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九年级 班 姓名 设计:兼馨 执教: 【学习目标】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重点 难点】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方法】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预习园地导读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你还喜欢动手实验吗?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科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解释得很清楚。我们不妨来认真阅读他的这篇文章。作者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并建议派遣中国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如今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这些人员提高相当快,他非常满意,并寄予厚望。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特别推崇这样一首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知识览通语音1、测量:“ling”不能念成 “ling”。 2、朱熹:“x”不能念成“x”。3、彷徨:“pang hung”不能念成 “fng hung”。4、埋没:“m”不能念成“mi”。5、肇:zho。 6、诺:“nu”不能念成“ru”。字形1、一帆风顺:“帆”不能写成“番”。 2、彷徨:“彷”不能写成“傍”。3、探察:“察”不能写成“查”。 4、不知所措:“措”不能写成“错”。5、密切:“密”不能写成“蜜”。 6、真相:“相”不能写成“像”。7、恐慌:“慌”不能写成“荒”。 8、激变:“激”不能写成“急”。词语1、格物:探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2、致知: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致:推极。知:认识。3、彷徨: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4、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5、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6、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7、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8、正心:心要端正。 9、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常识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二、整体感知理文脉认真阅读课文,运用回顾总结阅读法梳理文章脉络,弄清段落之间的关系,然后填空。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开篇提出论题“ ”。接着阐述 。再论述 ,即 。结尾再次强调 。辨结构 在以上基础上,再读课文,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探意旨依据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精读课文,揣摩本文的主题。提示:对于本文的意旨探讨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1、抓住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文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紧接援引“四书”中“格物致知”来回答这个问题。进而用中国古代王阳明格行与研究科学的人“格竹”着对比,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同时阐述“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最后申进“格物致知”广泛意义。全文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2、分析文章论据。反例,王阳明缺乏真正的格物致知,所谓“格竹”一无所获,阐述“格物致知”的必要性。作者个人的经历的事实也说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正例,科学的实验事实,论述了“格特致知”的重要意义。这些典型的事例充分证明了“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个中心论点。3、理解文章的针对性。本文是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存在问题,即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实验操作,同时也是针对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存在弊端。基于此,作者强调“格物致知”的观点,要求通过实验实践,探求客观事物,推动科学发展,丰富中国文化。质疑难 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二、重点探究重点细读,讨论交流。结合课后练习二,并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三、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小组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儒家思想浅探。 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探究学习方法参考: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四、自我测评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这段话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每层说了什么意思?2、“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研究学术和应付环境应该如何落实?3、“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的加点“新的”和“真正”应该如何理解?试结合原文回答。第一课时理文脉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开篇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接着阐述格物致知的科学含义。再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格物致知的必要性。结尾再次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辨结构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提出问题:(1节):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传统教育弊端(25节)实验精神重要性(612节)解决问题(13节):要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论题论证结论分析问题(212节)探意旨本文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具体实例和自己的实际,提出中心论点: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第二课时一、 温故知新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读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能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明确:之所以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因为:这是同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这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2025年黑龙江)
- 2025年电机检修工考试题及答案
- 电火花成形机床操作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英语证书考试题目及答案
- 飞机自动驾驶仪测试调整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产前筛查诊断人员资质考试考前练习题及答案(2025年龙岩)
- 安全员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天津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矿山安全设备监测检修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消化内科重点专科申报
- 脑梗死健康宣教及指导
- 山东2025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竞赛
- 脑卒中的饮食护理课件
-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 2025秋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秋分主题班会课件
- 民政政策宣讲课件
- 餐厅餐饮服务员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
- 创伤性气胸护理查房
- DB42T 750-2011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