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1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1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1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1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1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西方文化 民主思潮 剪辫易服 中山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劳动就业 勤俭节约 票证 多样化 菜篮子工程 安居工程 交通工具的进步 胥各庄 上海 筑路 公路 网 轮船招商局 国家 萎缩 冯如 北京 世界民航大国 通讯工具的变迁 上海 台湾 军事 无线电台 上海 南京 全国电讯网络 报刊业走向繁荣 中国丛报 民主科学 新华日报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宣传 影视事业的发展 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 义勇军进行曲 工农生活 北京电视台 人民生活水平 互联网的兴起 1994 图像 声音 三维动态 探究1 以下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 试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哪些特点 课堂探究提升 答案 1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2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 主要发生在大城 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 封闭状态 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4 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答案 1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改善 2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 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 制定了正确的社会发展纲要 特别是作出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3 全国各民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建设祖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不同时代都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 探究2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3 近代以来中国从传统的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的交通运输方式向轮船 火车 汽车等现代交通方式转变 这种转变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 1 积极方面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方便了人们的生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总之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 消极方面 有利于外国的政治 经济侵略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交通工具的增多 带来了交通堵塞 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探究4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 1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2 推动了国内社会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壮大 3 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 4 一定程度上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探究5 下表为中国互联网用户发展情况表 1985 2000年 下表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反映了自互联网接入以来 用户高速增多 互联网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而且费用低廉 重难要点突破 易错易混点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重难要点 1 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 鸦片战争后 西方国家把西方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如在租界建起西式洋楼 开西式餐馆等 2 中国政府政策的影响 清政府在人口众多 交通便利 经济繁荣地区 开办商埠 发展近代工商业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 如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3 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 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4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 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 如维新派主张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前后 这一主张得到进一步实施 客观题突破 最新高考示例 例1 2009 广东单科高考 11 下列歌谣中 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 结婚证书当堂读 请个前辈来证婚b 文明洋伞小包裹 长统洋袜短脚裤c 辫线斜拖三尺短 之乎者也说荒唐d 改良的头 改良的花 改良的姑娘大脚丫答案 c 例2 2009 上海单科高考 18 随着汽车 火车 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 可怜坐下挤非常 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 这反映了 a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 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答案 a 研究思考预测 1 千龙网曾披露 从大脚到多变 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 的文章 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 1900 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西方文化传入 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 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成为国家的主人a b c d 解析 注意题干所示时间 1900 1919年 这个时期 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 辛亥革命爆发 新文化运动产生 留学教育不断发展 故 是正确的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成为国家的主人 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显然不符合题干要求 可排除 答案 b 2 2009年10月10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闭幕 纽约时报 的一位编辑说 报纸不是唯一传播新闻的地方 近代 报纸的传入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1902年某报纸曾刊登过一则征婚广告 称 一 女子须不缠足者 二 须识字者 三 男子不娶妾 四 男死后 女可再嫁 五 夫妇如不相和 可离婚 这则征婚广告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 下列对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的分析 正确的有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中国封建剥削制度的彻底结束 中华民国政府政策的引导a b c d 主观题突破 2009 江苏 22 近代以来 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 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 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 闭关自守 做不到了 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 保不住了 陆秋心 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新妇女 1920年4月15日 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为1902年 而封建剥削制度的彻底结束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 不符合题意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 不符合题意 排除含 的选项 故选d 答案 d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 加入了家庭妇联 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 努力学习文化 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 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 我也加入了学习班 新婚姻法颁布以后 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 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 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 于是我离婚了 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 1950年9月1日 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 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 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 生育制度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二 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 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中 我 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 据材料一 三 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 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比一比学生答题实录 点评 主要优点 1 书写认真 规范 语言表述准确且生动 2 能准确理解材料 并能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 不足 第 3 问对材料一的视角分析有误 综合评价 良好 参考答案 1 变化 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 经济基础 从传统小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