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效沟通.doc_第1页
如何才能有效沟通.doc_第2页
如何才能有效沟通.doc_第3页
如何才能有效沟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才能有效沟通?当前问题: 如何才能有效沟通? 时间: 2001-05-08我们都知道,沟通是需要双向进行的,单向便无法完成有效的沟通。但有一些员工有技术却不理智,当出现误会的时候便不愿意沟通,致使沟通失效。请问应如何解决。谢谢!RE:如何才能有效沟通?来自: 梁能先生 发布时间: 2001-05-08梁能:理解和被人理解可以说是人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除了需要伪装的恶人,大概谁也不愿被人误解。但是,沟通失败又确实是人生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奇怪的是,凡有误会,几乎人人都认为误解的原因在于对方,被误解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产生这种“沟通失败怪对方”的现象,究其所以,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沟通过程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人际沟通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社会过程,大体要经过:沟通愿望 - 交流意图 - 编码 - 渠道选择 - 信息传递 - 接收解码 - 沟通理解等许多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受到许多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交流意图的“编码”与“解码”直接受到人的思维定势和视角的影响。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在诗人看见“大江东去”的地方,哲人看见的是“逝者如斯”。其次,人对于外界信息的接收会受到兴趣偏好的影响,是个“有选择地注意”的过程;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人们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此外,信息的传递则会受到环境噪音的影响;在组织内部,沟通的成功还取决于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设置的合理性,等等。总之,沟通中信息损耗和变形失真可以有很多原因。 由于信息只有在一定的认知框架中才能被理解,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框架,因此,对于同一事物人们往往作出截然不同的解释。为了帮助一个最优秀的运动员认识酗酒的危害,一个美国教练在桌上放了三只杯子,一只杯里是蚯蚓,一只是清水,一只是烈性白酒。教练把一条蚯蚓扔到清水里,只见蚯蚓在清水里不停地扭动;又把一条蚯蚓扔到白酒里,蚯蚓扭动了几下便死去了。教练然后问这个运动员,“这个实验说明什么,你看懂了没有?”这个运动员回答说: “我懂了。如果常喝白酒,肚里就不会生虫。” 如果说连“蚯蚓与酒”这样一个简单过程的解释都会产生歧义的话,在人际沟通中试图准确理解对方意象的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沟通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试图用自己的认知框架,而不是对方的认知框架,去解释对方的行为。管理研究发现,成功的销售人员都有一个特点,即能够按顾客所习惯的交流方式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企业内部也一样。要想沟通成功,首先必须了解对方的信息接收方式,对症下药地选择合适的交流手段才能使要传达的交流意图得到比较完整、比较准确的接收和理解。用户评论:沟通来自: zp567890 发布时间: 2002-10-13 沟通和一个人的心胸有密切关系。心胸狭隘的人必然比较自私,一般只考虑自己。和这样的人沟通基本是“对牛弹琴”。尤其是领导。所以许多人找工作把“老板的为人。行业的前景”作为考虑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有相当道理的。 从企业软环境的心有灵犀与抵触情绪 状况开始分析- 谈企业如何才能有效沟通来自: 顾樾 发布时间: 2002-10-09 从企业软环境的心有灵犀与抵触情绪 状况开始分析 - 谈企业如何才能有效沟通 沟通:指经过交流,使双方观点与方法趋于接近的行为。 人类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带有感情色彩,一般而言,在初次接触或陌生的中性环境中,沟通比较容易,哪怕双方认知水平差距非常大,也可形成愉快的传递与接受形式。 沟通过程的双方,有主动沟通方和被动沟通方之分,而感情色彩的要素在沟通双方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将沟通+感情色彩划分为: 1. 心有灵犀型:沟通的双方感情好,交流愉快而默契;在企业工作环境中,此类型系最佳沟通状态,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 2. 误会矛盾型:沟通的双方或一方存在芥蒂,形成交流别扭,有程度不同的抵触情绪,主动沟通方需注意沟通形式和委婉方法,否则容易加深误会矛盾;尤其是被动沟通方;由于存在误会矛盾的心理因素,可能会在沟通过程中掺杂个人情感,形成“企业工作+个体误会矛盾”的复杂心理,并具有敏感、多疑,有防范自卫心态和现象产生。 倘若主动沟通方沟通表达方式不恰当,则很容易造成被动沟通方的片面理解,此类型的不恰当沟通方式则容易形成对方不配合、沉默或机械接受的工作状态。如沟通方式掌握不好,更可能有激化、加深误会矛盾的趋势。 此类型也经常出现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甚至会发展成为严重后果,这样将会部分影响工作顺利开展;因此主动沟通方应及时了解和分析对方误会矛盾源,并尽可能消除,这样则有利于工作沟通;如误会矛盾源很深,不能够一下子消除,则应避开误会矛盾源,或选择明确告知被动沟通方 不要或暂时不掺杂个人情感,运用此方法,在沟通时将企业工作与个体误会矛盾剥离,可在沟通时减轻对方敏感、多疑,防范自卫心态,从而实现顺利沟通之目的。 3. 抗拒抵触型:从行为科学分析,企业内部和组织机构的软环境形成的抗拒抵触型现象,是最不利企业工作开展的人员软环境状态。被动沟通方往往出现抗拒和不配合沟通的心理和行为;或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甚至形成水火不相容的局面,出于本能的抗拒、排斥心理而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体;双方矛盾非常容易激化。此现象如不有效解决和转化,其结果往往从工作内容转变为个人恩怨。在企业工作+个体情感突出个体内容,结果大致是企业人员机构的调整或变化。 所以,在企业工作开展之初,就应熟悉和了解企业部门人员情况,正确运用企业行为科学方法,分析人员情感状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顺利实施沟通行为。 必要时,应果断提前采取措施,从而避免不利于企业的状况发生。 QQ 93114693 求同存异 OR 南辕北辙来自: 奥立弗 发布时间: 2002-03-24 我曾经参加过有关沟通的培训,老师出了些TOPIC让我们讨论,两、三个回合后发现讨论时只要求同存异,就能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我们也认为,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沟通的重点不是做事的方式,而是对目标的认同,也就是说,一件事要做成什么样大家往往有不同的意见,而困难在于每个人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而目标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