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当堂达标学期教学计划学 校第三实验小学姓 名年 级一学 科数学单元划分单 元内 容课 时单 元内 容课时一10以内数的认识6二分类与比较3三10以内数的加减法8四认识图形2五11-20各数的认识2六图形与位置3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6八统计2九总复习2学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或的含义,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数字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过程与方法本学期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的计算。教学难点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学期教学进度表周 次教学内容周 次教学内容第1周入学教育第2周入学教育(数数)第3周10以内数的认识第4周10以内数的认识第5周分类与比较第6周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7周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8周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9周认识图形第10周期中质量检测第11周11-20各数的认识第12周图形与位置第13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第14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第15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第16周统计第17周总复习第18周总复习第19周期末质量检测第20周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这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书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二、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解110个数的意义和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2难点是写110各数。四、课时安排:6课时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每学生一份表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我就成了咱班的数学老师。(教师板书数学二字)。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3师小结: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1放录象海底世界师:你看到了什么?(生说:热带鱼、珊瑚)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师:你是怎样数的?(生说:一行一行的顺序)师强调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数。5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带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师:看看这个表格,你想怎样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用画“”的办法一个对着一个的画下来,再与后面相对应的数连起来)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6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并留心观察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画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7师: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生展示,并通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8师给学生渗透海洋生物的知识及进行环保教育。三、拓展应用1数一数:教师提前准备好实物,让学生实际数一数。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怎么样?五、课外延伸回家数自己家里的物品,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海底世界数数1条鲸鱼 2条红尾鱼 3个潜水员4只海蟹5只海豚6只水母7只海星 8个海葵 9只虾 10只海马 11条条纹鱼 16条黄尾鱼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教学目标1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2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难点:15的书写。教具学具田字格,5个小方块,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动画情景,导入新课小朋友,你知道你们家有几口人吗?今天啊,有实验小学的科技小组成员在广场进行了活动,我们去看看吧。二、主动探究1数数,认读数字15老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呢?(1)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指名反馈:说出每种事物的数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最少的,再数数量多的)(2)先引导学生数数量是“1”的事物,体会一个太阳、一辆坦克、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板书1,再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出数字卡片1,最后在教室中再找一找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数字1来表示。(适当扩展1除了表示一个以外,还可以表示一群、一片(很多),如一群小朋友、一片草地)(3)按照此方法说出其它数量的物体。然后把1至5的数字卡片按从少到多(或从多到少)进行排列,说一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先自由说再集体归纳,概括出15数字的特征:1像小棒手中拿,2像小鸭水里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称钩挂东西。(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形象比喻,加强记忆,并通过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习数序(1)逐次感知15的数序。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一颗,看看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 “2”。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计数器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2)整体感知15的数序。让每个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3.动手摆一摆(1)分别摆出数量是1至5的学具。(可采用听教师口令让学生摆,也可以用从1再添1的方法逐次增加)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摆。(2)摆数字卡片:可任意摆。然后反馈:可能从小到大,也可能从大到小。然后按不同顺序读一读。(3)摆小棒:请学生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最后集体交流,旁边的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设计意图:理解基数的含义,知道2比1多,或1再添上1是2)4.指导书写示范书空临摹书写。注意写字习惯,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书写要工整、干净、美观。三、15个数的组成1、学习5的组成让5个小朋友站成两排,2个女生,3个男生,也就是把5分成了“2”和“3”教师板书。2、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个数的组成。(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理解25个数的组成。有个数的意义理解的更深刻。)四、巩固扩展1.在教室中找出数量分别是1至5的事物。2.同桌合作:一人摆学具,另一人根据数量拿出数字卡。3.师生合作:老师出示物体,让学生摆出同样多或多几个、少几个的学具。板书设计15的认识12345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信息窗2老鹰捉小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排第几?”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会写610各数,掌握610的数的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简单的找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写610各数;教学难点:掌握610的数的组成,渗透简单的找规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一起去操场看看吧!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瞧,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呢?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操场上有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有看游戏的,还有跑步的。我知道了跑步的有4人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自由发言。扎辫子的女生排第几?你知道他们各排第几?3.数字1、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第1、第2、第3第10。继续提问。生提问:运动衣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4.学习610各数的书写。这些数怎么写呢?在田字格中该怎样写呢?6像,7像,8像,9像,10像三、巩固练习1.写610的数字。2.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是小鸟回家,重点让学生比较两个4所表示的意义,体会同一个4,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板书设计610的认识678910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信息窗3拔河比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拔河”的情景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是本课的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新课: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有趣的游戏吧,哪个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么玩吗?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拔河比赛,好吗?你想说什么?问些什么本课是在拔河的情景中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因此,要启发学生对拔河这种活动的认识,明白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数人数的时候是两个两个地数的应该鼓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拔河的认识,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看懂图意,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描述图中的事物。活动二师问:比赛可以开始吗?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图片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看出哪边的人多?看着摆好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此处引入“一一对应”的观念,但学生如果有别的摆法,只要正确就应该给予肯定。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能够正确的进行操作,并能自己的话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三今天,老师介绍数学王国的两位好朋友给大家认识,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可像啦!先请它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课件展示)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仔细观察两个式子,你有办法区分这两个孪生兄弟吗?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冲谁开口笑。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简单介绍符号的名字和作用,学生对符号有初步的了解即可。板书99(教学读法)引导学生从尖角和开口的方向来区别大于号和小于号。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先教学生用手指表示符号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游戏。能够从了解两种符号的名称。能够正确读出这两个关系式。能够认真观察,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的用手指表示符号。活动四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现在可以进行比赛吗?为什么?你能和同桌说说吗?像刚才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地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另一个兄弟来了,他叫等号。等号放在两个数之间表示两边的数一样大。引导学生从两边人数相等来分析。引导学生与同桌交流。学生进行操作。板书“10=10”。引导学生观察等号的特点。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补充时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等号的特点。活动五小朋友们都非常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数多吗?还可以比什么?互相说一下。学生独立尝试,教师随机指导。能标出其他比较的问题,能正确进行比较。活动六说一说,你这节课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在本节中的收获。能用自己的话小结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0比9大 1099比10小 91010等于10 10=10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信息窗4快乐的课堂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初步认识0的意义。2感知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线。3学会0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0的意义及0的写法。教学难点: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线。教学准备课件、温度计、每人准备一把小直尺、05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出示课件:树上有十个苹果,用数字10来表示,摘走一个,剩下的用数字9来表示。如果再摘走一个(课件出示)用数字8来表示一直等到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时肯定会有同学说出用零来表示)对!用零来表示。(一)认识0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零”,“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但它表示什么呢?(表示没有)(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意义师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回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你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议论,看谁说得最好。议论后,得出在温度计上可以找到0,在比赛的记分卡上可以找到0,在学生的直尺上可以找到0。(教师一一出示给学生看)(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它还可以表示什么?(3)出示课件(直尺放大图)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二)指导0的书写老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写成椭圆形,自己在课桌上练习写0,注意笔顺,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三)巩固反馈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四)小结说说这节课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板书设计0的认识 没有 0 分界线 起点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本单元学习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单元知识的小结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整理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反思自己的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收获后的成就感。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解110个数的意义和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2难点是写110各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完成课本我学会了吗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复习使用不同的方法。二、丰收园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教师应积极给予鼓励。三、自我检测,形成技能1质疑扫清障碍。对于这部分知识,大家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请提出来。2基本练习。基训中的个别题。3综合练习。18页的5题4拓展练习。19页的7题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丰收园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4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2难点是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四、课时安排:3课时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信息窗1分类教学目标1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3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教学准备准备不同类型的本子、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教学难点难点是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结果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教师为每一学习小组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本子,混放在一起。教师出示一摞各种样式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我吧!”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一边动手分,一边讨论方法。请一位学生帮助老师分类整理。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出示课题:分类(板书)二、学习分类1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帮助呢!”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帮助妈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么样?”“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我们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2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妈妈整理衣服。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按上衣和下衣分;按颜色不同分;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得结果就不一样。3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妈妈的情感。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帮助妈妈整理背包(或者自己的书包);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帮助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学生体会数学知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4解决问题(1)自主练习1题。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2)分一分,说一说。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现了什么。(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此题有难度,教师可适当指导)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三、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知识吗?”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四、课外活动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长辈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注重评价方式灵活化、过程化。板书设计分类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信息窗2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比较。2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3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学习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读对物品进行分类。教学难点是能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知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明最近搬新家了。小明邀请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们想到他家去参观吗?(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师:瞧,这就是小明的家。谁能说说小明家都有什么(利用小明搬家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愿望。)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教师引导: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教师小结:“因为妈妈的衣服最厚所以小明知道妈妈的衣服最多。那么除了可以比较谁的衣服最多,还可以比较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比较:谁的衣服最长?谁的衣服最短?妈妈和小明谁高谁矮?哪边的马大?哪边的马小?哪个水晶球大?哪个水晶球小?2师:小明搬家之后,除了帮妈妈整理衣服,他还能帮妈妈做什么?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帮助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3解决问题哪本书最多?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比一比谁轻?谁重?。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现了什么。哪团线长?你还能比较什么?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在适当的( )内画对勾。谁拿最合适?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练习时,组织课堂上的实践活动,由教师、大同学、小同学进行比较。在两两比较的基础上,最后通过推理得出谁的手最长。对物体的比较,有直接比较,还有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推理比较。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知识吗?”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四、课外活动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长辈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注重评价方式灵活化、过程化。板书设计比较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本单元学习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2难点是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回顾旧知谈话:同学们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交流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二、合作整理、归网建构1自主整理,初步归网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我们学过的知识,下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这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出来吗?。(整理时要全面、系统、有条理而且重点要突出。)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指导。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3全班交流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三、基本练习,形成技能谈话:刚才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回顾整理,比一比看谁在练习中表现的最出色。1出示综合练习题。课本27页的我学会了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2出示综合练习题。基训中的19页的1、2、3、题。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一下。五、拓展提升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分类 比较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我的见解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的地位,它是两个重要知识的开始。10以内加法是以后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不管是以后的20以内、100以内,还是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小书架剑法和分数加减法都是10以内加减法的运用和延伸。因此,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情况直接关系到以后计算知识的学习。二是加减法意义学习的开始。加减的意义是解决有关加减问题的关键,只有真正理解了加减的意义,学生才能根据意义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减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创设情景、实际操作、交流合作、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理解、运用加减的意义。3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以致用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进行口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统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法解决,是本单元的难点。四、课时安排:8课时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信息窗1来到花果山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并读出加法算式。 2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以内的加法,初步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以内的加法,体会加法的意义。课前准备小棒、孙悟空的录像一段、田字格。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内容:教材2829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中一段关于孙悟空的录像。引导:喜欢孙悟空吗?孙悟空的老家在哪里?你觉得那里美吗?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花果山旅游。(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二探索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仔细观察,图中都画了些什么?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信息?(筛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行板书)2.认识加法(1)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几猴子?师:书上有几只猴子?树下有几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我们可以怎样行呢?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用3根小棒代替树上的3只小猴,用2根小棒代替树吓得2只小猴,小组内说一说:怎样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子?(2)学生小组活动,全班交流。生:可以数。生:可以把3和2合起来。(3)师小结:大家想的办法都对,其中把和合起来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加法来计算。(板书课题:加法的认识)(4)数学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师:讲解把3和2合起来,先写“3”,再写合起来的符号“”,再写“”,和合起来是,我们就写“”,这个“”代表只小猴子,所以还要写上“只”,加上()。这个符号“”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加好”。这个算式我们叫它加法算式,读作:加等于(板书,学生齐读) 这个算式代表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说:把只小猴和只小猴合起来是只小猴。解决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先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图中关于小鸟的信息:前面有只小鸟,后面有只小鸟。一共几只小鸟?用小棒摆一摆。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鸟可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只)。谁来说说算式中的、分别代表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4解决问题:一共有几多话?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学生汇报5小结:刚才我们把两群小猴、两群小鸟、两束花合起来,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是什么方法呢?生:加法 师:以后我们在解决问题是只要是把几部分东西合起来都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三、巩固练习1摆一摆、算一算。学生边摆边说:左边2个,右边1个,合起来是3个。指导学生将算式填完整。读一读,说一说算式的意思。2看图列算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在列算式。3独立看图,完成算式,集体订正。4课本3、4、题。5加法算式的写法。四、课堂小结今天去花果山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来到花果山一共有几只小猴子?325(只)有几朵白云?123(朵)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 信息窗2野餐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和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的列出加法算式和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体会加法的意义。课前准备关于猴子、花、可乐瓶和桃子的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内容教材3132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课谈话:花果山太美了!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花果山去游览,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走进花果山。二、观察图画,体会和不变的意义1出示挂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有一个同学在分火腿肠)2学生思考:每人一根,需要几根火腿肠?(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引导学生说出算一算有几个同学就知道了)3我们看看有几名同学?(7个)4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数出来的;左边有3个,右边有4个一共有7个;右边有4个,左边有3个,一共有7个;)板书:3+4=7 4+3=7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发现了什么?(3加4和4加3得数一样)5再仔细看图,图上有几只小猴子?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引导学生感知算法多样化)汇报时要让学生正确描述出如:左边的树上有6只猴子,右边的树上有3只猴子。思考: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列式:5+0=5(个)(右边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拓展:6+0= 2+0= 10+0=黄花和红花共有几朵?4+3=7(朵)两组饮料罐有多少个?4+5=9(个)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还进行了有关0的加法的学习,你们学的怎样呢?现在检查一下。四、巩固练习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