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专题 功和功率能的转化与守恒突破课件 鲁科版.ppt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 功和功率能的转化与守恒突破课件 鲁科版.ppt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 功和功率能的转化与守恒突破课件 鲁科版.ppt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 功和功率能的转化与守恒突破课件 鲁科版.ppt_第4页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 功和功率能的转化与守恒突破课件 鲁科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举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理解功和功率 2 通过实验 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会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3 理解重力势能 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4 通过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会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5 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 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6 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部分涉及的内容是动力学内容的深化 其中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功能关系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 这部分内容除单独命题外 还常与圆周运动 平抛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电磁感应等内容相结合 从题型上看 可以是选择题 也可以是计算题 要深刻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 牢固掌握应用两个定理解题的步骤 深入理解它们的内涵和外延 学会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子过程 分析每一个过程的始末运动状态量及物理过程中力 加速度 速度 能量的变化 要学会建立相关物理模型 灵活运用牛顿运动定律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量转化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功 1 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和物体在上发生的位移 2 公式 s表示力的作用点相对地面的位移 3 单位 1j 1n m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 w fs 焦耳 4 矢标性 功是 但有正 负功之分 正功表示对物体做功 负功表示对物体做功 2 功率 1 定义 功跟完成这些功的比值 2 物理意义 功率描述做功的 功率大则做功 功率小则做功 平均功率 标量 动力 阻力 所用时间 快 慢 p fvcos 中 若v为平均速度 则p为 v为瞬时速度 则p为 为f与v的夹角 4 额定功率 机械工作时输出的功率 一般在机械的铭牌上标明 5 实际功率 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 要求它小于等于额定功率 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 正常 最大 考点一判断功的正 负的方法1 根据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判断 此法常用于恒力功的判断 2 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 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的功 夹角是锐角做正功 是钝角做负功 是直角不做功 3 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进行判断 若有能量转化 则应有力做功 此法常用于判断两个相联系的物体做功的情况 案例1 2009 广东理科基础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在0 1s内 合外力做正功b 在0 2s内 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 在1 2s内 合外力不做功d 在0 3s内 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解析 从图象上可知 0 1s内物体的速度增大 动能增大 合外力做正功 a项正确 同理分析 0 2s内合外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项错误 1 2s内合外力做负功 c项错误 0 3s内合外力先做正功 后做负功 d项错误 答案 a 即时巩固1 2011届 合肥检测 如图所示 物体沿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 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转 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情况不可能的是 a 始终不做功b 先做负功后做正功c 先做正功后不做功d 先做负功后不做功 解析 要判断传送带对物体的做功情况需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可能方向 设传送带速度大小为v1 物体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v2 当v1 v2时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故传送带与物体之间不存在摩擦力 即传送带对物体始终不做功 a正确 当v1v2时 物体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则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v1 再做匀速运动 故传送带对物体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c正确 应选b项 答案 b 考点二几种求功的方法1 恒力做功的求解方法用w fscos 求解 处理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力f乘以物体在力f方向上的分位移scos 二是用力f在位移s方向上的分力fcos 乘以物体的位移s 2 合外力的功求解方法 先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外力 再根据w f合scos 计算功 注意 应是合外力与位移s的夹角 先分别求出各个外力的功 w1 f1scos 1 w2 f2scos 2 再把各个外力的功求代数和 即 w w1 w2 w3 3 与势能相关的力的功的求法如重力 弹簧的弹力 电场力等 它们的功与路径无关 只与位移有关 或者说只与始 末点的位置有关 它们的功可以根据对应势能的变化来求 4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 用动能定理w ek或功能关系w e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即用能量的增量等效代换变力所做的功 可计算变力功或恒力功 作出变力f随位移s变化的图象 图象与位移轴所围的 面积 即为变力做的功 如图 a 表示恒力f做的功w 图 b 表示变力f做的功w 技巧提示 恒力做功的大小只与f s 这3个量有关 与物体是否还受其他力 物体的速度 加速度等其他因素无关 案例2 2009 海南高考 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合外力方向不变 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设该物体在t0和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s1和s2 速度分别是v1和v2 合外力从开始至t0时刻做的功是w1 从t0至2t0时刻做的功是w2 则 a s2 5s1v2 3v1b s1 9s2v2 5v1c s2 5s1w2 8w1d v2 3v1w2 9w1 即时巩固2 2011届 德州检测 如图所示 三个固定的斜面底边长度都相等 斜面倾角分别为30 45 60 斜面的表面情况都一样 完全相同的物体 可视为质点 a b c分别从三斜面的顶部滑到底部的过程中 a 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b 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c 物体c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d 三个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多 解析 因为三个固定斜面的表面情况一样 a b c又是完全相同的三个物体 因此a b c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可设为 由功的定义 w fs mgscos mgd 三个固定斜面底边长度d都相等 所以摩擦力对三个物体做的功相等 都为 mgd 因此三个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多 都为 mgd 答案 d 案例3 如图所示 某人用大小不变的力f拉着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体 开始时与物体相连的绳和水平面间的夹角是 当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 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已知图中的高度是h 求绳的拉力t对物体所做的功 假定绳的质量 滑轮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技巧点拨 作用在物体上的拉力t大小不变 方向变化 是变力做功问题 人对绳的拉力f对绳做的功就等于绳的拉力t对物体做的功 而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利用等效法改变研究对象 就把求t变力做功问题转化为求恒力f对绳做功的问题 即时巩固3 人在a点拉着绳通过一定滑轮吊起质量为m 50kg的物体 如图所示 开始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 人匀速提起重物由a点沿水平方向运动s 2m而到达b点 此时绳与水平方向成30 角 求人对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 取g 10m s2 解析 人对绳的拉力大小虽然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 但方向却时刻在变 而已知的位移s又是人沿水平方向走的距离 所以无法利用w fscos 直接求拉力做的功 若转换一下研究对象则不难发现 人对绳的拉力的功与绳对物体的拉力的功相等 而绳对物体的拉力是恒力 这种转换研究对象的办法也是求变力做功的有效途径之一 答案 732j 即时巩固4 如图所示 重物的质量为1kg 动滑轮质量不计 竖直向上拉动细绳 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以5m s2的加速度上升 则拉力f在1s内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大 拉力f在1s末的瞬时功率是多大 g取10m s2 考点四机动车辆起动的两种方式1 机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的运动过程 2 机车以恒定加速度起动的运动过程 案例5 2009 四川理综 图示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 在起重机将质量m 5 103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 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a 0 2m s2 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 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m 1 02m s的匀速运动 g取10m s2 不计额外功 求 1 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2 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起重机在第2秒末的输出功率 解析 1 设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为p0 重物达到最大速度时拉力f0等于重力 p0 f0vm f0 mg 代入数据 有 p0 5 1 104w 2 匀加速运动结束时 起重机达到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设此时重物受到的拉力为f 速度为v1 匀加速运动经历时间为t1 有 p0 fv1 f mg ma v1 at1 由 代入数据 得 t1 5s t 2s时 重物处于匀加速运动阶段 设此时速度为v2 输出功率为p 则v2 at p fv2 由 代入数据 得 p 2 04 104w 答案 1 5 1 104w 2 2 04 104w 即时巩固5 质量为m 5 1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