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屏》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屏》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屏》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屏》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屏》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屏教学设计李海青 教学目标 1掌握快速阅读方法,了解屏风相关知识。2通过悟情和品诗,品读文章散文特色。3. 感受浓郁情味,品味文化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快速梳理说明内容,理解说明信息。难点:品读文章散文特色。教学过程一、解题说“味”“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小小的一方屏风,承载着这样丰富的功能,蕴藉着这么浓郁的文化,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下面还请大家跟随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再次走进“屏”的世界,去感受中国屏风的无穷魅力。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题目的了解,“说屏”的“说”是什么意思?明确:解说、闲说、话说、议说二、读“说明味”1、快速阅读阅读说明文我们要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特别是快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信息海量,瞬息变化的时代,这种能力特别需要着力培养。 2、示范快读快速阅读不仅要读得快,还要理解得快,记忆得快。这需要整体扫视,搜寻要点,把握核心。 3、学生快读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一、三、四、五段,搜寻要点,抓住核心,用精要语言(词语、短语、句子等)概括每段内容。明确:第一段:屏风特点;第二段:屏风功能;第三段:屏风种类;第四段:屏风设置;第五段:文化休憩。 4、特点追问 “巧”是屏的特点,这个特点是怎样体现的? 明确:功能巧,种类巧,设置更要巧,还具有巧妙的文化休憩作用。 5、梳理小结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篇文章确实具有说明文特点,我们不妨简要的梳理一下作者说明的思路及说明的顺序。 总说:引出对象,点出巧妙 作用 分说:种类 逻辑顺序 设置 总结:强调作用,点明得体 三、品“散文味” 刚才我们感受了一下这篇文章的说明特点,体会了文章的“说明味”。其实,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闲说味道,自由闲适,漫不经心,娓娓随意,把它当成一篇散文来读,也许更有味。 下面我们来品一品文章的“散文味”。 下面我们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深入品读文章的“散文味”。 分组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有一个“我”在勾画有“我”的语句,概括文中叙述了我与屏风相联系的哪些经历? (2)有一片“情”在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勾画关键词语品味: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有哪些感悟? (3)有一串“诗”在勾画出课文引用的古诗词,说说这些引用有什么好处? 交流明确 (1)有一个“我”在 交流明确: 紧扣记叙要素:贯穿始终的叙述穿插,如“记得童年”、“后来每次”、“直至今日”、“小时候”、“近来我也注意到”,增添了行文的情韵。 精要概括事件:我对屏风的美好感觉和印象;注意到屏风使用缺少诗意;写下文章,不为徒劳。 (2)有一片“情”在 交流中相机点评和明确: 运用赞叹词语:比如“神秘作用”“实在微妙”“齐声称道”“富有诗意的名词”“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等等,此类赞叹的话语,抒情味浓郁,感染力极强。 虚词表达情感:“总”字用得比较好,因为它体现了作者经常受这种诗意的熏陶,所以对屏产生了向往之情,才有了后来对屏的更深一层的了解和研究,才能进行描写。还有比如“怪不得”“真”“总是”“很”等等。 (3)有一串“诗”在 师导 屏风因其具有精美、古典、静默、掩映、朦胧之美,与诗词甚为结缘。 晚年白居易在诗酒中打发岁月,在自咏诗中不无惬意地述说自己微醉清旷的形象被画于屏风之上的轶事,“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他在赠梦得中的诗句“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更是勾勒出他展开床榻伴着屏风,自在轻松的生活。 交流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银烛伴秋光摇曳和画屏相映成趣,轻摇小扇飞扑流萤,是多么让人快乐的一幅画面。陈从周先生儿时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优美诗句中,生出了对美丽的屏风的向往和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太”的意思。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抱膝看屏山” 说与旁人浑不解,愁多转觉心闲。纸窗竹户屋三间,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一缕沉檀萦佛火,小楼今夜新寒。斜风细雨扑疏栏,残更来永巷,如水梦初还。引自张恨水原著金粉世家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作者不仅品味到“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的闲逸,还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积累 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白居易赠梦得:“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 5、关于陈从周 把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写得这样丰富有味,这与陈从周本人的学养有很大关系。 享有“玲珑通透”之美誉的陈从周,书画诗曲无所不通。他原是学中文的,师从国学大师夏承焘学诗词,对美术、文艺、哲学、历史、旅游均有涉猎,又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工,年轻时就蜚声海上画坛,同时他又与梅兰芳、俞振飞等曲艺名流交游甚深,学过京剧和昆曲,他更是古建筑、古园林专家。正因其“多才好学,博识能文”,他的作品才以“文化修养丰厚富赡,笔底烟霞流泻”而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先生的小品文,记述了许多正在流逝的古典文化,篇篇至情至性,见才见学,旁骛而不琐碎,清淡而不乏情趣,清朗可诵。 四、总结拓展 1、总结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是作者用散文笔法写成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生动说明的小品文不同的是,这篇说明文始终有一个“我”在,文章非常自然地将自己的经历、情感、感悟、诗词的积累巧妙地融入到文章中,这种自然闲适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去揣摩和运用。 2、拓展交流 能表现中国人似隐非隐,似露非露秉性的,除了“屏”,还有“帘”。帘也是具有诗情画意的建筑样式,有品位的建筑也是讲究“帘”的运用的,比如贝聿铭设计建造的香山饭店,就十分讲究“帘”的运用。 模仿说“屏”第一段,写一段带有散文味的文字说“帘”。 参考诗句:“草色入帘青”,“帘卷西风,人比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