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三峡一、文学常识:1、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2、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二、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断)哀转久绝(消失)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澈)4、其:其间千二百里(这)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5、以不以疾也(如)以丛草为林(把)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略无”,完全没有。)2、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3、不见曦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襄:上,上升到高处)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7、良多趣味(良:的确,实在)8、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9、属引凄异(属:zh,连续)(引:延长)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11、不以疾也(快,急速)六、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6、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7、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9、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0、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11、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1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13、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五、拓展延伸1、引用渔歌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把自然景观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烘托了秋景悲寂、凄凉的气氛。2、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答: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有特点。夏天江水暴涨,水势最浩大,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水势由多到少,顺势而下。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而写。其它:其他:1、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飞漱其间”的“飞”字。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3.开放性试题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2、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二、字音缥(pio)碧无碍(i)负势竞(jng)上泠泠(lng)作响嘤嘤(yng)成韵鸢(yun)飞戾(l)天互相轩(xun)邈(mio)三、(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3)净:消散尽净。(4)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5)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6)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7)自富阳至桐庐: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8)独绝:独一无二。独:只。绝:极,极端。(9)皆:全,都。(10)缥碧:青白色。(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12)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13)急湍: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冲刷,冲击。(14)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甚:胜过。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15)若:好像。(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17)寒树:阴森森的树。寒: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18)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19)轩邈: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2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21)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22)激:冲击,拍打。(23)泠(l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24)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25)嘤(y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26)蝉则千转(zhu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同“啭”,鸟婉转地叫,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2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28)鸢飞戾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者,的鸟。(29)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息:使平息,使动用法。(30)经纶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3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留连忘返。反:同“返”,返回。窥:看。(3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蔽:遮蔽。(33)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昼:白天。犹:好像。(34)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相互。交映,互相遮掩。(35)见:显现。日:太阳,阳光。四、课文分析:第一段:1、点明游览路线的一句是: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2、总领下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赞叹了富春江的美景,它在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表达了对富春江山水的的赞美与喜爱之情。)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恬静的心境。第二段:1、这一段写水清澈的句子是: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词中有描写江水清澈见底的句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用工整的对偶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三段:1、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听觉方面: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指什么人?追名逐利的人,热衷于官场的人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对追求名禄之徒的蔑视,2、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4、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山的奇异?视觉和听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小结: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清、水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五、理解性默写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本文的主旨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9赏析句子(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通过视觉、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表现水的清澈、湍急、凶猛的特点。(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通过仰视和拟人化手法,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节奏。(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作者以闹写静,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美妙自然,和谐动听。以动衬静。10、“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表现其情趣,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答谢中书书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医药家,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中书,古代掌朝廷机密文书的官。书,即书信。二、理解性默写1、总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俯视的句子:清流见底。仰视的句子:高峰入云。平视的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4、描写晨景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表现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三、课文理解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答:“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有静有动,有声有色。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答: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答: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6、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答: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8、本文实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四、古今异义四时俱备(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晓古义:清晨今义:知道)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委靡)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五、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和。书: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谢答中书“书”:书信,是一种文体。(与之类似的有与朱元思书吴均)乃丹“书”帛曰:动词,书写(来自陈涉世家司马迁)六、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交相辉映。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资料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作者_,字_,号_。北宋_家。和父亲_、弟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词语解释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户:门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清澈透明。盖竹柏影也原来是。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交错,纵横。)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至:到内容理解:(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的清澈透明(空明)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作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空明,突出月色的澄澈。以水中藻荇侧面烘托月色的清澈透明。“积水空明”用比喻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5)文中写了哪两个人?他们有什么相同点?苏轼和张怀民。共同点:都是闲人;都被贬了,心情抑郁,但仍思进取;都有豁达的胸襟。(6)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作者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答: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密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起趣相投命运相同(7)如何理解闲人?闲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闲人”,即清闲的人。它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同时指明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其次,它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情感。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慨叹。作用:“闲”是文眼,闲人是点睛之笔,深化中心,点明主旨。8、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分别以“奇趣”和“闲情”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将影作藻见奇趣,以水喻月抒闲情9、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物理》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巩固)附答案详解
- 网络安全行业市场动态与竞争策略报告
-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2024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综合提升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绿色餐饮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度计算机三级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工程-造价-咨询-合同3篇
- 2025年江门市法院系统招聘劳动合同制审判辅助人员(4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覆铜板树脂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2025年军事模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焦虑症的课件
- 2025安徽宣城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北京数语科技Datablau数据模型与数据资产平台介绍
- 2025年招聘面试技巧指南面试官角度下的面试题预测与应对策略
-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无人机驾驶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新型集体经济课件
- 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体系构建
- 轨道列车司机四级题库及答案
- 生物标志物应用-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