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设计理念】1.由于中考文言诗词重在考查学生背诵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写情况,因此我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名句的引入及新诗的背诵,所以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部分时我特意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2.诗歌重在诵读。因此运用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着重讲解第一首诗,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首诗。3.诗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名句的理解与讲授将成为课堂的重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理解、赏析文中佳句,积累名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过程与方法: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或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感受到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教学重点】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3.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教学难点】1.诗词中有关名句的理解、赏析;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活动准备】熟读两首诗,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投影仪及适合的背景音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授以方法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课文,并提示方法:吟读诗句,感知内容;品读诗句,感悟意境;说读诗句,感受思想。让学生带着方法先来学习王维的边塞诗。二、听读诗文,插入背景 (一)播放录音。请学生听范读,注意字音、节奏、轻重、语气、语调及情感。特别提示:塞、骑、都、燕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二)了解作家作品。让学生说说作者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么优美的诗篇的,引出诗人及其创作背景。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王维和李白。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王维及李白的资料及创作背景。三、吟读诗句,感知内容 (一)自由读。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朗读方式来诵读全诗。如,个人朗读、集体合诵、男女配读、配乐朗读等。(二)个别读。请个别学生或小组内的学生以不同方式在同学面前展示朗读才能。(三)感知内容。1.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理解诗歌内容;2.思考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写了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品读诗句,感悟意境问学生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试和小组同学品析交流。(一)“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引导学生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含义及蕴涵作者怎样的感情。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10个字轻轻带过。(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图画,也可用笔简单地勾勒一下。可从画面、线条、色彩方面点拨学生。如:画面上: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景物虽少,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线条上:一望无际的大漠,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仿佛抽象派的作品。色彩上: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照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色彩丰富,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境吗?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可结合课后练习三来谈,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统一。)(设计意图:掌握对名句的理解赏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五、说读诗句,感受思想(一)你们的描绘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那幅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那你是否想过能描绘出这样开阔壮美画面的人,会拥有怎样的胸怀呢?(豁达开朗。)(二)仅仅是豁达开朗吗?能否结合诗中的字、词、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预设:可引导学生抓住“单”、“孤”、“征蓬”等字、词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能够说出类似“孤寂”、“荒凉”、“消沉”等即可。)(三)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四)让学生带着对诗歌的体会再次诵读此诗。并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提示学生注意字形的书写。六、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师把学生从王维诗之宏大、诗画一体的风格特点引到李白的诗上。让学生运用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渡荆门送别,点拨如下:(一)一组学生可从朗读方面来学习。谈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感知内容,引导回答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样的景?(预设: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 (二)二组学生可从语言品析方面入手。1.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预设: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2.引导学生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预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 (三)三组学生可从情感上把握。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长江两岸的景时,他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他想抒发怎样的情感?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本诗抒发乡愁的是哪一句? 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预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出作者浓浓的乡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七、拓展延伸,积累名句通过李白这首送别诗,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与月相关的诗句,或者还知道那些送别诗。 (预设:如:明月几时有、举头望明月、月下一壶酒等;王维的送元二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改进方案
- 施工扬尘防控技术实施方案
-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9篇
- 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与反思(5篇)
- 5.3 数据的分析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1 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2025年产科危重病人抢救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学眼部疾病诊疗技术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影像科医师专业知识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交通安全要注意(二)说课稿 未来版
- 2025-2030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与运营效益评估报告
-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课件
- 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化学试卷
- 2025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蔬菜订单收购协议书
- 茶壶课件教学课件
- 放射卫生知识培训内容描述课件
- 2025云南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招聘下属公司工作人员4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锂电池隔膜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孟良崮战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