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1页
好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2页
好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3页
好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4页
好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教育教学讲座四之六(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收获教育教学讲座四之六(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收获)四川省荣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钟炜编者按:本人对“教育教学讲座”分为九个系列:一备课研讨、二课例分析、三听课评课、四案例研究、五课堂调控、六教学效益、七高考备考、八素质教育、九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讲座四(案例研究)”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是“教育教学讲座四(案例研究)之六(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收获)”。(稿源:网上选稿)对“教育教学讲座四之六(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收获)”分为两个版块:一是教师如何做教学案例研究;二是在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得到了什么.1、教师如何做教学案例研究原作者:曾爱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教科所)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将在改革中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是封闭、盲从,惨遭淘汰,还是直面冲击,沉着应对?!选择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地位,让自己的教学“立”起来,真正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而进行教学案例研究,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1.1、案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案例诠释理念,增强专业自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课堂似乎成了教师演讲的舞台。有时,学生思维火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被淹没在师道尊严的权威里。我们的学生曾一度变得特别听话、乖巧和顺从。他们总是悄悄地看着教师的眼色行事,总是那么谨小慎微。上课,总想迎合教师,帮着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这样,学生的个性在谨慎揣摩中逐渐消磨,思维在从众顺师中逐渐僵化,灵性在拘谨与规矩中逐渐泯灭。以至于长大了“零像什么?需要领导先说”。这一切使我感到几分忧虑,几分悲哀。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让孩子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思维的火花在自主探索中点燃?一位教师讲的一个教学故事,带给了我些许启示。案例:孩子们正积极地讨论春天是什么色彩的.有的说:“春天当然是绿色的。因为,小草发芽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有的说:“春天是红色的。因为,桃花开了,月季花也开了。”突然,有个孩子小声地说:“春天是灰色的!”老师一愣。但马上意识到应该让孩子反馈一下思维过程,听听学生是怎么想的。于是,老师要求小男孩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好让大家都能听清楚!可是他犹豫一下,改口了,说:“春天是绿色的。”教师走到他身旁,微笑着鼓励他:“刚才,你的回答与众不同,很有个性,请大声说出你的真心话,你怎么想就怎么说!”看着老师真诚的目光,小男孩儿迟疑了一下,终于大声地说:“我看到的春天就是灰色的,我每天看到的就是灰色的墙、灰色的瓦、灰色的路面。”全班同学听了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点评:多么与众不同的感受视角,这是学生源于生活的真实体验呀!教学的灵性流动于师生真诚的对话中,我为之感动。但听完故事,我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静。我不断地问自己:春天一定是花红柳绿的吗?我想象着那个学生的样子:那迟疑、谨慎的目光,尔后是充满纯真、自信与个性的眼神!我纳闷:从什么时候起,“真心话”成了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之一呢?面对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冲击与蜕变,教师该如何沉着应对?上述真实案例研究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教师最熟悉的是教学,“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理念最终要在教学中落实。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朴素的教学案例研究吧!曾经有一位教师告诉我,他仿照某特级教师上了一节课。上完后发现:特级教师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案,用在他的课堂中,总觉得那样不适应,教学也不能像特级教师的课堂那样精彩。细想其因,这就涉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教师个人的实践智慧。只学特级教师教学的形,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师个人的缄默知识作基础,课堂就很难传达教学的“神”。而教师的这种实践智慧,蕴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过程保持着一种“共生”的关系,又是高度个性化和情境化的,镶嵌于教学情境中,镶嵌于教学行为之中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案例研究正是让教师“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专业成长方式。具体来说,案例研究对提升教师实践智慧,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案例诠释理念、增强专业自主。教师是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落实于教学行为的实践者。教师对新理念的接纳,并真正成为指导教学的行为指南,至少必须经历学习内化行动三个阶段。而案例研究是内化思想的一种有效行为,也是教师摆脱盲从或不需要任何思考就拿来的盲目行为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教师怎样教学才体现并实践了新课程理念,没有先知先觉,我们必须在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学中,捕捉到来自一线的鲜活的教学故事,进行积极的反思,形成教学案例,让它们成为先进理念的载体,也成为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用实践诠释理论的最好例证。用行动解读案例,改进教学行为.在一次课改实验研讨会上,我有机会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叶圣陶先生的我们知道一课,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的需要,教学充满动态生成的美。从课后参与式评议中,我了解到,教师开课时,由于声情并茂的朗读吸引了学生,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教师自然地进入了课文学习,教师早准备好的精彩开课语一句也没有说出来。教学中预设的程序是:诵诗句,悟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可一读完,一位学生便站起来发问:“老师,我知道风儿在哪儿了?”其余学生也在下面小声议论。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自己有阅读体验,不必按部就班进行教学。于是,教师搁下教学设计,真诚与学生对话、交流“我们知道风儿在哪儿”。学生有了自由表达的时空,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风儿在轻轻摇晃树枝;有的说,风儿在邀请树木捉迷藏,书上说“树木微微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儿正走过了”;有的说,风儿正在和河水追打,不然,河水怎么会泛起波纹孩子感悟到的,是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独特视角去体悟的,充满童真、童趣、童情!教学后,这位教师这样反思:新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拥有的,但最终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课堂生成的需要是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尺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调整设计,给学生自读、自悟、自主交流的时空。教为学服务,但并不是教从属于学,也不能一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由着学生把学习牵引到无意义的境地之中,跟着学生“天马行空”。由此,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实践诠释着新理念,对“新课堂是对话的生成与建构”有了真切的感受。教学案例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教学见解,更重要的是,引发阅读者的思考,改进教学行为。由于教师做的教学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倏忽而至的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也反映出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每一个案例的研究均是针对实际教学情景,分析说明一个观点、论证一个问题或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用心去品读同伴或自己做的教学案例,多角度分析或反复咀嚼,能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总结经验教训、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从中产生“共情”,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优化在实践中自觉解决教学问题的决策,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让经验回归课堂,改进教学实践.一位教师阅读了这样一个案例:教师教学泊船瓜洲,在出示课题,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教师先是让学生自读课文,从中找出一个诗人想回家的词。学生很快从“明月何时照我还”中找到了一个“还”字。接着,教师紧扣“还”字,让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每句诗中与“还”相关的还有哪些诗句,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于是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深入读书、理解、感悟,相互讨论,斟字酌句,并归纳得出: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及诗句中的“一水间、只隔数重山”中可以体会出“离家近应该还”;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又”想象出家乡的美景,而自己久离家乡,体会到“离家久早该还”;从“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明月”“何时”感悟到“思家切不能还”的淡淡忧伤。“为什么不能还?”教师启发大家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相关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从中思考体会:王安石为革新变法而呕心沥血,为了国家,顾不上小家,深化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诗情的感悟。教师觉得这样的设计新颖.抓住“还”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眼,能引导学生经历学的过程,体现学生认知的变化过程。为此,她在教学中也尝试着这样做,结果她不仅改进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还获得了一种顿悟:教学设计应有一个核心,如果所有相关因素内容整合、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方式方法选用、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围绕这一中心,形成合力,那么就能实现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达成,让语文课彰显个性色彩!1.2、教师怎样做教学案例研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敏于行动.案例:记得一年前,一位青年教师告诉我,她在结束教学画风(人教版实验教材小语二下)时,鼓励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表现方式也画画风。第二天,收到学生的作品,发现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画面美丽,画风的办法也很巧。可是有一个叫秦嘉丁的同学的画,引起了她的注意,引发了她的思考:大树绿绿的,直直的,花儿红红的,静静的教师第一反应是画不对题,这哪有风呢?不就是春景吗?再看看他在画边写的一段文:一阵春风吹来,柳枝更绿了;一阵春风吹来,花儿更艳了;一阵春风吹来,天气暖和了,真是“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呀!”(学生背过此句诗)教师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观察图画,细细品味孩子的语言。读着,品着,她已然感受到了那习习的春风迎面扑来她当即给孩子的画以这样的评语:你把风幻想为花红柳绿,万物生长,具有诗人一样的胸怀和想象力,真是了不起!课后,她抓住这一“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从新理念下“怎样读懂学习主体发展中的学生”“多尺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形成案例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这位教师做案例研究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名教师只有具有教学行动研究的意识,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细节、新的特征、新的方向。“一幅没有画风的春风图”引发了作者的深层思考,传递着一种崭新的理念倾听孩子的心声,感受孩子的感受,让灵性在师生真诚对话中闪动,同时,也让教师的生命活力在案例研究中绽放。点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敏于行动”是教师做教学案例研究的关键要素,根据个人的理解及研究经历,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是关注自身的教学需要与困惑,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案例研究如果不关注真实的课堂的教学需要与困惑,那就纯粹属于“开发”,即使很精彩,那也只是纸上谈兵。教学中的真实困惑才是案例研究的切入点。我们要经常抽点空,想想: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哪些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哪些问题比较棘手?选择哪一课尝试解决问题?对于听课者来说,则要带着问题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或者是教师启发点拨行为等。例如,我个人最近就在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教学参考中对文本的主题思想的表述是否真的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或认知需要?为此,听课或钻研教材时我会特别注意这一块内容。比如麻雀一文,教参中提示的思想情感目标是“教育学生懂得爱护弱小”。然而,我个人认为,通过这篇课文,从麻雀身上可以感悟到“母爱的伟大及力量”;从猎狗身上同样可以得到启发:强悍者面对弱小者的反抗也将灰溜溜地逃之夭夭!或许,亲身实践一下,孩子们在教学中还能有许多不同的体悟!是在研究状态下实施教学过程,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案例研究过程中,教师是以专业研究人员的角色进入教学,课堂就是研究场所,教师要在研究状态下实施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分析,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活的教学案例。教学中,要观察学生的言行,特别是关注与众不同的声音、行为以及思维方式。其实,课堂每天都有精彩,或闪光或缺憾,关键看我们有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不善于从身边或亲历的平凡、平淡的事例中捕捉到新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体验,用心去认识学生及课堂教学中的事,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本质。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小雨点,课堂上,她让学生边读书边表演,教师观察,发现,当大多学生都用手比划斜斜的雨丝时,一个学生却在那儿蹦蹦跳跳。老师走过去,亲切地问她:你是小雨点吗?为什么蹦蹦跳跳的呢?她一本正经地说:“我是落在水泥地上的水滴,溅起了无数小水花!”多么天真而有灵性的话语。试想,如果教师没有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没有让她反馈思维过程,教学岂能如此美丽?是在教学情境中即兴反思,及时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教育情境中通常不允许教师停顿下来进行反思,分析情况,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决定最佳的方案,然后付诸行动。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情境中将反思和教学行动融为一体。即教中思,思中教。我们把这样的反思叫即兴反思。即兴反思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一心多用”,既要想到自己预设的教学程序,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成的真实需要,还要对照新课程理念反思教学行为,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变教学策略,真正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体验与智慧生成的课堂。积极互动,深度反思,提升经验.案例:先看换成“相似”行吗?北京亮起来了教学片段与评析。随学生发言出示句子“环行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一道道彩虹。”师:读一读,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到北京亮起来了、美起来了?生:立交桥上有各种颜色的灯,就像一道道天上的彩虹。师:听出来吗?他把“犹如”换成了“像”,你们还能换个词语来说吗?生:可以换“好像”。环行路上,一座座立交桥好像一道道彩虹。生:老师,可以换成“相似”吗?师:相似!行不行呢?你把它放进句子里读一读,自己判断吧!学生小声读着,没等读完,便有人叫了起来,“不行!”“不行!”此时,教师觉得有必要通过运用语言,加深对“犹如”的理解。于是,教师调整预设方案,用媒体展示一组南昌“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致,引导学生用上“犹如”“好像”或“好似”说说南昌什么地方也亮起来了。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生:节日的八一广场上空,一串串礼花犹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光芒四射。生:沿江路的河边,一排排反射灯好像一条条银光闪闪的玉带。生:八一大道上,汽车来来往往,车灯闪烁,好似银河从天而降。生:秋水广场上,层层叠叠的喷泉犹如一朵朵盛开的白兰花。点评: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突变的课堂教学情境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认知困惑,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感悟语言表情达意的精当,并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适时适事地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语言,改进教学行为。是积极参加互动评议活动,让研究成为教师必需的生活。一种思想,一种教学理念,只有当被真正的理解不是丧失思考力的认同不是赶时髦的苟同不是无主见的拿来时,才能成为教师个人身上的一部分,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所谓“到位”。因此,我们要改变一种不需要任何思考和怀疑的接纳习惯,用审慎的态度和眼光面对新理念、新课堂。上完一节课后,积极参与互动评议。如果是执教者,就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真实课堂中的问题与困惑,既要自信地看到教学中的亮点,又要敢于坦言课堂的不足;如果是听课人,便要设身处地地反思教学过程,真实地寻找精彩,客观地指出不足及改进意见。这样,在互动对话中教师之间彼此都获得思想启迪,教学研究与日常教学生活融为一体,案例研究便成为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是与教师或专家对话,进行深度反思,提炼有价值的案例主题。有人说:如果一位教师,只知道默默地耕耘,不知抬头看看方向,也不回顾与思考,那他只能是地地道道的教书匠,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的专业发展。的确,实践反思是构建教师教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面对日常教学中的挑战进行反思,为“无所适从”找出路。这里所说的深度反思,指教学后的深入思考。对教师而言,课后反思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发现亮点与问题:每堂课下来,想一想,哪些顺,哪些不顺,学生有什么精彩表现,是运用了什么好的教学策略或改变了哪些教学行为让课堂充满活力;不顺,问题又是出在哪里,是教材呈现方式没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还是教师“牵”得厉害,没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需要做哪些改进。二是时分享与合作:教师之间即时的、自觉自为的交流很重要。每天抽点时间和其他教师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共同研究、提炼出案例主题。当然,分享合作并不是趋同,合作中别忘了张扬自己的个性,可以有争鸣甚至是分歧。三是请求专家支持:教师之间的碰撞、交流很重要,但很有可能停留在经验的层次上,要升华成教学理论,就需要专家指点。永远不要害怕问,永远不要害怕问你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专家即使你以前从来不认识他们。这样,自己的感悟与反思会更深刻些。是进行类比分析,形成个性化经验,并沉淀自己的思考。有了来自一线的教学案例素材,在同伴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再运用比较方法把相关教学片段或故事串联起来进行剖析,进一步类比分析,形成个性经验。比较的形式主要有:自己在不同时间、不同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对比分析;同一课题,不同执教者,不同切入点教学或运用不同策略的教学对比分析;同一教学内容,不同问题切入等进行对比分析;或同一教学情境,不同观点的对比分析。2、在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得到了什么原作者:作者:王书明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多元开放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就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我们的教研工作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在新课程实验中更好地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的功能,就必须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该是教研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的结合点,把教研员理论优势、教学研究优势同教师丰富的课堂教学经历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选择了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2.1、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捕捉教学案例的意识.新课程实施后,如何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如何使教师尽快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研究中去,并产生实效?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参与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教师教育教学案例库建设与案例应用研究”。通过初步学习,我感到教学案例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典型事件的描述和思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此为突破口开展教学研究,必将推进我区的课程改革和教研工作。我们的想法得到首师大教授、课题负责人林培英老师的支持。我们将“什么是教学案例”、怎样撰写教学案例及案例的示例在我区的教育网站上刊出,并号召各学科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各学科教研组都把教学案例研究作为学科教研的重点工作,向全区中学教师征集教学案例。活动中教师们捕捉教学案例的意识不断增强,形式多样的教学案例不断涌现。2.2、分类研究教学案例,在研究过程中提高了教研能力.全员参与的编写教学案例、使用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的反思的过程。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可谓五花八门,在研究了各学科教师写的教学案例共性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教学案例分类研究的想法。将教学案例分为三类加以研究。研究课堂中的突发式教学案例,丰富教学灵感.一线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会有许多有研究价值突发事件,但教师们往往见多不怪,造成教学资源的流失。在教学案例研究中我们提倡教师记录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和处理这一事件中教师的思考。对这些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突发事件的案例积累和研究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灵感,使教师从容应对和巧妙处理各种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一位历史教师“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的案例中写道,在秦汉时期的思想、史学和艺术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书上司马迁的图片没有胡须,提出司马迁是不是宦官的疑惑。教师告诉同学们:“司马迁因被处 宫刑,所以没有胡须,但他并不是宦官。”教师的解释,又引起新的疑问:“宫刑是怎么回事?”教师想回答又难以启齿。教师看到学生的课桌上都放着现代汉语词典时灵机一动,让学生查词典。查完词典的同学又不好意思地笑起来,有的同学抱着词典互相嘀咕。教师这时感到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于是,教师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宦官,什么是宫刑。司马迁为什么受此刑罚以及受刑后所承受的痛苦,但他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且持之以恒写完历史巨著史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巨大财富。通过这各教学案例的分析,教师们会很有收获。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应勇敢面对,不应回避。解答问题时,应深层次挖掘其内涵及外延,借事论事。要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从容应对学生的活跃思维。研究专题式教学案例,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结合新课程实施中倡导的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合作教学、讲授式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五大专题。开展针对性的主题式教学案例研究。在案例研究中探讨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如何有针对性地、灵活选择教与学的方式。逐步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要求。一位化学教师的教学案例“课改中,我遭遇的一次尴尬”。讲了在质量守恒定律时的教学中,教师让同学们完成探究实验: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并完成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守恒?经过实验和讨论,正当各项活动按照教师的预想方案进行着,并准备总结得出结论时。不料从实验室后排一地方冒出一句:老师,我们的天平也不平衡,不过不像其他组所说的反应后质量变小了,而是变大了!教师观察了他们的装置,发现他们的装置与其他组有所不同。教师肯定了这组同学的创新,但当时无法解释。只能故作镇静说,“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课后去进一步探究,这也算老师留给你们的一个课后思考题吧!”。课后,教师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了当没用玻璃棒和橡皮塞时,气球有可能被倒吸而且膨涨,这样气球内积聚一些空气,自然实验后质量就偏重了。通过对这一教学案例的反思,教师们体会着如何上好一节探究课。研究综合式案例(课例),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综合式案例是教师以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为对象进行的教学案例研究。这种类型的案例研究目的在于使教师关注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师通过研究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活动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思路的设计等,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例如,思想政治学科开展了活动课课例研究。一位教师的发展情感类活动课“感受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恩”的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使在场的学生和教师动容,学生动情的泪水、动情的话语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成功。这节课的突出特点是教师选择了新颖、生动、感人的事例引发学生情感、恰当的师生、生生互动促使学生理解情感的真谛、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情感的升华、将情感转化为行为动机,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2.3、组织教学案例分析的教研活动,使教师掌握了校本教研的方法.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学案例分析活动,将教师个人反思和同伴互助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案例征集活动中各科教师以本校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参与式、讨论式的“案例分析”的教研活动。教师在案例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中,对提出的案例问题进行讨论、争辩或协商。一些学校形成了:案例作者介绍案例阐述的教学事件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作者的思考参加活动教师提问共同研讨、交流的研究案例模式。由于案例为大家提供了同样的情景和信息,从同一起点出发,教师们会提出不同见解和主张,产生多种解决的方案或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教师们从互助和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的进步。现在“案例分析”教研活动,已成为教师集体备课的一种形式,也是教研组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成为落实校本教研理念的一种重要方式。组织全区性教学案例的分析活动,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在各校开展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各校向区教研室选送了近千份教师的参评“教学案例”。经过认真的评选,我们评选出一等奖60名;二等奖140名;三等奖200名。我们在全区范围内以获奖案例为素材,开展了教学案例分析的教研活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教学案例成为独具特色的教师培训素材。开展优秀案例展示、研讨活动.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都组织了优秀案例展示、研讨活动。让教师在讲述自己教学中的故事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再反思,让听案例的教师结合别人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教研员以案例点评的形式引领案例研究和课堂教学,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通过选择优秀案例,组织教师就如何解决案例问题,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通过各种渠道推出教师的优秀案例,使教师在研究中感受成功我们将教师们的案例作品推荐给北京市基教研中心,我区劳技、历史、美术、政治等学科的教师的作品并选入市教研中心组织出版的教学案例集。60余位教师的案例被选入首师大教学案例库。这些都起到鼓舞教师参与案例研究的作用。教学案例交流和案例应用研讨会的召开,深化了教师对教学案例研究的作用的认识.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我区联合举办的了“讲我们自己的教学故事教学案例交流和案例应用研讨会”。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十位教授、80余位在读教育硕士研究生、我市七个区县的二百余名教研员和教师共3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我区七所学校的十位教师在分组讨论中做了主题发言,讲了自己的教学故事提出自己的思考或困惑。来自各地的教师结合我区教师的教学案例,围绕生成的课程、改善教学、帮助学生成长、教学困惑、教育教学案例的作用等五个专题进项了激烈的研讨,使参加会议的教师感受到了我区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意识的增强。推动了我区中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在教学案例研究中,一线教师和教研员都使用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去工作,解决了不少教学中的难题。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在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教研员专业引领的融合中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在研究中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二、 教育教学讲座四之五(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及其应用教育教学讲座四之五(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及其应用)四川省荣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钟炜编者按:本人对“教育教学讲座”分为九个系列:一备课研讨、二课例分析、三听课评课、四案例研究、五课堂调控、六教学效益、七高考备考、八素质教育、九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讲座四(案例研究)”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是“教育教学讲座四(案例研究)之五(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及其应用)”。(稿源:网上选稿)对“教育教学讲座四之五(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及其应用)”分为四个版块:一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及基本结构;二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三是加强教学案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四是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1、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及基本结构1.1、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根据研究的范围、研究问题的大小等,主要可以分为专题性教学案例研究、综合性教学案例研究等。专题性教学案例研究一般是针对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综合性教学案例研究是针对教学中许多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分析,以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无论哪种案例研究形式一般都要有研究的重点和主题,这个主题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事件相关.具体可以从教学的各个方面确定研究的主题.从教师教学行为的角度确定主题如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中的提问行为、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课堂教学调控行为等;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角度确定主题如问题解决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性活动等;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角度都可以确定研究主题,确定主题要注意相关学科的典型性和时代感。确定主题后可以选用不同的形式和结构来撰写教学案例。 1.2、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国内外课堂教学案例撰写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分析其本质特征,一般由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三个部分组成。案例背景一般简要介绍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情况,交代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与主题等。案例背景一般内容不宜过长,有时可以是几句简要的引言,只要提纲挈领地说清楚就行。案例描述是案例的主要部分,主要是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即把课堂教学过程或其中的某一个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具体的描述形式可以是一连串问答式的对话,也可以用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进行故事化叙述。案例描述不能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面对的问题,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适当调整与改编,以更好地围绕主题并凸显问题的焦点。案例分析是教学案例的关键,主要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案例分析的内容可以是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自己的思考或用理论进行阐释,也可以围绕问题展开分析。1.3、课堂教学案例撰写的结构.课堂教学案例具体撰写时结构可以灵活多样,并非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过程案例反思”.“课例问题分析”.“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2、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原作者:胡松林 上海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原文约4000字由于课堂教学案例是根据课堂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描述性的分析,每一个案例的研究均是针对实际教学情景,分析说明一个观点、论证一个问题或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就显得尤其的重要。课堂教学案例研究采用的主要有课堂观察、访谈与调查等研究方法。 2.1、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是教师自己对教学活动中的片断进行观察,也可以由其他教师来实施观察,目的是掌握课堂教学中第一手材料。课堂观察方法不限用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如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作为辅助观察的手段,以提高观察的效果。对观察的资料,可以逐字逐句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程序表、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提问行为类型频次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等,以便为后续分析案例提供翔实的原始材料。2.2、访谈与调查。对一些课堂教学不能观察到的师生内心活动,如教师教学的目的,教学程序的意图、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达标的成效度等一些面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与执教教师的交谈和学生的座谈、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观察的材料。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回答问题的心理状态、解题思路等问题,也可以在课后作一些出声想思维的分析,从这些访谈的材料中,再分析课堂教学的现象,不难发现造成各种课堂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具体寻找在哪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提练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除了课堂观察、访谈与调查的研究方法外,在开展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广大第一线教师而言,文献分析方法是通过有关教育理论文献的查阅,去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的活动,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从中来提高了研究自身的理论水平。 3、加强教学案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3.1、复习课师生冲突,概率论完美解决.教学片断:师:为迎接期中考试,上周我们已复习一个课时,今天检查复习效果。隋朝统一中国,符合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请第一组第1位同学回答“隋军横跨长江,灭掉哪个王朝后,南北重归统一?”生1(做苦思状):师:请坐。请第一组第2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下面问题的答案:“大运河是在哪个皇帝时候修建的?”生2:不会写“炀”字!师:请第一组第3位同学回答“隋朝大运河最南边的一段运河名称是什么?”生3(回忆半天):我昨天还知道这个答案,现在突然就想不起来了!师:抽查三个人,三人都不合格,表明我们班抽查不合格率100%!考试临近,复习效果不佳,请全班同学把1到11课摘抄一遍,每课100字吧,下周一交。哗!全班闹“学潮”了!一位女同学要求发言。生4:方老师,您好!您的方法不科学!这三位同学不会做并不能代表全班同学都不会做。比如掷硬币,不能说因为连续三次都是正面朝上,就说任意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00%。而且,抄书对学生有影响,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抄书,就说明学生没办法用别的方法复习了,只能靠抄书。我的发言完了!学生们鼓掌,我也鼓掌吧,但寻思:总不能就此算了吧?师:第一,我承认这个抽样检查方法和结果是不太科学,但调查方法中确实是有抽样法。我不可能把全班每个同学都抽一次,再去得出结论。第二,抄书,是摘抄,对你们复习有好处。摘抄与罚抄书有本质区别,你们之所以抵触,无外是二个原因:一是以为我罚你们抄书;二是你们怕吃苦!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是不能回避的环节,摘抄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再说,摘抄量也不大,一课100字,11课1100字,下周一交,一天才写200字,不如语文教师布置的日记字数多!你们就当是写日记,这样写:今天真高兴,我学习了隋朝的历史,隋朝是杨坚建立太高兴了,我明天再学习唐朝的历史。全班笑倒一大片,有同学大声说:这也叫日记?师:这也叫日记!一“记”两得,完成语文作业还顺便复习历史知识!你们总想着快乐学习,快乐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你在心情上快乐、乐意去学习,而学习过程是辛苦的!如果认为辛苦就是不快乐,那就大错特错!我天天辛苦,但我天天快乐!学生们小声议论不甘心咧!果然,又有同学要求发言。生5(手拿生物课本):在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时,对于怎样抽取样本有一定的要求。我们今天在生物课中学习了五点抽样法,这个方法是先定对角线的中点做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取四个与中心点距离相等的点做抽样点,这样能提高科学性。而方老师您抽查的人都在第一组,并且是前边按顺序的三个人,我觉得不科学,应当具有随机性。要不您就用五点抽样法,比如,在教室中间坐的同学抽一个,再向在两条对角线上坐的与他距离相等的同学抽出来提问,提高科学性。当然,我也同意方老师的部分结论,前边三个同学一问三不知,也的确说明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复习的不是很好!但我还是想请方老师给我们一个机会,重新抽查一回!听完学生发言,我想起一句话:老师把学生考倒容易,老师让学生考好不容易。师:三个同学一问都不知,我脸上也无光。三点不科学,就试试五点吧,重来!事实表明,重新抽查的结果与先前确有不同,第一轮五点抽样提问了五位同学,前四位同学都正确地回答了问题,余下最后一位,我有意加大难度。师: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李世民的看法!第五位同学从李世民杀亲兄弟,到执政后能听取意见;从统治时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到民族融合“天可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回答。看着同学们开心的样子,我假装不服气。师:五点抽样法结果100%过关,难道这就证明大家都复习好了?这就科学了?同学们自由议论达成共识:复习还有不足之处;请老师相信学生,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不要硬规定摘抄书。反正不是不平等条约,我“签字画押”!在后来的复习中,有学生在看书默记,有学生在摘抄.点评.新课程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就复习过程而言,学生复习方式的选择也是如此。检查学生复习效果好坏,是复习课中重要一环。如何通过检查,促进学生快乐心情下的主动复习,对师者而言,是个挑战。本节课中,据最初的抽查结果,笔者计划要求学生按摘抄法进行复习,但学生不同意抽查结论,也不愿意接受“罚抄书”,冲突由此而起。冲突中,学生敢言且言之有理,教师愿听还从中引导,基于师生平等交流的结果是学生愉快主动的进入复习.3.2、参与归属策略:把握教学主控权.案例:一堂政治课上。老师上来便下令:“全班学生将上衣外套脱下来,然后再穿好!”没有任何额外的解释。一阵响动过后,全班学生虽不理解,但还是照着要求做了。接着,老师又下第二道令:“继续脱穿衣服一次,但假设有一只胳膊被绑上了不能动。”学生们开始觉得这个要求有点意思。开始有些笨拙而又乐颠颠地去尝试,并相互欣赏着彼此的窘样,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学生完成后。老师下达了让学生们傻眼的第三次命令:“继续脱穿衣服一次,但假设两只胳膊都被绑上了不能动!”“怎么可能!”“老师,你有没有搞错!”课堂不再平静,学生的眼里满是狐疑、惊诧。老师仍旧没有其余的解释,只是静静地等待。看老师并没有承认说错话的意思,教室中开始热闹非凡:有的学生交头接耳冲着老师摇头,有的开始竭尽所能地去尝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的坐在座位上发呆,有的左顾右盼不知所措终于,有学生发现新大陆似地大喊一声:“老师说脱穿衣服,又没有说只能自己脱穿衣服!,你帮我脱,然后我帮你!”一阵忙乱和欢笑过后,全班同学全部完成任务!老师带头鼓起掌来,学生们也兴奋地一齐鼓掌。然后,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假如你面对的是一名残疾人”。教室里安静下来,学生们的双眼久久地停留在那行字上评析.这位老师这节课的成功,正是让全体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了一种需要,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与满足他人需要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到肢体障碍对自己带来的不便,通过归属于特定群体,换位思考,实现了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和情感互动。学生的参与可以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被动接受状态,一种是积极参与状态。内因的状态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控制权的问题上,学生渴望责任感、自治和独立权,他们同时也想拥有参与、选择积极课堂活动的权力,以及与老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参与既是教育的条件,又是教育的目标。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参与。学生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信息进行主动的同化与顺应,以实现认知平衡。因此,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认知发展。除了课堂主控权的需要之外,有关研究表明:归属感是另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当一个人觉得在所处的生活圈里有意义时,他就会对自己满意。北师大周之良教授认为: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建立在学生的同期接受之上的。这意味着:课堂上学生情绪、情感的投入越多,学生对教师传递的信息接受效果越好。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制约着接受效果,影响着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处于积极主动的良好情绪状态时,85的潜能都能释放出来。体验更是重要的教学原则。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有通过听获取的可编码知识,还应包括大量的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的隐性知识。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归属感的好方法。它不仅给予学生同伴支持,也给予学生亲身实践社会行为的机会,让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即换位思考,这是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指标。3.3、激励策略,融入教育全过程.案例:一节化学课上,教师非常精妙地设计了一个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她设计的问题是:请同学们结合前段时间报纸刊登的一则短讯思考。“某日,一个化工厂运输浓硫酸的车辆在路上遇到了车祸,车辆翻倒,浓硫酸泄露,情况非常危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时有什么化学反应发生了?”同学们都被老师简述的情境深深吸引,很多同学积极思考并踊跃举手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一一提问学生,很多学生的答案都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关,老师面带微笑一一肯定了他们的答案。但是,有一个同学所回答的化学反应正好不在这节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范围内。于是,老师略显敷衍地说:“好,好,请坐吧。”然后就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了。这位同学坐下后,并没有完全跟上老师的讲解,他也许还在考虑自己回答的化学反应是否存在,是否正确呢。分析: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维持、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励,可以使学生保持长时间良好的行为状态,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也就可以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将激励机制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情绪振奋,对知识的渴求、期待情感保持恒定;使学生非智力因素(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情感意志)与智力因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想像力)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已经初步认识到激励的作用,也逐渐能够运用激励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有些教师对激励策略的使用并不到位。以案例中的教师来说,教师一个单纯的语句,虽然也是鼓励学生,但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运用激励策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机会就丧失了。激励策略:目标激励即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确立自己的课堂学习目标,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以便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问题激励.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充分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必然会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情景激励.就是通过教师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的策略。竞争激励.运用竞争心理进行竞争激励,会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在欲罢不能中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评价激励.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激励的功效.真正做到激其趣、励其志,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知识、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4、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原作者:梁慎超作为全国四个新课程改革试点省,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新课程新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教师将重建自己新的教学方式。怎样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如何让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课堂进行重构,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结合新课程教育理论观念,通过典型的课堂教学范例,即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此,笔者仅就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意义和如何实施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带动我校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不断深化。4.1、当前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背景.案例研究大约在1870年起源于哈佛法学院。哈佛商学院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到20世纪30年代案例方法在商业教育中普遍普及,并被广泛用来教授他们实践的主要观点、技能、原则,到70年代逐渐运用到教育领域,进而被广泛用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我国教育领域案例教学研究等词语出现较晚,但发展异常迅速,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形成共识,掌握了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就可以快速地促进教师学生专业成长,从他人的经验中进行高效的学习。内涵.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的描述分析,对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引导讨论的一种教研方法,它是对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它通过教师自身参与研究,反思自身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际能力。课堂教学案例研究通过示范课、优秀课的展示或说课、评课活动等,提供了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教学方法的机会,即怎样具体地安排一节课,怎样分析各种任务,理解学生的活动,怎样设置问题或开展讨论,使教学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遍布于多种多样的实例中,并穿插在各个教师和各个情景之间,这些问题常常是隐蔽而不易察觉到的,但往往是大部分教师会在实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