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华老师先进事迹心得.doc_第1页
潘立华老师先进事迹心得.doc_第2页
潘立华老师先进事迹心得.doc_第3页
潘立华老师先进事迹心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潘立华老师先进事迹心得 潘立华老师先进事迹观后感歙县新安小学吴沛精神凝聚力量,榜样引领方向。 9月13日下午,新安中学多媒体教室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潘立华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海燕,副县长练玉春,县教育局局长王正华,党委副书记程应莲,副局长王秋冬及全县各学校300余名教师聆听报告会。 我也有幸参与其中,亲耳聆听了潘立华老师做的把爱洒向大山深处的报告。 今年56岁的教师潘立华,是大山最深处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的老师。 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手把手地教着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 在海拔千米的深山教学点,他持续任教了37年。 一间几十平方米的陋室,培育出几百位学生,其中数十位后来考入大学。 潘立华老师成为xx年度华东地区唯一获得“最美乡村教师”殊荣的教师。 报告会上,潘立华老师讲述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 他坚守不计回报,默默奉献的信念,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在农村偏远山区奉献无悔的青春;他践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原则,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他那颗至善大爱的心,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决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信念,感化着一批批学生。 他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会场中的每一个人。 报告会后,王正华局长指出,歙县是一个山区县,地广人多,有5万多名学生,3600多名教师,其中农村教师2500多名。 由于地域原因,目前全县仍有200多个村小教学点,还有685名教师工作在最偏远、最艰苦的教学点上,他们和潘立华老师一样,是我们教师群体中“最可爱的人”!他号召全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以潘立华老师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人民教师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崇尚先进、争当先进。 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鲍宜滨说,他比潘老师早两年在山里教书,然后一直在中心学校工作,见证了潘立华老师三十多年在教学点的坚守。 潘老师最可贵的是热爱自己的岗位和事业,学校曾经想把他调回本部工作,但他婉言拒绝。 他是真的喜欢山里的孩子,在艰苦环境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潘老师扎根大山,把爱洒向大山深处,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圆梦人精神境界很值得我们学习。 山区村落距离远,教学点的孩子们年龄小,上学都是早出晚归。 因此,教学点老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料理好学生的吃喝拉撒。 虽说教学点叫吴家坦,但学校在山坡上,坡下是一条弯弯小路,而路边就是滚滚溪流。 每天一早,潘立华就来到路口,把孩子一个个领上教学点;遇到雨雪天气,他就把孩子背上去。 中午,他要为每个孩子热好饭菜,过去都是用火篮、火炉,潘立华手上因此留下了一道道“烙”印。 傍晚,潘立华又把孩子们领到路口。 遇到农忙或家长有事,他还要骑车将学生安全送回家中。 他关爱学生,默默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 我应该向他学习,安心干好本职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对学生倾注所有的爱,提高学生素质,关心学生的生活,重视安全工作,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坚决不进行有偿家教,不收取学生家长礼品。 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出色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