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疾 病 负 担 第一节 疾病负担的概念 疾病负担的定义 ( 是指疾病(或伤害)、早死对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造成对健康和(或)经济、资源方面的损失程度。 后果 : 是疾病的结局,即死亡、失能(暂时性失能和永久性失能及残废)和康复。同时,还包括疾病过程的损失,其中包括个人(健康)损失、家庭(经济)损失和国家(资源)损失。 影响 :是指疾病的经过所产生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危害。 如:心理创伤、精神恐惧或忧郁 带给家人的不便,甚至影响家庭的维系 影响社会生产力和人口质量 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安定 疾病负担 个人负担 家庭负担 社会负担 评价疾病负担 疾病综合负担指标 of 庭负担及疾病社会负担 ; 。 个人负担: 包括疾病造成的病人躯体损伤 、 身心残疾和死亡 ,并引起就业 、 入学 、 社会交往等障碍 。 可以分为两部分 , 描述疾病对整个社会和人群的危害程度的指标; 疾病的经济负担 , 包括直接经济负担 、 间接经济负担和无形成本 。 家庭负担: 是指疾病对家庭成员 ( 或照顾者 ) 造成的困难 、问题和不良影响 。 社会负担: 疾病的社会负担是指疾病对于社会各方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包括疾病造成的病人群体社会功能的下降,疾病对整个社会造成的经济压力,还包括疾病在社会人群心理、社会经济贸易和商业、政府形象、社会安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个人负担 分为两部分: 一、描述疾病对整个社会和人群的危害程度的指标 (狭义的疾病负担) 二、疾病的经济负担 第二节 疾病负担的评价指标 第一阶段 1982年以前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死因位次 (一 )发病率 (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 , 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发病率 = K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应用 描述疾病的分布 比较不同人群的发病率从而分析病因 某时间内某病新旧病例数 (二)患病率 = 常数 同期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受两种因素影响: P=I D 用途:患病率对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如结核病、血 吸虫病、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的 流行病学研究价值较大。 对于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 ( 三 ) 死亡率 (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 , 在一定人群中 , 死于某病 ( 或死于所有原因 ) 的频率 。 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 某期间内 (因某病 ) 死亡总数 死亡率 =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K= 100%, 1000 , 或 100000/10万 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某时期因某病死亡人数 (四)病死率 = 100 同期某病患者数 病死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它表示疾病的严重 程度,也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通常多用于病程短的 急性病,如急性传染病、脑卒中、肿瘤等,而较少用于慢 性病。 标准化 年龄 甲地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率 ( ) 乙地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率 ( ) 20 1000 2 2 2500 10 4 40 1500 9 6 1500 14 8 60 2500 50 20 1000 25 25 合计 5000 61 000 49 1 甲乙两地某病死亡率的比较 表 2 甲乙两地死亡率的直接标准化法 年龄 标准人口 (1) 甲地 死亡率 预期死亡数 (2) (3) (1)(2) 乙地 死亡率 预期死亡数 (4) (5) (1)(4) 20 3500 4 40 3000 8 4 60 3500 0 计 10000 95 地标准化死亡率 95/10000 乙地标准化死亡率 0000 ( 五 ) 死因位次 死因顺位是将各类(或各种)死因按死因构成比大小排列顺位,可以反映主要死因及各类死因的重要性。 汉中市汉台区农村人口 1997 2000年全死因分布 7 7 7 2 2 2 6 4 6 11 12 11 14 12 13 10 10 10 1 1 1 4 5 4 5 6 5 9 9 9 16 13 14 14 13 14 14 2 11 12 in 9 8 8 3 3 3 传统指标 优点:资料易掌握 , 计算简便 , 结果直观 。 缺点: 同一人群:肺结核 死亡率下降 20% 肺癌 不同:实际经济效益 社会效果 第二阶段 1982年 美国 潜在寿命损失年( of 这个指标是在 1947年 出了“死亡发生于某年龄时与期望寿命之差值”的概念和次年 “减寿年数” 的确切定义和估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 龄之差的总和称潜在减寿年数 。 赋予疾病负担新的定义: 就是疾病造成死亡而引起的个体或人群寿命的减少。 是在考虑死亡数量的基础上,以期望寿命为基准,进一步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强调了早卒对健康的损害。 e 2. 计算公式 i=0 式中 e: 预期寿命 (岁 ); i:年龄组 (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 ); 余年龄 , i+ 其意义为:当死亡发生于某年龄 (组 )时 , 至活到 还剩余的年龄 。 由于死亡年龄通常以上一个生日计算 , 所以尚应加上一个平均值 年龄组的死亡人数。 期望寿命与死亡年龄之差对不同年龄的死亡赋予了权重。 该指标突出了疾病造成“早死”的损失,定量的估计疾病造成早死的程度。 可用于计算每个病因引起的寿命减少年数 , 并比较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 。 该指标可用于将某一地区 ( 县 ) 和另一标准地区 ( 或省 )相比较; 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时的指标,同时也适用于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 潜在工作损失年 值寿命损失年 潜在工作损失年: 是从死亡造成工作寿命损失的年数来评价疾病造成的损失 。 公式: ( 其中, 望工作年龄, 65岁 亡年龄; 亡人数 潜在价值寿命损失年: 从死亡造成的社会贡献的损失评价疾病的危害 。 一个人的潜在价值寿命损失年公式: -( -( 其中: 原理:假设生命各阶段价值不同 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投资阶段( 0 20岁) 生产阶段( 21 60岁) 消费阶段( 61岁至期望寿命) 潜在价值寿命损失年 I l(j) i=0 J=1 测量疾病负担 直接指标 评价人群健康水平 重要指标 衡量某种死因 一定年龄组人群的危害程度 多用于 综合估计导致某人群早死的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为确定不同年龄组重点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优点: 较传统指标更趋于准确、合理 1. 计算简便、结果直观、有可加性 2. 注意到生存年数的损失 3. 强调“早死”的危害性大于“晚死”,所以 局限性: 对于超过期望寿命的死亡难以评价负担; 该指标应用的前提是相同年龄个体的社会、经 济价值是等同的; 只考虑疾病负担的一种形式和结局(死亡)。 第三阶段: 为了更全面、准确的评价不同疾病的负担,客观的评价不同地区的卫生状况。 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同全球 100多名学者一起,用了五年多的时间, 于 1993年发展了新的疾病负担指标: 伤残调整寿命年 又称:失能调整寿命年 失能调整的健康生命年 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 健康 寿命年。 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 (of 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 (部分。 赋予疾病负担的定义:疾病负担就是疾病造成死亡而引起的人群寿命的减少和疾病造成残疾的程度。 该指标综合考虑了死亡、发病、疾病的严重程度、年龄相对重要性以及贴现率等多种因素,可以定量地计算某个地区每种疾病对健康寿命所造成的损失,指明该地区危害健康严重的疾病和主要卫生问题,科学地对发病、失能、残疾和死亡进行综合分析。 有广泛的可比性,可以直接测量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疾病间的疾病负担。 健康生命年的损失包括早逝和残疾 ( 暂时性失能和永久残疾 ) 两个方面 。 在计算非致死性疾病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时 ,根据不同的疾病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 权重 。 不同性别 、 不同年龄的生命价值是不等价的 , 在不同地区及不同人群 , 同一种疾病 以增加可比性 。 健康生命年的现在损失与将来损失的社会价值也是不等价的,采用适当的贴现率调整。 T A C D 式中 A: 每千人口因某病早亡的减寿年数 每千人口因某病死亡前伴有残疾者所致的减寿年数 千人口疾病死亡前因短暂残疾所致减寿年数 C:每千人口因疾病致永久性残疾所造成的减寿年数 D:每千人口因疾病急性发病时所致减寿年数 L Y )()1( )1()1()(1()(1()()(2 C e e 为根据某一理想标准估计的某一年龄组的期望寿命 。 从完全健康的 0到死亡的 1) , 为贴现率 , 为发病导致失能或死亡年龄 , 为年龄函数参数 , 在多数社会中 , 对中青年的生命每存活一年 , 较之对儿童及老年人存活一年更为重视 , 即不同年龄组的生命价值是不等价的 。 对某一特定年龄给予较高的权重并不意味着这一年龄的生命年对个人更为重要 , 而是因为这一段时间的社会价值可能更大 。 各个年龄组别中每一生命年的相对价值 ( 即权重 ) 可以用下列指数函数模型来表示: x 公式中, =函数由出生时的 0急速上升至 25岁时的峰值,然后又逐渐下降为 0(至死亡)。这样,社会投资多年的青年人的生命价值就大于儿童和老年人。例如一个 30岁的 0岁的 3. 非致死性疾病的健康生命年损失: 这是 为了测量非致死性疾病的健康生命年损失 , 并使之于早逝所致的生命年损失具有可比性 , 将不同的疾病根据其严重程度 ( 致残程度 、持续时间等 ) 由专家组确定相对于早逝的残疾权重 , 残疾权重介于 0 1之间 , 0代表健康 , 1代表死亡 。 目前, 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然沿用 1990年 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组成团,运用世界银行的六级和七级标准进行失能的评估。例如对失明、精神忧郁症等 22种失能的指示症状进行严重程度的评估,从完全健康的 0到相当于死亡的 1。 每个专家被询问两种问题: 愿意以多少个在某一伤残状态下生存的生命年去交换一个完全健康的生命年; 愿意以多少个在某一伤残状态下生存的人去交换 1000个完全健康的人? 由 8至 12个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讨论决定。 表 1 残疾等级 等级权数 指示症状 第一级 脸部瘢症 , 体重 个 二级 腹泻 , 严重咽喉疼痛 , 严重贫血 第三级 胫骨骨折 , 不育 , 阴茎勃起障碍 , 风湿性关节炎 , 心绞痛 第四级 膝下截肢 , 耳聋 第五级 直肠阴道瘘 , 轻度智力迟钝 , 先天 愚型 第六级 精神忧郁症 , 失明 , 半身不遂 第七级 精神分裂症 , 痴呆 , 严重心绞痛 , 四肢瘫痪 表 2 描 述 失能 一级 在下列领域内至少有一项活动受限: 娱乐、教育、生育、就业 二级 在下列领域内有一项大部分活动受限: 乐 、 教育 、 生育 、 就业 三级 在下列领域内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活动受限: 乐 、 教育 、 生育 、 就业 四级 在下列领域内大部分活动受限: 乐 、 教育 、 生育 、 就业 五级 日常活动如做饭 、 购物 、 做家务均需 助工具的帮助 六级 日常生活如吃饭 、 个人卫生及大小便 要别人帮助 又称时间偏好 ,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 个体喜欢现在受益而不是将来 。 今天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大于 1年以后的价值 。 应用 通过比较不同疾病 观察确定人群中主要卫生问题 , 从而指导制定预防控制疾病的重点 , 以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 对全球 、 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动态的监测与评价 , 观察 分析一个人群中具有不同特征亚群 ( 如性别 、 年龄 ) 的帮助确定高危人群 , 以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 研究不同病种 、 不同干预措施挽回一个 以求采用最佳干预措施来防制重点疾病 ,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挽回健康生命年的效果 。 局限性: 在 性别和患病时间来衡量不健康所导致的功能限制和早死 。 在 引入的贴现率 、 年龄权重 、 失能等级等指标只反映了研究者和世界银行专家的意见 , 不能反映所分析地区人群的意见 。 而且 , 这些指标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评估 这在某种意义上掩盖了许多复杂的信息 。 在 有涉及到多发,即一人患多种疾病,这样会导致高估疾病负担。 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1 流行病学数据质量差 在发展中国家,是否能获得高质量的疾病和人口资料是疾病负担研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用 2 失能权重代表性的问题 津巴布韦的一项研究证实 以血吸虫病为例,在 2001年日内瓦召开的“ 会议上,专家们普遍认为“血吸虫病的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了,亟待修订”。主要表现为 : 失能权重被估得很低,仅为 没有按种系分别进行评价 (埃及血吸虫病与曼氏和日本血吸虫病的病理过程截然不同 ); 没有全面考虑不同临床阶段 (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等 )的伤残后果。 动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热潮。最近,人提出了另一个试图将疾病的致死效果及致失能效果结合在一起的指标 健康寿命年 ( 总人数为 某种疾病导致的 1+ 式中: I E( -( 0) 式中: 别为因该病死亡和发病时平均年龄; E( 为年龄为 的期望寿命 。 I 式中: 是 的意义与取值和 疾病的发病开始,根据疾病的自然史,考虑疾病引起死亡的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死亡的影响,并更充分地考虑到发病期间失能对健康的影响,从而使疾病对健康影响的估计更接近实际,对于宏观地认识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与 易于理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导致一些细小的差异。 伤残调整期望寿命 ) 在健康条件下的期望寿命,即假想的一代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 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 首次将 计算 人口寿命表的基础上,利用某人群中各个年龄段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伤残现患率,经过各种不同伤残状况的严重性权重调整后,将寿命表上各个年龄段的期望寿命分为两部分:相当于完全健康状况下的期望寿命( 相当于死亡状态而损失的期望寿命( 年龄组 尚存 平均生 平均预 伤残率 伤残损失 安全健康状况下 数 存人年数 期寿命 的人年数 的生存人年数 x 0 1 | 90 + 第四阶段,疾病负担综合评价的提出。 评价体系: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 1 以系统论的模式为基础 全面地分析疾病对个人 、 家庭和社区造成的生物 、 心理 、社会负担 。 关于导致不健康的环境和个人的许多因素都需要考虑进去 , 比如 , 公共设施 、 个人收入 、 家庭和朋友等 , 不仅仅是年龄和性别 。 2 强调疾病的心理社会负担 3重视疾病的潜在危害 疾病的经济负担 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疾病、失能(残疾)和过早死亡给患者、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经济资源。 1 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 2 由疾病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 3 致残程度与生命质量降低的无形成本。 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是指为防治疾病的年总费用,包括社会和家庭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各种费用。 包括: 卫生事业提供卫生服务的费用,如预防投资费、门诊诊治费、住院费、医药费、卫生技术劳务费、家庭病床治疗与护理费用等; 病人在接受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支付的其他费用,如营养费、交通费、差旅费以及用来克服疾病损害而购置的各种康复器具等非处方费用。 若因伤害死亡,则还有尸体处理费、丧葬费及其他费用等。 数据的收集一般可采用: 1 从医疗保健机构的记录中收集有关的医疗保健费用资料。 2 向服务对象,包括病人、家属、单位以及保险部门收集有关医疗保健费用的资料。 国内应用较多的是用 年门诊总费用 = ( 次均就诊费用 两周就诊率 年龄组人口数 26) 年住院总费用 = ( 次均住院费用 年住院率 年龄组人口数 ) 年门诊交通费用 = ( 次均就诊交通费用 两周就诊率 年龄组人口数 26) 年住院交通、营养、陪护费用 = (次均住院交通、营养、陪护费用 年住院率 年龄组人口数) 疾病间接经济负担是指因患病、伤残和死亡而损失的劳动时间或降低劳动能力所引起的社会和家庭目前价值与将来价值的损失。 疾病间接经济负担虽然不是社会和家庭直接的经济支出,却意味着劳动力有效工作时间的减少和工作能力的降低。 包括生产力损失、收入损失、家务劳动损失、雇佣费用、培训费用、保险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美国、瑞典、芬兰等一些西方国家都采用 “ 人力资本法 ” 对间接经济负担进行估算 计算因疾病导致旷工的经济损失 计算疾病造成早退的经济损失 计算因早逝造成的经济损失 另一种估计方法: 间接经济负担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生产力权重 各年龄组生产力不同,其权重亦不同, 0 14岁年龄组未参加社会财富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方焊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山东省滨州市2025届高二下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镶嵌玻璃门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纤维织物补偿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硅锰合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校园用调频发射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氧紫铜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手工氩弧焊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就地清洗装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双喷旋转式微喷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水飞蓟宾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实测地质剖面数据计算表-有公式-自动计算-
- 浙教版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AI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识读公路路线工程图
- 碳汇效益评估体系-深度研究
- 体育培训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离婚协议书模板一个小孩
-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政治 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氯化聚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趋势调研报告
- 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质模拟测试题(含答案含听力原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