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戴叔伦) 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兰溪棹歌(戴叔伦) 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兰溪棹歌(戴叔伦) 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兰溪棹歌(戴叔伦) 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溪棹歌(戴叔伦) 教学设计教案 1/2兰溪棹歌【教学目标】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朗读、背诵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二、作者简介戴叔伦(约732-约789)字幼公,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于一个隐士家庭。 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 三、译文 (1)注释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 在今浙江省兰溪县西南。 棹(zho)歌船家摇橹(l)时唱的歌。 凉月新月。 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 (2)翻译一弯峨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四、赏文2/2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 全诗四句,此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和渔民的欢乐心情。 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是抬头仰望天空。 “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 “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捎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 第二句“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 “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 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 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 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溪景诚然至美,然而对于泛舟溪上的渔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还在春潮渔汛”兰溪三日桃花,半夜鲤鱼来上滩。 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 逆流,一连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 “桃花雨”不仅明示季节,更见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拔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花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 从诗的结构看,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使整个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的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诗歌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 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 一个“凉”字,令人觉得春寒犹在,一个“镜”字,使人感到月夜的静寂。 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出自文人笔下。 三、四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