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采撷生活随处之美 抒写生命体验之真.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采撷生活随处之美 抒写生命体验之真.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采撷生活随处之美 抒写生命体验之真.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采撷生活随处之美 抒写生命体验之真.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采撷生活随处之美 抒写生命体验之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撷生活随处之美 抒写生命体验之真 观“美”写“真”作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那洪中学/黎丹珏 联系电话设计突破】一、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这春夏时节,三角梅在南宁的大街小巷处处开得如火如荼。本课设计就是以学生们身边的生活图景为索引,让学生深入赏美情境,以美景促美谈,来一次由视觉到心灵的精神盛宴。对“美”的定义的追寻,对生活中真情的探访,可以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培养爱心,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思维训练,从即景联想到写作主题的提炼课程标准同时也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写景状物,不应该让学生仅仅定位与对景物的表面描写上,要深入联系实际,进行联想推导,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丰富学生的审美的体验。首先,本文设计中“用一两个恰当的形容词,形容这片三角梅”这项语言文字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描述事物的能力,既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也能启发学生独特的生命认知意识。其次,“( )的三角梅让我想起”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学生审美思维的一个拓展训练。由自然之美,联系到“生活之美”,再到“生命之美”,由“美”联想“不美”,让学生从真实的成长体验中,学会发现“美”,提炼“美”,学会审视身边感动人心的人和事,批判接受生命中的痛和爱。三、写作训练,在文题的限定下的取材与构思此处从中考作文的切实要求出发,无论是定题作文还是变题作文,都是一脉相承地训练学生将美景变为美文的能力。前期的思维拓展是后期作文的情感铺垫和材料积累。通过限时作文和小组讨论评点,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思考、实践、评价的主体。“又见花开”文题中的“又”似乎为学生写作的内容铺设了前提,那么如何写好诸如此类的作文呢?笔者不但让学生讨论思考,并且还举出两篇教材内外的经典文章以供学生参考学习,能从写作内容和行文构思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启发。【教学设计】课型:作文能力训练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之美。2.通过即景的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唤醒学生相关的生命体验。3.通过一定的写作训练,指导学生如何构思和取材写作“生命之美”。教学重点:如何通过想象和联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构思和取材抒写“美”的生命体验。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经过三年学习,有了一定写作素材的积累,但是要在中考考场中将作文写成美文,需要在平时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审美意识。而班上的学生缺乏的正是耐心观察,从小处着眼发掘深刻的生活之美的素质。教学时间:1课时课 型:写作能力训练课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思路教学法 读写结合法教学过程:一、美图导入,激发欣赏美景之兴1.出示一组图片语文组老师的美拍。前段时间,老师们去三中开会,恰好看到校园中那几树盛开的三角梅,个个争着留下了倩影,黎老师我也不能免俗。大家说,是人美呢,还是花美呢?2.出示一组图片青环路上的三角梅人,各有各的生动。但那树就在那里,花儿就在那里,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来我们一起看看全南宁市最美的三角梅吧。二、遣词形容,联想取材,深入体悟生命之美1.这样美的三角梅,请同学们从自己的感觉出发,用一两个恰当的形容词,形容这片三角梅。屏显:( )的三角梅明确:鲜艳美丽、枝繁叶茂、落英缤纷、繁花似锦、摇曳生姿、生机盎然、妩媚、热烈、洒脱、奔放、坚强、评价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赏花时从视觉的感觉体验,过渡到对花儿的生命认知。例如:(鲜艳美丽)的三角梅。“鲜艳”是从色彩的明亮度、光泽度来描写三角梅的,可见花儿活力四射,生命旺盛,也说明这位学生善于观察,对色彩的感受非常敏锐。2.这样浓烈的图景,这样奔放的洒脱的盛开,这样寥落缤纷的逝去,能让你们联想起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物呢?屏显:( )的三角梅让我想起分析学生的回答,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回忆起生活中与此相近、相似、相关、相反的人、事、物、景,并由此推导出可以的表现主题。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掘体现表现美好的“真性情、真爱心、真体验”,在进行拓展思维的同时渗透“美育”。例如:(落英缤纷)的三角梅让我想起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三角梅即便是绚烂缤纷地死去,也是为了花树下次的盛放给众人带来快乐而舍身泥泞化身绿肥的。由此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的主题无私奉献。在生活中像这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有很多,比如,我身边的爸爸妈妈。现在想来,爸爸妈妈无私的爱,就像这三角梅一样浓烈美丽,即便舍弃自己也坚持爱护我们儿女。三、定题行文,变题启智,取法抒写生命体验之真1.请同学们以“遇见花开”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与联想,写一篇小短文,要求只表现一个主题,限时10分钟,写得越多越好。时间到,有各组讨论推荐佳作出来共赏、互评。点评关键:是否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其中?有与花儿相似、相关、相反的联想吗?表现了什么主题?用了哪些好的表现手法来写作?2. 现在老师根据中考要求,将进行“变题”考试,请同学们以“又见花开” 为题,写一篇考场作文。请思考,你该如何修改你的作文呢?请同学们可参看例文,分组思考讨论,寻找答案。具体问题补充:此处之“花”还是,开课之初的“三角梅”么? 我们在作文中,可以用怎样的手法,表现“又”字?屏显:例文引路一:紫藤萝瀑布片段 例文引路二:又见花开片段明确一:考题中的“花”并不一定指现在我们看到的三角梅了。因为考场上,我们只有想象之花、回忆之花,因此所写之“花”的范围可以更为宽广。明确二:“又”字,说明了眼前之景已经不是第一次所见,经历了时间磨砺和人事的沉淀。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采用插叙的写法,回忆了当年家门前零落的紫藤萝花,将其与现在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对比,并从拆掉的紫藤萝花儿联想到弟弟的不幸逝世,得出了生命永无止境的感悟。我们可以学习她采用插叙来对比的写作手法,来表现“又”一次的体验。当然,表现方法还有多种多样,同学们可以进行深入探寻,多方尝试,一定能有所斩获。四、课后作业以“又见花开”写一篇中考作文,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生命体验,800字左右。【板书设计】 ( )的三角梅让我想起遇见花开 (对比、插叙)又见花开【教后反思】这是一堂关注学生写作过程的作文课,力图在有限的时间里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用自然之美唤起学生记忆中的生命之美,先思考再写作。上完这堂课后,我有如下体会:1.用熟悉的人和身边的常见之景引出课程所要讲的内容,学生感到亲切生动,注意力比较集中,因此导入比较顺利。2.有关学生写作时的审题训练平时做得比较少,有了“读图联想”这两个环节的举例训练,能使学生在辐射式联想中得到一些审题的方法。 3.抛出“遇见花开”这样的题目限定写作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收束想象和联想的内容,通过讨论分析,可以帮助学生适当选材,正确立意。4.当堂的写作训练,只能写作短文,但是方便学生自省自查和老师的及时引路,能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5.适当的改题训练,可以让学生抓住题目关键词,正确把握题意来选材立意。但是,这节课的时间有限,我设计的这个环节比较仓促,没有能让孩子们拓展开来讨论。 6.这节课之后,还必须再要一两节课来巩固本节课的训练成果。例如,要把学生的又见花开的完篇作文拿来修改提升,再进行改题训练等,如改为倾听花开的声音。只有这样深入拓展迁移,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提高学生在考场审题立意、构思写作的能力。不足之处有:1.开拓学生思维,没有做足功夫。仅仅以三角梅来触发学生的联想,确实比较狭隘。如果扩充到身边的花,生命中的“花”,从校园里的玉兰花、芒果花、桂花、太阳花说起,联想到从班里的班花,学校里的校花,诗文中的“花”,生活中的泪花、雨花、雪花,生命中的“品德之花”“奋斗之花”等等,学生们的写作思路将更开阔,更能延展开去。这一点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中可以看出来,学生的写作范围和题材仍然是很狭隘的。2.课程内容的设计环节太多,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联想和想象需要时间,斟酌和动笔需要时间,评改习作和变换角度审题更需要时间。在短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学生的联想写作,又要孩子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审题训练,实在是仓促。学生的联想写作习作做得非常差,可见第一环节的启发联想没有收到实在的效果,因此第二部就是再次进行联想训练,把联想作文写好,写仔细来。至于审题训练,可以考虑用到第二课时,或者第三课时来上了。没有考虑到学情的设计,往往收不到设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不能赶教学环节,必须一点一滴做扎实,必须基于学情做出适当的教学调整,而不是只顾公开课的好看,拼命给学生塞内容。附例文一:紫藤萝瀑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时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前紫色的光辉和前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例文二: 又见花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小姑娘昂着头,语调学着大人的抑扬顿挫,笑容如花般灿烂。那是幼时的我。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级语文书上的也是我所接触到的第一首诗,明白如话。即便是稚嫩的我,也能喜欢上它的闲适和精巧。所以我总是在客人面前摇头晃脑地背诵它,拖长最后的“花”字等待表扬。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年级的课本被我扔进了黑暗的书柜里。我不再像小时候,对一首诗单纯地喜爱和热切地朗诵,心情带上了应试的无奈甚至厌烦。十声沉重的钟响传入耳畔,我摇了摇头,扶住额硬撑起眼皮看书,书上满满记着的赏析犹如小虫子在我眼前爬来爬去挑衅着我,让我急躁不安得想要摔书。对面传来父母均匀的呼吸声,听起来睡得很香甜,我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睡意又蠢蠢欲动。为了让自己清醒,我突然站起身来,一不小心踢到了书柜。我俯下身打量它:柜子上方明显落了一层灰,米黄色的柜身坑坑洼洼,到处是漆被刮掉的痕迹。打开柜子,里面横七竖八的全是书。我从最下面翻出一本积灰最厚的书,扬起的灰尘使我连打了几个喷嚏。借着灯光我看清了书上大大的楷体字,犹犹豫豫地念道:“一去二三里”只一句,就让我的睡意完全消散,再也读不下去,心中五味杂陈。小诗旁边有古色古香的插画:炊烟袅袅中几座亭子若隐若现,一簇嫣红的花正在盛放,她们争妍斗艳,仿佛从书上通过我的眸子直直开到我的心中。又见面了,我的第一首小诗!我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或许有重逢它的喜悦,或许有忽略它的愧疚,然而更多的是心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