大,所以无法确定B的物质的量分数不一定增大。D项中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使用催化剂,平衡亦不移动。答案为D。规律小结解化学平衡图像题三步曲(1)看懂图像:看图像要五看。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趋势;三看点,即看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原点、极值点等;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2)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3)推理判断:结合题中给定的化学反应和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根据有关知识规律分析作出判断。【易错题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D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 的体积分数的2倍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错解分析错选A或C,错选A因为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与开始加入的和在一起与乙中物质的量相当,但体积只有乙的一半,所以认为A正确;错选C因为甲的量相当于乙中量的一半,当体积相等时就有B正确。错选A,B都是因为忽略在改变条件时,该平衡发生了移动,因此必须在新的条件下考虑各组分量的关系。正确解答做好此题关键是分析清楚,条件改变,平衡如何移动。A中可以建立假设的思维模型,设甲的体积与乙的相等,按两次投料后建立平衡,此时与乙等效,再将甲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平衡会向逆向移动,C的量就会小于乙中C的浓度的2倍,B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的体积增加,而气体总体积却减少,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C中相当于压缩乙,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向移动,乙中C的体积分数小于甲中C 的体积分数的2倍;D中由于K不动,增加氦气不影响平衡移动,而乙由于增加了气体的量,活塞右移,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所以平衡发生向正向移动。故D正确。答案为BD。规律小结对于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分析可建立以下思维模式:由外界条件的改变结合反应的特点(正反应为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还是缩小的反应)可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平衡移动必然导致各种量变;反过来,由题目告知的量变信息,可以反过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再由平衡移动的方向结合反应特点(或条件的改变)可以判断条件的改变(或反应特点)。那么,在具体解题时,我们所要做的是由题中信息分析“条件的改变”、“反应的特点”、“各种量变”等内容,然后根据它们的联系作答。 专题七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易错题1】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 的浓度: (NH4)2SO4(NH4)2CO3NH4Cl 微粒半径:K+S2F 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C2H5OHH2O 氢化物的沸点:H2SeH2SH2OA B C D 错解分析错解A或D,中K在第四周期,而S在第三周期,故正确,中原子量SeSO,形成结构相似的物质,其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故正确。正确解答中碳酸氢纳加热易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而碳酸钠性质稳定故正确;碳酸铵在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会促进铵根离子水解,故正确;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 微粒半径:K+S2酸性越弱给出质子能力越弱,水和乙醇给出质子能力相比可从它们与纳反应的剧烈程度去理解正确顺序应为: CH3COOHH2OC2H5OH正确顺序为H2O H2SeH2S。答案为C。规律小结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中有一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水分子中存在氢键,其沸点反常。【易错题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A,又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也是C原子半径一半,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A,所以B其离子水解或电 解而产生的离子浓度与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相反的离子。assignment n. 任务;分配 (3)在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中,等式常与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相联系,出现的等式若不是两个守恒式,则把两个守恒式相互叠加,加以推导即可判断。Norman n. 诺曼人;诺曼语专题十 实验题headline n. 报刊的大字标题 【易错题1】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图2-1-7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seek vt. & vi. (sought, sought) 寻找;探索;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outline n. 要点;大纲;轮廓(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 _。steak n. (供煎、烤的)肉块;鱼排;牛排(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spelling n. 拼写;拼法错解分析第(1)问:第(2)问:液面下降,水柱上升,水被压出瓶b。c中NaOH倒流入b,使液面上升,c中气体倒流造成b压强增大,长导管倒吸。液面沿玻璃棒上升;液面沿玻璃试管上升;液面沿温度计上升;产生红棕色气体。第(3)问:去杂,除气。去除H2SO4,HBr,乙酸,Br2等。去除H2SO4分解或蒸发出的SO2,SO3。干燥,吸水。第(4)问:只答“有副反应进行,生成乙醚”。装置不当,造成乙烯逸出,不能与溴充分反应,如乙烯的导管未插入液溴中。液溴中有水,使浓度变稀,故与乙烯反应不完全。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而消耗。温度过高,乙醇挥发。 第(1)问:出现误区,是由于未注明反应温度是170,CH2=CH2是气体,未标“”符号,导致失误。出现误区,是由于标明的温度不对,140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得不到乙烯,导致失误。另一个失误是C2H4是乙烯的分子式,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严格区分结构简式和分子式。出现误区,是由于出现了“水浴”这两个字,导致失误。众所周知,沸水浴温度为100,达不到170。出现误区,是由于标明的“ ”可逆号所致。看起来是“画蛇添足”,究其原因,是由于不清楚此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导致失误。出现误区,是由于未记清反应条件所致。出现误区,是由于不清楚加成反应的实质所致。出现误区,是由于化学键的连接不对,表示方法有误所致。第(2)问:出现误区,是由于未答出什么地方液面下降?什么地方水柱上升?属于文字表达不准确所致。出现误区,是由于不会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安全瓶b的作用,不知道当d堵塞时,支管锥形瓶中的气体无法进入c瓶,导致b瓶中气体压强增大,使b中水面下降,水被气体压入竖直的玻璃管中,甚至从玻璃管上端溢出,导致失误。出现误区,是由于看不懂题意,误将直立的玻璃管看成了玻璃棒、玻璃试管、温度计。说明有些同学不懂反应原理,不会分析安全瓶内的压强变化,导致失误。出现误区,是由于不知道溴在水封时,是难于挥发,也难于逆向而行的,导致失误。第(3)问:出现误区,是由于未能指明是酸性气体,回答不确切所致。出现误区,是由于对H2SO4的性质、CH3CH2OH与浓H2SO4反应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不清楚,导致失误。出现误区,与误区原因相似,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H2SO4是高沸点酸,在170不会挥发,也不会分解。出现误区,是由于不懂c装置的作用,不知道NaOH溶液不可能用来干燥气体,造成失误。第(4)问:出现误区,是由于未答出根本原因是“控温不当”,且漏答了另一个原因是“产生乙烯的速率过快”,不能通过对一整套实验的综合分析推理,解释实验中的异常情况,导致失误。出现误区,是由于未审明题意,本题一整套装置设计严谨,不存在“装置不当”问题,导致失误。出现误区,是由于不懂得液溴中水封的作用所致。出现误区,是由于忽略了乙烯与水加成的条件,不能抓住“控温不当”和“速率”快慢两个要点对实验中的异常情况做出解释,造成失误。出现误区,是由于未答出温度过高,使乙醇炭化,消耗了乙醇,造成失误。正确解答观察在实验室里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制取乙烯装置安全瓶b气体净化装置乙烯与溴加成的反应器尾气处理装置。头脑中立即浮现气体综合实验的知识框架:二者的差别有两点:第一,前者新增加了安全瓶b,题目明示,它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第二,乙烯与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反应,不需要将乙烯干燥。通过仔细阅读题目要求,迅速从大脑中提取下列知识:两个化学方程式: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加成。在制取乙烯的实验中,由于控温不当,若不能迅速达到170,可能有乙醚生成;若温度过高,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和炭黑,使烧瓶中液体变黑。乙醇制乙烯时,反应速率很快。混在乙烯气体中的CO2,SO2,可用NaOH溶液洗气除去。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