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蓝色的海洋4、5课.doc_第1页
二年级蓝色的海洋4、5课.doc_第2页
二年级蓝色的海洋4、5课.doc_第3页
二年级蓝色的海洋4、5课.doc_第4页
二年级蓝色的海洋4、5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4 海上奇观教学目标:1、 知道自然界有许多海上奇观。2、感受海上奇观黄河入海口、万鸟岛、海市蜃楼的美丽,通过展示世界各地海上奇观对大海产生热爱、敬仰之情。3、通过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汇报探究成果,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海上奇观的资料;学生准备:查阅海上奇观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地方吗?(出示石老人的图片) 它像什么?(像一位老人)这是海上的奇观。石老人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千百万年的风浪侵蚀和冲击,使崂山 脚下的基岩海岸不断崩塌后退,并研磨成细沙沉积在平缓的大江口海湾,唯独石 老人这块坚固的石柱残留下来,乃成今日之形状。在崂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 岸百米处有一座 17 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老公公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每天晨迎旭日,暮送晚霞,伴着潮起潮落,历尽沧桑, 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 你还知道哪些海上奇观?美丽的景象? 二、介绍山东的海上奇观。介绍山东的几个海上奇观:黄河入海口、万鸟岛、海市蜃楼,以及形成的原因。黄河入海口: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 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境内。 处,1855 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这里旷野茫茫,芳草萋萋,国家级保护珍禽四 季随处可见。黄河两岸,林场、芦苇、牧草带植被种类层次分明,黄河如同一条 黄龙深入蔚蓝大海, 堪称天下奇观。 夕阳西下、 长河落日的迷人风情, 令人神往。万鸟岛: 万鸟岛:又称车由岛,坐落于长岛诸岛中部偏东,这个海拔 73.5 米、仅有 0.05 平方公里的小岛,在浩渺的汪洋大海之中,简直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粒,然而海 深魅力大,岛小情趣多,岛上栖居着上万只海鸥,被称为“万鸟岛”海市蜃楼 :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航行或在海边了望,往往会看到空中映现出 远方船舶、岛屿或城廓楼台的影像;在沙漠旅行的人有时也会突然发现, 在遥远的沙漠里有一片湖水,湖畔树影摇曳,令人向往。可是当大风一起, 这些景象突然消逝了。原来这是一种幻景,通称海市蜃楼,或简称蜃景。三、海上奇观荟萃。1、教师引导: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海上奇观,让我们跟着奇奇赶快出发吧,看看你最喜欢哪里的海上奇观。2、游戏:对号入座。教师给每个小组发3组资料。第一组:澳大利亚大堡礁、塞班岛喷水洞、南极冰山、海上龙卷风、海上平流雾等景观图片。第二组:上述景观介绍资料。第三组:上述景观的简单成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将3组资料一一对号入座。比比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并进行展示。3、播放视频,了解海上龙卷风、平流雾等奇观及其成因。四、景观推介会。1、教师引导同学,你最喜欢哪处海上奇观?把它推荐给大家吧。2、学生制作推介卡。(注意写明白奇观名称和主要特点。)3、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推介会。五、课堂总结。1.学生谈收获。2、教师总结:海洋中有许多美丽的、奇特的景观,让我们积极探索,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吧!课题名称:海洋研究院1 美丽的卵石活动目标:1、知道卵石在生活中的用处。2、了解如何用卵石制作工艺品。3、通过欣赏、大胆想象,彩绘出自己喜欢的卵石工艺品,初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学会卵石画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卵石若干、彩笔、颜料、小水桶、垫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配乐出示“美丽的卵石”系列图片(天然鹅卵石,没有任何的雕刻画成分),学生欣赏后,师生讨论:看到这些美丽的图片你想说什么?见过吗?在哪里见过?二、初识卵石画:1、课件出示卵石画,学生欣赏。2、出示实物儿童卵石画,学生谈欣赏感受。三、制作卵石画:1、认识卵石画材料工具。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制作卵石画的所需材料卵石、颜料、彩笔、调色盘、水、垫布、小水桶。2、学生自主探究卵石画的制作。每组发放卵石画成品,小组同学自主探究其制作方法并交流。3、示范讲解。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边进行制作过程的亲自演示。过程:(1) 根据卵石的形状确定画画的内容。(2) 用深颜色彩笔勾边,在卵石上作画。(3) 用水粉笔蘸颜料涂色。(4) 有条件的可以上一层清油(课外)。重点需要注意的问题:(1) 涂色:要均匀、水粉不要太稀。(2) 用垫布、换颜色时水粉笔要刷干净,以免颜色混合。课件出示“温馨提示”。4、学生制作,教师做巡视指导。5、作品完成后,进行展示。师生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关注点有3个:(1)根据温馨提示中的重点要求进行评价:涂色均匀、形象美。鼓励优秀,指出问题。(2)肯定学生根据卵石形状创作画的想象力,进行充分鼓励,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创意。(3)关注特殊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未完成作品的学生,结合作品进行鼓励性评价。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讨论:小小卵石,不仅带给我们很多乐趣,而且作用还不小。你知道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1、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入手,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2、教师相机补充,丰富学生对卵石作用的认识。教师课件出示卵石在生活中的用处系列图片(路径铺设、生活装饰、餐饮烹饪等方面)。配音乐,让学生通过欣赏结束本节课。课题名称:5 多变的海浪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浪形成的原因和海水运动的规律。2.了解海浪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感受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教学重难点:了解海浪形成的原因和海水运动的规律,感受海浪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资料包。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海浪形成的原因和海水运动的规律的资料,搜集海浪与生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1、出示一组大海优美景色的图片,配乐欣赏。2、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在海边游玩时,都见过什么样的海浪?【预设:学生会说:我见过小的海浪,我见过大浪,我见过巨浪。】3、欣赏不同形态的海浪(相机出示轻浪、大浪、巨浪三幅图片。并板书课题多变的海浪)4、教师小结: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想知道什么呢?【设计意图:欣赏海浪的图片,激发学生亲海、爱海的情感。从生活入手,很好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猜想验证,认识海浪的形成。1、猜想: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会有海浪呢?海浪是怎么形成的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海浪是风吹起来的,是电引起来的,海底有一种神奇的力量。】2、验证:同学们,我们来做个试验吧,看看我们猜想的对不对?大家可要仔细观察呀!(做模拟实验:准备一个长方形的水槽,里面盛上半槽水,用吹风机模拟风的大小。)从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3、动手画一画,把实验中看到的海浪变化用曲线画出来。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猜测海浪是风吹出来的吗?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海浪是被风吹起来的!我们在海岸看见的海浪主要是风浪。广义的海浪,还包括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气压力等作用下形成的海啸、风暴潮等,它们都会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动。【设计意图:通过猜想、做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海浪的形成原因。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风力下水面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把实验中看到的海浪变化用曲线画出来,巩固实验效果。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并能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习惯。】三、动手实践,探究海浪的运动规律。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在海里游泳时,感觉海浪怎么运动的呢?海浪能把你送到远方吗?(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自己的感受。)2、观察发现:播放课件,游泳的小朋友在原地不动的视频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我看到小朋友一会儿上去了,一会儿又下来了,大浪来了,小朋友就被推上去了,小朋友一会儿冲到了浪顶,一会儿又到了浪底。】3、探究原因:想要乘着海浪去远方的小朋友,被海浪送去了吗?小朋友为什么一直不往前走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资料,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最会学习,能自己阅读,小组交流弄明白原因。(发资料包,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小组交流资料,整理分析资料,了解海浪的运动规律。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4、教师小结: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