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第5讲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 1 江南迅速开发 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 士族庄园经济和 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 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4 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寺院 2 江南农业的开发 1 表现 地域扩大 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 进而波及 和闽江流域 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 三吴地区最发达 洞庭 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土地大量开垦 耕作技术进步 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作物品种增多 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2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以后我国 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岭南 经济重心 3 原因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充实了江南的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 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一些统治者推行了 奖励耕织 安抚流民 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劳动力 劝课农桑 3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1 特点 虽屡遭破坏 但还在恢复和发展 2 表现 研制了新农具 推广了新技术 兴修了水利 开发了边疆地区 4 手工业的发展 1 丝织业 曹魏在襄邑 洛阳设有织造机构 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 蜀汉所产 行销魏 吴 2 冶炼业 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 魏晋南北朝时 百炼钢技术成熟 又发明了 3 造纸业 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北方的洛阳 长安 南方的建业 成为造纸中心 4 制瓷业 南方盛产 北方创制出白瓷 蜀锦 灌钢法 扬州 青瓷 5 商业的发展 1 特点 商业一度 商品经济发展 2 表现 北方 北魏以后 北方商品经济 南方 商品经济相对 萎缩 有所恢复 比较活跃 缓慢 1 科学技术 1 数学 魏晋时的数学家 运用极限理论 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的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 他还著有 等书 2 农学 北魏贾思勰著述 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刘徽 缀术 齐民要术 3 地理学 西晋杰出的地图学家 绘制出 禹贡地域图 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 是一部历史 地理 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 道教 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1 道教的变化 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 宣扬采药炼丹 长生不老 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萧梁时 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 丰富了道教教义 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裴秀 水经注 道教 陶弘景 2 佛教传播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 因果报应 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 也迎合了统治者加强 的需要 3 佛教的危害 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 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 安于现状 统治者广修 施舍钱财 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 寺院经济过度发展 广占田宅 侵夺百姓 与官府争夺 和税收 农民负担加重 生死轮回 思想控制 寺塔 劳动人手 反佛斗争 思想家范缜 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 的反佛思想 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北魏太武帝和 从加强统治出发 曾先后两次灭佛 3 承上启下的文学 1 特点 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2 主要成就 建安时期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诗人 写出了不少内容充实 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的诗赋 史称 神灭论 北周武帝 建安文学 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下许多内容清新自然 风格朴实恬淡的 南北朝时 一种新的乐府诗即 大为盛行 南方民歌缠绵婉转 北方民歌慷慨激昂 4 大放光彩的艺术 1 书法 东汉末年 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东汉的 曹魏的 东晋的王羲之 王献之是著名的书法家 田园诗 民歌 蔡邕 钟繇 2 绘画 三国的 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东晋的 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 代表作有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3 石窟 山西大同的 河南洛阳的 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曹不兴 顾恺之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归纳概括 东晋南朝时期的寺院经济 庄园经济和江南经济的发展 1 寺院经济 东晋南朝时期 佛教盛行 广建寺院 侵吞民田 占有许多劳动力 形成免役 免税的寺院经济 寺院经济与封建国家争夺土地和人口的矛盾非常激烈 2 庄园经济 东晋南朝盛行士族制度 士族地主广占田地 封山占水 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庄园经济严重影响封建国家的兵役 徭役和赋税征派 3 江南经济开发 经济发展迅速 六朝时期 特别是东晋南朝 江南农业开发 其地区扩大 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 而且波及岭南及闽江流域 农作物品种增多 土地大量开垦 耕作技术进步 水利工程得到兴修 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流域 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 手工业也有迅速发展 丝织 冶铁 制瓷 造纸等技术不断改进 创新 产品质量好 品种多 知识图示 魏晋社会经济 对点训练1这座佛寺不只是个宗教场所 同时也是地方金融中心 寺院借贷给农民并收取高额利息 拥有庞大的地产和大量的身份依附者 寺院长老正和来到寺院的达官贵人们探讨着深奥的佛理 这反映了 a 两汉时期佛教刚传入的情况b 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的特征c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下寺院的写照d 明清时期土地财富向寺院集中的表现 解析 选b 从题干中的佛寺 是地方金融中心 拥有庞大的地产和大量的身份依附者 等信息可得出当时寺院经济发达这一结论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统治者的支持 佛教空前盛行 因此寺院经济发达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 名师点拨 佛教的盛行和在艺术方面的影响 1 佛教盛行 2 在艺术方面的影响 绘画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 往往带有宗教色彩 三国时的曹不兴 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石窟 因佛教广泛传播 在一些地方修建了石窟寺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等 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对点训练2 2011年武汉模拟 下图是北朝后期佛教信徒人数比例变化示意图 读图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是 a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b 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c 名僧致力于传教d 佛教有强烈的欺骗性解析 选a 本题要求判断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信徒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社会根源 分析a b c d四项 南北朝时战乱频繁是社会根源 归纳概括 南北朝时期 南北方在政治 经济 民族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在文化上的反映 1 政权更替频繁 民族融合加强 佛教盛行 2 北方战乱频繁 南方相对稳定 出现描写北方战乱的 木兰辞 和南方安定生活的 采桑度 3 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 经济恢复 出现总结生产经验的 齐民要术 与反映思想感情的民歌 敕勒歌 4 江南经济迅速开发 科技文化相应发展 出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王羲之的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 5 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 政治黑暗 出现陶渊明田园诗 对点训练3下列最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特点的文化成果是 陶渊明 桃花源记 北方民歌 木兰辞 贾思勰 齐民要术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a b c d 解析 选c 本题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特点的考查 此时期政治上国家分裂 战乱频繁 政权更替 民族融合 经济上江南迅速开发 中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各民族交流加强 伤寒杂病论 为汉代文化成就 排除含 的a b d三项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三大趋势1 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北方民族的南下和中原人民的南迁 各民族之间杂居相处 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2 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的趋势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而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 从西晋末年直到南北朝时期 北方大批农民为逃避战乱 纷纷南迁 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许多劳动力 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他们同南方汉族人民以及从山区迁出的少数民族一起 兴修水利 开垦出大片良田 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 小麦开始推广 牛耕得到普及 2 江南经济的较大发展 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 为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全国的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3 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 国家整体上是分裂的 但是也产生了统一的趋势 出现了局部统一的局面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经济交流加强 民族融合的加强等都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1 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的文化 有具体明显的区别 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 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 2 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 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3 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道教官方化 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 尤其是佛教 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 对南北方的政治 经济领域 文学艺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具有承上启下的典型特点 无论是科学技术 还是文学艺术 都在秦汉的基础上有所成就 并为后世隋唐文化的高度繁荣打下了基础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形成国务院批复的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 正式对外发布 我国新的经济版图逐渐成型 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 长三角 珠三角 北部湾 环渤海 海峡两岸 东北三省 中部和西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北方经济具有区域性特征 这一内容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一社会热点相联 视角1追踪社会热点 经典例析 2011年滨州模拟 魏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新兴封建城市成为繁华商业中心b 大量荒地得到开垦使耕地面积扩大c 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大力推广种植d 江南迅速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在于全国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由于北方不断遭受战乱破坏 经济发展缓慢 而南方由于大量北方人民南迁 环境相对安定等原因而得到持续发展 江南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为以后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d项更能体现这一时期的经济特色 a c两项不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答案 d 尝试命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区域分布逐渐趋向合理 其表现有 从江东扩展到长江流域和闽江流域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到开发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a b c d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这为此后的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但此时经济重心并没有开始南移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中期安史之乱之后 故排除含 的b c d三项 尝试命题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楚越之地 即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 不待贾 买卖 而足 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2 江南之为国 盛矣 兵车勿用 民不外劳 役宽务简 氓庶繁息 至余粮栖亩 户不夜扃 盖东西之极盛也 自晋氏迁流 迄于太元之世 百许年中 无风尘之警 区域之内 晏如也 自此以至大明之季 年逾六纪 民户繁育 良畴亦数十万顷 膏腴上地 亩直一金 鱼盐杞梓之利 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1概括汉代江南经济的状况 2 与材料1相比 材料2中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 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 1 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可从人口稀少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商业活动少等角度进行归纳 第 2 问承接第 1 问 从以上几个方面比较归纳 第 3 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 1 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 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几乎没有商业活动 贫富分化不严重 2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人口增加较多 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 物产丰富 商业活动 或物资交换 频繁 3 原因 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 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较少受到战争影响 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影响 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视角2多角度考查高频考点 高考例析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 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的史实是 a 吸收儒家思想对道教进行改造b 吸收佛教思想以丰富道教教义c 形成了道教主要经典 太平经 d 开始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解析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史实 意在考查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 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特征的能力 东汉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 使之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 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故选项a b d正确 太平经 是在东汉时形成的道教主要经典 因此选项c错误 答案 c 尝试命题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像画流行 且山西 河南修造了石窟寺 这突出说明 a 佛教广泛传播已影响到文化领域b 佛教重视绘画和雕塑c 政府重视宣传佛教d 很多画家信仰佛教 解析 选a 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 对建筑 绘画 思想以及当时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 本题以佛教的广泛影响为话题 考查学生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 佛教画和石窟寺的出现 说明佛教的影响已渗透到绘画和雕塑领域 故a项正确 b c d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 故无法做出判断 尝试命题4右图所示人物的作品感情真挚 朴素自然 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 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 有 田园诗人 之称 其诗歌出现这种风格的社会根源在于 a 田园风光的优美b 对劳动的热爱c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d 对劳动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设备行业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区块链金融行业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科技行业区块链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美容行业美容器械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电子科技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金融科技在区块链应用中的前景分析报告
- 北京市2025北京怀柔区事业单位招聘9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临汾市2025山西临汾市浮山县招聘事业单位人员9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鞍山市台安绿洁创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航天六院内蒙古航天红峡化工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4的分解与组合》课件
- 江苏省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
-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考试题(含答案)
- 文旅公司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公立医院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三级笔译试卷
- 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威胁检测中的应用
- 2025内蒙古民族大学招聘管理助理、教学助理5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护士卷)
- 胃肠镜报告的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