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是一个精彩片段,其中“三英”是指关羽、张飞、赵云。B . 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写的是行者武松救下豹子头林冲的故事。C . 红楼梦中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林黛玉焚诗。D .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二郎神抓上天后,放进太乙真人的八卦炉中炼了四十九天。二、 其他 (共2题;共6分)2. (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yn hu lio lun_的弧线。(2)没有拥挤,没有争夺,zh x jng rn_,快速飞渡。3. (4分)下列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016年3月,济南警方破获庞某等人非法经营疫苗案。有关部门从所查扣的26本账册中共梳理出300条线索。涉及全国24个省市,近200多万支疫苗。目前,当务之急是追查所有疫苗流向,找到这些疫苗的每一位接种者,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第_句,修改意见是:_第_句,修改意见是:_三、 默写 (共1题;共15分)4. (15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窈窕淑女,_。(诗经) (2)_,_。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3)_,_,仁在其中矣。(论语) (4)十五从军征中,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老人内心孤独无助,伤痛欲绝的句子是:_,_。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采用比喻,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 (6)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出了作者为了百姓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_,_。 (7)登飞来峰写出了作者不畏困难,锐意改革,敢于攀登的句子是:_,_。 (8)苏轼水调歌头写出作者旷达胸襟和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 四、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0分)5. (5分)名著阅读.水浒传中这样写道: 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 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 山东呼保义一书 河北玉麒麟。请问,这段话中的字是哪两位首领的称谓?6. (5分)名著导读,请根据以下提示,任选其中一题完成。“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正直勇敢、为兄报仇、景阳岗、打虎英雄“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你选取的提示是 , 与这个提示相关的作品是。请写出与这部作品中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20字左右)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 (15分)综合性学习:材料一:感恩节前夕,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离”的问卷小调查,共有数百位网友投票。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有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材料三:天猫对11月22日至11月28日在天猫上购买鲜花速递、美容保健、首饰等各类感恩节产品的消费数据统计,做了排行。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以购买感恩节类产品总体金额最高,排行“最舍得给妈妈花钱”省份前三。材料四:初三学生李平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父母亲下跪吧,至少他们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2)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研读材料四,假如你是李平,回家后,你会怎么对父母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个字左右)。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答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诗中“暖树”的意思是 , 诗人“最爱”的是“”。(2)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 . 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 . 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 . 结尾处写西湖湖东春景让人陶醉,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直抒胸臆,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影布石上(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乃记之而去( ) 斗折蛇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下列句子中的“以”和“以其境过清”一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全石以为底B . 计日以待C . 以衾拥覆D . 以中有足乐者(4)本文作者通过对小石潭石、水、鱼、树木的描绘,突出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我见过一匹马在槽枥之间的静立,也见过一头雄狮在草原上静卧,甚至是一只鸟,从一根斜枝扑棱棱飞到另一根斜枝上,呈现出的,都是博大的安静。一切外在的物质形成,如槽枥之间的草料,草原之上的猎物,斜枝之外的飞虫,在安静生命的眼中,像风中的浮云。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所以安静,他们无意去抵制尘世的枯燥与贫乏,只是想静享内心的蓬勃与丰富。夏日的晚上,我曾经长久地观察过壁虎,这些小小的家伙,在捕食之前最好的隐匿,就是藏身于寂静里。墙壁是静的,昏暗的灯光是静的,扑向灯光的蛾子的飞翔是静的,壁虎蛰伏的身子也是静的,那是一幅优美素淡的夏夜图。只是壁虎四足上潜藏着一点杀机,为整幅画添了一丝残忍,也添了一些心疼。也正因为这样,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安静的姿态是美的。蹲坐在云冈石窟里的慈祥的大佛,敦煌壁画里衣袂飘举的飞天,一棵虬枝盘旋的古树,两片拱土而出的新芽,庭院里晒太阳的老人,柴扉前倚门含羞的女子,这些姿态要么已看破红尘,要么正纯净无邪,恰是因为这些,它(他、她)或平和、宁静、恬淡、宠辱不动,或纯真、灵动、洁净、不沾染一尘世俗,于是便呈现给这个世界最美的姿态。真正的安静,来自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树,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宕动、迷乱,不论这棵树是置身在庭院,还是独立于荒野。所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有一天,我去拜会一位遭受了命运挫折的老人。他正端坐在沙发深处,没有看书,没有练习书法,只是端坐在那里,甚至都感觉不到他做过任何的思考。我和先生攀谈着,一些陈年往事逐渐勾起了老人的回忆。当他谈到差一点被反动派殴打致死这一段时,语速平缓从容,脸上平静得没有一丝的波澜。这种平静,不是来自岁月的老练和世故,而是来自命运磨难后的超然与豁达。下午的阳光斜照进来,地板上、四壁上,横竖都是窗框投射下的沉重的影子。空气中,一个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沉中发出金属的脆响。这不由使我想起小时候,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父亲坐在山梁上吹笛子。一川的溪水,在月光下荡着清幽的光,远山黑黢(q)黢的,村庄黑黢黢的,父亲的笛声婉转、旷远、悠扬。那一晚,山是安静的,水是安静的,村庄是安静的。我想说的是,只有在自然的身上,我们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1)阅读全文,用简明的语言说一说怎样才能在真正的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2)为什么在第段中作者说“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3)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结合全文说说第段“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中“枝柯”“根系”在文中的含义。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一川的溪水,在月光下荡着清幽的光,远山黑黢黢的,村庄黑黢黢的,父亲的笛声婉转、旷远、悠扬。(4)怎样理解第段中“一个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沉中发出金属的脆响”这句话?11.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槐花飘香申琳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由小区里的槐花开了,联想到飘着槐花香的故乡,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故乡的回忆,行文简洁自然。B . 有小孩子“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是因为他们经不住槐花香味的诱惑,已经等不及吃槐花蒸菜了。C . 作者善于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心理,比如在写等待槐花蒸菜出锅时,用“心不在焉”一词,就形象地刻画出孩子们的期待心理。D . 看我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爱上了槐花蒸菜,拿筷子夹了一块,我们家的故乡情愫也开始传承到儿子身上。E . 伯父院里的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在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着对伯父和故乡的怀念之情。(2)文章回忆童年生活,充满童年生活的情趣。请以第段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3)文章以“槐花飘香”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划线词语,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