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第二单元 明 月古诗二首主备教师:花晓燕 审核:花晓燕 上课教师: 上课日期:第一课时【学习内容】鸟鸣涧【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3.用文字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情景。【重 点 难 点】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过程与方法】初读诗文,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感知诗意;赏读诗文,体味清幽。一、 导入新课1、关于月亮的诗歌背诵会2.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解释“涧”)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轻声读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2.说说带点词语意思;人闲空时鸣3.串联诗意。4.读古诗,想象画面描绘的景色。并说一说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5.再读,尝试用铅笔画出朗读节。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说说带点词语意思; 2. 指名读齐读古诗 3.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 诗人王维在春夜看到了那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到诗中一行一行仔细地找一找,并把它圈出来,四行都找完了想一想、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突出了一个什么字?2. 说一说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点呢?你从哪里感受到了鸟鸣涧得静?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句中鸟儿时不时在叫,不是写夜静吗?怎么会写鸟鸣声呢?4.教师引领理解“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的反衬的写作手法。5.根据诗境,划出朗读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6 根据朗读节,感情朗读古诗五、总结拓展,我收获1.背诵鸟鸣涧 2.师生合作了解作者 -王维3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以月为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了海上月。五、达标检测,我能行1.古诗里的春天。诗句巧填空。王维只用了二十个字,给我们呈现了如此美丽的一幅画卷。春天在王维的眼中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在贺知章的眼中是“碧玉妆成一树高, 。“在诗人杜甫的眼中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苏轼的眼中是“等闲识得东风面, ”。在杜甫的眼中是“ , ”。在唐代杜甫的绝句中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在叶绍翁的眼中春天是“ ,一枝红杏出墙来”。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写一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六、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鸟鸣涧花春山夜月明鸟静涧美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暮江吟【学习目标】1. 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3、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重 点 难 点】 理解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读中感悟体会其中的诗味。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一、导入新课1.诗词接龙的游戏2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板书:暮江吟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仔细观察题目说一说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吟”是什么意思?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2、自由读诗。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思考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三、展示交流,我愿意 、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交流: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它们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齐声朗读全诗。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学习前两句。(1)重点理解词语。“残阳”是什么意思?“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2)为什么用“一道”,对于夕阳,我们多半怎样的给它组词?(3)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2、学习后两句诗。 指名朗读后两句诗。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可怜”是什么意思?具体表现在哪里? 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根据诗境,按照朗读节感情朗读。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五、总结拓展,我收获1.背诵暮江吟2名句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焕登鹳鹤楼六、达标检测,我能行()写话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 七、板书设计: 暮江吟八、 教学反思 飞向月球主备教师:花晓燕 审核:花晓燕 上课教师: 上课日期:【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会认“径、舱”等11个生字;会写“芒、驰”等6个生字;理解“奔赴、径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大致过程以及课文说明的航天知识。3、通过讨论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所说的话,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重 点 难 点】1、理解课文内容,增进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2、体会“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 3. 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 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并圈划在书上。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捏成糊3.我能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在书上作标注)失重: 耸立 联络 训练有素: 心驰神往 4. 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 全班展示交流生字识记字形的方法以及“芒、茫”书写要点并扩词。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2、33指名朗读课文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2、学习课文第一段。(1)、同桌互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交流以下三点:、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怎样飞向月球?用=画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3)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3、学习课文第四段。(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2)、PPT呈现月球上的荒原与高山五、总结拓展,我收获知识卡片-阿姆斯特朗1、完成配套第七页 “温故知新”1-3题2、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素( s su ) 径(jng jn)悬(xun xin) 舱(cng cn)减(jin jing) 络( lu g )3比一比,再组词。径( )络( )芒( )缘( )轻( )路( )茫( )缓(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小心( )( ) 心( )神( )巨石( )( ) 训练( )( )七、 板书设计飞向月球开始奔赴月球的旅行飞往月球的途中登上月球和月球的真实情况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说一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2.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三、展示交流,我愿意分组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学习课文第二段(第2、3、4自然段)。(1)快速浏览课文第2自然段,用课文中的话解释“失重”(2)吃饭、休息如此不顺、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画出相关语句,谈谈体会。2.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从哪里看的出?3、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2)、 同桌互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3)理解“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小心翼翼” 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4)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5)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6)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1969年7月16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课件呈现:登月的视频录像。)四、总结拓展,我收获1、完形填空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 的经过,告诉我们 很有开发价值。2.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五、达标检测,我能行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脚印( )的月球( )的宇宙( )的荒原( )的色彩( )的光芒2、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装载(zi zi) 奔赴(bn bn)似的(sh s )着陆(zhu zho) 舷窗(xin xun) 浆糊(h h)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把加线的词语换成意思相近的词语:A、飞船绕地球飞行几圈以后,径直向月球加速前进。( )B、在这段时间里,宇航员们可以轮番工作、吃饭和休息。( )C、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 )4、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 通过读这段话,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写下来:_ 这段话为什么一开始就写道“月球上面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兔”?_。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奇异( ) 呈现( ) 耀眼( ) 用“有时有时有时”写一段话。5、积累谜语月亮有关的诗句六、板书设计 开始登月:1969年7月19日飞向月球 飞往月球:有趣、艰辛实现了夙愿着陆月球:激动、自豪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 七、课后反思 走月亮主备教师:花晓燕 审核:花晓燕 上课教师: 上课日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重 点 难 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 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3.板题:走月亮 读课题。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 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并圈划在书上。淘洗 柔和 运载 风俗 银毯 低垂 浇灌 闪烁水塘 稻穗 沉甸甸 坑坑洼洼 闪闪烁烁 沟水汩汩3.我能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来说说对词语的理解:柔和: 风俗: 沉甸甸: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 全班展示交流生字识记字形的方法以及“牵 、柔”书写要点并扩词。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2、33指名朗读课文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读一遍课文。思考:“走月亮”是什么意思?“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数一数出现了几次?2.请大家用“”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分段。五、总结拓展,我收获听课文朗读录音告诉我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六、达标检测,我能行1、完成配套第七页 “温故知新”1-3题2、照样子写词语。沉甸甸 : 、 、 闪闪烁烁: 、 、 沟水汩汩: 、 、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 学习第一部分轻声自读课文1-3自然段。独立思考:1.“我”和阿妈是什么时间走月亮?月亮从哪儿升起来了? 2.月光带来了怎样的景象?并用“=”标记出相关语句。3.反复诵读“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思考:作者的使用了( )修辞,观察顺序是从( )到( )。尝试感情朗读。 月亮还照亮了哪儿?结合全文仿写句子。 月亮是那样的明亮,月光是那样的柔和,照亮了 ,照亮了 也照亮了 三、展示交流,我愿意分组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A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5自然段 ,交流并概括填写:(1)“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时, 看到 闻到 想到 由此我们感受到 (2)美句赏析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我们这样理解: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我们这样理解: 2.B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自然段 ,交流并概括填写 :(1)“我”和阿妈在溪田埂边走月亮时, 看到 闻到 想到 由此我们感受到 (2)美句赏析 (1)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田野里有哪些秋虫夜鸟?他们此刻在做什么? 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2)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都有。 这是一个 句 。 (3)现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是一个 句 。 把 比作 , 用 喻 。3.共同探究(1)美句赏析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2)交流: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四、总结拓展,我收获你和爸爸或妈妈走过月亮吗?你去了哪里走月亮,说说你在走月亮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五、达标检测,我能行12、1.照样子写词语。沉甸甸 : 、 、 闪闪烁烁: 、 、 沟水汩汩: 、 、 3.抄写下列描写月亮的词语:皓月高悬 水波映月 月明星稀 新月如钩 月明千里 月白风清花好月圆 月明如昼 月色如华 月光如水 月满则亏 月黑风高晓风残月 星月交辉 流星赶月 众星捧月 月落乌啼2、句子大本营。(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好吃的果子不是挂满了枝头吗?改成陈述句:(2)月亮挂在天空。改成比喻句:(3)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一直在延续。缩句:(4)父子俩看着大鱼。扩句:六、板书设计七、课后反思 飞夺泸定桥主备教师:花晓燕 审核: 上课教师: 上课日期:【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理解“飞”和“夺”得含义,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2、认字、写字,理解词语: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3、继续练习自读提问,练习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自己的反复阅读、思考,同学间的交流,体会品读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层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学习有顺序的记叙事情。【重 点 难 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2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写作思路,并注意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在我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飞夺泸定桥。2.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1. 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关 键 激 烈 搏 斗 浩浩荡荡 水流湍急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 奋不顾身 高山峻岭3.我来说说对词语的理解:水流湍急: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 全班展示交流生字识记字形的方法以及“键”书写要点并扩词。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2、33指名朗读课文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小组交流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理清文章的层次,划分段落。3.小声读课文第l、2自然段,.看大渡河图,用刚才读的词语来形容它?再读词语,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详细地描写泸定桥的险?4回答问题: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5、导读课文第四部分。学习词语“浩浩荡荡”,再读课文。五、总结拓展,我收获六、达标检测,我能行1、比一比,再组词湍( ) 泞 ( ) 峻 ( ) 褐( )端( ) 拧 ( ) 俊 ( ) 喝(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高山( )岭 翻山( )岭 心( )胆寒千( )一发 ( )不顾身 ( )浩荡荡水流( )( ) ( )耳欲聋 ( )盆大( )3.选词填空 阻拦 阻击( )敌人不仅要勇敢,而且要机智。这辆货车( )了交通,造成了堵塞。狼狈 尴尬在我军的阻击下,敌人只得( )逃窜。遇到这种( )事,真叫我为难。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危险(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按课文叙述顺序排列下面语句。( )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4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红军主力渡过了大渡河,奔赴抗日前线。( )红军跟敌人在泸定桥激战,夺下了泸定桥。( )红军抢在敌人前面赶到了泸定桥。( )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二、自主学习1. (1)“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2.默读课文3、4、5自然段,思考:我军究竟是怎么“抢时间”的?结果怎么样?(1)请你算一算:课文中有哪些数字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飞”的速度?(2)请你找一找: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分别用“”和“”画出来。三、展示交流,我愿意分组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读6、7自然段。探究:红四团的战士是怎样攻天险的? (1)画出表示突击队员夺桥动作的词语。(2)齐读句子想象画面。交流体会2. 理解“千钧一发”:什么是“千钧一发”?为什么称当时为千钧一发的时刻?3.你能从描写其他人物的词语中找到战斗取得胜利的其他原因吗?默读、圈画重点词,想象,说一说出自己的体会。四、总结拓展,我收获1.齐读课文,完形填空本文记叙了_ ,歌颂了_ 。2、课文按照_顺序来写。作者先交代了_,然后从两个方面叙述了 ,最后点出了 。五、达标检测,我能行1.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 )(3)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部队,还会属于谁呢?( )(4)河边载满了垂柳,柳枝迎风起舞,美极了!(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 ,踩着 继续前进。忽然,他们望见对岸出现了 ,像 ,分明是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 。红红褐色的河水像 ,在几十丈的河谷里 , 到岩石上,飞溅起 ,水声 。3.收集人的行为、品质的成语奋不顾身、_、_、_、_、_、_。 六、板书设计起因: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飞夺泸定桥 经过:抢时间、攻天险。结果:渡过天险,奔赴抗日前线。七、课后反思 桥之思主备教师:花晓燕 审核: 上课教师: 上课日期:【学习目标】1. 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做摘录笔记。2.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歌。3.我能读懂诗歌理解内容,了解课文三部分之间的联系。4.我会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 连接、延伸、功能、别致、湖光水色、雄伟、坦荡、享受、珍视、谅解”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重 点 难 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能概括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2理解“无形的桥”的含义,并能结合个人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桥”的作用吗?(指名说说)“桥”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桥之思。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初读课文,我能读正确。2、我能正确朗读并理解:湖光水色 连接 延伸 沟通 别致 雄伟 坦荡享受 珍视 谅解 和谐3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4我能写出读音并组词。 都 ( ) ( )5我再把课文读一遍,我能读正确、流利。画出我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做上批注。6三读课文,用我喜欢的方式理解下列词语。 幽静 碧波粼粼 巍峨 珍视 谅解 和谐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全班展示交流生字“延、享“的读音、结构、及书写要点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2、4、6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2、小组内说一说课文三个小节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桥的?2、自读第一小节,完成填空: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材料,有( )( )( )( )桥有各种各样的式样,有( )( )( )( )( )从第一小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3、朗读第二小节,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上。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桥的美?练习朗读,读出美的感受。4、这么美、这么多的桥,作者是怎样思考的呢? “无形的桥”是什么桥?它在哪里?为什么“无形的桥”最值得珍视?五、总结拓展,我收获1.桥引发了你哪些思考?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3.阅读P50北京的桥六、达标检测,我能行一、比较记忆字形 鳞( ) 魄( ) 杈( ) 峨( ) 皆( ) 粼( ) 魅( ) 叉( ) 蛾( ) 谐( )二.词语搭配( )的公园 ( )的湖面 ( )的世界( )的城市 ( )的魅力 ( )的立交桥三、在( )中填上合适的字;【沿 延】( )伸 ( )长 ( )路 【工 功】( )能 ( )夫 ( )课四、扩句(1)小河流向远方。(2)阳光照射着大地。五、修改病句。(1)李明出席了电视台举办的智力竞赛。(2)我的故乡是陕西宝鸡人。七、板书设计桥之思 桥的材料?桥的样式?桥的功能?八、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五【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写摘录笔记2、学习古诗,并培养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4、自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重点】1、指导学生学习写摘录笔记 2、学习古诗,并培养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1.回顾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写摘录笔记? 2.通过写摘录笔记,你都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二、自主学习,我尝试 1.朗读词语和句子,做到熟读成诵2.借用工具书了解化线词语的意思3.你知道字典里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吗? (转) (引) (喻) 4.理解句子含义三、展示交流,我愿意指名展示“自主学习,我尝试”部分的相关内容四、合作探究,我参与(一) 抄一抄,仿照句子写一写1.自读句子,和同桌说说句子的结构特点2、积累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3.选择关联词语说话 学习自读课文 (二) 读一读,背一背1.读诗三遍,结合书上的插图,边读边想:你从古诗中读懂了什么,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2小组探究:借助注解,理解诗意3试着背诵一下这首古诗五、总结拓展,我收获1 放音乐北京的桥 2.诵读其他六座桥的文章,谈收获六、达标检测,我能行一、火眼金睛(我能找出黑体字的正确读音记上“”)喉咙(lngnng)链接(lnlin)奔赴(fp)泥泞(nngnn)造型(zozho)交叉(chc)二、书法展台(我能把下面的词语工工整整地写在括号里)zngyunlngbi guj chtu()( )()()yujngmil wi hxi()() () ()三、对号入座(我知道带点词的正确解释,还能把番号填在括号里)1.道:以为说道路a.我们没走多远,一条羊肠小道出现在面前。( )四、词语找家(我分清了每组两个词语的意思,还能填进括号里)繁华 繁荣1.海门是一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济( )的城市。2.这一带是城里最( )的地方。不仅还如果就因为所以3.()这个问题你现在还没考虑清楚,( )等你想通了再谈吧。4.飞夺泸定桥一文( )写了战士们“抢时间”,( )写了他们“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