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威海战役 辽东战役 19世纪60 90年代 当我国以 中体西用 自强求富 为旗号的洋务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 一衣带水的日本也不甘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进行了划时代的明治维新 90年代的甲午中日战争无情的检验了这两场几乎同时代的自强运动 回眸甲午风云 悲愤之余我们不禁沉思 明治维新究竟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变化 阅读课本分析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发展状况如何 课本又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 走向世界的日本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 一 1889年日本宪法 一 背景 明治领导人为什么要制订1889年宪法 教师讲故事或放一段 大国崛起 的视频 1878年5月14日早晨6点 大久保遭到六名刺客的袭击 当场毙命 刺杀大久保利通的六位刺客走到临时皇宫前面自首 他们留下了斩奸状 批判藩阀政治家上不听天皇的谕旨 下不听民众的公议 压制民权 以政治为私有 他们要改革有司专制的现状 要求举办民会 采取公议 政府将这六人处以斩首 9天后 政府将木户孝允和大久保的儿子列为华族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 1878年的时候 日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改革运动 请问是什么改革 2 从以上材料得知 改革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请格局所学知识指出其中包括哪些阶层 他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明治维新 农民 中小地主 中小资产阶级 自由民权运动 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和倾斜的政策 引起和的不满 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社会动荡 不仅很多地方发动暴动 掀起的 影响深远 遍及全国 大资产阶级 大地主 农民 中小资产阶级 农民 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 自由民权运动 为了缓和矛盾 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制订宪法 二 过程 1 1885年 主持制订 伊藤博文 2 年 颁布 1889 日本帝国宪法 颁布仪式 1889年2月11日 日本通过 大日本帝国宪法 确立了什么政体 其实质是什么 思考 三 宪法的主要内容 1 实行君主立宪制 但实质天皇专制 国民享有一定权力 2 议会设贵族院和众议院 贵族院由皇族和华族组成 众议院由选举产生 有财产年龄限制 权力很有限 3 设立内阁 行政机关 只对天皇负责 和枢密院 天皇最高顾问 实际上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三 宪法的主要内容 你能根据明治宪法 制作一幅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 总揽统治权行使立法权掌握军队统帅权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直接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 天皇决定议会 辅佐天皇 天皇 议会 内阁 神圣不可侵犯 枢密院 故事 伊藤博文选择德国作为制定宪法的模范国 年 他来到德国 花了一年多时间学习德国的宪法制定经验 他向宪法权威学者格奈斯特学习宪法 格奈斯特派助手毛斯每周三次为他讲解宪法 在维也纳大学 斯坦因教授为他讲解了英 法 德政体的沿革 月的一天 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接见了伊藤博文 他对伊藤说 从日本天皇的利益出发 召开国会并不值得庆贺 即使迫不得已召开国会 也不必在宪法中规定政府预算须经国会批准 伊藤先生应该设法解决万一国会不批准预算时的周全之策 伊藤博文大有所悟 威廉一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日本宪法的一些原则 大国崛起 请问 威廉一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日本宪法的一些原则 是指哪些原则 特点 影响 四 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和影响 浓厚的封建性 标志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天皇掌握国家主权 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 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历史的进步性 具有浓厚封建性 天皇 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相同之处 日本1889年宪法以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为蓝本 议会 君主 内阁 权力较小 尤其是众议院 帝国议会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行政机关 只对君主负责 君主权力突出 封建主义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二战的两大元凶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有哪些不同 统而不治 至高无上 神权色彩 议会权力大于君主 天皇解散议会 内阁对议会负责 内阁对天皇负责 资产阶级 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 请说出日本的政治体制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从这些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 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 主要差异 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 日为天皇专制主义体制 历史原因 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 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 日是资产阶级改革 对封建制度改造不彻底 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1 日本有哪些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 崛起的东方大国 二 崛起的东方大国 一 有利条件国际 19世纪后半期 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 国内 明治政府加紧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二 崛起的东方大国 二 表现经济 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军事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外 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三 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期 许多人都是不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产生了富国强兵的思想 参与推翻幕府的斗争和维新改革 同时他们又热衷于对亚洲邻国的侵略 被幕府迫害致死的西乡隆盛的老师曾公开说过日本 失之于欧美之物 取尝于朝鲜 满洲之地 1868年4月6日年仅16岁的天皇睦仁发布了维新诸贤共同撰写修改的 五条誓文 和 宣扬国威宸翰 强调 雄飞世界 开拓万里波涛 扬国威于海外 日本 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你能说出日本对亚洲哪些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吗 对朝鲜的侵略对中国的侵略 侵略台湾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提出 二十一条 三四十年代侵华战争 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 大陆政策 请简要介绍明治维新后的扩张过程结果 1 1874年侵略中国台湾2 1876年 侵略朝鲜3 1894年 挑起中日甲午战争4 八国联军侵华1 1879年 吞并琉球 敲诈中国政府50万两白银2 签订 江华条约 3 签订 马关条约 4 与中国签订 辛丑条约 独特视角 19世纪末 福泽谕吉为日本指出脫亚入欧的便捷之路 选择与列强为伍的日本 加入到武力掠夺的行列 1904年 日俄战争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1931年 九一八事变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 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天皇向国民宣布战败 在战列舰 密苏里 号签署投降书正如所有武力争霸的国家一样 侵略战争在给别国带来灾难的同时 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 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 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 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 每天要运来6000吨大米 历史的教训是 一意逞雄的国家 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 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历史的教训还在于 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 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 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 日本战败后被炸为废墟 留下了百年发展的底子如科学技术人才等软实力 这是战后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战后的日本还得到了 和平宪法 的护航 这部从1947年开始实施的新宪法规定 日本的主权属于国民 天皇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存在 日本永久放弃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 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 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1968年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 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第三大经济强国 而这一年 正是明治维新一百周年 日本百年大国之路 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 一个国家的崛起 对内给人民带来幸福 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 2003年 小城横须贺港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 被纪念的就是那个叫佩理的美国将军 从这些笑脸上 人们很难想象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 让这个岛国走上了充斥着悲剧奇迹屈服的历史 大国崛起 思考探究 综合评价明治维新 学术界一般认为 日本 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 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有些学者主张 明治维新 应理解为一次 明治革命 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 明治中兴 的解释 问题 l 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 为什么 2 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改革 说 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 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革命 说 明治维新 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 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 说 维新前 日本遭外来侵略 天皇被幕府架空 维新后 天皇重掌朝政 促进了经济发展 维护了民族独立 评价明治维新 1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 作用 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 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 政治 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确立了近代宪政体制 经济 改变封建落后状况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迅速成为先进工业国 文化 近代文明的传播改变了日本文化落后的面貌 国际地位 摆脱民族危机 崛起为东方强国 原属封建营垒的中下级武士 西南一些大名 高利贷商人不满幕府的统治 进行倒幕 取得成功 新政权确立后 进行改革 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这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就决定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不可能彻底的改革封建制度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评价明治维新 3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成为了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明治天皇真 明智 引领日本向 西 进 美中不足 憾 历史 亚洲人民遇 不幸 由 明治维新 想到的 启示1 日本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和领主土地所有制等旧制度 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体制 通过对经济政治制度的调整 加速工业化和近现代化过程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改革必须获取人民的支持 需关注民生需求 明治维新是具有日本特色的近代民族主义运动 日本明治政府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 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 为日本摆脱半殖民地化的危机创造了条件 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惟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亚洲的强国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启示2 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 缺少资源 能源的国家 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能力 是日本政府用以弥补自然资源不足 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贯作法 日本统治阶级极端重视与推动教育 改革过程中注意吸取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和选择有利于已的教育实际经验 并频繁地进行总结和调整 从而确立起适应本国需要的教育制度 小学校中学校高等学校大学 和课程体系 为日本走向高科技铺平了道路 启示3 重视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极为必要 其它 面向世界 全面学习 借鉴学习 科学发展 和平发展等等 19世纪中期 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 经过明治维新 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 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 明治维新时 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 2 国内因素 政治体制 封建领主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 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 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 思想文化传统 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 新文化 3 改革的主观因素 领袖人物 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 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方针正确 长州 萨摩等藩 采取割据富强的方针 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人民群众 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 推翻了幕府统治 国家政权 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 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 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19世纪60年代 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发生了学习西方的运动 试比较这两次运动的主要异同点 1 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2 领导 日本是从封建统治中分化出来 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层武士 中国洋务派是封建势力的一部分 3 内容 日本是全面改革旧的封建制度 中国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5 性质 日本的是资产阶级改革 中国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 结果 日本成功 中国失败 1 19世纪后期 日本之所以要制定一部宪法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农民负担加重 中小地主对明治政府改革的不满 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农民暴动 明治天皇加强权力的需要2 下面哪一项不是1889年日本明治政府所颁宪法的内容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臣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 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内阁对议会负责 c d 3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根本原因是因为日本a 国内市场狭小 资源不足b 明治维新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c 资本主义发展 国力提升d 明治维新时期大力发展军事工业4 1889年颁布的 日本帝国宪法 的蓝本是a 英国 权利法案 b 法国 拿破仑法典 c 普鲁士宪法d 美国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子仪考试题及答案
- 郑州校园探访活动方案
- 贵州转学考试题及答案
- 钢琴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农民合作社农业信贷支持协议
- 氟骨病考试题及答案
- 提升生态合作保障承诺书5篇
- 专业人士行业担当承诺书6篇
- 用户反馈信息分类表格
- 方向辨认考试题及答案
- 人体工程学-第五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 2025-2030年中国象棋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抖音员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监理
- 股东出资协议书合同
- GB/T 27060-2025合格评定良好实践指南
- DB45∕T 2789-2023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