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10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1页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10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2页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10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3页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10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4页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10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第10讲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新课标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主干知识梳理 新课标 1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 兴起的条件 受外商企业和 的刺激 中国一部分商人 地主和官僚投资于近代新式企业 著名的民族企业 继昌隆缫丝厂 发昌机器厂和同文书局 著名实业家 周学熙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 2 发展原因 辛亥革命的成功 冲击了封建制度 一战期间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3 发展结果 民族工业进入了 短暂的春天 洋务运动 黄金时代 张謇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新课标 2 企业家张謇创办的企业 著名的是 3 近代社会生活 1 新式交通工具 和 2 最著名的出版业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最负盛名 3 社会习俗的变化 剪发辫 易服饰 改称呼 大生纱厂 商务印书馆 轮船 火车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新课标 4 教育 1 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2 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意义 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3 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 5 科学技术 1 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 侯德榜撰写 制碱 探索出了新的制碱工艺 京师大学堂 科举制度 京张铁路 侯氏制碱法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新课标 6 思想文化 1 魏源 提出了 的口号 编成 海国图志 2 严复 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译述 介绍了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进步观点 天演论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新课标 3 鲁迅 现代杂文的开拓者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聂耳 创作的 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 冼星海 创作了 徐悲鸿 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 代表作有油画 田横五百士 国画 奔马 等 狂人日记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愚公移山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新课标 课堂典题探究 1 2012 原创 当你参观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时 你所经过的江南广场 是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 江南造船厂旧址 那么 中国民族工业在产生后发展的 黄金时代 是在 a 洋务运动期间b 戊戌变法期间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 解放战争期间 解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因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我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 进入了 黄金时代 c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新课标 2 2011 河北 康有为称赞严复是 精通西学第一人 主要是因为严复 a 最早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b 宣传进化论 主张维新变法c 宣传 民主 科学 思想d 领导五四运动 b 解析 本题通过情境材料主要考查学生对严复思想的判断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排查 最早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的是魏源 而宣传 民主 科学 思想和领导五四运动与严复无关 据此 可以得出正确答案选b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新课标 3 2011 南宁 抗日战争期间 一批振奋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 下列作品不属于此范围的是 a 愚公移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d 第10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新课标 本讲叙述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近代史经济 科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 它反映在政治上是一系列变革 反映在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反映在社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