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六中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考点突破复习课件.ppt_第1页
江苏省丹阳六中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考点突破复习课件.ppt_第2页
江苏省丹阳六中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考点突破复习课件.ppt_第3页
江苏省丹阳六中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考点突破复习课件.ppt_第4页
江苏省丹阳六中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考点突破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诗歌鉴赏考点突破 一考纲对诗歌鉴赏部分的要求 1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形象类 诗歌中的形象具体指 1 2 3 其中 1 又分为和两种 人物形象 景象 物象 他人 诗人 分析形象型1提问方式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 人 的形象 2提问变体 诗歌中的 物 具有什么特点3正确解答 1 什么形象 身份 性格 所抒感情 2 形象的基本特征 3 形象的意义 青玉案 元夕 宋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试分析辛弃疾的词 青玉案 元夕 中的 那人 形象及寓意 答案 一个不慕繁华 自甘寂寞 孤高淡泊的女性 作者通过对她的追求 寄托了政治失意后的苦闷心情 表达了不愿随波逐流 不跟腐朽的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意愿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什么意象或意境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和情调 例如 孤寂清冷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结合诗句分析意象或意境的基本特征 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 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 语言力求优美 不必每句 每个景物都写到 但要写到大部分的 主要的景物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如 不能只写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应写 表达了作者为什么而感伤的情怀 分析意境型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是诗人经过 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答 此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一般问答 步骤一 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 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综合问答 注意 此题是将 一般问答 和 综合问答 融到一起的问答题 请按规范答题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语言类 炼字类答题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有什么作用 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诗中的 诗眼 关键字 是哪一个 为什么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歌的炼字应注意 1 动词2 修饰语 形容词 副词 数量词 3 特殊词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 动词常见作用 1 化静为动 以静写动2 拟人3 夸张常见表达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对象 的 特点 叠词的表达效果 1 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 富于艺术魅力 2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节奏美 3 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的表达作用 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 还能引发视觉 触觉的感受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 如临其境 效果 1 表现心情 2 渲染气氛 3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色彩词 语言风格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语言特色 表达技巧 古诗词表达技巧 1 表达方式 2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比喻比拟 拟人拟物 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用典顶真等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赋比兴 抑扬 对比 联想 衬托 正 反衬 描写类 抒情类 间接抒情 3 修辞方法 动静 虚实 侧面烘托 细节描写 白描 衬托 叙事抒情 借古抒情 抒情手法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 好恶 喜怒 哀乐等主观感情 直接抒情 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或寓理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用典故 描写手法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 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1 白描 粗笔勾勒 渲染 2 细节描写3 动景 静景 4 正面 侧面 衬托 5 实写 虚写 1 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 纯用线条勾勒 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以小见大 运用白描手法 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劳作 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 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草 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2 渲染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 在需要强调的地方 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 显出物象阴阳向背 以加强艺术效果 诗歌中则指对环境 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 以突出形象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诗的前三句 诗人尽情渲染 自己新酿造出的米酒 微呈黄绿色 面上还有一些悬浮物细小如蚁 那酒正放在红泥抹的小火炉上温着 这时天快黑了 看来要下雪了 经过这一番渲染 最后一句发问也就水到渠成 我想饮酒取暖 你能陪我喝一杯吗 3 动静 动静是指对事物 景物作动态 静态的描写 或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或一动一静 相辅相成 两者相互映衬 构成一种情趣 舟夜书所见查 zh 慎行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s n作满河星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 前两句写静态 后两句写动态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 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又开封 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4 细节描写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杆斜 这首诗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 风 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 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 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风李峤 5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 6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有正衬 烘托 和反衬两类 烘托 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 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 诗捧剑仆青鸟衔葡萄 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 不敢卷帘看 这首诗是如何使用衬托手法的 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指眼前的 现实的 具体的景 事与过去的 想象中的 虚构的景 事互相映衬 交织 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 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 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 景物为实 情感为虚 3 形象为实 抽象为虚 4 有限为实 无限为虚 5 正面为实 侧面为虚 联想 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联想和想象 想象 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夸张 通感 双关 借代 衬托 对比 反语 反复 互文 对偶 排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05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 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高考题 答案 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 绿荷 有 恨 而 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后一首的 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 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思想感情 1 提问方式 1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答题格式 1 这首诗通过对 的描写 2 展现了 的画面 3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注意 如果是咏物诗 不答步骤 2 态度观点 1 提问方式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 为什么 请结合诗句说说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