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余氯的测定.doc_第1页
水中余氯的测定.doc_第2页
水中余氯的测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中余氯的测定(邻联甲苯胺比色法)1.原理:水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O-tolidine)作用产生黄色的联苯醌化合物,根据其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亦称为甲土立丁法.2.主要器材:余氯比色测定器1个;10ml小试管3支;1ml吸管2支;滴管1支.3.主要试剂:0.1%邻联甲苯胺(甲土立丁)溶液: 称取甲土立丁1g于研钵中,加入5ml 3:7盐酸调成糊状,稀释成1000ml(或按以上比例少量配制),存于棕色瓶中,在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如溶液变黄则不能使用.4.测定方法:取10ml刻度试管,加入0.5ml甲土立丁溶液,加水样至10ml刻度处混匀,放置35分钟后在余氯比色器中与标准色列进行比色,测出水样中余氯含量(mg/L).如基层无余氯比色计可根据呈色和氯臭味,按表3-1估计水样中余氯的大致含量.表3-1 余氯含量的目测估计表估计余氯含量mg/L呈现颜色氯臭程度0.3淡黄色刚能嗅出氯臭0.5黄 色容易嗅出氯臭0.71.0深黄色明显嗅出氯臭2.0以上棕黄色有较强刺激味如加入甲土立丁溶液后水呈绿色或蓝色,说明水中有石灰或锰含量过高,或水样碱度过高,可加入1:2的稀盐酸1ml,再比色.若无甲土立丁试剂,可用淀粉碘化钾法测定余氯.即:取消毒过的水样10ml注入试管中,加碘化钾25粒,1%淀粉溶液5滴和1:3盐酸2滴,摇匀后由上口向下观察,如有微蓝色出现时,其余氯相当于0.20.4mg/L之间;若呈蓝色,相当于0.5mg/L;无蓝色出现,说明加入漂白粉量不足.5.注意事项:(1)水样温度维持1520,此温度时显色最好.如水温低,可适当加温再比色.(2)漂白粉含有效氯低于15%时,不宜做饮水消毒用.(3)测余氯时,如水样有颜色和浊度,应向水样中加脱色剂12滴,消除颜色和浊度.常用的脱色剂有:巯基琥珀酸溶液,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和10%亚硫酸钠溶液.(4)生活饮用水的余氯标准:含氯消毒剂与水接触30分钟后,水中余氯含量不应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的出厂水应符合此标准.管网末稍水不应低于0.05mg/L.水中余氯的测定(邻联甲苯胺比色法)1.原理:水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O-tolidine)作用产生黄色的联苯醌化合物,根据其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亦称为甲土立丁法.2.主要器材:余氯比色测定器1个;10ml小试管3支;1ml吸管2支;滴管1支.3.主要试剂:0.1%邻联甲苯胺(甲土立丁)溶液: 称取甲土立丁1g于研钵中,加入5ml 3:7盐酸调成糊状,稀释成1000ml(或按以上比例少量配制),存于棕色瓶中,在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如溶液变黄则不能使用.4.测定方法:取10ml刻度试管,加入0.5ml甲土立丁溶液,加水样至10ml刻度处混匀,放置35分钟后在余氯比色器中与标准色列进行比色,测出水样中余氯含量(mg/L).如基层无余氯比色计可根据呈色和氯臭味,按表3-1估计水样中余氯的大致含量.表3-1 余氯含量的目测估计表估计余氯含量mg/L呈现颜色氯臭程度0.3淡黄色刚能嗅出氯臭0.5黄 色容易嗅出氯臭0.71.0深黄色明显嗅出氯臭2.0以上棕黄色有较强刺激味如加入甲土立丁溶液后水呈绿色或蓝色,说明水中有石灰或锰含量过高,或水样碱度过高,可加入1:2的稀盐酸1ml,再比色.若无甲土立丁试剂,可用淀粉碘化钾法测定余氯.即:取消毒过的水样10ml注入试管中,加碘化钾25粒,1%淀粉溶液5滴和1:3盐酸2滴,摇匀后由上口向下观察,如有微蓝色出现时,其余氯相当于0.20.4mg/L之间;若呈蓝色,相当于0.5mg/L;无蓝色出现,说明加入漂白粉量不足.5.注意事项:(1)水样温度维持1520,此温度时显色最好.如水温低,可适当加温再比色.(2)漂白粉含有效氯低于15%时,不宜做饮水消毒用.(3)测余氯时,如水样有颜色和浊度,应向水样中加脱色剂12滴,消除颜色和浊度.常用的脱色剂有:巯基琥珀酸溶液,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和10%亚硫酸钠溶液.(4)生活饮用水的余氯标准:含氯消毒剂与水接触30分钟后,水中余氯含量不应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的出厂水应符合此标准.管网末稍水不应低于0.05mg/L.(三)余氯的测定(邻联甲苯胺比色法)一,原理在pH小于1.8的酸性溶液中,水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甲土立丁)作用产生黄色的联苯醌化合物,根据其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二,器材1.余氯比色测定器1个2.10ml比色管三,试剂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甲土立丁1.35g,溶于500ml纯水中,在不停搅拌下加至150ml浓盐酸与350ml蒸馏水的混合液中,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在室温下保存,可使用半年.四,操作步骤加1ml邻联甲苯胺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消毒后水样25ml,混匀,立即进行比色,所得结果为游离性余氯,余氯的浓度为mg/L.实验六 水的细菌学检验一,目的掌握水中细菌总数的监测方法和卫生学意义国家标准规定的细菌总数监测方法为:标准平板计数法一,原理细菌总数系指1克或1毫升检材中或1平方厘米表面所含的活菌数量,通过将处理后的检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生长出来的菌落数(Colony form unit,CFU)计算细菌总数.二,仪器设备及共用器材和试剂1.高压蒸汽灭菌器;2.电热干燥箱;3.恒温培养箱;4.电冰箱;5.电热恒温水浴锅;6.电炉;7.放大镜;8.灭菌镊子;9.酒精灯:每组1只;10.灭菌棉球;11.营养琼脂;12.记号笔三,材料和试剂(按两人一组计算)毫升无菌吸管一支;2.灭菌平皿3个;3.无菌采样瓶(管)1个四,采样及样品处理1. 采样容器必须先进行灭菌,并保证在运送,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2. 采自来水水样时,先用酒精灯将水笼头烧灼消毒,然后将水笼头完全打开,放水5-10分钟后采样,经常用的水笼头放水1-3分钟即可.3. 采水源水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及水质可疑的地方,一般应距水面0.2-0.5米深处采样.4. 采集含有余氯的水样时,应在采样瓶中加入无菌的1.5%硫代硫酸钠溶液以中和水中余氯的杀菌作用,按每500毫升水样加2毫升计算.5. 采样量应为瓶容量的80%,以便在检验时摇动.6. 采集水样后应立即记录水样名称,地点,时间等项目,并应尽快检验,一般不超过2小时,放冰箱中保存也不应超过4小时.五,操作方法1. 将采样管(瓶)用力振荡80次,使可能存在的细菌充分分散开.2. 用1毫升灭菌吸管吸取管内液(1:10稀释)1毫升,放入含9毫升生理盐水管中(1:100稀释),振荡10次或吹打混匀3. 用另一支1毫升灭菌吸管吸取管内液(1:100稀释)1毫升,放入含9毫升生理盐水管中(1:1000稀释),振荡10次或吹打混匀,余此类推.4. 用同一支吸管从高稀释度管开始分别吸取1毫升放入一个无菌平皿内,每个样品作两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为平行样.5. 于每个平皿中倾注15毫升左右已经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化妆品的监测需用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立即在平面上旋转平皿,使样品与琼脂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1毫升加灭菌生理盐水和15毫升营养琼脂作空白对照.6. 待琼脂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朝上,置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取出,计算平皿内菌落数,以同一稀释度的两个平皿内平均菌落数计算.六,注意事项1. 全部操作过程必须无菌.2. 采集的样品应根据可能的细菌污染程度进行倍比稀释,并选择两个最适稀释度检验.如自来水以检测原倍水样为宜,一般的物体表面以1:10和1:100稀释较为合适,而化妆品应进行1:1000稀释,散装鲜牛奶以1:10000为宜.3. 营养琼脂的温度不能过高和过低,而且必须与样品充分混匀.七,菌落计数及报告方式平皿菌落计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观察,注意菌落与杂质的区别.1. 计算同一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其中一个平皿内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则不计该平皿;若片状生长的菌落未超过平皿的一半时可按菌落分布均匀的另一半平皿菌落数2计算.2. 先计算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如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此范围,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以其稀释倍数报告.若有2个稀释度的菌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