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骨骼 运动系统.ppt_第1页
第二章骨骼 运动系统.ppt_第2页
第二章骨骼 运动系统.ppt_第3页
第二章骨骼 运动系统.ppt_第4页
第二章骨骼 运动系统.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 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 运动的枢纽骨骼肌 动力器官 第二章运动系统 骨骨连结骨骼肌 二 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运动系统 支持 保护和运动作用 三 体育锻炼的作用 骨骼肌纤维变粗 肌肉重量增加 骨粗壮坚实关节牢固而灵活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第一节骨骼 骺 骨干 骺 一 骨 bone 一 骨的形态分类 二 骨的构造 骨质 骨膜 骨髓 骨膜 骨质 骨髓 骨膜 骨质 骨髓 紧贴在骨表面一层致密结缔组织含血管 神经和成骨细胞 骨密质骨松质 位于 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类 红骨髓黄骨髓 骨质骨密质结构致密坚硬 分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结构疏松 分布于骨的内部 内板 三 骨的化学成分 实验鉴定骨的成分 原理 稀酸浸泡骨 脱去钙盐 骨变得柔韧 煅烧骨 有机物燃烧剩下无机物 骨硬而脆 有机物占1 3 主要是骨胶原 无机物占2 3 主要是钙盐 成人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骨折 儿童为什么容易骨变形 骨的化学成分 骨的化学成分与骨的物理特性 儿童的不正确的姿势引起的骨变形 骨的长粗 骨膜的成骨细胞骨的长长 骺板软骨细胞的分裂 影响骨生长的因素 1 劳动和体育锻炼2 营养 四 骨的生长发育 在儿童少年期 长骨的两端与骨干之间有软骨层 软骨层能不断的产生新的骨组织 因此骨能长长 一 直接骨连结 无腔隙连接 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膜或软骨直接连结 二 骨连结 直接骨连结和间接骨连结 1 缝2 暂时性软骨连接3 永久软骨性连接 不动连接 微动连接 关节 下列骨与骨之间的连结有什么特点 关节头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面 二 间接骨连结 关节 关节窝 1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面 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 关节囊 外有韧带 牢固性 联系相邻两骨 分泌滑液 关节腔 密闭空隙 灵活性 内有滑液 润滑软骨 减少摩擦关节头 关节面 覆盖有关节软骨 关节窝关节头减少两骨的摩擦 缓冲震动 灵活性 关节的基本结构 2 关节的附属结构 关节唇 2关节内软骨 韧带 滑液囊 滑膜皱襞 囊外韧带 囊内韧带 关节韧带 使关节牢固 髌韧带 关节盘 使关节更加吻合 关节唇 加深关节窝 使关节更加吻合 关节窝 分泌粘液 结缔组织 韧带加固 覆盖有关节软骨 关节灵活而牢固 3 关节的特点 枢纽作用减少摩擦 缓冲震荡 4 关节的作用和功能 5 关节的运动 屈 伸运动 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所进行的运动 向前运动为屈 向后运动为伸 膝关节和踝关节相反 屈 伸 收 展运动 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所进行的运动 环节末端远离正中面为外展 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旋内与旋外运动运动环节绕其本身的长轴或垂直轴在水平面内所进行的运动 由前向内的旋转为旋内由前向外的旋转为旋外 环转运动 关节在原位转动 骨远端做圆周运动 三 全身骨的分布概况颅骨躯干骨上肢带骨上肢骨游离上肢骨四肢骨下肢骨下肢带骨游离下肢骨 中轴骨 一 颅骨脑颅骨和面颅骨1 脑颅骨 8块 围成颅腔容纳脑额骨 1 顶骨 2 颞骨 2 蝶骨 1 枕骨 1 筛骨 1 2 面颅骨 15块 鼻骨 2 泪骨 2 颧骨 2 腭骨 2 上颌骨 2 下鼻甲 2 下颌骨 1 犁骨 1 听小骨 6块 颅骨正面观 鼻骨颞骨泪骨下鼻甲下颌骨 蝶骨颧骨犁骨上颌骨 额骨顶骨 颞窝颞下窝 颅骨侧面观 额骨1 顶骨2 枕骨1 颞骨2 蝶骨1 颧骨2 下颌骨1 上颌骨2 脑颅骨顶面观 额骨1顶骨2枕骨1蝶骨1筛骨1颞骨2 冠状缝 人字缝 人字缝 筛骨 3 颅底的结构 颅底上面观 通过颅底各孔裂的结构名称填到表中 颅底下面观 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下颌头 下颌窝 构成关节功能多 关节腔有关节盘 关节囊壁前薄弱 咀嚼语言做表情 张口过大向前脱 额窦 骨性鼻旁窦名称特点鼻旁窦 如音箱鼻腔周围骨内藏额筛蝶窦上颌窦都有开口通鼻腔 4 鼻旁窦 蝶窦 筛窦 上颌窦 5 新生儿颅的特征 1 脑颅骨远大于面颅骨 面颅骨 全颅骨为1 8 2 有颅囟 前囟 菱形 1 2岁闭合 后囟 三角形 2 3月闭合 蝶囟乳突囟 二 躯干骨的组成与特征椎骨 肋骨 胸骨借骨连结组成脊柱和胸廓 1 脊柱 位置 身体背部组成 颈椎7 胸椎12 腰椎5 骶骨1 尾骨1形态 从侧面看 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 颈曲 腰曲凸向前 胸曲 骶曲凸向后 生理弯曲意义 1 增大胸腔和盆腔的容积2 使重心后移有利于保持直立3 减少走路与跳跃时对脑的振荡 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 颈曲 胸曲 腰曲 骶曲 脊柱的整体观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1 椎骨 椎骨 椎孔 椎弓 椎体 椎体椎弓 椎孔 椎弓根 椎弓紧连椎体的缩窄部分椎管 24个椎孔组成椎管 容纳脊髓 椎弓上发出七个突起 横突2上关节突2下关节突2棘突1 各部椎骨的特征 椎骨外形不规范 抓住要点能分辨 颈椎体小棘分叉 横突有孔最明显 胸椎连肋有肋凹 棘突叠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体最大 棘突后伸宽又扁 颈椎 胸椎 腰椎 骶骨和尾骨 椎间孔 由相邻椎弓根的上 下切迹围成的孔 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2 椎骨间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 椎间盘棘突间的连接 棘间韧带后纵韧带棘突尖端背侧 棘上韧带前纵韧带相邻横突间连接 横突间韧带下关节突与上关节突间的关节 椎间盘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 62 可编辑 2 胸廓胸廓的组成胸椎12个真肋1 7肋骨12对假肋8 10浮肋11 12胸骨柄胸骨1个胸骨体箭突胸廓的功能容纳和保护心肺 胸骨 胸廓形态 运动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 锁骨上肢带骨 肩胛骨上肢骨游离上肢骨 肱骨 尺 桡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三 四肢骨的组成与特征 1 上肢骨 1 上肢带骨上肢带骨与躯干骨相连接 肩胛骨 呈三角形扁骨 贴于胸廓背外侧2面 分为 向外有肩峰3缘 内侧缘 外侧缘和上缘3角 外侧角厚 有关节盂 与肱骨头形成 上角下角 前面 有肩胛下窝后面 有肩胛冈 冈上窝冈下窝 2 游离上肢骨 上臂骨 肱骨 尺骨 桡骨 前臂骨 内 尺骨外 桡骨 下肢带骨 髋骨下肢骨游离下肢骨 股骨 胫骨 腓骨 跗骨 跖骨 趾骨 2 下肢骨 1 下肢带骨 髋骨 髋骨由髂骨 坐骨 耻骨三块骨愈合而成一般在20 25岁才能完全愈合 骨盆 由髋骨 骶骨 尾骨及其骨连接组成容纳和保护盆腔脏器 男 女骨盆的形态差异 男性骨盆 女性骨盆 男 女骨盆的特征 骨盆构成 分界及男女骨盆比较骶骨尾骨两髋骨构成骨盆起保护界线以下小骨盆男窄女宽很清楚男腔漏斗女腔桶男小女大看角度 2 游离下肢骨 大腿骨 股骨 小腿骨 内胫骨 外腓骨 足骨 髋关节构成及特点股骨头圆髋臼深髋臼周缘髋臼唇外内韧带髂股头囊薄后下余坚韧 髋关节 髌骨 膝关节前面 最大的籽骨 膝关节特点膝关节 最复杂承受压力也最大关节囊松韧带补髌下韧带最发达内C外O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 膝关节前面观 膝关节后面观 足弓 内侧弓 外侧弓 横弓 1 颅骨的特征 颅骨逐渐变薄 变轻 容量增加 为1450毫升 四 人类的骨骼特征 2 躯干骨的特征 脊柱 出现四个生理弯曲 使脊柱更富有弹性 3 上肢骨的特征 不在是支撑躯体 而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形体轻小 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大 锁骨发达 支持肩胛骨向外 使肩关节与胸廓有距离 关节头大窝浅 关节囊薄而松 无坚韧的韧带 手骨形体小而数量多 结构复杂 有利于精细运动 粗壮坚实 关节囊强韧坚厚 韧带数量多而紧张 髋关节的髋臼很深 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粗大 关节腔小 关节牢固 足骨借坚强的韧带连结成向上的足弓 跟骨和第一 五跖骨头三点着地 意义 增加了站立的稳定性 足弓具弹性 缓冲走 跳时对身体和脑的震荡 同时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 4 下肢骨的特征 表情肌 胸锁乳突肌 第二节 一 肌的形态和分类 肌的构造及辅助结构长短扁肌轮匝肌 肌腹肌腱两相依筋膜腱鞘滑膜囊 辅助减少摩擦力 肌腱 肌腹 肌腱 腱膜 二 肌的构造 骨骼肌由肌腹 肌腱 血管和神经构成 肌腹主要由肌纤维构成 由肌纤维组成 有舒缩功能 每条肌纤维长度在1毫米到15厘米之间 较长的肌肉 是由若干肌纤维连接而成 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 称肌内膜 由100 150条肌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肌束 外面包有肌束膜 由若干肌束组成整块肌腹 外面包有肌外膜 在肌内膜 肌束膜和肌外膜中都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与肌肉的营养和神经支配有关 肌腹中的肌纤维和肌腱的胶原纤维之间并不直接相连 在肌纤维末端 肌内膜增厚而与肌腱的胶原纤维相连 1 肌腹 肌腱大都位于肌腹两端 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无收缩功能 肌腱由胶原纤维束构成 胶原纤维不是平行排列 而是互相交织成辫状 肌腱有很强的抗张力 拉力 性能 据实验表明 成年人的肌腱 每平方厘米的抗张力达661 1265公斤 而松弛的肌肉抗张力强度只有5 44公斤 2 肌腱 骨骼肌中含有丰富的血管 尤其是毛细血管特别丰富 据估计在人的骨骼肌中 每平方毫米约有毛细血管3000条 全部肌肉毛细血管长度约为10万公里 在安静时 肌肉中毛细血管并不是全部都开放 一般每平方毫米只有100条毛细血管开放 而在激烈运动时 可有3000条毛细血管开放 3 骨骼肌中的血管 三 骨骼肌的起止和作用肌至少跨过一个关节 肌肉收缩时牵动它所附着的骨产生运动 2 四 肌的配布 1 大多数肌都成群分布在关节周围2 配布形式取决于关节运动3 一般屈肌位于关节的前方 伸肌位于关节的后方4 内收肌位于关节的内侧 外展肌位于关节的外侧5 协同肌 使关节完成同一运动的肌6 颉抗击 使关节产生相反运动的肌 二 全身肌肉的配布 一 头颈肌 二 躯干肌 三 四肢肌 四肢肌 胸肌膈肌腹肌背肌 人体骨骼肌 头颈肌 躯干肌 头肌颈肌 上肢肌下肢肌 一 头颈肌 颞肌 额肌 颞肌 咬肌 额肌 眼轮匝肌 二 躯干肌 腹直肌 胸骨锁骨 躯干背部肌 斜方肌 背阔肌 肱三头肌 躯干肌 躯干肌主要肌的作用斜方肌 肩靠脊背阔肌 能接力胸大肌 可提躯前锯肌 助臂举肋间肌 呼吸气腹前壁 腹直肌外侧壁 三扁肌外内斜 横最里 膈膈顶向上似穹隆上下分隔腹和胸周围膈肌中心腱三个裂孔上下通收缩下降主动吸舒张呼气向上隆 腹肌腹外斜肌插口袋儿腹内斜肌扇子面儿腹横肌 裤腰带儿前部贴着一直板儿 三 四肢肌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三 四 骨骼肌的收缩 一 骨骼肌收缩的机械变化 1 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2 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收缩的总和 3 收缩的机械功 1 前负荷 初长与最适初长 2 后负荷 1 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按其长度和张力的变化可分为两种 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时 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 等张收缩 肌肉收缩时 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 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与其负荷的大小有关 前负荷可改变肌肉的初长度并影响肌肉的收缩力量 在一定范围内肌肉的收缩力量与肌肉的初长成正比 最适前负荷使肌节处于最适初长度 即粗肌丝上的横桥都能与细肌丝的结合点对应 所以收缩力量最大 大于或小于最适初长度 收缩张力都会下降 后负荷决定肌肉收缩是等张形式还是等长形式 在有后负荷的情况下 肌肉开始收缩时表现的是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 待到肌肉张力随肌肉收缩而增加到等于或稍高于后负荷时 肌肉则表现出长度变小而张力则不再增加 在完整机体中 骨骼肌的收缩都是混合式的 也就是说既有长度的改变 又有张力的改变 后负荷 肌肉开始收缩之后所承受的负荷 后负荷肌肉收缩的影响影响 1 先产生张力 后出现缩短 缩短发生后张力不再增加 2 后负荷愈大 张力愈大 缩短出现愈迟 缩短的初速度和总长愈小 2 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单收缩 肌肉每接受一个单一刺激 都会迅速地收缩一次 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的全过程可分为 潜伏期 缩短期和舒张期 强直收缩肌肉受到连续刺激时 出现强而持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