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讲座.doc_第1页
食品安全知识讲座.doc_第2页
食品安全知识讲座.doc_第3页
食品安全知识讲座.doc_第4页
食品安全知识讲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知识讲座一、食品安全形势及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的重要性(一)食品安全形势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在农业投入品供给、产地环境、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有的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有的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造成虾、蟹、鱼等水产品质量下降。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有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一是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农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2006年以来,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武汉的人造蜂蜜事件、台州毒猪油事件、南京“口水油”沸腾鱼、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河北的“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发生在学校的中毒事件:2006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实验小学因食用由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发生300多名小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2005年7月8日贵州金沙县二中和金沙三中222名中小学生、教师因食用小吃摊点上粉条、塑料袋装橙汁水、油炸粑粑、洋芋等食物出现食物中毒症状。2005年11月13日,湖北省郧西县某小学五六年级数十名学生因吃了霉变的玉米糊后,引起食物中毒,其中1名死亡。2004年4月28日,湖北省武穴市连山中学师生因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而引起食物中毒。2005年1月17日,贵州省桑植县澧源镇第一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有农药残留的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共有829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其中危重病人3人。05年4月1日,慈溪市天元镇部分学校(幼儿园)学生及社会人员,从天元农贸市场的流动摊贩处购买并食用了油炸无骨鸡柳、油炸鸡块及油炸香蕉。有22名学生及社会人员发生食物中毒。近年来学校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为学校安全敲响了警钟。(二)为什么要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一、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二、问题 责任三、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亟待提高一是学生用于购买零食的花费过多 。二是学生食品购买渠道存在安全消费隐患。三是中小学生在食品消费的认知上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 。四是学生最喜欢的食品多数属于过量食用则有害的食品。五是一些学生在面对食品安全消费问题时不懂得如何维权。二、食品安全教育( 一)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概念食品数量:充足供应食品质量:对人体健康,对生命安全对食品的更高要求:没有受到环境污染(二)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致病物质有哪些1、生物性致病物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细菌及其毒素。细菌 是一类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的个体很小,宽度一般只有1微米.细菌的形态有三类:球星、杆形和螺旋形。在食品中常见的致病细菌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如:沙门菌、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葡萄球菌能引起肠道传染病的致病菌如:霍乱弧菌能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致病菌如:炭疽杆菌真菌及其毒素真菌 大多是多细胞个体,结构比细菌复杂。真菌毒素 是指真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是食物中常见的污染物。与食品关系密切的真菌主要有:黄曲霉毒素:一类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代谢产生的生物毒素,其毒性非常强,是砒霜的68倍、敌敌畏的100倍,被证明对人和动物肝、肾脏有很大危害。人类摄入被该毒素污染食品可诱发原发性肝癌、胃癌、肺癌等,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赭曲霉毒素A:一种对肾脏和肝脏有强毒性的真菌毒素,并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杂色曲霉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毒性强,可经过多种途径吸收,诱发人和动物产生肿瘤,从而造成极大危害.要警惕发霉变质的食物!病毒病毒 是一种可以在生物体间传播并感染其他生物体的微小生物,我国食品的病毒污染以肝炎病毒污染最为严重。寄生虫及虫卵人误食了被寄生虫及其卵污染的食物以后,会引起人感染相应的寄生虫病。常见在畜肉中的寄生虫有:囊 尾 蚴、旋毛虫;常见在鱼类、贝类中的寄生虫有:华支睾吸虫、阔节裂头绦虫;其他的常见寄生虫有:蛔虫;如何预防被这些寄生虫感染;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鱼、虾、蟹和水生植物;不喝生水、不吃生的蔬菜;不用盛过生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和砧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不用生的水产品喂猫、狗等宠物;2、化 学 性 因 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农药不仅可以用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还可以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在农业、林业中有重要的作用。食 品 添 加 剂;添加了色素的糖果;添加了防腐剂的酱菜;添加了疏松剂的面包;添加了乳化剂的冰激凌;那么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改善食品质量和色、香、味,而且可以防治食品腐败变质。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但是,一些不良食品生产销售商,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工业级原料顶替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3、动植物本身含有的天然毒素一些动物体内本身含有天然毒素:一些动植物因贮藏不当产生毒性物质;加工处理不当,没有去除或破坏其有毒成分。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就是人们误食了被污染的食物,导致致病物进入有机体而引起的疾病 。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其他食物中毒概念: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后引起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临床表现:特点:发病与食物有关;发病时间短;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有明显的季节性。食物中毒的预防:1、安全贮存、冷藏食品。2、正确烹调加工食品,有些食品必须加热煮熟方可食用。3、要选择安全的食品,如新鲜、干净、保质期内的食品,不要食用过期变质食品。4、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要食用,如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三)在实际生活中, 教同学们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市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餐饮业存在的卫生问题;街头流动摊点的卫生问题;生产企业的不规范行为;个人的不科学饮食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养成吃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2、生吃瓜果要洗干净。3、不吃腐烂变馊的饭菜。5、饮水讲卫生,不喝生冷水。6、注意科学饮食。尽量购买有下列标志的食品不要到无证、无照摊点上购买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店、超市和标准化的农贸市场购买食品要选择安全、卫生的餐馆无卫生许可证小餐馆厨房内卫生状况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一、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五、四制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营业员(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零售单位,不收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出售腐烂变质的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废纸、污物包装食品)2、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品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3、用(食)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蒸气或开水)。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专人包干负责。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二、学校食物中毒常见的有:1、细菌性中毒;2、化学性中毒;3、动植物性食物中毒;4、人为投毒。三、食物中毒类型1、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有: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致病性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2、引起化学性中毒主要有:有机磷、甲胺磷、毒强、杀虫霜、油脂酸败、亚哨酸性盐、砷化物、吊白块等。3、引起动物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有:河鱼、毒蘑菇、未煮熟的四季豆、未熟豆浆、马桑果、桐油果、野槟榔、蓖麻子、有毒草药以及被有毒物质污染的动物植物等。4、导致食物中毒的因素主要为:在进食以前很久就制作了食品;制作的食品保管不当;制作食品加热不彻底;交叉污染;感染者接触食品。四、食物中毒预防十条黄金原则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许多食品如蔬菜和水果,其自然状态是最佳状态。生吃的食品,则需要清洗干净。其他食品如牛奶、肉类等,未经加工处理则安全不安全,加工处理后才能进食。购买牛奶要买消毒的牛奶而不买生牛奶。2、彻底烹调食品。许多食品常被病菌原体污染,彻底加热能杀灭各种病原体。要记住食品的所有部分的温度都必须达到70摄氏度以上。煮鸡如近骨部分还生的话,请回锅直至完全煮熟。冻肉、冻鱼等烹调前必须彻底解冻。3、立即食用做熟的食品。做熟的食品冷却至食温时,微生物开始繁殖。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为了安全起见,请趁热进食刚做熟的食品。4、精心储存熟食。提前制作熟食或保留吃剩的食品,如果存放4小时以上时,必须牢记把这些食品放在60摄氏度以上或10摄氏度以下的地放,以免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孳生,并迅速繁殖到致病水平。5、彻底再加热熟食。适窒的熟食储存仅能减慢生物生长,但不以杀灭。再次彻底加热为抗微生物的最好办法。注意食品的所有部分都必须至少达到70摄氏度。6、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熟食与生食稍有接触出能被污染。这种交叉污染可能是熟食与生的家禽肉鱼直接接触时发生,也可是接触未清洗干净的案板、刀具、容器等,交叉污染可能引起微生物繁殖和患言病的潜在危险。7、反复洗手。手常常能携带危险的病原体并带到食品上。因此,在做饭前或每次间歇之后都必须将手洗干净,尤其是给孩子换尿布或你上厕所以后。在处理鱼、肉、家禽等生食后,必须再次手,才能处理其他食品。8、必须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而后清洁。食品极易于污染。任何食品的残渣、碎屑都可能是微生物的孳生地。因此,制作食品的任何用具与食具的表面都必须保持绝对干净。接触食具的厨房用具的抹布应该每天更换,并在重用之前煮沸消毒。清洁地面的拖把也应经常清洗。9、避免蟑螂、鼠类,其它动物接触食物。各种昆虫、动物常常携带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最好的的保护方法是将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中。10、使用净水。制作食品和饮水使用净水十分重要。对加入食品或制作冷饮用的水,要事先煮沸。对用来准备婴幼儿食品的水要给予特别注意。五、学校几种主要肠道传污染病的污染源:1、伤寒、副伤寒:病人、带菌者2、细菌性痢疾:病人、带菌者3、甲型肝炎:病人、隐性感染者4、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人、带菌(毒)者、受感染动物六、肠道传污染的主要传播途径:1、水:伤寒暴发805与饮用水污染有关;2、食物:学校伤寒暴发与饮食卫生有关;3、生活用品4、手5、苍蝇食品卫生是什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食品的质量十分重要,根据我国第六条的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食用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会造成对人体致病、危害,食品是安全的。同时,食品是有营养,食品是能促进健康的。“卫生”一词源于拉丁文“sanitas”,意为“健康”。对于食品工业而言,卫生一词的意义是创造和维持一个卫生而且有益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卫生是一门应用科学为了提供有益健康的食品,必须在清洁环境中,由身体健康的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食品,防止因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同时,使引起食品腐败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到最低程度。有效卫生就是指能达到上述目标的过程。它包括如何维护、恢复或改进卫生操作规程与卫生环境等方面的原理。因此“食品卫生”是一门应用卫生科学,与食品的加工、制备和处理有关。食品污染的定义食品污染的定义食品污染是指食物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化学物质的不断产生和应用,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来源也进一步繁杂,食品污染大致可分为:(1)食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物;(2)环境污染物;(3)滥用食品添加剂;(4)食品加工、贮存、运输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或工具、用具中的污染物。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