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0课 兰亭集序同步导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5.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20课 兰亭集序同步导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5.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20课 兰亭集序同步导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5.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20课 兰亭集序同步导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5.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20课 兰亭集序同步导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 此俱寂 但余钟磬 音 注 破山寺 即兴福寺 在江苏常熟县虞山北麓 禅院 指寺院 竹径 二句 此二句系千古名句 常被后人引用 意思是穿过寺中竹丛小路 走到幽深的后院 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山光 二句 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 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 万籁 指一切声响 钟磬 寺院中诵经 斋供的信号 动用钟 止用磬 鉴赏提示 这首诗记在破山寺后禅院的所见所闻 笔调古朴 描写省净 兴象深微 意境浑融 艺术上相当完整 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读后有使人身临其境之感 答案 1 u 2 j 3 x 4 sh n 5 ch n 6 sh n 7 h i 8 ji 9 y 10 tu n 11 q 12 ji d o 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趣舍万殊 通 2 悟言一室之内 通 答案 1 趣 通 取 选取 2 悟 通 晤 见面 3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答案 1 屋顶 极点 到达 穷尽 非常 十分 最多 至多 2 至 及 一周年 约定 3 情趣 达到 招致 4 旁边 下一等 按次序 临时驻扎和住宿 5 面对 引申为阅读 迎 面对 将要 6 高 长 修建 整治 治办 4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答案 1 往 引申为达到 得到 代词 代指前面所说情况 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 的 2 代词 代曲水 代词 指 他们 代词 指 他们 代词 指人们的 答案 1 这个地方 2 物品 物类 3 形容时间短暂 4 襟怀抱负 5 以此用来 6 把它作为 7 这次集会的诗文 6 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 名词的活用 映带左右 一觞一咏 2 形容词的活用 齐彭殇为妄作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3 动词的活用所以游目骋怀 4 副词的活用足以极视听之娱 5 数词的活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答案 1 带 名词作动词 环绕 觞 名词作动词 喝一杯酒 2 齐 形容词意动用法 把 看做相等 贤 形容词作名词 贤士 少 长 形容词作名词 年轻的人 年长的人 3 游 骋 动词使动用法 使 放纵 使 奔驰 4 极 副词作动词 穷尽 5 一 数词意动用法 把 看做一样 7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2 倒装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 当其欣于所遇 不能喻之于怀 3 省略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答案 1 没有标志的判断句 用 为 作判断词 构成判断句 2 介词结构 于斯文 作动词短语 有感 的补语 翻译时放到动词的前边 介宾结构 于所遇 作 欣 的补语 翻译时应放到动词 欣 的前面 介宾结构 于怀 作 喻之 的补语 翻译时应放在动词的前面 3 众人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省略主语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 于 左右 省略介词 或取诸怀抱 悟言 于 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 于 形骸之外 省略介词 8 文学常识填空 王羲之 321 379 字 朝代 琅琊临沂 今属山东 人 他是古代著名的 家 其笔势 有 之称 王羲之胸怀旷达 喜好自然山水 他的散文疏朗简净 韵味悠长 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 因为他做过右军将军 所以后代又称他为 文学作品有著名的 既是佳篇 又是名帖 文章书法相得益彰 辉映千秋 流传广远 答案 逸少东晋书法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书圣王右军兰亭集序 9 名句名段填空 1 此地有崇山峻岭 映带左右 2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其致一也 答案 1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2 仰观宇宙之大 3 齐彭殇为妄作 4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1 作者介绍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 文学家 字逸少 官至右军参军 世称王右军 因与扬州刺史不和 称病离郡 放情山水 弋钓自娱 以寿终 后人辑有 王右军集 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 12岁读前人笔论 少时曾学卫铄 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 见李斯 锺繇等名家书法 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 华岳碑 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于是遍学众碑 从此书艺大进 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 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 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 论者称其笔势 以为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后世誉之为书圣 2 文体简介 有关 序跋 序也写作 叙 或称 引 犹如今日的 引言 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 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 一般写在文章前面 列于书后称为 跋 或 后序 这类文章 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以叙事为主 夹叙夹议的 不多见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 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例如本文 3 联系文章内容 积极思考作者如何得出 死生亦大矣 这一观点 明确 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 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 静躁不同 但从中都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 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 欣于所遇 便 快然自足 及其 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 难以依持 即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接着笔锋一转 由生说到死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提出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 多让人心痛 至此 作者得出 死生之大 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4 深入思考 作者因何而悲 为何而悲 明确 1 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若合一契 死生亦大矣 2 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 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作者悲为古人 为时人 亦为后人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5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由乐而生痛 言痛而生感 终了而言悲 全文感情起伏 情真意切 6 探究性阅读训练思考 课文对老之将至 人生无常慨叹不已 情调有些低沉 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明确 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 摄其神韵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 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 人生短暂大发感慨 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 才可扬长避短 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 作者在尽述古人 今人 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 批判了庄周 一死生 齐彭殇 的虚无主义 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阅读下面选段 完成1 7题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解析 a 因 依 随着 答案 a 解析 a 用 介词 b 来 表目的 连词 c 因为 介词 d 认为 动词 答案 c 解析 c项 之 为动词 往 到达 其他均为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c 4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 寄托自己的情怀 不受约束 自由放纵地生活 b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 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译文 原先高兴的 转眼之间 已成为旧迹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 本来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解析 b 读古人文章时没有不叹息哀伤的 可是又不能从内心里明白是什么原因 答案 b 5 对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 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 也会产生感慨 b 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 也会由此产生很多感想 c 后世的读者 也会对这次集会的诗文产生同样的感慨 d 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 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解析 c 斯文 应该指这次集会的诗文 而不是指作者的文章 答案 c 6 下列分析 错误的一项是 a 这一部分文字 王羲之着眼 死生 二字行文 b 本段段首 承上文 乐 字而来 谈 欣 谈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然后急转 谈得意总有尽头 人生总有尽头 从而引出本文正题 死生 二字 c 转入 死生 这一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