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黄欣)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黄欣)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黄欣)_第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黄欣)_第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黄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缘景明情探究梦境之美 知人论世感悟留别之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导入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有两个人得到过“仙人”的评价,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李白。如果苏东坡与李白相比,那么他们的区别在于:苏东坡是“人而仙者”,李白是“仙而人者”。什么是“人而仙者”?苏东坡本来是一个人,却带有几分仙气,因此他能够凭借仙气来解脱人生的痛苦,例如我们学过的赤壁赋。而李白呢?生来就属于不受任何约束的天才,可是他不幸落到人间,人间到处是约束与痛苦,就像一个大网紧紧地把他罩在里面。他当然不甘心生活在网中,所以他的一生,他的诗所表现的就是在人世网罗中的一种腾跃的挣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反映李白腾跃而又挣扎的心灵啸歌梦游天姥吟留别2、 解题在讲新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两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首诗有一首是送别诗,有一首是留别诗,这二者区别在何处?朋友离我而去,我给他写首诗,叫送别诗;我要离朋友而去,我给他留下一首诗,叫留别诗。这是一首留别诗,他准备到哪里去?(天姥山)从题中可以看出他还没去就做梦到了那里。那么根据这样的理解,这个题目的句读应该在哪儿?(板书:梦游天姥吟/留别,吟:诗体的标志。乐府古题类似的标志有”行、歌、曲、引)3、 诵读感知全体朗读,读好字音、停顿和起伏,并思考一个问题:诗歌的三段内容和题目有什么联系?1. 学生朗读全诗2. 老师纠正字音、句读。3. 诗歌的三段内容和题目有什么联系?梦游天姥:第1、2段(梦游之因、梦游之旅)留别:既然是一首留别诗,他给朋友最重要的留别的话是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也是抒发了作者“梦游之叹”板书:梦游之因 梦游之旅 梦游之叹4. 诗人为什么要去游天姥山?唐玄宗天宝元年至三年,李白在长安为唐玄宗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才干,李白不甘趋炎附势,受到权贵排挤,终于离开长安。在现实社会中既然找不到出路,只有向虚幻的神仙世界和远离尘俗的山林中去寻求解脱。在古代,求仙和求隐常常是结合起来的,古人往往把求仙作为失望于尘世之后的精神寄托。李白也不例外,于是追求神仙世界,但是仙山飘渺不可捉摸,而天姥山却实有其地,只要到了那里,也仿佛得成仙之趣了。5. 越人口中的天姥山是怎样的?山势之高,山形之伟。(与天对照、与五岳对照、与赤城对照、与天台对照)在第一段中我还重点品味了两个字,和大家交流一下:“信”“或”。“信”是什么?“或”是什么?一个实在难以寻求,一个有时候可以找到。这“有时可以找到”使天姥山充满了强烈的诱惑性。那么这首诗作一开篇为什么要谈瀛洲?瀛洲又是什么地方呢?(可看注解),瀛洲的存在使天姥山带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所以我提笔给第一段下了两句话的批注:四处比照衬天姥,一层烘托显神奇。6. 第一段诵读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语气低沉)“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对此欲倒东南倾”(景仰和向往之情,强化“横”、“拔”、“掩”、“四万八千丈”)4、 缘景明情,探究梦境之美文字是生命的酒,那么诗歌的文字尤其如此。所以想与诗歌相知就要静下心来细心的去体味、去揣摩、去联想。大家现在不妨做一件这样的事情,看一看在描述李白梦游之旅的文字中,哪些句子你最感兴趣,哪个字词用得最生动,然后借助李白的诗句你作一下自己的想象,在你的想象当中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说说你的品读收获。一会儿咱们来做一下交流。运用了 的手法(或词语)描绘了 的画面抒发了 的情感1.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目见湖中之月影,耳闻水畔之猿啼。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飞”有轻快之感,有心情急切之感,“飞”“送”两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恬静之美(向往之情)诵读指导:李白一向以月为友,所以月亮在李白的笔下是充分人格化了的,所以读的时候“送”要读的亲切一点。(生读)老师范读。女生齐读。2.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沿前人登山之径,直至半壁悬空之处,所见为海日之光,所闻为天鸡之鸣。“海日”“天鸡”描绘了雄奇壮观的画面雄奇之美3.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迷花倚石”突出山水恍惚迷离的美迷离之美(陶醉之情) 4.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听到熊咆龙吟,使岩谷震响如雷鸣,从而感到身居高危之地,不免惊栗。但这还是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而举目所见,依然是一片宁静,紧接着听到震耳欲聋的霹雳声,山崩地裂声,然后仿佛天方夜谭中的石穴洞开一样,一幅奇异而璀璨的景象呈现在眼前,由晦暗突然转变为光芒万丈。惊险之美(恐惧之情)诵读指导:这个“兮”字你们见过吗?诗人有意用楚骚句法,它是浪漫主义之源。“兮”字相当于“啊”,音调往下走。(请生读)老师范读: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男生齐读5.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仙人纷至沓来,作者久久所憧憬的与神仙遨游的幻想居然在刹那间实现了,这该是一个多么使人欢畅而快慰的梦境啊!华贵之美(兴奋之情)诵读指导:“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出现句读上的不足,大家看一看这个“来”,这个“来”应该是一个助词。所以这个“来”音节往前靠,那应该怎样读?(点生读)总结: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的诗作有两大特色,大家从李白的这次梦游之旅中找到了吗?一个是瑰丽的想象,一个是大胆的夸张。五、知人论世,感悟留别之情1. 李白梦醒时分,对朋友抒发了复杂的感慨,是什么?齐读一遍2.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中“行乐”指的什么?(梦中仙境)世事难以掌控,人生无常的伤感3.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寻访名山,逃避现实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5. 李白有儒家的积极用世之心,也有道家放归自然之情。在现实的惆怅中,他终能找到精神的出口,他选择了骑鹿远游,娱情山水,以慰藉心中惆怅。你觉得李白是真想骑鹿远游、别君去兮永不还吗?你怎么看出来的?“且”,暂且远游,并不想放弃自己的壮志。实际是含蓄透露了对现实的不满,不愿侍奉权贵,表达了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展示背景材料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62岁 病逝当涂李白有展翅高飞的天才,有建功立业的愿望,可是却不逢时机,虚度一生。梦是他壮志难酬时的安魂曲,是他怀才不遇时的精神家园,他的骑鹿远游里深藏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不屑,对自由的追求。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赠李白的诗,我认为,这首诗真正把握了李白的特点。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白抱着天才的狂想,却一次又一次折辱于现实之中。所以这“秋来”一句道尽了他的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