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点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知识整合 1 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必由之路 1 背景 资源危机和等问题 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的能力和环境的都是有限的 若沿用传统生产 生活方式 人类最终将因 而陷入绝境 2 行动纲领 人口增长 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 自净能力 资源枯竭 生态失调 环境恶化 21世纪议程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 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构成危害的发展 2 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 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和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自身需求的能力 社会公正 资源 生态环境 4 深度解读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在反思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后提出的 其内涵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1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是 发展第一位 即发展的观念 2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即环境的观念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因此 环境保护是基本目标 3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依赖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 即公平的观念不仅是代内区际间要公平 不能互有损害 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为代价 4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也需依靠相互尊重 即权利的观念人类与环境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富有人群与贫穷人群 不论哪一部分 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学法指导 如何区别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 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 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同代人之间又体现在代际之间 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 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 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 又包括环境享受 对接高考 命题角度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 2013 江苏地理 19 20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 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 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读图完成 1 2 题 双选 1 1995 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 其代价有 a 大量消耗资源b 大量排放污染物c 科教投入不足d 人口增长缓慢 2 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 应大力加强 a 社会保障建设b 经济基础建设c 农业基础建设d 生态与环境建设 审题突破 从题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答案 1 ab 2 cd 2 2015 江苏地理 21 22 国际慢城 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 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 环境质量好 提倡传统手工业 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下图为 国际慢城 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双选 1 与 国际慢城 要求相符合的生产 生活方式是 a 骑单车出行b 经营手工业作坊c 去速食店就餐d 建大型游乐场 2 大山村在成为 国际慢城 前后 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 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 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 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解析第 1 题 综合题干材料 环境质量好 提倡传统手工业 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 可知c项错误 b项正确 骑单车出行减少了环境污染 利于环境的保护 a项正确 大型游乐场容易造成环境问题 不符合 国际慢城 的要求 d项错误 第 2 题 比较两图可以看出 该地由原来单一的水稻 小麦 油菜作物的种植转变为发展茶园 果园 苗圃 菜地等 并且出现了游客中心 池塘水景和大山塔风景区等 说明第三产业得到发展 故b项 d项正确 答案 1 ab 2 bd 3 2014 福建文综 37 4 8分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 网络经济的背景下 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 是农业 科教 观光相结合 生态 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 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 淘宝村 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 并通过 淘宝网店 进行销售 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 并为其提供论据 8分 观点a 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 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析若支持观点a 则要从对社会 经济 生态等方面的有利影响提供论据 若支持观点b 论据可从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 加大基础设施的压力 人才短缺 农业劳动力流失 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分析 答案观点a 有利论据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经济收入 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 促进交通 物流业的发展 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 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 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答四点即可 观点b 不利论据 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 产业 人口集聚 加大基础设施压力 山区人才 技术力量薄弱 竞争力较低 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导致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答四点即可 考点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知识整合 1 控制人口规模 1 目的 减轻人口对的压力 协调人口 资源 环境与的关系 2 地位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生态环境 发展 2 转变发展模式 生产规模 环境承载能力 高消耗 资源 环境 压力 清洁生产 特别提示 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 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 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 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荒漠化 水土流失 森林资源 水污染 4 协调人地关系 从我做起 1 协调人地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 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利益与利益的关系 发达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 个人参与 维护 珍惜自然资源 保护 自然资源 眼前 长远 发展中 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 1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示 巨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严重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2 简述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提示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提供清洁的沼气能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深度解读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指点迷津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 1 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2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利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益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了生产 流通 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对接高考 命题角度一循环农业模式图的判读1 2013 福建文综 1 2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 读图完成 1 2 题 1 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b 黄淮平原c 辽东丘陵d 闽浙丘陵 2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促进民居集中a b c d 审题突破 1 读文字材料 抓住核心词语 1 第 1 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 该模式等 2 第 2 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 循环农业 主要作用 等 最适宜 2 审图像材料 把握关键信息答案 1 d 2 b 读图指导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常考的类图像之二十六 关联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 两图之间的关联 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 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 顺藤摸瓜法 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 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 注意找出突破口 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 理清逻辑关系 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 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 加速问题的解决 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 重新理顺一遍 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 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 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 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 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 先把最直接 最容易的完成 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填 在确定完填空内容后要进行验证 以确保判断的正确性 2 2012 江苏地理 17 18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 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 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 b c d 解析读图可看出 秸秆焚烧只产生烟尘和灰烬 既不能提供生活能源 又不能提高土壤肥力 作为饲料 可以为农田提供粪肥 也可获取畜产 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 秸秆作为工业原料 可获取工业产品 也可用来发电 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 作为沼气原料 其沼渣 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 沼气为生活提供生活能源 方式符合题意 答案d 命题角度二循环经济的应用3 2013 安徽文综 35 3 11分 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 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 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 大量施用化肥 农药影响果品品质 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 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 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提示 可用示意图表达 解析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要以解决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 农药影响果品品质 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 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为出发点 解决果渣污染环境问题可以在果树下种草发展畜牧业 以果渣和草作饲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