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5).doc_第1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5).doc_第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5).doc_第3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5).doc_第4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5)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8分)1. (2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某人身高182dmB . 物理课本宽 C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 D .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4s2. (2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 .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C .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3. (2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后中,20架直升飞机在空中组成数字“70”字样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如图)。将抗战胜利70周年大写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组成“7”字的其中一架直升机相对于组成“0”字的其中一架直升机是运动的B . 这20架直升机相对于天安门是静止的C . 这20架直升机相对于天安门是运动的D . 以其中任一架直升机为参照物,天安门是静止的4. (2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 .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 .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5. (2分)下列估侧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B . 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30 gC . 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60D . 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6. (2分)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 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插C . 声音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秒D . 声音在标态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80米/秒7. (2分)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 晴明风日雨干时B . 窗含西岭千秋雪C . 雾裹山疑失D . 月落乌啼霜满天8. (2分)下列选项中是晶体的( ) A . 蜡B . 沥青C . 铜D . 玻璃9. (2分)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A . 甲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B . 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C . 丙车在10s内行驶0.3kmD . 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10. (2分)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 . 震耳欲聋B . 闪烁其辞C . 掩耳盗铃D . 耳熟能详11. (2分)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 . 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12. (2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 2:3B . 4:9C . 1:1D . 9:413. (2分)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3:1,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 2:3B . 3:2C . 6:1D . 1:614. (2分)如图所示,向右做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 .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摩擦阻力C . 汽车的内燃机的效率能达到60%D . 汽车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25m/s15. (2分)成都市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机场路上(一段平直的)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此路段限速为100km/h如图所示,汽车正在向放置在机场路上的测速仪水平匀速驶离,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7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 .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B .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34mC . 该汽车已超速D . 该汽车没有超速16. (2分)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 ) A . 32km/hB . 345km/hC . 56km/hD . 90km/h17. (3分)如图所示探究“水沸腾实验”时,要缩短加热时间,可行的方法有( ) A . 提高水的初温B . 减少水的质量C . 给烧杯加盖D . 用酒精灯内焰加热18.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 .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 .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 .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这是一种汽化现象二、 多选题 (共2题;共5分)19. (3分)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认真造成的B . 只要测量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就可以避免误差C . 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有效的减小误差D . 误差不可避免20. (2分)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 .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 .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 .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三、 填空题 (共2题;共7分)21. (2分)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测量值是_cm,分度值是_.22. (5分)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如图乙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_cm,分度值是_mm;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四、 实验题 (共9题;共43分)23. (3分)小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时,利用同一支铅笔进行探究,如图甲、乙是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分析可知他是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的关系,其中_的方案更好一些,另一方案不足的原因是_24. (5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和_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 , 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 , 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选填、=)25. (4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1)应选用颗粒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态(3)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26. (6分)陈鑫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说明此时气压_(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3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A”或“B”) A . 寻找普遍规律 B . 减小实验误差27. (4分)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2)当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为98时就一直保持不变,这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_28. (3分)将一个滴答作响的小闹钟放在桌面上,听其发声的响度大小;再将其放在一个空木盒上,听其发声的响度大小,发现第二次实验中声音的响度较大由此可知:(1)将发声体置于一个空盒或箱子上,可以_(选填“增大”或“减小”)声音的响度,这个空盒子也叫“共鸣箱”(2)乐器往往采用加装共鸣箱的方法来增加其发声的响度下列乐器中没有共鸣箱的是( )A . 小提琴B . 二胡C . 锣D . 鼓29. (5分)现有刻度尺、白纸条、大头针等器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某一圆柱体的周长请你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法 30. (3分)小静在观看台球比赛时发现:有时运动的白球去撞击一个静止的球后,白球会立即静止在碰撞时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如图甲所示。小静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静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速度运动出去的吗?通过了解和初步实验,小静发现只有当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两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线上相碰时,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为进一步探究,她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将一个两端翘起、中间水平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相同的台球A、B,将B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A球置于轨道左端斜面上某处,测出该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 , 如图乙所示,释放A球,撞击后,A球静止,B球向前运动并冲上轨道右端斜面能到达的最高点,测出该点的高度h2。通过比较h2与h1的大小关系即可作出判断请你作答以下问题:(1)已知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mgh,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k= mv2 , 若轨道光滑,则碰撞前瞬间A球运动速度的表达式VA=_;若h2=h1 , 则说明B球被撞后开始运动的速度VB_VA(选填“”、“=”或“”)。 (2)在实际实验中,测出的h2总小于h1 , 则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_。 31. (10分)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五、 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32. (5分)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_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是_m。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听起来更响亮,原因是屋子的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延迟时间_,最终_。 33. (5分)(2015南昌)中考前,为了给你增加营养,爸妈准备早餐时,经常煮鸡蛋,煮鸡蛋时,水开了后,为了能快点煮熟,爸爸建议用大火加热,而妈妈认为水已经开了,用小火同样能将鸡蛋很快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为什么?六、 综合题 (共2题;共9分)34. (5分)微波是一种很有“个性”的电磁波: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无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微波碰到含有水分的食物,其能量大部分被食物吸收过量的微波辐射对人体有害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振动频率为2.45109Hz的微波,直达食物内部5cm深,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振动,剧烈振动产生大量的热能被食物吸收,于是食物“煮”熟了用微波炉烹饪的速度比其它炉灶快4至10倍,热效率高达80%以上(1)微波炉内产生的微波属于_. A . 声波B . 电磁波C . 超声波D . 红外线(2)家庭使用微波炉工作时,实现的能量转化的过程是_ (3)微波炉在使用时,食物不能用金属容器装入后放进炉内加热,试根据短文内容简述其原因:_. (4)与其它灶具相比,微波炉烹饪速度快且热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_. 35. (4分)近年来,“纳米”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nm有多长?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mm,把它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一纳米而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纳米的材料,强度和硬度大大高于原来的材料,并且有良好的韧性,纳米材料的熔点还会随超细粉直径的减小而降低,例如:金的熔点为1064,但10nm的金粉熔点为940,5nm的金粉熔点为830,因而烧制温度可以大大降低,纳米级的催化剂加入汽油中,还可提高内燃机的效率(1)0.05mm=_nm;(2)将金属纳米颗粒制成块状金属材料时强度_一般的金属,金属纳米颗粒的熔点_同种金属的熔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如图是纳米陶瓷刀、合金钢刀、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_(选填字母)七、 计算题 (共2题;共30分)36. (15分)如图是一种用于高空拍摄的飞行器。若总重为20N的飞行器,在30秒内从地面竖直上升到90m高空的过程中,求:(1)飞行器上升的平均速度; (2)飞行器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3)飞行器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37. (1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