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一模)(I)卷.doc_第1页
苏教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一模)(I)卷.doc_第2页
苏教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一模)(I)卷.doc_第3页
苏教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一模)(I)卷.doc_第4页
苏教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一模)(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一模)(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B .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赶得上C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D . 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z _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ng rn w cn_。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x x_。他不想让din pi_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一轮秋影转金波,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3)_,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4)在孟子看来,生死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死亡也是他所憎恨的,但“_,故患有所不辟也”。这种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 (5)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以幽雅的杏花、悠扬的笛声暗示诗人人生落寞情怀的句子是:_,_。 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4. (1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文段一: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自幸,他常常笑着称自己是个“苦力”。你可以看出来, 他真心真意地认为,中国的穷人,农民和工人,都是好人善良、勇敢、无私、诚实,而有钱人则什么坏事都干尽了。我觉得,他就是认为问题是那么简单:他要为消灭这些坏事而奋斗。这种绝对的信念使他对自己的大胆无畏,对他的部队的优势所说的自豪的话,听起来不至于使人有狂妄自大的感觉。他说,“一个红军抵得上五个白军”,你可以看出,在他看来,他这话不过是说明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他的自豪的热情未免有点幼稚天真,但是极其真诚,他的部下对他的拥戴的秘密也许就在这里。他对自己的部队极感自豪不论他们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战士、骑兵、革命者的能力。他对他们的列宁俱乐部,他们的艺术化的招贴的确很好都感到自豪。他对他的几个师长其中两个“像我一样是苦力”出身,一个只有二十一岁,当红军却有六年了也很感到自豪。 他很重视能够表现身体强壮的事,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因此行动稍有不便,使他感到很遗憾。他烟酒不沾,身体仍很修长,四肢灵活,全身肌肉发达。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但他仍给你一个农村青年的印象,好像刚从水稻田里上来。放下卷起的裤腿,参加了一队路过的“志愿参加”的战士的队伍。(摘自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二: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奋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像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发展前途。(摘自红星照耀中国)(1)文段一中的“他”是_(填一个人名),文段二中的“他们”是指_(填一类人)。 (2)根据以上选文内容,谈谈你如何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含义? (3)说说红星照耀中国和长征在情节内容上的不同点。 5. (5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文学作品经常会塑造见风使舵的人物形象。吴敬梓的长篇小说_中的胡屠户和_(作者)的变色龙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就是这样的形象。 (2)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讲述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随诺第留斯号潜艇船长_(人名)周游海底的故事,表现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施耐庵的水浒讲述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将的故事,表现“_”这一主题。 (3)下面文字中“A”处原是他的名字,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结合西游记中其他相关情节和其性格特点,谈谈如来封他为“净坛使者”的原因。 A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道:“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浪子(美)达缅布达奇莱比迪的手有点僵硬,右手唯一的大拇指放在门铃上,却突然没有勇气按下去。十年了,对于所有这个世界的一切,哪怕一个小小的门铃,他都觉得特别的陌生和恐惧。然而,他终究还是没有忘记威尼斯花园B座,没有忘记这个僻静的小单元。门是铁门,只是失去了往日的华丽与光泽,门缝挂着些许铁锈,边缘处甚至在长年累月的磨转中有点扭曲,几丝灯光便是从那缝隙中漏出来的。光线微弱,却让莱比迪无比兴奋,带着紧张的兴奋。屋里有人,他想见她,却又不想见她。这是矛盾的,莱比迪再次抬起自己的右手,就像在科塔瑞斯监狱一样,每每看到那根孤独的大拇指,他便无比悔恨。如果不是当初年轻气盛,如果不是对金钱太过迷恋,如果不是那包五百克的白粉,自己绝不会被人砍掉四根手指,更不会锒铛入狱,一蹲便是十年。十年后,莱比迪一无所有,穿过繁华的纽约都市,不仅觉得懵懂无知,还觉得无处可去,他本不想来找她,因为在离家那一刻,他便已彻底将她伤害。或许是独个儿站在门前久了,有邻居看见他狰狞的手指竟然尖叫出声,楼下的保安奔了上来。莱比迪拼命解释,却还是被要求马上离开花园,其中一个保安甚至已经从腰间抽出电击棍。当眼前的门突然打开,莱比迪简直想从走廊的窗口跳下去,他实在不愿意让她看到自己如此窘迫的样子。然而,她看了他一眼,只是静静地对保安说,我认识他,没事。楼间瞬间恢复安静,莱比迪不知如何是好,她也觉得有点尴尬,只是微微侧了下身,算是让莱比迪先进来,以免让还在好奇观望的邻居看笑话。“我”莱比迪终于鼓足勇气张口,可还没说出声便被打断,“小声点,屋里有人。”卧室果然传来两声咳嗽,莱比迪记得很清楚,自己和她并没有孩子,那么这个时候屋里会有谁呢?再看眼前的她一身睡衣,脸色还有点紧张,莱比迪心里一下子明白,十年了,人家不可能再单身,也没有理由因为自己而单身。“对不起,打扰了,我这就走。”莱比迪只想赶紧离开,或许,这个世界唯一还牵挂着自己的便是卡维斐镇的老母亲,其他所有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妻子,十年光阴足以让他们忘记一切。可是,母亲本就多病,十年了,毫无音讯,也不知是否尚在人间。本已走到门外的莱比迪终于还是停了下来,回头,几近哀求地问她:“有我妈的消息吗?”她没有回答,只是卧室的门突然打开,灯光下,一个老人正颤巍巍地扶着门墙问:“是莱比迪吗?真的是你吗?我的莱比迪!”莱比迪再也忍不住,冲过去紧紧抱住母亲,含泪哭泣:“是我,妈妈,是我回来了,对不起”那一刻,莱比迪有种从未有过的回家的感觉,他觉得特别有安全感,因为他那只有一根拇指的手被母亲紧紧合在手心,瘦弱的身子也被一双温暖的手从背后紧紧抱住。(1)根据下面的提示,任选一种角度,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A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B悬念结局(技巧)(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画线句中“带着紧张的兴奋”的理解。 (3)小说多次提到“大拇指(手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以下两种说法,请选择你赞同的一项,并结合小说内容和主题,阐述理由。 A主人公是莱比迪B主人公是莱比迪的妻子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7. (17分)综合性学习。 某班将开展以“生活中,我们的阅读情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很多有关阅读方面的新情况:生活中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也正因此,全民阅读调查数据现状显示:我国全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个现状: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例加当前,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和很多开展全民阅读历史悠久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再如,“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想依然存在,一些书店生存艰难。材料三:在走进“了解书法”的主题活动中,某校将开展“书法知识讲座”“王羲之杯书法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材料四: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1)在材料一材料三中,不符合“生活中,我们的阅读情况”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_。 阅读材料一材料三中符合“生活中,我们的阅读情况”这一主题的材料,探究“我国全民阅读”的现状特点。(2)阅读材料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的探究结果。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的画面,并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颈联“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王曰,何坐? 吏二缚一人诣王。 所以然者何?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3)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两处)。得 无 楚 之 水 土 使 民 善 盗 耶?(4)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日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请在“细品_”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写一篇文章。要求:(1)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