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共4题;共15分)1. (6.0分)默写 (1)气蒸云梦泽,_。 (2)浮云游子意,_。 (3)_,只有香如故。 (4)窈窕淑女,_。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 (6)安得广厦千万间,_。 (7)怡然不动,_,_,似与游者相乐。 (8)_,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9)桃花源记中暗示他们祖先来自外面世界的句子是_,_。 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五月的榕城,蓝天碧水,万物葱茏(Alng Blng)。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政府官员、行业领袖、企业精英云集有福之州,展示数宇中国发展新成就,(甲)(A描摹 B描绘)数字中国建设新蓝图。在这场“敷字盛宴”中,福州再次成为世界瞩目。对于福州来说,峰会带来的是一股(乙)(A锐不可当 B势不可挡)的数字发展浪潮,一次新兴技术的产业赋能升级,一场颠f(A复 B覆)生活的社会巨大变革。(1)为文中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乙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这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B . 我们的周德鸿老师不仅精通数学,还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C . 以栾恩杰为代表的航天科技人员,为我国成功实施首次月球探测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先进事迹可圈可点 , 值得大书特书。D . 往年山村里的餐饮铺总是惨淡经营、无人问津。今年,油菜花开了,游客上门了,农家菜馆也兴旺起来。4.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B . 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C . 由于徐力维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D .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5. (5.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 , 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B . 而或长烟一空/湖心亭一点C . 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 . 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增其旧制/其西南诸峰B . 不以物喜/策之不以其道C . 感极而悲者矣/人不知而不愠D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水之乐(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B . 文章第1段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第2段情辞转为激昂。第3,4段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及其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C . 作者详写楼,略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然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可谓文章妙手。D . 本文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明年,政通人和。微斯人,吾谁与归?6. (16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火车上的故事尤今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了四人同室的软卧票。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攀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意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普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额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治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一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快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顺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嗌、喳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堕,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几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牌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过了约莫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题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都清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約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1)老编辑的情感、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用原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主要事件情感态度开端中年妇女走进车厢眸子里原先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发展_高潮_结局中年妇女的话感动了我们涨红了脸,惭愧(2)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段画线的句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概括评价文中的中年妇女的优缺点。 (4)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你认为作者能从这堂课上学到什么?(请写出三点) 7.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使你爬上巨人的肩膀洪兰我们吸取外界知识一般来说有两个管道:听和看,因为听觉是时间性的,时间流过去,声波就消失。因此,除非大脑中已有背景知识的架构,可以捕捉这些声波,使它意义出现,不然有听没有见,好像在听外国人讲外国语一样,虽然很努力听仍然无法重复。一般俗语所说的“鸭子听雷”指的便是这个现象,因为不了解意义,听过声波消失后,无法在大脑留下记忆的痕迹。(对于记忆的处理,一般可以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讯息经过工作记忆的处理后,转存入长期记忆,而工作记忆需要动用到先前的背景知识或认知架构,来帮忙处理新的讯息。)视觉是空间性的,阅读比听讲更能够吸收较多的知识,原因是文字不会像声音一样消失,碰到文意不懂时,眼睛可以回去再看这使讯息的吸收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调进行。这是为什么,听演讲时最能够看出一个人对某个领域的功力,一般来说教授听的比博士班学生多,博士班听的比硕士班多,而大学生听专业演讲大约只能听到两三成。在这里,我们清楚的看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它提供我们鹰架,让后来的知识可以往上爬,进入它应该放置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个连续性的曲线,而是学习到某一个程度时豁然开朗,使自己提升到另一个境界,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顿悟当所有的知识都放入恰当的背景架构中时,一幅完整的图画才会浮出,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先前这些背景知识彼此的关系是这样的,原来这个主题真正的意义在这里。于是这个主题的知识便被内化为你所了解的东西,可以经由你自己的口,说出来给别人听了。这个知识即使改变成很多不同的形状,你还是认得它,不会被外表的形状所蒙蔽,你自己也能任意变换描述它的方式而不失真。这就是为什么真正懂的人,可以深入浅出地把一个困难的概念讲得别人听得懂,而半瓶醋的人往往说得天花乱坠,听的人却觉得不知所云。在研究所里,我们常叫学生上桌作报告,当一个学生可以不看讲稿侃侃而谈时,他所讲的是已被他自己所吸收、内化了的知识。在学习上,我们深切希望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一个死记背诵而来的知识是无法转换的,而一个无法转换的知识是无法触类旁通、引发新的知识的。知识的不足,使得我们的学生无法达到批判性思考的地步或做出独立判断的能力,假如你不知道别人讲得对不对,如何做出任何的判断?假如你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如何对它提出批判性的思考?目前我们的社会上充满盲从、人云亦云的现象,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国民的知识不够,不足以作有智慧的判断。这点是目前大力推动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要是台湾成为科技岛,国民的基本常识一定要提高,而阅读,便是提升这个能力最简便、最快捷的方式。阅读的好处不只是它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今中外的门,让你就你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步调在里面遨游,它同时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的发展,使你的大脑不会退化。最近的研究发现,意大利北部文盲和读过五年书的老人,在阿兹海默症(老人失智症)上的比例是十四比一,也就是说,读过几年书、可以看报纸的人得阿兹海默症的概率比不认字的人少了十四倍。十四倍在医学上是个很大的差距,有没有动脑筋造成这个差距,是因为大脑的神经元基本上用进废退。从猴子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把小猴子的中指头切去,原来掌管中指的神经,便会朝两边伸过去掌管食指和无名指了一个人的手臂意外锯掉以后,原来的手的神经便会伸到别的部门去管别人的事,神经是不会无所事事的。一个没有与其他的同步发射过的神经元会被修剪掉。阅读时,每一个字会激发其他的字,会联想到过去的经验,你的神经会像骨牌效应一样,一个牵动一个,发射起来形成绵密的神经网络。(1) 为什么会有“鸭子听雷”的现象?请从文中找找理由。 (2) 为什么聆听专业演讲,最能看出某人在该领域的功力?联系文章说说你的理解。 (3)根据段落,将下面内容,用1、2、3依序排列“知识由学习而理解而内化的过程”。序号写在横线上。 _学习知识_形成完整图像_新知识放入背景架构中_深入浅出的说明(4)阅读上文后,小美与小丽进行讨论。 小美:我同意作者说:“避免人云亦云的盲从,简便、快捷的方式就是阅读。”因为小丽:你这样说,还蛮有道理的。请为小美补上她的理由。因为阅读可以先获得_,进一步利用知识建立事件_的关系,做为_的依据。8. (5.0分)名著阅读 走到了地方,他满身是汗。见了那个破大门,好像见了多年未曾回来过的老家;破门,破墙,门楼上的几颗干黄的草,都非常可爱。他进了大门,一直奔了小福子的屋里去。顾不得敲门,顾不得叫一声,他一把拉开了门。一拉开门,他本能的退了回来。炕上坐了个中年的妇人,因屋中没有火,她围着极破的被子。祥子楞在外面,屋里出了声:“怎么啦!报丧哪?怎么能不言语一声就楞往人家屋里走啊?!你找谁?”祥子不想说话,他身上的汗忽然落下去,手扶着那扇破门,他又不敢把希望全部扔弃了:“我找小福子!”(1)祥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找小福子的?他为何去找小福子? (2)小福子的结局如何?小福子的结局对祥子有着怎样的影响? (3)创业史写到的蛤蟆三大能人指的 ( ) A . 梁生宝、梁三老汉、高增福B . 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C . 白占魁、姚土杰、郭世富D . 郭振山、高增富、梁生宝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本文作者柳宗元,_(朝代)文学家。 (2)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 . 水尤清冽(特别)C . 往来翕忽(疾速的样子)D . 隶而从者(奴隶)(3)文章开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详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4)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5)“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逃脱。本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共2题;共60分)10. (10.0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生活,随时都会有许多收获。某校九年级一班开展“学习语文,关注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活动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年度热词盘点_(2)【分组活动】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年度热词盘点”活动,搜集了2017年度的热词,其中“刷”稳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