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 燕子专列 .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 燕子专列 .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 燕子专列 .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 燕子专列 .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 燕子专列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环境保护、爱护鸟类的意识。3.体会恶劣的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重点难点1.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2.体会文中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描写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6燕 子 专 列作者:昊天有一年春天,在欧(u)洲(zhu)瑞(ru)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q)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 课文开篇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提出问题,自然引出下文,为文章设置了悬念。这一句话向我们交代了什么?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sh)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在瑞士的一个车站,人们在送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事情是这样的: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fan)。当地气温骤(zhu)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b)涉(sh),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非常疲劳”“饥寒交迫”等一系列词语形象地表现了燕子们的处境确实十分危险。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bn)临死亡。“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非常疲劳”“饥寒交迫”等词语表现了什么?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说明了政府的动作很快,用最佳的方式号召大家一起去保护燕子。段导读:本段说明了事情的起因。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y)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这句话具体写出了居民们听到救助燕子的消息后的表现。“纷纷”一词说明了居民们都走出家门自觉地加入这个行动。“冒着”“顶着”“踏着”说明居民们不怕寒冷,外出寻找燕子。“四处”说明人们到处寻找燕子,生怕漏掉一只。表现了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于是”“通过电视和广播”说明了什么?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句话是怎样写人们对燕子的关爱的?段导读:本段写居民们加入到救助燕子的行列中。一个叫贝蒂(d)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f)盖着皑(i)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说明贝蒂对待这项“任务”很认真,不怕危险去救助燕子。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贝蒂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在恶劣的环境下,一天能救护十几只燕子,说明贝蒂干的时间长,需要救护的燕子还是相当多的,也表现出了贝蒂的坚强。去掉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通红”“僵硬”“不在乎”体现了贝蒂顽强的精神,表达了她对燕子的爱。把“一天下来”一句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通红”“僵硬”“不在乎”等词语体现了贝蒂怎样的精神?段导读:本段写贝蒂为了救护燕子,脸被“冻得通红”,手被“冻得僵硬”,可她一点儿也不在乎。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瑞士政府呼吁人们加入到救护燕子的行动中,居民们和贝蒂一家响应政府号召,救助燕子。 这是说人们为了救助燕子,用列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去,这一行动说明了人类保护鸟儿,与它们有着深厚的友情。列车开动了。载zi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这一句话怎样理解?燕子在车厢(xin)里唧(j)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照应开头,升华主题。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生字、新词卡片。一解题导入1.板书课文题目,依据题目质疑:看到课文题目,你们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什么人为燕子开专列?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2.谁能解答这些疑问?(“专列”就是专门的列车。“燕子专列”就是专门为燕子而开的列车。)3.还有一些疑问,我们深入学习时逐个解答。二自学自悟出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读准字音。(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三交流自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认读生字、新词,纠正读音。欧u 洲zhu瑞ru士舒sh适空调tio启q程特殊sh骤zhu降疲p劳政zhn府救ji护踏t着载zi着3.理解词语。启程:出发上路。跋涉:爬山蹚水,形容旅途艰苦。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专列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5.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人们给乘坐专列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还介绍小姑娘贝蒂不怕寒冷救助冻僵的燕子的典型事例;最后再回到开头送行的一幕,首尾呼应。)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归类观察,发现特点。左右结构:欧洲瑞舒殊骤涉政半包围结构:启疲载独体字:士2.重点指导。舒:右部是“予”,不是“矛”。涉:右部的“步”不要多写一点。骤:右部笔画是14笔,不要少写一撇。3.齐读,小组读,自由认读词语。1.上课伊始,教师可以通过唱儿歌小燕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课燕子中的第2自然段内容来导入新课,让学生从唱中、从读中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为学生理解后面的内容作情感铺垫。2.这节课刚开始,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已知为基点,让他们猜猜带“专”的词语,扩展对“专”的理解,逐步体悟“专列”的意思和蕴含的特殊情味,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读懂瑞士人民的爱鸟行动埋下伏笔。1.理解重点词句,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语句的投影。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个关于燕子的故事,你们的感受是什么?(瑞士人富有爱心,那些燕子真幸运。)2.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情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2.分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1)课文题目就已经反映出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坐上了专列。作为一个国家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来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很了不起。)(2)当地的人们十分关心这些燕子的安危。出示下面两个句子的投影,对比读一读,想想有什么不同。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走出家门,寻找冻僵的燕子。“纷纷”指的是参与寻找燕子的人多,“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广,这两个词又反映了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劳动;“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词,体现了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练习朗读,体会人们的爱心。(3)在这些普通居民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孩子,她和大人们一道寻找救护着燕子。出示句子投影: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小姑娘为救护燕子还遇到过哪些困难,你能想象得到吗?投影中的横线上能填什么内容呢?(又冷又饿;嘴唇冻得发紫;双脚冻得生疼)“但”这个词说明了什么?(前半句描写了贝蒂的脸和手受冻的样子,“但”表示转折,表明了尽管冻得厉害,但贝蒂却不在意,突出了贝蒂为拯救受伤的燕子而忘我的精神境界。)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1.读第3自然段,感受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过程。2.读第4自然段,体会小姑娘贝蒂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精神。(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考虑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3.引导想象,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了燕子?她是怎么做的?她又会说些什么?(在一棵松树下,贝蒂发现了一只冻僵的燕子。她不顾寒冷用手扒开燕子周围的积雪,连忙把它捧到嘴边,呵气来温暖燕子僵硬的身体,口中还不停地念叨着:“醒醒啊醒醒啊”)四总结全文,延伸情感1.列车载着获救的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们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些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我们替燕子谢谢你贝蒂;贝蒂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贝蒂,世界因你而美好幸福。)2.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人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1.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燕子面临的“麻烦”,教师要紧扣第2自然段的重点词语,通过想象使学生理解“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等词语,同时明白这些词语和“濒临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情境中释词,在释词中悟文,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感,也能增进对燕子在特定处境下遭遇的危难的认识。2.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定的情境并结合课文插图,让课堂与生活不再分离。情境的创设会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文中,亲身经历故事情境,体验情境,感受跟他们同龄的小贝蒂对动物的关爱,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充分理解课文。6燕子专列爱政府:呼吁专列人们: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贝蒂:一个人十几只脸通红、手僵硬、但不在乎1.看拼音,写词语。u zhu(欧洲)ru sh(瑞士)sh sh(舒适)kn tio(空调)q chn(启程)t sh(特殊)zhu jin(骤降)p lo(疲劳)2.比一比,再组词。户(户口)启(启动)殊(特殊)珠(珠宝)步(跑步)涉(涉及)皮(皮肤)疲(疲劳)救(救护)球(地球)3.按课文内容填空。(1)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2)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4.照样子,写一写。例: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1)今天的天气很冷,但我们仍然要坚持早晨锻炼身体。(2)虽然小丽不是很聪明,但她学习很勤奋,成绩优异。一瑞士瑞士是一个位于西欧中部的内陆山地国家,与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国接壤。面积4.13万平方千米,人口750.87万(2007)。瑞士是一个山国,山清水秀旅游业发达。瑞士金融业亦发达。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其中又以机床、纺织机械、钟表、精密仪器为最。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二候鸟1.候鸟的定义。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被称为候鸟。2.候鸟为什么要迁移。鸟类在温带地区繁殖的好处是温带地区夏季昼长夜短,有更长的白天可以觅食、哺育幼雏,避免在物种繁多的热带地区繁殖所必须面临的巢位与食物竞争,并且温带地区夏季的昆虫量也比热带地区丰富,同时温带地区天敌较少,被天敌捕食的压力相对较低。但是温带地区冬季气候严寒,经常面临食物缺乏的问题。在热带地区则相反,繁殖季面临巢位与食物资源的强烈竞争,同时被天敌捕食的压力也比较大,但是冬季的气候温和,且冬季食物资源也比温带地区丰富很多。所以候鸟夏天在温带地区繁殖,冬天在热带地区过冬,而兼取两地的好处。3.燕子到底能吃多少害虫。家燕从南洋飞返中国,衔泥筑窝以后,雌燕产下45个卵,接着孵化半个月,雏燕就出世了,一对燕子每年可育雏2次,那时的燕子加倍辛苦。一对燕子喂养一窝小燕子,一小时至少喂15次,每天得喂180次,平均每天捉害虫450500只,加上它们自己吃的,总共在600只以上。可以算一笔简单的账:一对家燕和它们的2窝雏燕,从4月到9月就能吃掉5万10万只昆虫,这是多么惊人的数目!燕子吃掉的害虫中主要是蚊蝇,还有蝗虫、螟蛾、蝼蛄等农业害虫。三课堂实录(节选)师:同学们,你们会唱小燕子这首歌吗?会唱的同学举一下手。哦,有些同学会唱有些同学不会唱,没事儿,咱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生:(和着音乐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师:同学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会不会让我们想起这样的情景这是咱们学过的燕子当中的一段话,咱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师:是啊,小燕子的到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然而,就是这么一群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的小燕子,在欧洲的瑞士却遇到了麻烦。这样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