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久避难硐室编制说明 一、概述 同地店湾煤业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其建设的内容包括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同地店湾煤业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预先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睡,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一、设计依据 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2.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及有关的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标准及技术规定。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3、 设计原则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1.位置选择根据同地店湾煤业采掘计划的安排,在未来几年内,生产战场主要集中在12#煤层301盘区,因此设计永久避难硐室考虑到该区域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由于12#13-1#13-2#层间距为6米、2.5米,所以避难硐室布置在12#煤层301盘区轨道巷与回风巷之间,其与地面的对照位置如图。避难硐室的设计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前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 2.人员安排 根据规定,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不宜多于100人。同地店湾煤业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为100人。 四、永久避难硐室设计 1.硐室构成 永久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两道隔离门之间为过渡室,第二道隔离门以内为生存室。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0.2m。 隔离门采用密闭门设置,密闭门尺寸规格为1800mm(高)*1500mm(宽) 最外侧隔离门上设观察窗,观察窗尺寸为200mm*20mm. 密闭门及观察窗应承受约为0.3Mpa的爆炸压力。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应有足够的气密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米,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生存密室设有医疗室、储物室、设备室、储气室和卫生间。 当矿井地质条件简单、地层没有含水层且地面有打钻条件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面钻孔作为避难硐室灾变后的通风通道。本次设计暂不考虑地面钻孔布置方式及相关系统。 2.硐室断面及面积 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3.0,生存室净高不低于2.0m,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没人应有不低于1的使用面积。 本次设计通道净宽2.4m,净高2.8m;硐室净宽3.6m,净高2.8m。过渡室面积:5(长)*2.4(宽)=123 生存室面积:30(长)*3.6(宽)=1*100=100 均满足规定。 3.支护形式及方式 硐室有两个通道,一个通道与主要进风巷相通,另一个通道与主要回风巷相通,另一个通道与主要回风巷相通。通道为半圆拱支护,硐室为三心拱支护,均采用C25混凝土砌碹支护,通道支护厚度为200mm,硐室支护厚度为250mm;均采用C15混凝土铺底,铺底厚度为100mm。顶板和墙壁刷为白色。 4.永久避难硐室相关系统 (1)通风系统 日常中避难硐室供风量120m/min。 (2)压风自救系统 需风量 当矿井发生灾难时,按100人计算,按每人供风量0.3m/min计算,则100人需要风量30m/min。 供风方式 避难硐室接入矿井压风管路,在进入避难硐室的管口处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在硐室内的压风管路上安装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呼吸嘴每隔两米安装一个,压风管路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牙缝管理接入矿井压风系统。压风管路接入避难硐室前应埋进暗敷,埋深300mm.矿井通风系统正常时,避难硐室纳入正常通风系统;当矿井通风系统破坏后,有压风自救管路供给避难硐室风量、氧气或液体食品等。 (3)排气系统 避难硐室靠近底板附近安装两趟Dg159的单向排气管,用于排除硐室内有害气体。单向排气管在硐室内需要装设单向阀。单向排气管需要通往地面。单向排气管在硐室外200米内埋地暗敷,埋深300mm。 (4)供氧系统 灾害发生可能使避难硐室内氧气暂时不符合空气质量要求,此时应使用硐室内存放的氧气瓶。氧气瓶数量应满足额定避险人数96小时(0.5升/分钟.人)的需要。同时氧气瓶应配有减压装置,并有相应的减压措施。 同时硐室内配备正压氧气呼吸器以备应急需要。呼吸器使用时间不低于2h,设计选用HY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数量为4台。每台氧气呼吸器配备与呼吸器同型号的10个小气瓶。 硐室内配有ZH45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120台,额定保护时间45分钟,以便矿工在逃离避难硐室后佩戴。 (5)供水施救系统 避难硐室接入一根可以饮用的矿井供水管路,也可以并入矿井乳化液清水管路。水量和水压必须满足额定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正常情况下使用此供水管路供水,配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供水管路上接有饮用水龙头。当供水管路遭到破坏后,避难硐室内备有可供额定人员96小时饮用的纯净水和食品。 (6)排水管路 硐室设有3自然流水坡度,同时在硐室内靠近底板附近安装两趟单向排水管,用于排出硐室内积水。排水管接入矿井排水系统。 (7)供电系统 避难硐室供电分为正常供电和事故供电。正常供电接入矿井供电系统,照明采用矿用隔爆型荧光灯。事故供电采用矿用隔爆型备用电池箱和矿用隔爆型本安直流稳压电池供电,供给避难硐室内矿用隔爆型空气循环净化装置、压缩氧供气系统、各传感器、矿用红外线摄像仪等所有设备。供电时间不低于96小时。事故照明采用一体式矿灯照明,并储备逃生用一体式矿灯,数量不小于额定人数的25。 设计选用KL2M(A)整体式矿灯25台。 (8)防灭火系统 为防止井下火灾烧毁密闭门,采取向密闭门外部洒水喷雾的办法,阻止火焰蔓延。一寸钢管距密闭门200mm,每200mm设一个喷嘴,另外通道外部密闭门的里侧均设喷水防火系统,且管路供水控制必须在硐室内。同时硐室内部还配有3台泡沫灭火器,以便及时熄灭硐室内可能引发的火源。 (9)通讯系统 避难硐室入口处安装一部,在内部安设三部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硐室内可以加配无线电话或应急通讯设施。接入避难硐室的通讯系统干线电缆穿钢管保护,埋地暗敷,埋深300mm。保护距离不低于200mm。通讯接入矿井通讯系统。正常情况下,避难硐室内使用直通调度室电话,当矿井通讯系统破坏后,只能通过无线电话或应急通讯设施与外界联系。 (10)监测监控系统 避难硐室生存室中和外部入口处分别设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在过渡室设置O2、CO传感器,对硐室内外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硐室设一个分站或多功能监控器。接入避难硐室的监测监控系统干线电缆穿钢管保护,埋地暗敷,埋深800mm。保护距离不低于200m.硐室分站和传感器接入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分站和传感器型号需与使用矿井监测监控装置的分站和传感器型号一致。所有传感器均垂直选悬挂,距顶板或顶梁不的大于300mm,距巷壁不等小于200mm.正常情况下,调度室能观测到避难硐室内外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的工作情况;当矿井监测监控系统遭破坏后,避难硐室内人员可以通过硐室内分站或多功能监控器观测到硐室内外传感器的工作情况;而地面可以通过束管监测系统来监测避难硐室内外的气体情况。 硐室内安装红外线摄像仪两台,垂直悬挂于巷道顶部,红外线摄像仪接入矿井工业电视系统。 (11)人员定位系统 避难硐室入口处和内部应分别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难硐室情况。人员定位基站接入使用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12)空气净化机温度调节系统 当避难硐室采用压风自救系统时,可不考虑空气净化和调节;当压风自救系统破坏采用压缩氧供气时,应具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能力和空气调节控制能力,对CO2的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每人0.5L/min,处理一氧化碳的能力应能保证在20分钟 内将一氧化碳浓度有0.04降到0.0024以下。在额定防护装置时间内,避难硐室环境参数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123456项目O2COCO2CH4温度湿度指标18.523.024*10-611.03085设计选用一套矿用隔爆型空气循环净化装置对硐室内气体进行调控。 (13)生活系统 食物 根据规定,配备的食品不少于5000KJ/人天,本次设计按额定避险人数100人,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备用系数20计算。(1大卡=4185.85J)设计选用食物见:序号名称热量保质期单位数量1饼干(袋装)433千卡/100g12个月Kg362方便面(袋装)472千卡/100g6个月Kg363火腿肠212千卡/100g6个月Kg72矿方可根据实际条件,对食品种类进行调换,但必须满足配备的食品不少于5000千焦/人天。食物应符合食品卫生有关规定。 饮用水 利用供水施救系统提供避难时人员的正常饮水,当供水施救系统损坏后,避难人员需饮用备用纯净水,硐室内纯净水储备量应满足:根据规定,配备的饮用水不少于1.5升/人天,本次设计按额定避险人数100人,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备用系数20计算。生活用纯净水18.9L/桶,经计算需纯净水38桶。 卫生间 硐室内设置一个卫生间,卫生间为半圆拱断面,净宽3.6m,净高2.8m,场1750mm,采用C25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250mm;采用C15混凝土铺底,铺底厚度为100mm。卫生间内部设有两个集便器。集便器自带集便箱,脚踏式打包,材质不锈钢。 (14)医疗救护 硐室内设置一个医疗室,医疗室为半圆拱断面,净宽3.6m,净高2.8m,长5000mm,采用C25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250mm;采用C15混凝土铺底,铺底厚度为100mm。为了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伤亡及痛苦,硐室内备有2张床、1个急救箱、30台MZS-30型自动苏生器和一定数量的担架。急救箱里内有一定量的绷带和止血药及其他应急药品。 六、永久避难硐室日常维护与管理 1.煤矿企业应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2.紧急避险设施内应悬挂或张贴简明、易懂的使用说明,指导避险矿工正确使用。 3.煤矿企业应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部件或设备。 应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 每天应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应及时更换。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 每10天应对设备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 每年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 4.经检查发现紧急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及时维护处理。采掘区域的紧急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停止采掘作业。 5.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采取设计及作业规程中应包含紧急避险系统的相关内容。 6.应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准确记录紧急避险设施设计、安装、使用、维护、配件配品更换等相关信息。 7.煤矿企业应于每年年底前将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县级以上煤矿安全监管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自测50题【答案+解析】
- 出纳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政治(含答案)
-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库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面条买卖合同
- 道教入学考试面试问题及答案
- 思瑞浦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农村私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计算机硬件采购合同样本
- 2025年上海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版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电气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
- GB/T 42381.8-2023数据质量第8部分:信息和数据质量:概念和测量
- 中国传统故事英文九色鹿二篇
- 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
- LY/T 1821-2009林业地图图式
- JJF 1272-2011阻容法露点湿度计校准规范
-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2版 马振福 高职课件0、1新
- 危化品安全管理学习课件
- SY∕T 7298-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井废物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 突发事件处理记录表(标准范本)
- 磁敏传感器(品)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